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六种蝽象雄性生殖系统形态研究
1
作者 郑欣然 陈哲晶 +2 位作者 杨默 许天亮 张贝贝 《热带林业》 2025年第1期61-67,共7页
研究不同蝽象雄性生殖系统形态结构,可为进一步研究分类及其系统发育提供特征依据。研究采用光学显微镜技术观察比较了6种蝽象雄性生殖系统形态结构,发现6种蝽象雄性生殖系统均由精巢、贮精囊、输精管、中胚层附腺、外胚层附腺、射精囊... 研究不同蝽象雄性生殖系统形态结构,可为进一步研究分类及其系统发育提供特征依据。研究采用光学显微镜技术观察比较了6种蝽象雄性生殖系统形态结构,发现6种蝽象雄性生殖系统均由精巢、贮精囊、输精管、中胚层附腺、外胚层附腺、射精囊、射精管及外生殖器组成,但不同类群间雄性生殖系统形态在精巢小管排列方式、贮精囊及中胚层附腺位置、形状等方面存在差异。结合已报道种类,推断雄性生殖系统中贮精囊与中胚层附腺的位置及发达程度可能为区分缘蝽、红蝽、长蝽不同类群的形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蝽象 雄性生殖系统 贮精囊 中胚层附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隆线溞雄性生殖系统的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明凤 赵云龙 +1 位作者 曾错 唐文俊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11-116,共6页
隆线潘雄性生殖系统由一对精巢、一对输精管和一个雄性生殖孔组成.精巢呈腊肠形,管壁由结缔组织膜和生殖上皮构成.输精管呈细直管状,末端膨大,管壁以结缔组织膜为主.雄体的生殖细胞发生经历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 隆线潘雄性生殖系统由一对精巢、一对输精管和一个雄性生殖孔组成.精巢呈腊肠形,管壁由结缔组织膜和生殖上皮构成.输精管呈细直管状,末端膨大,管壁以结缔组织膜为主.雄体的生殖细胞发生经历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成熟精子五个时期.成熟精子呈棒状.精子群的发生具有同步化趋势.雄体的性成熟一般经历四个龄期.隆线溞雄性生殖系统在结构与功能上表现出相对的原始性和适应性,两者相互结合,使以隆线溞为代表的枝角类更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生活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线溞 雄性生殖系统 精子发生 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与雄性生殖系统 被引量:5
3
作者 蒋广龙 孙淼 +1 位作者 廖尚英 朱宝长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25-30,共6页
 一氧化氮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重要的生物信号分子和效应分子 ,在生物体内 ,L 精氨酸在一氧化氮合酶的作用下生成一氧化氮后 ,以自分泌或旁分泌形式作用于自身或邻近的细胞 ,发挥信号传导和细胞毒性等多种生理功能。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  一氧化氮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重要的生物信号分子和效应分子 ,在生物体内 ,L 精氨酸在一氧化氮合酶的作用下生成一氧化氮后 ,以自分泌或旁分泌形式作用于自身或邻近的细胞 ,发挥信号传导和细胞毒性等多种生理功能。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一氧化氮对雄性生殖系统上至下丘脑 ,下到性腺、附性器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合酶 雄性生殖系统 效应分子 细胞毒性 旁分泌 L-精氨酸 下丘脑 生物体内 性腺 信号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曼氏无针乌贼雄性生殖系统的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叶素兰 王健鑫 吴常文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4期371-377,共7页
曼氏无针乌贼雄性生殖系统由精巢和生殖导管组成,生殖导管根据各段的形态、结构、功能分为输精管、贮精囊、前列腺、精荚囊和阴茎。精巢由众多生精小管组成,生精小管内分布着不同发育阶段的生殖细胞,成熟精子悬浮在管腔中央,有规则地朝... 曼氏无针乌贼雄性生殖系统由精巢和生殖导管组成,生殖导管根据各段的形态、结构、功能分为输精管、贮精囊、前列腺、精荚囊和阴茎。精巢由众多生精小管组成,生精小管内分布着不同发育阶段的生殖细胞,成熟精子悬浮在管腔中央,有规则地朝着一个方向排列,精子形态为稍弯的子弹头型或长柱状纺锤形。输精管细长,兼具运输和贮存精子的作用。贮精囊体积相对缩小,具发达的分泌细胞,为精子运输提供营养和润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氏无针乌贼 雄性生殖系统 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孕期和哺乳期接触硫丹对仔代雄性生殖系统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朱心强 郑一凡 +3 位作者 祝红红 倪祖敏 常艳 黄幸纾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52-356,共5页
成年雌性 Wistar大鼠确定受孕后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8- 1 0只 ,从整个孕期到哺乳期 (到仔鼠出生后 2 8d止 )持续给予硫丹 0 ,0 .5,1 .0和 2 .5mg· kg-1· d-1po.结果 2 .5mg· kg-1· d-1组在孕后期出现明显的母体毒性... 成年雌性 Wistar大鼠确定受孕后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8- 1 0只 ,从整个孕期到哺乳期 (到仔鼠出生后 2 8d止 )持续给予硫丹 0 ,0 .5,1 .0和 2 .5mg· kg-1· d-1po.结果 2 .5mg· kg-1· d-1组在孕后期出现明显的母体毒性 ,4/1 0孕鼠死亡 ,其他各组无孕鼠死亡 .各组仔鼠雌雄性别比例无明显差别 .2 .5mg·kg-1·d-1组出生仔鼠体重略低于对照组 ,但以后逐渐恢复 .出生后 2 8d处死部分雄性仔鼠检查睾丸生殖细胞凋亡发生率 ,结果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各组雄性仔鼠均未发现隐睾或尿道下裂等畸形 ,肛门到生殖器间的距离与对照组比较亦无明显差别 .雄鼠成年后 ,睾丸 ,附睾 ,前列腺重量以及组织形态都无明显改变 .每日精子生成数 ,附睾精子计数和精子畸形率以及生育力亦无明显影响 .说明在本试验条件下 ,大鼠孕期和哺乳期接触硫丹 ,没有引起子代雄性生殖系统结构的雌性化和生殖功能的明显改变 .结合硫丹对雌鼠子宫增殖亦无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丹 仔代 雄性生殖系统 雌激素样作用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鲵雄性生殖系统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周海燕 杨楚彬 +2 位作者 肖亚梅 刘文彬 刘筠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4年第3期187-192,共6页
运用电镜和光镜研究了大鲵雄性生殖系统结构。研究结果表明 :大鲵雄性生殖系统由精巢、输精管、输出小管、泄殖腔和泄殖腔孔组成。精巢的基本结构单位为精细管。输精管管壁由粘膜、肌层和浆膜三层组成。输出小管连接精巢和输精管 。
关键词 大鲵 雄性生殖系统 输精管 输出小管 超微结构 组织学 隐鳃鲵科 两栖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翅鸦鹃繁殖期雄性生殖系统的组织解剖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傅丽容 梁伟 莫小莲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17-719,F0002,共4页
于2008年4月对4只成体褐翅鸦鹃雄性生殖系统进行组织解剖观察。其左侧睾丸重0.77g±0.05g,是右侧的3倍,达体重的0.36%,曲精细管充盈整个睾丸,没有睾丸纵隔和睾丸小叶,生精上皮厚56.88μm±11.52μm,睾丸间质较少。附睾1对,小而... 于2008年4月对4只成体褐翅鸦鹃雄性生殖系统进行组织解剖观察。其左侧睾丸重0.77g±0.05g,是右侧的3倍,达体重的0.36%,曲精细管充盈整个睾丸,没有睾丸纵隔和睾丸小叶,生精上皮厚56.88μm±11.52μm,睾丸间质较少。附睾1对,小而不明显。输精管长49.16mm±1.56mm,黏膜层形成许多纵形的皱壁,单层高柱状上皮细胞含大量糖原颗粒,固有膜无腺体,肌层发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翅鸦鹃 雄性生殖系统 繁殖期 组织结构 解剖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动物雄性生殖系统比较组织学及自发病变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涛 王力 +6 位作者 徐文漭 赵玺龙 戴芳 王媛媛 杨丽琳 宋蜀玲 杨举伦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26-30,I0002,I0003,共7页
目的对实验动物雄性生殖系统进行比较组织学研究,找出其异同,为实验动物的基础研究提供正常组织学对照。方法选取实验动物质量国家检测标准检测合格的已经性成熟的昆明小鼠、SD大鼠、日本大耳白兔、比格犬、树鼩,无痛处死,行病理解剖、... 目的对实验动物雄性生殖系统进行比较组织学研究,找出其异同,为实验动物的基础研究提供正常组织学对照。方法选取实验动物质量国家检测标准检测合格的已经性成熟的昆明小鼠、SD大鼠、日本大耳白兔、比格犬、树鼩,无痛处死,行病理解剖、常规病理制片、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研究睾丸、附睾、前列腺、精囊腺、阴茎的组织学异同。结果 (1)日本大耳白兔曲细精管生精细胞层数最多,SD大鼠精子数量最多。(2)附睾被覆上皮存在差异性,日本大耳白兔附睾管上皮排列呈乳头状筛状结构,肌层最厚。(3)前列腺体积大小与种属有关,比格犬前列腺体积最大,腺体最多,发达。昆明小鼠、树鼩最小;平滑肌昆明小鼠最少,大鼠,树鼩最多。(4)SD大鼠精囊腺特别发达,体积大,呈囊状。上皮分支多且连接成网,腺腔内充满红色分泌物。比格犬无精囊腺。(5)昆明小鼠、SD大鼠及比格犬均有阴茎骨,昆明小鼠、SD大鼠阴茎骨旁有粘液腺包绕,可见骨髓腔,而比格犬阴茎骨旁无粘液腺。阴茎骨为成熟板层骨组织,无骨髓腔。比格犬阴茎内有更多厚壁血管及交感神经丛,并且阴茎海绵体内有较多脂肪细胞。昆明小鼠、SD大鼠有包皮腺,分别为浆液腺及混合腺(浆液+粘液腺)。包皮腺以昆明小鼠更为发达。(6)极少数实验动物存在炎症、溃疡、钙化、淋巴滤泡增生等自发病变。结论实验动物雄性生殖系统存在组织学的差异性,在进行动物实验和实验动物病理检测时应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 雄性生殖系统 比较组织学 自发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纹龙虾雄性生殖系统的解剖学与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慧玲 李长玲 +1 位作者 黄翔鹄 曹伏君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1-5,共5页
用解剖学和组织学方法研究了波纹龙虾雄性生殖系统,结果表明,波纹龙虾雄性生殖系统由精巢、输精管及生殖孔三部分组成。精巢横切面一般为圆形,外被一层结缔组织被膜,内部为许多圆形或椭圆形的生精小管,生精小管间充满了网状结缔组织。... 用解剖学和组织学方法研究了波纹龙虾雄性生殖系统,结果表明,波纹龙虾雄性生殖系统由精巢、输精管及生殖孔三部分组成。精巢横切面一般为圆形,外被一层结缔组织被膜,内部为许多圆形或椭圆形的生精小管,生精小管间充满了网状结缔组织。精子的发生经历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和精子5个阶段。输精管管壁由外到内依次由结缔组织被膜、结缔组织、肌肉层和上皮细胞组成,管壁上的柱状上皮细胞、肌肉组织及结缔组织一起向管内延伸形成纵褶突。管壁和纵褶突上的柱状上皮细胞向管腔中分泌嗜酸性黏液。精荚呈管状,在中段输精管形成,并储存在管腔的黏液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纹龙虾 雄性生殖系统 解剖学 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纹藤壶和鳞笠藤壶雄性生殖系统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艺磊 张子平 +1 位作者 成华 李少菁 《热带海洋》 CSCD 1999年第4期75-80,共6页
对厦门海区的纹藤壶 Balanusamphitriteamphitrite和鳞笠藤壶 Tetraclitasquamosasquamosa 雄性生殖系统进行解剖学、组织学和细胞化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藤壶的雄性生殖系统均由精巢、输精管、贮精囊及交接器4部分组成。精巢内... 对厦门海区的纹藤壶 Balanusamphitriteamphitrite和鳞笠藤壶 Tetraclitasquamosasquamosa 雄性生殖系统进行解剖学、组织学和细胞化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藤壶的雄性生殖系统均由精巢、输精管、贮精囊及交接器4部分组成。精巢内依次排列有精原细胞、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成熟精子。输精管由一层上皮细胞围成,内可见成熟精子,贮精囊前端管壁结构与输精管相似,后端管壁厚,可分为4层结构。交接器结构复杂,内层为射精管,外层结构与贮精囊后段相似。精子为线形,头部附属小滴内有4—6个致密斑,鞭毛沿头部一侧着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性生殖系统 解剖学 细胞化学 纹藤壶 鳞笠藤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夷扇贝雄性生殖系统的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陈立江 宁淑香 +2 位作者 李春茂 苏秀榕 李太武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7-11,共5页
1997年取材研究了大连长海县的虾夷扇贝的雄性生殖系统的组织结构。虾夷扇贝的精巢构造与栉孔扇贝、贻贝的相似,也是由外膜及其内的无数生殖小管构成。外膜含单层柱状上皮及较厚的肌层。生殖小管间充填着结缔组织及来自外膜的薄层... 1997年取材研究了大连长海县的虾夷扇贝的雄性生殖系统的组织结构。虾夷扇贝的精巢构造与栉孔扇贝、贻贝的相似,也是由外膜及其内的无数生殖小管构成。外膜含单层柱状上皮及较厚的肌层。生殖小管间充填着结缔组织及来自外膜的薄层肌肉,结缔组织中含有血管、神经及输精细管。生殖小管由位于基膜上的生殖上皮构成,生殖上皮不断向腔内增殖出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精细胞及精子。精原细胞大,椭圆形,核较大,与细胞同形,染色质大多呈颗粒状散布于核质中,亦有少量贴核膜分布,核仁1个,圆形,明显。精母细胞结构相似,细胞越来越小。精细胞球形,核染色深。精子三角形,悬浮于生殖小管腔内的精液中或输精细管内。输精细管壁由单层立方上皮组成,腔面具微绒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夷扇贝 雄性生殖系统 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酚A对哺乳类实验动物雄性生殖系统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熊忆茗 李红梅 秦占芬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3-56,共14页
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bisphenol A,BPA)对生殖系统尤其是雄性生殖系统的影响一直受到关注,然而目前相关研究中存在诸多不一致的结果。本文系统分析了低剂量BPA对哺乳类实验动物大鼠和小鼠雄性生殖系统发育影响的文献,重点关注睾丸和附睾... 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bisphenol A,BPA)对生殖系统尤其是雄性生殖系统的影响一直受到关注,然而目前相关研究中存在诸多不一致的结果。本文系统分析了低剂量BPA对哺乳类实验动物大鼠和小鼠雄性生殖系统发育影响的文献,重点关注睾丸和附睾的质量、睾丸组织学结构、附属腺和外生殖器参数、肛殖距、精子参数和性激素水平等指标的变化,并探讨了实验结果与实验设计某些因素的相关性。经分析发现,妊娠期BPA暴露对实验鼠雄性生殖系统的影响呈现比较一致的阳性结果,但是哺乳期暴露和妊娠至哺乳期的暴露存在很多矛盾的结果;而动物品系、给药方式等因素与实验结果之间没有明确的关系,即便相似甚至相同的实验设计下也出现了不同的结果。进一步分析发现,有些研究在实验质量控制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这可能是造成矛盾结果的主要原因。综合来看,BPA在器官水平和组织病理学水平对雄性生殖系统发育的影响较弱,基于此类指标的效应判断容易受到实验设计因素和质量控制的影响,最终可能导致不一致的结果。由此建议,今后相关研究在加强质量控制的同时,应重点关注BPA对细胞和分子层面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 雄性生殖系统 内分泌干扰物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蜡蝉雄性生殖系统形态比较(半翅目:蜡蝉总科)
13
作者 林江 张雅林 王应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25-130,共6页
【目的】研究蜡蝉雄性生殖系统的整体结构,以发现更多的分类特征,为其所属类群乃至蜡蝉总科的分类及系统发育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在Leica MZ125解剖镜下,对缘蛾蜡蝉(Salurnis marginella(Guérin-Menev-ille))、八点广翅蜡蝉(Ric... 【目的】研究蜡蝉雄性生殖系统的整体结构,以发现更多的分类特征,为其所属类群乃至蜡蝉总科的分类及系统发育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在Leica MZ125解剖镜下,对缘蛾蜡蝉(Salurnis marginella(Guérin-Menev-ille))、八点广翅蜡蝉(Ricania speculum(Walker))及斑衣蜡蝉(Lycorma delicatula(White))3种蜡蝉的雄性生殖系统进行解剖观察,应用QImaging Retica 2000R CCD数码相机进行照相,并对3种蜡蝉的雄性内生殖器官进行比较研究。【结果】3种蜡蝉的雄性生殖系统的形态结构基本一致,射精管端部膨大,生殖附腺发达,但每侧精巢内精巢小管的数目因种类不同而具明显差异,八点广翅蜡蝉12根,缘蛾蜡蝉和斑衣蜡蝉均为6根;八点广翅蜡蝉和斑衣蜡蝉的贮精囊外周被以薄膜,而缘蛾蜡蝉的贮精囊则无薄膜包被。【结论】缘蛾蜡蝉与八点广翅蜡蝉的雄性生殖系统结构较为相似,其2个精巢相互分开,而斑衣蜡蝉的2个精巢相向包被在同一薄膜之中,这表明雄性生殖系统在蜡蝉总科系统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翅目 蜡蝉总科 缘蛾蜡蝉 八点广翅蜡蝉 斑衣蜡蝉 雄性生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雄性大鲵生殖系统的解剖学和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罗亚平 姜国诚 +1 位作者 孙艳香 黄华苑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83-87,共5页
用解剖镜对中国冬季大鲵的雄性生殖系统进行观察,用光镜和电镜观察了冬季中国大鲵精巢的结构变化以及精巢中精母细胞的发育情况.结果表明,冬季大鲵的左右精巢不在同一个水平面上,有不明显的纵沟,精巢呈长卵圆形.精巢中的一个个曲细精管... 用解剖镜对中国冬季大鲵的雄性生殖系统进行观察,用光镜和电镜观察了冬季中国大鲵精巢的结构变化以及精巢中精母细胞的发育情况.结果表明,冬季大鲵的左右精巢不在同一个水平面上,有不明显的纵沟,精巢呈长卵圆形.精巢中的一个个曲细精管中除支持细胞外,只有精原细胞和少量的初级精母细胞,没有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鲵 雄性生殖系统 解剖学 组织学 精巢 精母细胞 两栖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性裸鼹鼠可育个体与不可育个体生殖系统结构与功能差异初探 被引量:1
15
作者 余琛琳 林丽芳 +6 位作者 袁子彦 赵善民 汤球 孙伟 蔡丽萍 徐晨 崔淑芳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8-252,共5页
目的观察和分析雄性裸鼹鼠中可育个体和不可育个体生殖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差异,初步探索雄性不可育个体不能繁育后代的原因。方法雄性裸鼹鼠可育个体和不可育个体各5只,先采集一侧睾丸和附睾组织,称重后换算脏器系数;再采集另一侧睾丸组织... 目的观察和分析雄性裸鼹鼠中可育个体和不可育个体生殖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差异,初步探索雄性不可育个体不能繁育后代的原因。方法雄性裸鼹鼠可育个体和不可育个体各5只,先采集一侧睾丸和附睾组织,称重后换算脏器系数;再采集另一侧睾丸组织,用中性甲醛溶液进行固定后制备组织切片;取另一侧附睾用作精子计数、精子活动度的测定;采集血清测定血清中黄体生成素(LH)和睾酮(T)浓度。结果与可育个体组相比较,不可育个体组的睾丸重量下降(P<0.05),附睾重量显著下降(P<0.01),且睾丸系数和附睾系数均显著下降(P<0.01);精子数量显著减少(P<0.01),精子活动度也显著减弱(P<0.01);血清黄体生成素和睾酮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睾丸组织切片观察显示,不可育个体各级生精细胞严重脱落,排列混乱无序,支持细胞和间质细胞均有减少。结论雄性裸鼹鼠不可育个体生殖系统存在睾丸和附睾萎缩、生精功能下降和性激素分泌减少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鼹鼠 可育个体 不可育个体 雄性生殖系统 精子发生 黄体生成素 睾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林熊蜂雄性成蜂生殖系统发育动态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媛 刘耀明 邵有全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322-1330,共9页
为了研究密林熊蜂Bombus patagiatus Nylander雄蜂出房后生殖系统发育变化过程,本研究首次对密林熊蜂雄性成蜂(1-15日龄)生殖系统的精液量、精子数、性腺大小、储精囊大小等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雄性成蜂在1日龄时精液量最大,达到5.95&... 为了研究密林熊蜂Bombus patagiatus Nylander雄蜂出房后生殖系统发育变化过程,本研究首次对密林熊蜂雄性成蜂(1-15日龄)生殖系统的精液量、精子数、性腺大小、储精囊大小等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雄性成蜂在1日龄时精液量最大,达到5.95±0.39μL;镜检精子数在2日龄最多;而精液中活动精子数出现波浪式的循环趋势,9日龄达到最大值,为25.93±1.06个;精液中精子总数在9日龄达到最大值,为160.67±17.11万个;活动精子百分比以8、9日龄最高,分别达到86.38%±2.02%及86.45%±2.50%;性腺长度在1日龄时最小,为1522.01±37.93μm;储精囊的中部宽度在7日龄最宽,达86.38±2.96μm,但与9日龄相比无显著差异。由此可见,8-9日龄雄性成蜂个体各指标较为稳定,该日龄即为雄性成蜂性成熟且可以交配的时期。本研究结果为密林熊蜂人工繁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林熊蜂 雄性生殖系统 性腺 精子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蛾类雄性内生殖系统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丁昌萍 申健 杨美霞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18-1524,共7页
为了探究蛾类昆虫新的有效分类特征,本研究对直脉青尺蛾Geometra valida、白雪灯蛾Chionarctia niveus和多斑豹蠹蛾Zeuzera multistrigata雄性内生殖系统进行了解剖观察和形态学比较。结果表明:3种蛾类雄性内生殖系统均由精巢、贮精囊(... 为了探究蛾类昆虫新的有效分类特征,本研究对直脉青尺蛾Geometra valida、白雪灯蛾Chionarctia niveus和多斑豹蠹蛾Zeuzera multistrigata雄性内生殖系统进行了解剖观察和形态学比较。结果表明:3种蛾类雄性内生殖系统均由精巢、贮精囊(前贮精囊和后贮精囊)、输精管、复射精管、单射精管(单射精管原节和单射精管表皮节)和附腺组成;种间形态差异表现在贮精囊的形状及连接方式、复射精管的形状及长短、单射精管和附腺的长度等方面,这些鉴别特征可为蛾类分类及系统发育研究提供形态学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翅目 直脉青尺蛾 白雪灯蛾 多斑豹蠹蛾 雄性生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SL3-RXFP2与两性生殖系统关系研究进展
18
作者 欧文辉 肖文峰 +4 位作者 谢新泉 陈凯洪 符马贤 李建宏 段守兴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92-196,共5页
胰岛素样因子3(insulin-like factor 3,INSL3)在两性生殖系统中均有表达,在雄性个体中主要由睾丸间质细胞分泌,在雌性个体中主要由卵泡膜分泌。INSL3的受体为松弛素家族受体2(relaxin family peptide receptor 2,RXFP2),在雄性生殖系统... 胰岛素样因子3(insulin-like factor 3,INSL3)在两性生殖系统中均有表达,在雄性个体中主要由睾丸间质细胞分泌,在雌性个体中主要由卵泡膜分泌。INSL3的受体为松弛素家族受体2(relaxin family peptide receptor 2,RXFP2),在雄性生殖系统中主要表达于引带细胞、生殖细胞以及睾丸间质细胞,在雌性生殖系统中主要表达于卵细胞及卵泡膜细胞。INSL3-RXFP2通路作用于两性生殖系统,其通路异常与两性生殖系统疾病密切相关。本文将结合最新研究进展,对INSL3-RXFP2与两性生殖系统的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因子3 松弛素家族受体2 隐睾症 雄性生殖系统 雌性生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污染物TDI的雄性生殖毒性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9
作者 季宇彬 于蕾 +3 位作者 纪红蕊 蒋晖 郎朗 李文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57-661,共5页
为评价甲苯二异氰酸酯的雄性生殖毒性,观察了吸入染毒TD I后,睾丸组织的形态学上和酶水平的变化,以及对生殖细胞RNA/DN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染毒时间和染毒剂量范围内,TD I对雄性的生殖毒性主要表现为对各级生精细胞均有一定... 为评价甲苯二异氰酸酯的雄性生殖毒性,观察了吸入染毒TD I后,睾丸组织的形态学上和酶水平的变化,以及对生殖细胞RNA/DN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染毒时间和染毒剂量范围内,TD I对雄性的生殖毒性主要表现为对各级生精细胞均有一定的毒性作用,作用的靶点是细胞内的线粒体;TD I通过影响各种酶的活性,干扰了睾丸组织的有氧代谢和无氧供能,抑制了细胞对能量的利用,损伤了各级生精细胞,导致生精上皮不可逆的损害,从而造成了其对雄性生殖系统的损伤;TD I对雄性生殖细胞的核酸代谢以及DNA合成有一定影响.充分说明TD I在形态学、酶和基因水平上对雄性生殖系统均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物 甲苯二异氰酸酯 雄性生殖系统 毒性作用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与生殖 被引量:7
20
作者 方富贵 章孝荣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08年第6期13-16,共4页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IGFs)与生殖密切相关。IGFs参与调节初情期的启动、卵泡的生长与闭锁、黄体的发育与退化、妊娠的建立、胚胎的发育与生长、分娩与泌乳等多个生殖环节,甚至还影响生殖激素的分泌。在雄性生殖系...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IGFs)与生殖密切相关。IGFs参与调节初情期的启动、卵泡的生长与闭锁、黄体的发育与退化、妊娠的建立、胚胎的发育与生长、分娩与泌乳等多个生殖环节,甚至还影响生殖激素的分泌。在雄性生殖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 生殖激素 雄性生殖系统 IGFS 初情期 发育 妊娠 泌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