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睾酮水平正常的男性痤疮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及抗雄激素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13
1
作者 金昕晔 丁薇 +2 位作者 胡雪 王佳 邹大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31-1135,共5页
目的:观察血清睾酮水平正常的青少年男性痤疮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变化,评价非那雄胺抗雄激素治疗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血清睾酮水平正常的青少年男性痤疮患者共40例,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对照组(n=20),分别采用非那雄胺联合... 目的:观察血清睾酮水平正常的青少年男性痤疮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变化,评价非那雄胺抗雄激素治疗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血清睾酮水平正常的青少年男性痤疮患者共40例,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对照组(n=20),分别采用非那雄胺联合生活方式干预以及单纯生活方式干预两种方法进行对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血清总睾酮(testosterone,T)、双氢睾酮(dihydrotestosterone,DHT)、游离睾酮(FT)、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雌二醇(E2)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观察治疗组停药3个月后疗效变化。另选健康青少年男性40例为正常组,比较其与痤疮患者基线水平情况及激素水平的差异。结果:血清睾酮水平正常的青少年男性痤疮患者体脂含量、E2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DHT、FT水平高于正常组(P<0.01),SHBG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停药3个月后有效率为8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治疗后血清DHT水平明显下降(P<0.01)、FT水平下降(P<0.05),SHBG水平上升(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血清睾酮水平正常的青少年男性痤疮患者具有体脂含量、DHT、FT、E2水平高,SHBG水平低的特点;应用非那雄胺联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此类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性激素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停药后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酮 寻常痤疮 性腺激素 雄激素拮抗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治疗的“范式转变”——雄激素剥夺治疗应关注心血管的损害 被引量:3
2
作者 徐涛 王晓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01-503,共3页
1962年,托马斯·库恩在他的划时代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总结了科学发展的规律,即科学大部分时间是在一个基本概念的框架(即范式,paradigm)中解决问题,当解决不了的反常现象逐渐累积,而一种新理论恰好能够解决这些反常现象时,... 1962年,托马斯·库恩在他的划时代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总结了科学发展的规律,即科学大部分时间是在一个基本概念的框架(即范式,paradigm)中解决问题,当解决不了的反常现象逐渐累积,而一种新理论恰好能够解决这些反常现象时,便挑战既有的概念,新的范式就获得了主导地位(即范式转变,paradigm shift).医学科学同样是以这种“范式转变”的形式不断获得进步.在PubMed上,以“paradigm shift”为关键词,可检索到超过5 500篇的医学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雄激素拮抗药 心血管疾病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