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胞孢子酮B对雄激素剥夺促发的前列腺癌细胞侵袭的逆转作用和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建 丁聪聪 陆岩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08-1414,共7页
目的:探讨胞孢子酮B(cytosporone B,Csn-B)对雄激素剥夺治疗所促发的前列腺癌细胞侵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方法:培养人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并加药处理,实验分为对照(control)组、Caso⁃dex(抗雄激素药物)组、MDV3100(雄激素... 目的:探讨胞孢子酮B(cytosporone B,Csn-B)对雄激素剥夺治疗所促发的前列腺癌细胞侵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方法:培养人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并加药处理,实验分为对照(control)组、Caso⁃dex(抗雄激素药物)组、MDV3100(雄激素受体拮抗剂)组、Csn-B+Casodex组和Csn-B+MDV3100组。通过Transwell法检测各组细胞的侵袭能力;分别提取细胞核和细胞质组分,并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神经生长因子诱导克隆B(nerve growth factor-induced clone B,NGFI-B/Nur77)蛋白水平;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分别提取微管蛋白β-tubulin的聚合和游离组分,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其表达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Casodex组和MDV3100组LNCaP细胞的侵袭能力显著增强,胞核和胞质中Nur77蛋白水平均显著下调,MMP-9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β-tubulin蛋白的聚合/游离(polymerized/soluble,P/S)比值显著减小(P<0.05);分别与Casodex组和MDV3100组相比,Csn-B+Ca⁃sodex组和Csn-B+MDV3100组LNCaP细胞侵袭能力显著减弱,胞核和胞质中Nur77蛋白水平均显著上调,MMP-9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β-tubulin蛋白的P/S值显著增大(P<0.05或P<0.01)。结论:胞孢子酮B能逆转雄激素剥夺促发的前列腺癌细胞侵袭,其机制可能依赖于Nur77蛋白分别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主导的双重分子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孢子酮B 前列腺癌 雄激素剥夺疗法 细胞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激素受体在前列腺癌细胞中作用及其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田晶 王娟 牛远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47-550,共4页
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雄激素剥夺疗法(androgen deprivationtherapy,ADT)早期可成功抑制肿瘤的生长,但最终导致肿瘤复发并进入激素抵抗阶段。AR对前列腺癌基质细胞起促进肿瘤增殖和转... 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雄激素剥夺疗法(androgen deprivationtherapy,ADT)早期可成功抑制肿瘤的生长,但最终导致肿瘤复发并进入激素抵抗阶段。AR对前列腺癌基质细胞起促进肿瘤增殖和转移作用,是上皮腔样细胞的存活因子,而对肿瘤干细胞样细胞及上皮基底细胞的增殖起抑制作用,AR在不同类型细胞中的不同作用向当前ADT传统的疗法提出挑战,为发展新的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目前以AR为靶点的靶向治疗药物研发也取得一些进展。本文就AR在前列腺癌不同类型细胞中的作用及靶向治疗方面的进展加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激素受体 细胞 雄激素剥夺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预测前列腺癌去势治疗后的病情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罗后宙 陈国强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65-1270,共6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dio,PLR)与雄激素剥夺疗法后病情进展的关联。方法:纳入2017年5月—2020年5...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dio,PLR)与雄激素剥夺疗法后病情进展的关联。方法:纳入2017年5月—2020年5月收治于三亚中心医院(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的170例PC患者作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雄激素剥夺疗法并随访1年。将随访期间进展成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者纳入进展组,其余纳入稳定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NLR、P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onocyte-to-lymphocyte ratio,MLR)等检查结果,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接受雄激素剥夺治疗的患者进展至CRPC的相关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NLR和PLR对患者1年内发生CRPC的预测效能。结果:随访结束时排除14例失访及2例其他原因死亡患者,剩余154例中44例纳入进展组,110例纳入稳定组;两组Gleason评分、T分期、N分期例数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组NLR和PLR高于稳定组(P<0.05),两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及其最低值(PSA nadir)例数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到低NLR组患者1年累积死亡率低于高NLR组(log-rankχ^(2)=5.094,P=0.024);低PLR组患者1年累积死亡率低于高PLR组(log-rankχ^(2)=9.931,P=0.002);Gleason评分≥8分(OR=3.998,P=0.034)、PLR(OR=1.156,P<0.001)、NLR(OR=13.844,P<0.001)、T4分期(OR=16.252,P=0.048)为进展至CRPC的独立危险因素;NLR和PLR预测PC患者1年内发生CRPC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45和0.865,两者AU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癌患者基线NLR和PLR值与CRPC发生相关,二者未来可能成为预测CRPC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雄激素剥夺疗法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