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蠹雄性生殖器玻片标本制作技巧
1
作者 洪泽源 魏春艳 +3 位作者 郭建波 王齐 丁宁 王志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125-5125,共1页
小蠹虫体微小、外形近似、种间差异不明显。鉴定中如综合外部形态特点和雄性生殖器形态特征则结果会更为可靠、准确。以不同亚科小蠹为试验材料,经过反复试验,取得了制作雄性生殖器标本较好的效果,可为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蠹 雄性生殖器 玻片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茧蜂雄性外生殖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曾爱平 游兰韶 +2 位作者 柏连阳 刘玉娥 欧晓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6-202,共7页
茧蜂的雄性外生殖器可用于鉴别近缘种.收集近60年的茧蜂雄性外生殖器研究成果,研究茧蜂科28个亚科,114属256种的雄性外生殖器的形态结构,提出茧蜂科和亚科内雄性外生殖器的类型,可以分为两大分支.明确茧蜂各亚科雄性外生殖器的各种特征... 茧蜂的雄性外生殖器可用于鉴别近缘种.收集近60年的茧蜂雄性外生殖器研究成果,研究茧蜂科28个亚科,114属256种的雄性外生殖器的形态结构,提出茧蜂科和亚科内雄性外生殖器的类型,可以分为两大分支.明确茧蜂各亚科雄性外生殖器的各种特征的特征性状即祖征和衍征是嵌镶式存在的,原始的类群如矛茧蜂亚科Doryctinae和圆口类Cyclostome虽有许多原始特征,但在某一或某些特征上常常出现特化,即处于相对的衍征状态.各亚科雄性外生殖器的祖征和衍征性状分布的不均衡也受平行现象Parallelisms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茧蜂雄性生殖器 形态 系统发育 嵌镶分布 平行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七种蛱蝶雄性外生殖器的比较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曹文秋 熊嘉武 +2 位作者 王雨晴 林思雨 胡红英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79-687,共9页
【目的】通过比较形态学研究,了解蛱蝶雄性外生殖器的形态特征,揭示其形态差异与多样性,为该类群的物种鉴定、系统发育分析与物种分化与形成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新疆具有代表性的七种蛱蝶科昆虫,即福蛱蝶Fabriciana niobe(Linnaeus)... 【目的】通过比较形态学研究,了解蛱蝶雄性外生殖器的形态特征,揭示其形态差异与多样性,为该类群的物种鉴定、系统发育分析与物种分化与形成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新疆具有代表性的七种蛱蝶科昆虫,即福蛱蝶Fabriciana niobe(Linnaeus)、灿福蛱蝶Fabriciana adippe Denis et Schiffer、银斑豹蛱蝶Argrnnis aglaja Linnaeus、绿豹蛱蝶Argrnnis paphia(Linnaeus)、荨麻蛱蝶Aglais urticae(Linnaeus)、朱蛱蝶Nymphalis xanthomelas Denis et Schiffer和孔雀蛱蝶Inachis io(Linnaeus)等,通过解剖制作器雄性外生殖器标本,比较其雄性外生殖器形态、结构特征。【结果】蛱蝶的雄性外生殖器,尤其是阳茎、钩突、基腹弧、抱器瓣等结构的形态特征在种、属间具有明显差异。建立了新疆七种蛱蝶的分属、种检索表。【结论】蛱蝶的雄性外生殖器的形态多样、结构复杂,具有明显的种间差异,是物种鉴定,特别是区分近似种的重要依据;亦有望成为种上阶元划分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蛱蝶科 雄性生殖器 比较形态学 物种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性鳖生殖器脱出病的发生与防治
4
作者 赵春光 《内陆水产》 2005年第4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脱出 防治 雄性生殖器 异常现象 养殖过程 经济效益 泄殖孔 工厂化 成熟 体外 病死 温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云粉蝶属雄性外生殖器比较形态学 被引量:2
5
作者 蒋玲玲 罗顺刚 胡红英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63-372,共10页
【目的】通过比较形态学,研究云粉蝶属雄性外生殖器的形态结构,为该类群的准确鉴定、物种形成与演化研究提供依据,为开展蝴蝶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对分布于新疆的云粉蝶属3个种即云粉蝶Pontia edusa(Fabricuis)、... 【目的】通过比较形态学,研究云粉蝶属雄性外生殖器的形态结构,为该类群的准确鉴定、物种形成与演化研究提供依据,为开展蝴蝶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对分布于新疆的云粉蝶属3个种即云粉蝶Pontia edusa(Fabricuis)、箭纹云粉蝶Pontia callidice(Hbüner)和绿云粉蝶Pontia chloridice(Hbüner)进行雄性外生殖器的解剖和标本制作,比较其雄性外生殖器的形态结构特征。【结果】云粉蝶属雄性外生殖器在阳茎、背兜、钩形突、抱器瓣以及囊形突等结构上存在明显的形态特化和种间差异,这些结构特征能有效应用于新疆云粉蝶属的物种鉴定【结论】编制了基于雄性外生殖器的云粉蝶属分种检索表,云粉蝶属雄性外生殖器形态结构差异明显,是物种鉴定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粉蝶属 雄性生殖器 比较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牛科雄性外生殖器的亚科分类 被引量:5
6
作者 吴蔚文 《中国森林病虫》 1985年第4期43-47,共5页
现代天牛科分类学者常把雄性外生殖器结构列为种的重要鉴别特征,而专门论述天牛科雄性外生殖器分类的著作并不多。《天牛科甲虫雄性外生殖器的比较解剖学》(江原昭三1954)是主要专著,共记述了108种雄性外生殖器。文章肯定了天牛雄性外... 现代天牛科分类学者常把雄性外生殖器结构列为种的重要鉴别特征,而专门论述天牛科雄性外生殖器分类的著作并不多。《天牛科甲虫雄性外生殖器的比较解剖学》(江原昭三1954)是主要专著,共记述了108种雄性外生殖器。文章肯定了天牛雄性外生殖器对于分类的一般价值,并初步归纳了三个主要亚科(花天牛亚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科 雄性生殖器 天牛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虎天牛属雌雄生殖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王文凯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7,21,共6页
记述了绿虎天牛属Chlorophorus 8个种的雌雄生殖器 ,比较研究了该属雌雄生殖器的结构特点 ,结果表明 ,雌雄生殖器解剖性状在绿虎天牛属内是稳定的 ,在种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雌雄生殖器解剖特征可以作为该属分种的依据 ,是可靠的分类性状。
关键词 比较研究 绿虎天牛属 解剖特征 分类 雌性生殖器 雄性生殖器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龟纹瓢虫生殖系统及卵子发生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志伟 钟国辉 +2 位作者 王永跃 王兴民 毕可可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6期101-106,共6页
【目的】龟纹瓢虫捕食蚜虫、粉虱、木虱等多种害虫,是农林业重要天敌昆虫。掌握龟纹瓢虫雌雄内生殖系统结构及卵细胞生成过程,为龟纹瓢虫人工繁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组织石蜡切片技术和内部解剖,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龟纹瓢虫雌... 【目的】龟纹瓢虫捕食蚜虫、粉虱、木虱等多种害虫,是农林业重要天敌昆虫。掌握龟纹瓢虫雌雄内生殖系统结构及卵细胞生成过程,为龟纹瓢虫人工繁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组织石蜡切片技术和内部解剖,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龟纹瓢虫雌雄成虫内生殖器及卵子发生过程。【结果】龟纹瓢虫雄性内生殖系统包括1对精巢、1对雄性附腺、1对输精管、贮精囊、射精管;雌性内生殖系统包括1对卵巢、1对侧输卵管、中输卵管、受精囊、生殖腔,每侧卵巢含11~13根卵巢管;卵巢管生长区可见4粒发育程度不同的卵母细胞,根据卵黄沉淀情况、滤泡细胞形态变化将卵子发生划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4个时期。【结论】卵巢结构、卵巢管和卵母细胞数量有助于解释龟纹瓢虫产卵量,不适宜的饲养条件可能抑制卵巢发育,进而导致龟纹瓢虫产卵量发生变化。因此,为实现龟纹瓢虫的规模化应用,人工繁育中应创造最优营养和环境条件以保障产生更多成熟卵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纹瓢虫 雄性生殖器 雌性内生殖器 卵母细胞 卵子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花粉的干燥与贮存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常站 《中国蜂业》 2007年第7期32-32,35,共2页
花粉是植物的雄性生殖器官,贮存着极为丰富的营养成分。刚采收的蜂花粉水分含量20%~30%,若不及时处理很容易发霉变质;另外,蜂花粉有虫卵,在适宜温度下会孵化;同时鲜花粉团质地疏松湿润,容易散团,久置会变成一些糊状物,无法... 花粉是植物的雄性生殖器官,贮存着极为丰富的营养成分。刚采收的蜂花粉水分含量20%~30%,若不及时处理很容易发霉变质;另外,蜂花粉有虫卵,在适宜温度下会孵化;同时鲜花粉团质地疏松湿润,容易散团,久置会变成一些糊状物,无法食用。采收后花粉要及时干燥处理(不超过8小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处理 蜂花粉 贮存 雄性生殖器 营养成分 水分含量 发霉变质 适宜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公狐精液异常3例
10
作者 王立泽 孙树春 +1 位作者 王建涛 张国彬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06年第3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精液异常 种公狐 人工授精技术 雄性生殖器 狐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巢蛾属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友樵 黄桔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4,共4页
巢蛾属YponomeutaLatreile(1796)昆虫多危害林木和果树。经多年收集标本研究,我国已有12种。它们彼此间的主要区别。
关键词 巢蛾属 斑点 雄性生殖器 抱器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isk of simulated microgravity on testicular injury induced by high-LET carbon-ion beams in mice 被引量:1
12
作者 LIU Yang ZHANG Luwei +6 位作者 ZHANG Hong WU Zhenhua Wang Zhenhua WANG Yibo LI Hongyan MA Xiaofei XIE Yi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6期61-66,共6页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impact of simulated microgravity on acute injury induced by low doses of carbon ions in male reproductive organs of mice,and determined alterations in spermatogenic function and expression ...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impact of simulated microgravity on acute injury induced by low doses of carbon ions in male reproductive organs of mice,and determined alterations in spermatogenic function and expression levels of apoptotic factors in mice following exposure to acute irradiation after 7 days of simulated microgravity.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significant reductions in spermatozoa,primary spermatocytes and spermatogonia,and increased globular cells in seminiferous tubule and pro-apoptotic proteins were observed in the group exposed to over0.4 Gy irradiation.Collectively,the data suggest that lesions inflicted by simulated microgravity are not markedly modified by lower doses of irradiation(0.2 Gy)in mouse testi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However,testicular impairments were markedly evident in the group exposed to higher doses of carbon ions plus simulated microgravity,which may be due at least in part to elevated apoptosis initiated by the mitochondrial apoptosis pathway in germ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微重力 小鼠睾丸 碳离子束 损伤 精原干细胞 风险 诱导 雄性生殖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腹茧蜂亚科系统发育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游兰韶 李志文 +1 位作者 曾爱平 罗庆怀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85-694,共10页
近年来对小腹茧蜂亚科系统发育研究有了相当大的进展.为评价多年来一直使用的Mason分类方法的科学性,各国学者使用了支序分析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验证.研究认为Mason(1981)废弃广义绒茧蜂属Apanteles(s.l.)是正确的.使用形态学及... 近年来对小腹茧蜂亚科系统发育研究有了相当大的进展.为评价多年来一直使用的Mason分类方法的科学性,各国学者使用了支序分析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验证.研究认为Mason(1981)废弃广义绒茧蜂属Apanteles(s.l.)是正确的.使用形态学及雌雄外生殖器方法的研究者基本上证实了小腹茧蜂亚科族级分类单元可以分为两个主要分支,即绒茧蜂族Apantelini+小腹茧蜂族Microgastrini和拱茧蜂族Fornicini+盘绒茧蜂族Cotesiini+侧沟茧蜂族Microplitini,从合意支序图可以看出:小腹茧蜂族和盘绒茧蜂族可能是并系群,其余3个族的单系群可以成立.而使用形态学方法或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的研究者不支持Mason的族级分类单元,只同意现已确认的属级分类单元.显然,还需要大量的研究才能明了小腹茧蜂亚科族、属间的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腹茧蜂亚科 雄性生殖器 系统发育 支序分析 分子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蚯蚓养殖技术
14
作者 袁修美 《农村新技术》 2011年第6期23-23,共1页
钓鱼用的鱼饵以红蚯蚓为主。人工养殖红蚯蚓是近几年的生产项目。蚯蚓是雌雄同体的低等穴居动物。一条红蚯蚓既有雌性生殖器官,又有雄性生殖器官。当蚯蚓身体前段出现肿胀的白色环带,这个部分便是蚯蚓的生殖带,说明已到生殖期或性成熟... 钓鱼用的鱼饵以红蚯蚓为主。人工养殖红蚯蚓是近几年的生产项目。蚯蚓是雌雄同体的低等穴居动物。一条红蚯蚓既有雌性生殖器官,又有雄性生殖器官。当蚯蚓身体前段出现肿胀的白色环带,这个部分便是蚯蚓的生殖带,说明已到生殖期或性成熟期。两条蚯蚓性成熟后,常在夜间交配,也有少数在白天进行。交配时,两条蚯蚓头端互相交错,腹部紧紧粘附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蚯蚓 养殖技术 雌性生殖器 雄性生殖器 性成熟期 生产项目 人工养殖 雌雄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条形码技术结合形态学特征鉴定中国一新纪录种-艾弗斯曼多眼蝶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文韬 努日耶·木合太尔 +2 位作者 罗顺刚 钟问 胡红英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47-555,共9页
【目的】利用DNA条形码技术与形态学相结合鉴定中国新纪录种艾弗斯曼多眼蝶Kirinia eversmanni,为其准确鉴定,以及开展该蝴蝶生物学、生态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艾弗斯曼多眼蝶成虫腹部为材料提取基因组DNA,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I(... 【目的】利用DNA条形码技术与形态学相结合鉴定中国新纪录种艾弗斯曼多眼蝶Kirinia eversmanni,为其准确鉴定,以及开展该蝴蝶生物学、生态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艾弗斯曼多眼蝶成虫腹部为材料提取基因组DNA,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I(Cytochrome Oxidase I,COI)基因作为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将其序列作为艾弗斯曼多眼蝶的DNA条形码,并解剖艾弗斯曼多眼蝶的雄性外生殖器,描述其雄性外生殖器的形态结构结合其翅面特征。【结果】艾弗斯曼多眼蝶的COI基因序列长度为696 bp,与NCBI中已知序列相似性最高可达99.70%,研究物种与NCBI中已有纪录种Kiriniaeversmanni为同一物种。对艾弗斯曼多眼蝶翅面特征以及雄性外生殖器的阳茎、背兜及抱器瓣等结构进行描述形态学特征与获得的序列相结合可作为艾弗斯曼多眼蝶的多个鉴别特征。【结论】利用DNA条形码序列结合形态学描述使得对艾弗斯曼多眼蝶的鉴定结果更加全面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I基因序列 雄性生殖器 物种鉴定 整合分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阳木新害虫-曲波舟蛾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胜华 路广亮 高磊 《中国森林病虫》 2023年第5期26-30,共5页
近年来,新发现一种危害重阳木Bischofia polycarpa的食叶性害虫,经鉴定为曲波舟蛾Porsica curvaria(Hampson)。描述了各虫态的形态特征,测定了该虫的DNA条形码序列(COI基因)。通过室内饲养和室外观察,初步掌握了该虫在上海的生物学特性... 近年来,新发现一种危害重阳木Bischofia polycarpa的食叶性害虫,经鉴定为曲波舟蛾Porsica curvaria(Hampson)。描述了各虫态的形态特征,测定了该虫的DNA条形码序列(COI基因)。通过室内饲养和室外观察,初步掌握了该虫在上海的生物学特性和年生活史,同时对其分布、发生情况及应对措施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波舟蛾 重阳木 雄性生殖器 形态特征 生活史 DNA条形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