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螟赤眼蜂雄性生殖力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科伟 吕燕青 +1 位作者 潘雪红 何余容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00-804,共5页
根据膜翅目寄生蜂未受精的卵发育为雄性个体,受精卵发育成雌性个体这一性别决定机制,考察了玉米螟赤眼蜂雄蜂生殖力的大小,探讨了雄蜂授精能力与个体大小、年龄及交配次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玉米螟赤眼蜂雄蜂在羽化时或羽化后很... 根据膜翅目寄生蜂未受精的卵发育为雄性个体,受精卵发育成雌性个体这一性别决定机制,考察了玉米螟赤眼蜂雄蜂生殖力的大小,探讨了雄蜂授精能力与个体大小、年龄及交配次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玉米螟赤眼蜂雄蜂在羽化时或羽化后很短的时间内其精巢就已发育成熟,成虫期不再形成新的精子。雄蜂在羽化后立即可与雌蜂进行交配,在雌蜂过量的情况下,24h内就可能将体内的精子或精液消耗尽,24h后的雄蜂虽能与雌蜂继续交尾,但雌蜂所繁育的子代中未见有雌性个体。同一雄蜂能与多头雌蜂进行交尾,授精8~23头雌蜂,平均能繁育出346.15头雌性后代。雄蜂的授精能力与交配次数密切相关,授精量随交配次数增加而逐渐下降。首次交配时,雄蜂能给雌蜂提供较多的精子,约能繁育出58.85头雌性后代,但随着交配次数的增加,雄蜂向雌蜂输送的精子越来越少,10次交配之后,雄蜂所能授精、繁育的子代雌性数将不超过10头。以后足胫节长度表示个体大小时,体型较大的雄性个体进行多次交配的能力强,能繁育更多的雌性后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螟赤眼蜂 雄性生殖力 个体大小 交配次数 雌性后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胁迫对雄性棉铃虫生殖力的影响 被引量:19
2
作者 郭慧芳 陈长琨 李国清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0-33,共4页
观察了 2 8 ,33和 36℃温度条件下棉铃虫生存和繁殖情况 ,并以 33℃高温处理不同发育阶段的雌虫和雄虫 ,比较分析了高温胁迫对其生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1) 36℃高温胁迫下 ,棉铃虫的生存严重受影响 ,在此温度下试虫不能完成个体发育 ... 观察了 2 8 ,33和 36℃温度条件下棉铃虫生存和繁殖情况 ,并以 33℃高温处理不同发育阶段的雌虫和雄虫 ,比较分析了高温胁迫对其生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1) 36℃高温胁迫下 ,棉铃虫的生存严重受影响 ,在此温度下试虫不能完成个体发育 ,无法进行生殖活动 ;33℃高温对其生存影响较小 ,但影响生殖 ,其产卵力和交配力都显著下降 ,且无有效卵产出。 (2 )高温对生殖力的影响存在性别和虫态差异。棉铃虫在未成熟期对高温 (33℃ )胁迫雄性敏感性大于雌性 ;雄性 6龄幼虫至 3日龄蛹期间对高温敏感 ,以 1~ 3日龄蛹最敏感 ;成虫期雌雄对高温均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高温胁迫 敏感性别 敏感虫态 雄性生殖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