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RSEI的近10年雅康高速公路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研究
1
作者
刘家民
唐书培
+4 位作者
张豇浜
车玲
阳帆
狄海波
刘冬梅
《绿色科技》
2024年第22期54-60,68,共8页
研究高速公路建设过程的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对协调交通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因地制宜实施生态保护修复措施。本文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采用中值合成法提取2013-2022年雅康高速公路两侧1 km的Landsat8...
研究高速公路建设过程的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对协调交通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因地制宜实施生态保护修复措施。本文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采用中值合成法提取2013-2022年雅康高速公路两侧1 km的Landsat8 OLI/TRIS遥感影像,获取绿度、湿度、干度和热度4个评价指标,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遥感生态指数,结合转移矩阵分析生态环境质量等级的时空变化,探索了海拔高度与生态环境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近10年雅康高速公路的遥感生态指数值在波动中上升,改善面积11266.98 hm^(2);建设期(2014—2018年)遥感生态指数下降,退化面积12023.03 hm^(2);运营期(2019—2022年)明显提升,改善面积20959.86 hm^(2)。受人类活动范围和工程施工特点的影响,研究区域地形起伏(海拔高度)与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呈梯度效应。建设期低海拔区域(≤1900m)生态环境质量降低最明显,应加强该区域的监管和采取更高强度的人工修复措施;运营期海拔高于2100 m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达到良好及以上,这些区域可采用更多的基于自然修复的措施来稳固生态环境质量。该研究可为雅康高速公路生态保护修复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生态指数
生态环境质量
四川
雅康高速
公路
Google
Earth
Eng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雅康高速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14
2
作者
于秀珍
牟瑞芳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76-884,共9页
全面深入研究雅康高速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及成因,为灾害预警、防治等提供依据。选取雅康高速公路沿线发育的地质灾害为基础数据,运用统计、空间分析技术,系统分析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并将频率比模型与信息熵理论相结合,深...
全面深入研究雅康高速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及成因,为灾害预警、防治等提供依据。选取雅康高速公路沿线发育的地质灾害为基础数据,运用统计、空间分析技术,系统分析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并将频率比模型与信息熵理论相结合,深入研究高程、地形起伏度、坡度、地层岩性、地质构造、降雨和地下水7个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雅康高速公路沿线发育的地质灾害不但在空间上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而且其分布与公路所在区域的地形地貌和水文气象等因素也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地质灾害的发生与降雨和坡度关系最为密切,地形起伏度、高程和地层岩性对地质灾害控制作用明显,地质构造和地下水对灾害产生也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雅康高速
公路
地质灾害
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PLUS模型的雅康高速路段景观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
4
3
作者
刘静静
李旭
彭培好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8-158,共11页
[目的]评价区域景观生态风险,揭示其时空变化规律,为降低区域生态风险,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推进区域绿色发展提供支撑。[方法]以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通过其变化来建立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模型,探讨2000—2020年雅康高速公路穿越县市景观生态...
[目的]评价区域景观生态风险,揭示其时空变化规律,为降低区域生态风险,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推进区域绿色发展提供支撑。[方法]以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通过其变化来建立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模型,探讨2000—2020年雅康高速公路穿越县市景观生态风险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最优参数的地理探测器模型定量分析景观生态风险变化的驱动因素,采用PLUS模型模拟2035年雅康高速经过县市景观生态风险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①2000—2020年,研究区主要景观类型为林地、草地、耕地,不透水面面积增长速率最快,林地面积增加最多;②研究区景观生态风险等级以低、较低和中风险等级为主,风险等级由高到低呈向外扩散现象;③NDVI值、高程、年均降水等自然因素是景观生态风险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④2035年两种不同情景下研究区中、较高、高风险等级的面积均有所下降,其中生态保护情景下,下降较为明显。[结论]研究区内景观生态风险等级较低,以低、较低和中风险等级为主,生态环境呈逐渐向好趋势。生态保护情景更加符合区域可持续发展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US模型
景观生态风险
土地利用变化
地理探测器
雅康高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雅康高速二郎山隧道建设关键技术创新与实践
被引量:
2
4
作者
郑建国
郑金龙
+2 位作者
黄兵
陈行
林国进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26-339,I0037-I0050,共28页
1概述1.1工程意义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简称雅康高速)是国家公路网G4218联络线“雅安—叶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川藏高速公路的一段,是通往藏区的重要国防及生命通道。雅康高速起于雅安市草坝,接乐雅高速公路,设对岩枢纽互通式立交...
1概述1.1工程意义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简称雅康高速)是国家公路网G4218联络线“雅安—叶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川藏高速公路的一段,是通往藏区的重要国防及生命通道。雅康高速起于雅安市草坝,接乐雅高速公路,设对岩枢纽互通式立交与雅安至西昌高速公路相接,经天全县、新沟、二郎山隧道、泸定、瓦斯沟,止于康定,路线全长134 km。其中二郎山隧道长13.4 km,是雅康高速控制性工程,项目地理位置如图1所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郎山隧道
国家公路网
雅康高速
高速
公路
枢纽互通式立交
生命通道
控制性工程
创新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雅康高速公路隧道工程地质问题探讨
被引量:
3
5
作者
翟帅
翟智荣
安艳涛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138-142,共5页
以雅康高速公路泸定至康定段施工建设后所遇到的地质问题为例,揭示了该区域花岗岩地区特有的地质特征,探讨了各种导致围岩变更的情况,为今后类似工程地质勘察,减少隧道围岩划分等级失误提供借鉴。
关键词
隧道
地质工程
围岩变更
雅康高速
公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RSEI的近10年雅康高速公路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研究
1
作者
刘家民
唐书培
张豇浜
车玲
阳帆
狄海波
刘冬梅
机构
四川藏区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四川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
出处
《绿色科技》
2024年第22期54-60,68,共8页
基金
久马高速公路川西高原生态脆弱区环境保护技术与管理体系研究项目。
文摘
研究高速公路建设过程的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对协调交通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因地制宜实施生态保护修复措施。本文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采用中值合成法提取2013-2022年雅康高速公路两侧1 km的Landsat8 OLI/TRIS遥感影像,获取绿度、湿度、干度和热度4个评价指标,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遥感生态指数,结合转移矩阵分析生态环境质量等级的时空变化,探索了海拔高度与生态环境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近10年雅康高速公路的遥感生态指数值在波动中上升,改善面积11266.98 hm^(2);建设期(2014—2018年)遥感生态指数下降,退化面积12023.03 hm^(2);运营期(2019—2022年)明显提升,改善面积20959.86 hm^(2)。受人类活动范围和工程施工特点的影响,研究区域地形起伏(海拔高度)与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呈梯度效应。建设期低海拔区域(≤1900m)生态环境质量降低最明显,应加强该区域的监管和采取更高强度的人工修复措施;运营期海拔高于2100 m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达到良好及以上,这些区域可采用更多的基于自然修复的措施来稳固生态环境质量。该研究可为雅康高速公路生态保护修复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
遥感生态指数
生态环境质量
四川
雅康高速
公路
Google
Earth
Engine
Keywords
remote sensing ecology index
ecology environment quality
Sichuan Yakang expressway
Google Earth Engine
分类号
Q948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雅康高速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14
2
作者
于秀珍
牟瑞芳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
出处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76-884,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C0802209)。
文摘
全面深入研究雅康高速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及成因,为灾害预警、防治等提供依据。选取雅康高速公路沿线发育的地质灾害为基础数据,运用统计、空间分析技术,系统分析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并将频率比模型与信息熵理论相结合,深入研究高程、地形起伏度、坡度、地层岩性、地质构造、降雨和地下水7个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雅康高速公路沿线发育的地质灾害不但在空间上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而且其分布与公路所在区域的地形地貌和水文气象等因素也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地质灾害的发生与降雨和坡度关系最为密切,地形起伏度、高程和地层岩性对地质灾害控制作用明显,地质构造和地下水对灾害产生也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安全工程
雅康高速
公路
地质灾害
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Keywords
safety engineering
Yakang Expressway
geological disaster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influencing factors
分类号
X951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PLUS模型的雅康高速路段景观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
4
3
作者
刘静静
李旭
彭培好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生态资源与景观研究所
出处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8-158,共11页
基金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考察研究子专题“人类活动对生态资产与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2019QZKK0307)。
文摘
[目的]评价区域景观生态风险,揭示其时空变化规律,为降低区域生态风险,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推进区域绿色发展提供支撑。[方法]以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通过其变化来建立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模型,探讨2000—2020年雅康高速公路穿越县市景观生态风险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最优参数的地理探测器模型定量分析景观生态风险变化的驱动因素,采用PLUS模型模拟2035年雅康高速经过县市景观生态风险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①2000—2020年,研究区主要景观类型为林地、草地、耕地,不透水面面积增长速率最快,林地面积增加最多;②研究区景观生态风险等级以低、较低和中风险等级为主,风险等级由高到低呈向外扩散现象;③NDVI值、高程、年均降水等自然因素是景观生态风险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④2035年两种不同情景下研究区中、较高、高风险等级的面积均有所下降,其中生态保护情景下,下降较为明显。[结论]研究区内景观生态风险等级较低,以低、较低和中风险等级为主,生态环境呈逐渐向好趋势。生态保护情景更加符合区域可持续发展理念。
关键词
PLUS模型
景观生态风险
土地利用变化
地理探测器
雅康高速
Keywords
PLUS model
landscape ecological risk
land use change
geographic detector
Ya’an-Kangding Expressway
分类号
X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F30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雅康高速二郎山隧道建设关键技术创新与实践
被引量:
2
4
作者
郑建国
郑金龙
黄兵
陈行
林国进
机构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四川雅康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26-339,I0037-I0050,共2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8042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E0905)。
文摘
1概述1.1工程意义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简称雅康高速)是国家公路网G4218联络线“雅安—叶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川藏高速公路的一段,是通往藏区的重要国防及生命通道。雅康高速起于雅安市草坝,接乐雅高速公路,设对岩枢纽互通式立交与雅安至西昌高速公路相接,经天全县、新沟、二郎山隧道、泸定、瓦斯沟,止于康定,路线全长134 km。其中二郎山隧道长13.4 km,是雅康高速控制性工程,项目地理位置如图1所示。
关键词
二郎山隧道
国家公路网
雅康高速
高速
公路
枢纽互通式立交
生命通道
控制性工程
创新与实践
分类号
U452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雅康高速公路隧道工程地质问题探讨
被引量:
3
5
作者
翟帅
翟智荣
安艳涛
机构
阳光城集团陕西公司
西安市鸿儒岩土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138-142,共5页
文摘
以雅康高速公路泸定至康定段施工建设后所遇到的地质问题为例,揭示了该区域花岗岩地区特有的地质特征,探讨了各种导致围岩变更的情况,为今后类似工程地质勘察,减少隧道围岩划分等级失误提供借鉴。
关键词
隧道
地质工程
围岩变更
雅康高速
公路
Keywords
tunnel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lteration of surrounding rock
Yakang Expressway
分类号
X43 [环境科学与工程—灾害防治]
U416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RSEI的近10年雅康高速公路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研究
刘家民
唐书培
张豇浜
车玲
阳帆
狄海波
刘冬梅
《绿色科技》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雅康高速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于秀珍
牟瑞芳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PLUS模型的雅康高速路段景观生态风险评价
刘静静
李旭
彭培好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雅康高速二郎山隧道建设关键技术创新与实践
郑建国
郑金龙
黄兵
陈行
林国进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雅康高速公路隧道工程地质问题探讨
翟帅
翟智荣
安艳涛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