1
|
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的妇女观与文人学士的雅文化 |
王菊艳
|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
2011 |
2
|
|
2
|
昆曲——中国的“雅文化” |
王文建
|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09 |
2
|
|
3
|
论我国市场经济下雅文化与俗文化的发展 |
张顺行
|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
2012 |
1
|
|
4
|
论闽剧雅文化特质的形成 |
王晓珊
|
《福建艺术》
|
2012 |
3
|
|
5
|
苏北农村小学雅文化的校本构建与教师专业发展策略——以连云港市赣榆县海头中心小学为例 |
李其进
杨必武
|
《中小学教师培训》
|
2013 |
0 |
|
6
|
用“和雅文化”育“和雅”真人 |
李滨
|
《教育家》
|
2017 |
0 |
|
7
|
以“和雅文化”为基,构建师生生命成长的“新”学校 |
吴亚娟
陶琪
李莹
|
《教育家》
|
2021 |
2
|
|
8
|
社会转型与书法雅文化的异化 |
陈仲明
|
《书画世界》
|
1996 |
0 |
|
9
|
江湖与中国雅文化 |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10
|
一曲无尽的挽歌——曹禺《北京人》的“雅文化”思考 |
刘澍声
|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0 |
|
11
|
学校诚雅文化的价值功能 |
陈觉民
|
《教师》
|
2016 |
0 |
|
12
|
同雅文化: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
李怀乾
|
《印刷经理人》
|
2017 |
0 |
|
13
|
论民族文化的雅与俗 |
许嘉璐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30
|
|
14
|
巴渝传统文化中“雅”的表达 |
何川
张若冰
|
《黄河之声》
|
2024 |
0 |
|
15
|
浅谈关于文化“雅”与“俗”的价值观 |
徐魏
|
《戏剧之家》
|
2013 |
0 |
|
16
|
构建“和雅”文化 增强德育的有效性 |
詹萍
|
《教师》
|
2018 |
0 |
|
17
|
“和雅”班级文化的创建与思考 |
苟秀容
|
《教师》
|
2021 |
1
|
|
18
|
从“兰亭笔会”到“长安雅集”——中国西安首届“长安雅集”系列文化活动之曲江盛会侧记 |
|
《贵州文史丛刊》
|
2004 |
0 |
|
19
|
雅集文化体验——阅山郡景观设计 |
刘瑛
宋娟
|
《城市建筑》
|
2019 |
0 |
|
20
|
大众文化视野中的学术与知识分子 |
王富仁
梁鸿
|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