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雄激素受体(AR)靶miRNA转录过程中转录复合体的形成初探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聪哲 吴海 李瑶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1-297,303,共8页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调控的靶miRNA在转录过程中受到AR以及一系列蛋白辅助因子形成的转录复合体影响的过程。方法通过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用相应辅助蛋白因子的抗体研究蛋白质和DNA...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调控的靶miRNA在转录过程中受到AR以及一系列蛋白辅助因子形成的转录复合体影响的过程。方法通过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用相应辅助蛋白因子的抗体研究蛋白质和DNA的相互作用,qPCR研究蛋白质和DNA结合的增强或者减弱。通过Western blot实验在不同细胞系中初步研究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OGG1)和前列腺癌恶化的相关性。结果在LNCaP前列腺癌细胞系中,进行双氢睾酮(DHT)刺激后,在AR靶miRNA的雄激素受体调控元件(androgen response element,ARE)位置发现了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LSD1),OGG1,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Apel).RNA聚合酶Ⅱ及拓扑异构酶Ⅱ等辅助蛋白因子结合量上升。通过AR和LSD1的siRNA干扰实验,证明是由AR招募了LSD1,LSD1进而招募其余辅助蛋白因子。结论这些转录因子AR以及LSD1、OGG1、Apel、RNA聚合醇Ⅱ和拓扑异物酶Ⅱ等一系列蛋白因子形成的转录复合物,促进了AR调控的靶miRNA转录的发生,且该转录复合物的形成由AR的招募作用发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激素受体(ar) MIRNA 转录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激素受体基因在绵羊公羔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性及性腺中的定位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振 任有蛇 +3 位作者 焦光月 白元生 秦小伟 张春香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51-1257,共7页
旨在研究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s,ARs)基因在绵羊公羔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性及在性腺中的定位。本研究以QRT-PCR法检测各组织ARmRNA表达规律,免疫组化技术对睾丸和附睾中AR进行定位分析,蛋白质印迹技术对AR蛋白表达量进行定性研... 旨在研究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s,ARs)基因在绵羊公羔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性及在性腺中的定位。本研究以QRT-PCR法检测各组织ARmRNA表达规律,免疫组化技术对睾丸和附睾中AR进行定位分析,蛋白质印迹技术对AR蛋白表达量进行定性研究。结果显示:(1)AR在不同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在睾丸和心脏中大量表达;(2)在附睾头、体、尾部单层柱状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中检测到较弱的阳性信号;睾丸组织间质细胞、精原细胞、管周肌样细胞检测到强阳性信号。综上表明:AR在绵羊不同组织中广泛表达,AR在性腺的发育和精子的成熟过程以及对心脏的保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作用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受体基因(ar) 绵羊 QRT-PCR WESTERN BLOTTING 睾丸 附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激素受体在抗阻和耐力训练提高大鼠运动能力中的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林小晶 鲁林 王晓慧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73-580,共8页
目的:采用雄激素受体(AR)阻断剂氟他胺(Flutamide)研究AR对耐力和抗阻训练大鼠运动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6周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n=8):安静对照组(C)、氟他胺组(F)、抗阻训练组(R)、抗阻训练+氟他胺组(R+F)、耐力训练组(E)... 目的:采用雄激素受体(AR)阻断剂氟他胺(Flutamide)研究AR对耐力和抗阻训练大鼠运动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6周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n=8):安静对照组(C)、氟他胺组(F)、抗阻训练组(R)、抗阻训练+氟他胺组(R+F)、耐力训练组(E)和耐力训练+氟他胺组(E+F)。E、E+F组大鼠进行中等强度(速度20 m/min,1 h/日)的跑台耐力训练,而R、R+F组大鼠进行递增负荷的爬梯抗阻训练(起始负重为40%体重,每2天递增10%体重,直至120%体重,3组/d,4次/组,组间间隔20 s),均为每周训练6 d,持续3周。检测大鼠的体重、力量(包括最大力量和速度力量)和耐力;ELISA检测血清睾酮水平;蒽酮法检测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的肌糖原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的AR、肌球蛋白重链(MHC,反映肌肉内在收缩力)、快肌球蛋白fs-myosin(反映快肌纤维含量)和慢肌钙蛋白ss-TnT(反映慢肌纤维含量)的蛋白水平。结果:(1)与C组比较,R组大鼠的最大力量和速度力量增加,E组大鼠的耐力增加;R+F组与R组比较,大鼠最大力量和速度力量降低;但E+F组与E组比较,大鼠耐力无变化;(2)与C组比较,R组大鼠腓肠肌的相对质量、fs-myosin和MHC的蛋白水平以及肌糖原含量增加,E组大鼠比目鱼肌的相对质量、ss-TnT和MHC的蛋白水平以及肌糖原含量增加。R+F组与R组比较,上述增加的腓肠肌各指标均被逆转;而E+F组与E组比较,上述增加的比目鱼肌各指标仅ss-TnT未被逆转。结论:抗阻训练增强大鼠最大力量和速度力量的作用是通过AR介导的,其机制与腓肠肌的相对质量、快肌纤维含量、内在收缩力和肌糖原含量的增加有关。但耐力训练增强大鼠耐力的作用可能与AR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受体(ar) 氟他胺 抗阻训练 耐力训练 力量 耐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方汉族男性雄激素受体基因(CAG)n多态分布及其与低氧训练效果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海燕 胡扬 +4 位作者 郝鑫 许春艳 李燕春 衣龙彦 聂晶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8-132,共5页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AR)基因外显子1中(CAG)n多态在中国北方汉族男性中的分布特征及其与低氧训练后VO2max变化的关联性。方法:65名中国北方汉族健康青年男性进行为期30天HiHiLo(常压低氧)训练,晚上居住房间氧浓度为14.3-14.8...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AR)基因外显子1中(CAG)n多态在中国北方汉族男性中的分布特征及其与低氧训练后VO2max变化的关联性。方法:65名中国北方汉族健康青年男性进行为期30天HiHiLo(常压低氧)训练,晚上居住房间氧浓度为14.3-14.8%(模拟海拔2800-3000米),每周进行3次75%常氧VO2max的低氧训练,训练环境氧浓度约15.4%(模拟海拔约2500米)。实验前后测试体重和VO2max等指标,采用GeneScan和测序方法分析AR(CAG)n多态的等位基因(基因型)。结果:(1)共观察到(CAG)12、(CAG)16-28、(CAG)30共15种重复次数的等位基因(基因型),其中22次重复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最高;(2)当分别以21和22次重复为分割点划分基因型时,短链组体重基础值均显著低于长链组;(3)当分别以21和22次重复为分割点划分基因型时,低氧训练后短链基因型携带者ΔVO2max和ΔrVO2max均显著高于长链组(P〈0.01)。结论:中国北方汉族男性AR基因(CAG)n多态与HiHiLo(常压低氧)训练效果之间存在关联,重复次数较少基因型携带者的低氧训练敏感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受体(ar) (CAG)n多态 低氧暴露和低氧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方汉族男性雄激素受体基因(CAG)n多态与低氧训练后心功能变化的关联性
5
作者 王海燕 胡扬 +4 位作者 许春艳 郝鑫 衣龙彦 聂晶 李燕春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93-800,共8页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AR)基因外显子1中(CAG)n多态与中国北方汉族男性心功能对低氧训练应答的关联性。方法:58名中国北方汉族健康青年男性进行为期30天的HiHiLo(常压低氧)训练,晚上居住房间的氧浓度为14.8~14.3%(模拟海拔约2800~3000...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AR)基因外显子1中(CAG)n多态与中国北方汉族男性心功能对低氧训练应答的关联性。方法:58名中国北方汉族健康青年男性进行为期30天的HiHiLo(常压低氧)训练,晚上居住房间的氧浓度为14.8~14.3%(模拟海拔约2800~3000米);每周进行3次、每次30分钟的低氧训练,训练强度为常氧75%VO2max强度,训练环境氧浓度15.4%~14.8%(模拟海拔约2500~2800米);每周进行5次、每次90分钟常氧环境下的专项训练。分别于低氧训练前和低氧训练后使用超声心动仪测试安静时,50W、100W、150W递增负荷运动,以及运动后恢复期的心功能。使用GeneScan和测序方法分析AR(CAG)n多态性。结果:(1)短链重复组(≤21和≤22)身高和低氧训练前体重基础值分别显著低于长链组(>21和>22);(2)≤22次重复组低氧训练前安静时、三种负荷和恢复时的每搏输出量基础值均显著低于>22组;(3)与低氧训练前相比,低氧训练后各基因型组安静、运动和恢复时的心率均显著下降,但是仅两个短链组每分输出量和心指数呈现显著性降低;(4)除≤21组50W和≤22组150W外,低氧训练后短链重复组安静和运动时ΔCI下降幅度均显著大于长链组。结论:AR基因(CAG)n多态与中国北方汉族男性心功能对模拟常压低氧环境下HiHiLo训练的应答可能存在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受体(ar) (CAG)n多态 低氧训练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HSRP通过ANK3调节前列腺癌细胞对雄激素的反应性 被引量:2
6
作者 蔡人杰 徐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7-426,共10页
目的·研究KH型剪接调节蛋白(KH-type splicing regulatory protein,KHSRP)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其下游基因的表达调控,考察KHSRP在前列腺癌由雄激素依赖型向非依赖型转变过程中的潜在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重组慢... 目的·研究KH型剪接调节蛋白(KH-type splicing regulatory protein,KHSRP)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其下游基因的表达调控,考察KHSRP在前列腺癌由雄激素依赖型向非依赖型转变过程中的潜在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重组慢病毒感染雄激素依赖型前列腺癌LNCaP细胞和雄激素非依赖型前列腺癌DU145细胞,分别构建KHSRP功能性缺失/获得的稳定细胞株,并比较KHSRP在2种细胞之间的功能差异。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稳定细胞株中KHSRP、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及锚定蛋白3(ankyrin 3,ANK3)的表达量。通过细胞增殖实验、平板克隆实验、小鼠成瘤实验等检测KHSRP对LNCaP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通过转录组测序(RNA sequencing,RNA-seq)检测KHSRP影响的下游基因,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qPCR)检测KHSRP下游基因的mRNA表达量。结合癌细胞系百科全书(Cancer Cell Line Encyclopedia,CCLE)、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基因表达综合(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分析研究ANK3和KHSRP在前列腺组织样本中的表达情况以及ANK3在不同前列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差异。结果·GEO数据分析结果显示KHSRP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良性前列腺组织,提示其与前列腺癌的发生相关。细胞增殖实验、平板克隆实验、小鼠成瘤实验结果显示KHSRP的表达与LNCaP细胞增殖能力呈负相关,提示KHSRP可以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且KHSRP对LNCaP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强于对DU145细胞的影响。对LNCaP稳定细胞株的Western blotting和RT-qPCR检测显示KSHRP过表达后LNCaP细胞中AR蛋白质水平下降,但mRNA水平未产生变化,提示KHSRP可以间接调节AR的蛋白质水平。RNA-seq和RT-qPCR结果显示KHSRP与影响AR蛋白稳定性的调节因子ANK3的表达呈正相关,随后的Western blotting证明KHSRP过表达后ANK3蛋白质的表达量明显升高,TCGA数据分析结果进一步说明KHSRP与ANK3的mRNA表达的相关性。根据CCLE和GEO数据,ANK3的表达与前列腺癌的恶性程度也密切相关。结论·KHSRP可能通过ANK3间接调控AR的蛋白稳定性,影响雄激素依赖型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并介导前列腺癌细胞对雄激素反应性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H型剪接调节蛋白(KHSRP) 激素受体(ar) 锚定蛋白3(ANK3) 前列腺癌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SREBP-1/ACC1信号通路探讨雄激素诱导金黄地鼠皮脂代谢异常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3
7
作者 任威威 薛兵 +5 位作者 方惠敏 王迪 任艳青 杨彩瑞 薛思思 成秀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10-1014,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AR/SREBP-1/ACC1信号通路与雄激素诱导的皮脂代谢异常的关系来探讨痤疮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天生具有雄激素依赖特性的雄性金黄地鼠为动物模型,设对照组和双氢睾酮(dihydrotesto-sterone,DHT)组,每组10只,两组金黄地鼠内耳... 目的通过研究AR/SREBP-1/ACC1信号通路与雄激素诱导的皮脂代谢异常的关系来探讨痤疮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天生具有雄激素依赖特性的雄性金黄地鼠为动物模型,设对照组和双氢睾酮(dihydrotesto-sterone,DHT)组,每组10只,两组金黄地鼠内耳廓分别用无水乙醇和0.1 mg/mL的DHT溶液进行干预。通过HE染色观察耳廓组织病理变化;油红O染色及比色法检测耳廓组织中游离脂肪酸(nonesterified free fatty acids,NEFA)、甘油三酯(TG)含量,分析金黄地鼠耳廓皮脂分泌情况;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金黄地鼠耳廓组织中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1,SREBP-1)、乙酰辅酶A羟化酶1(acetyl coenzyme A carboxylase 1,ACC1)蛋白表达水平,探讨皮脂代谢与AR/SREBP-1/ACC1信号通路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HT组耳廓皮脂腺组织腺叶增大,排列更加紧密,NEFA和TG分泌增多(均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R、SREBP-1、ACC1阳性表达均升高(P<0.05,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R、SREBP-1、ACC1蛋白表达均升高(均P<0.01)。结论雄激素通过AR/SREBP-1/ACC1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使NEFA和TG分泌增多,其可能是痤疮形成的重要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皮脂代谢 激素受体(ar) 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 乙酰辅酶A羟化酶1(ACC1)R3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氢睾酮对小鼠卵泡颗粒细胞增殖与抗苗勒管激素表达的影响
8
作者 于凯 赵玉芬 +6 位作者 翁钰 王琴 郝绍瑜 于泊洋 杜晨光 苏布登格日勒 李海军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036-3043,共8页
【目的】探讨双氢睾酮(DHT)对小鼠颗粒细胞增殖与抗苗勒管激素(AMH)表达的影响。【方法】给3周龄的昆明小鼠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10 IU/只)以获取颗粒细胞,颗粒细胞传代后48 h HE染色鉴定形态,绘制颗粒细胞的生长曲线,免疫荧光... 【目的】探讨双氢睾酮(DHT)对小鼠颗粒细胞增殖与抗苗勒管激素(AMH)表达的影响。【方法】给3周龄的昆明小鼠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10 IU/只)以获取颗粒细胞,颗粒细胞传代后48 h HE染色鉴定形态,绘制颗粒细胞的生长曲线,免疫荧光法鉴定促卵泡素受体(FSHR)的表达。当第2代颗粒细胞汇合度达到50%时,先用无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饥饿处理12 h,然后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DHT(0、10^(-9)、10^(-8)、10^(-7)、10^(-6)、10^(-5)mol/L),培养48 h后检测颗粒细胞增殖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及ELISA法分别测定AMH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在颗粒细胞培养液中分别添加10^(-6)mol/L Flutamide(雄激素受体(AR)特异性抑制剂)、10^(-7)mol/L DHT、10^(-7)mol/L DHT+10^(-6)mol/L Flutamide、10^(-5)mol/L DHT、10^(-5)mol/L DHT+10^(-8)mol/L 11-ketodihydrotestosterone(AR特异性激动剂),分别记为F、D7、DF、D5、DK组,以不添加药物为对照组。培养48 h后,检测各组颗粒细胞增殖及AMH蛋白含量。【结果】体外培养的小鼠颗粒细胞呈梭形或铺路石状,生长曲线呈S形,细胞普遍表达FSHR;与0 mol/L DHT组相比,10^(-8)、10^(-7)mol/L DHT组细胞增殖分别显著和极显著增加(P<0.05;P<0.01),10^(-5)mol/L DHT组细胞增殖显著降低(P<0.05);10^(-7)mol/L DHT组AMH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和AMH蛋白含量均极显著增加(P<0.01)。与D7组相比,DF组颗粒细胞增殖和AMH蛋白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与D5组相比,DK组颗粒细胞增殖和AMH蛋白含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结论】10^(-7)mol/L DHT能够显著促进颗粒细胞增殖和AMH表达,而10^(-5)mol/L显著降低了颗粒细胞增殖以及AMH表达,且AR介导了DHT调控颗粒细胞增殖和AMH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颗粒细胞 双氢睾酮(DHT) 激素受体(ar) 抗缪勒管激素(AMH)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西紫杉醇治疗前列腺癌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吴静 方克伟 +2 位作者 石志豪 陈韬 董彪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44-448,共5页
目的:探讨多西紫杉醇治疗男性雄激素抵抗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的分子机制。方法: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PC-3和CW22-rv1体外培养后,通过蛋白质印迹、细胞转染、荧光素酶分析、细胞存活率分析等试验分析... 目的:探讨多西紫杉醇治疗男性雄激素抵抗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的分子机制。方法: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PC-3和CW22-rv1体外培养后,通过蛋白质印迹、细胞转染、荧光素酶分析、细胞存活率分析等试验分析多西紫杉醇(Docetaxel,Doc)处理后细胞株的存活、AR及p-c-jun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细胞生存的关系,同时实时定量PCR检测相应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多西紫杉醇对不同前列腺癌细胞株的敏感性不同,其中PC-3细胞最敏感,CW22-rv1和LNCaP细胞中度敏感,其敏感性与p-c-jun表达呈负相关。转染c-jun基因可降低细胞对多烯紫杉醇的敏感性,而PC-3细胞转染c-jun和AR基因后则可以使细胞恢复到中等程度敏感性,细胞存活率为30%。长期暴露于Bicalutmide(比卡鲁胺)后的LNCaP细胞经Doc处理后PSA蛋白表达增加,AR蛋白表达水平降低,AR的mRNA却增加。结论:p-c-jun降低前列腺癌细胞株对多西紫杉醇的敏感性,而AR可以增加前列腺癌细胞株对多西紫杉醇的反应,AR的上调降低c-jun/p-c-jun的转录活性,从而增加前列腺癌细胞株对Doc的反应,可能是Doc治疗前列腺癌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受体(ar) p-c-jun多西紫杉醇(Doc) 激素抵抗前列腺癌(CRPC) 前列腺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3泛素连接酶接头蛋白SPOP抑制前列腺癌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李倩(综述) 王健 金晓锋(审校)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29-937,共9页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男性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发病率和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生发展的遗传因素复杂多样。随着靶向治疗广泛应用于临床,新靶点的探索与研究在Pca的精准治疗中至关重要。研究发现E3泛素连接酶斑点型锌指结构蛋...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男性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发病率和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生发展的遗传因素复杂多样。随着靶向治疗广泛应用于临床,新靶点的探索与研究在Pca的精准治疗中至关重要。研究发现E3泛素连接酶斑点型锌指结构蛋白(speckle-type POZ protein,SPOP)在Pca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抑制作用。本文重点介绍SPOP的结构、功能及其在Pca中的突变情况及相关底物;总结SPOP抑制Pca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调控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介导的信号通路,DNA损伤修复及免疫应答;探讨SPOP在Pca中的临床意义及研究中存在的机遇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Pca) SPOP 泛素化修饰 激素受体(ar)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1B对人毛乳头细胞增殖及4种脱发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齐琳轩 樊琳娜 +1 位作者 杨卫红 赵胜霞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101B对体外培养人毛乳头细胞增殖及脱发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分析其可能的抗雄激素性秃发(AGA)效果。方法:体外培养人毛乳头细胞经101B[对照二氢睾酮(DHT)]处理后,采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变化,并筛选... 目的:通过检测101B对体外培养人毛乳头细胞增殖及脱发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分析其可能的抗雄激素性秃发(AGA)效果。方法:体外培养人毛乳头细胞经101B[对照二氢睾酮(DHT)]处理后,采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变化,并筛选4个基因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方法检测其表达量。结果:101B能促进毛乳头细胞的增殖,0.4%作用浓度下细胞增殖率提高30%;101B抑制5α-还原酶2(SRD5A2)、雄激素受体(AR)、凋亡因子p53与转化生长因子(TGF)-β2的表达,0.5%作用浓度下p53与AR的RNA表达量较空白对照降低40%以上,而101B与DHT共同处理毛乳头细胞能显著抑制DHT对SRD5A2表达的激活作用。结论:101B在体外培养人毛乳头细胞中能通过抑制SRD5A2、AR、p53与TGF-β2基因的作用来发挥抗雄激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1B 激素性秃发(AGA) 激素受体(ar) 5α-还原酶2(SRD5A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