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渗滤液难降解物质物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楼紫阳 李鸿江 赵由才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93-299,共7页
渗滤液是生活垃圾处理过程的必然产物,经过近15年的研究,其产生机理和处理方法获得了一定进展,但随着《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标准的实施,现有处理技术出水大都不能达标,特别是老龄渗滤液或经一定处理后的渗滤液尾... 渗滤液是生活垃圾处理过程的必然产物,经过近15年的研究,其产生机理和处理方法获得了一定进展,但随着《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标准的实施,现有处理技术出水大都不能达标,特别是老龄渗滤液或经一定处理后的渗滤液尾水,其处理极限COD大约在300 m.gL-1以上.渗滤液难降解物质的表征可能是解决渗滤液处理问题瓶颈的一个基本点.本文结合课题组前期研究以及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从分子量分布、腐殖质含量及分布、元素组分以及官能团形式等方面对渗滤液组分、形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认为渗滤液中难处理物质主要由一些中等分子量的腐殖质物质、高浓度阴离子以及不同结合态的重金属组成,必须全方位针对这三种组分,有所侧重地开展渗滤液工艺研发,才能满足渗滤液达标处理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滤液 难降解物质 组分 物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群落在难降解物质生物降解中的作用 被引量:15
2
作者 董春娟 吕炳南 +1 位作者 马立 吕岩松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893-896,共4页
分析了微生物群落在难降解物质生物降解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微生物群落可通过协调利用底物、共代谢污染物质、转移中间代谢物质等途径对难降解物质进行降解。但要获得高的去除率需对微生物群落进行优化,提高群落整体代谢活性,一般考虑成... 分析了微生物群落在难降解物质生物降解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微生物群落可通过协调利用底物、共代谢污染物质、转移中间代谢物质等途径对难降解物质进行降解。但要获得高的去除率需对微生物群落进行优化,提高群落整体代谢活性,一般考虑成功驯化、合适的初级基质、充足的营养物质、有效的微生物群体结构等优化因子。厌氧、厌氧-好氧、限氧产甲烷系统是能对难降解物质进行有效降解的3种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群落 难降解物质 生物降解 去除率 代谢活性 厌氧系统 厌氧-好氧系统 限氧产甲烷系统 共代谢 驯化 基质 群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处理生物难降解物质的有效方式——共代谢 被引量:41
3
作者 董春娟 吕炳南 +2 位作者 陈志强 马立 苏秀英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2-86,共5页
介绍了共代谢的类型、特点和影响因素。共代谢过程针对各种生物难降解物质需选择各自合适的一级基质,而且一级基质与难降解物质需保持合适的浓度比;共代谢过程中微生物不仅需要足够的C、N、P等营养元素,而且微量营养元素的加入也是必须... 介绍了共代谢的类型、特点和影响因素。共代谢过程针对各种生物难降解物质需选择各自合适的一级基质,而且一级基质与难降解物质需保持合适的浓度比;共代谢过程中微生物不仅需要足够的C、N、P等营养元素,而且微量营养元素的加入也是必须的。考虑各方面因素并有效地控制才能使难降解物质达到较高的共代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解有机物质 生物降解 共代谢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生物组合工艺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技术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孙振世 陈英旭 杨晔 《中国沼气》 2000年第3期9-12,共4页
化学氧化—生物法组合处理系统在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处理方面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设计此项组合技术的关键在于选择相互补充并能产生迭加效应的处理方法。本文从组合工艺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原理及影响因素、研究现状、发展方向及存在问... 化学氧化—生物法组合处理系统在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处理方面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设计此项组合技术的关键在于选择相互补充并能产生迭加效应的处理方法。本文从组合工艺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原理及影响因素、研究现状、发展方向及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氧化 生物处理 难降解物质 组合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TiO_2-H_2O悬浮体系光催化降解聚乙烯醇 被引量:16
5
作者 孙振世 杨晔 陈英旭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60-763,共4页
在自制的圆柱状夹套光化反应器中,以6 W(Emax=365 nm)紫外光灯为光源,研究了聚乙烯醇(PVA)的光催化降解行为,探讨了催化剂用量、pH及外加氧化剂等因素对PVA的光催化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用量与pH是影响PVA光解的重要因素,在... 在自制的圆柱状夹套光化反应器中,以6 W(Emax=365 nm)紫外光灯为光源,研究了聚乙烯醇(PVA)的光催化降解行为,探讨了催化剂用量、pH及外加氧化剂等因素对PVA的光催化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用量与pH是影响PVA光解的重要因素,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PVA更易于光催化降解。另外,外加分子氧与过氧化氢可以有效地提高PVA的光解速率。PVA与降解60 min后样品的红外光谱(IR)分析表明,PVA光催化氧化降解过程中羟基氧化形成羰基,碳-碳键的剪切形成短链化合物,实现了长链的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光催化氧化 二氧化钛 生物降解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渗滤液生物处理出水臭氧氧化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冯旭东 刘芳 +1 位作者 郭明旻 高玉兰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87-388,398,i0005-i0006,共5页
对垃圾渗滤液生物处理出水进行了臭氧氧化的研究。研究表明,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CODCr去除率增大;在碱性条件下进行臭氧氧化,pH越高,CODCr去除效率越高。采用BOD5/CODCr来表征垃圾渗滤液的生物降解性,研究了臭氧氧化前后垃圾渗滤液生物... 对垃圾渗滤液生物处理出水进行了臭氧氧化的研究。研究表明,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CODCr去除率增大;在碱性条件下进行臭氧氧化,pH越高,CODCr去除效率越高。采用BOD5/CODCr来表征垃圾渗滤液的生物降解性,研究了臭氧氧化前后垃圾渗滤液生物处理出水的生物降解性变化规律,表明臭氧氧化可以提高垃圾渗滤液生物处理出水的生物降解性,但提高的幅度不大。通过色谱-质谱法(GC-MC)对臭氧氧化前后垃圾渗滤液的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臭氧氧化前后废水中的主要成分没有发生变化,仍然为难降解物质;臭氧氧化使废水中的部分物质发生了结构上的变化,减少、消失和生成的物质多为可降解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臭氧氧化 生物降解 生物处理 出水 CODCR去除率 难降解物质 色谱-质谱法 主要成分 氧化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氧颗粒污泥特质及其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郑晓英 陈卫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38,41,共5页
好氧颗粒污泥具有沉降性能好、承受有机负荷高等特质,较高的水力剪切力有助于形成结构密实、沉降性能良好的颗粒污泥,并可促进微生物的代谢活性,能有效地去除重金属和结构复杂的高分子有机物等难降解物质。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微生物生态 水力剪切力 难降解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生物反应器处理焦化废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毋海燕 杨云龙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6-209,共4页
采用在悬浮相污泥中投入纤维球填料形成单一复合生物反应器来处理焦化废水,研究了各个运行参数对复合生物反应器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出最佳的运行参数,并研究了在最佳运行条件下复合生物反应器对焦化废水中的COD和NH3N的去除情况。试验... 采用在悬浮相污泥中投入纤维球填料形成单一复合生物反应器来处理焦化废水,研究了各个运行参数对复合生物反应器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出最佳的运行参数,并研究了在最佳运行条件下复合生物反应器对焦化废水中的COD和NH3N的去除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单一复合生物反应器是一种很好的焦化废水处理方法,它能有效地降解焦化废水中的COD和NH3N等难降解物质,当进水COD和NH3N分别小于670、260mg/L时,COD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可高达94.8%和9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生物反应器 焦化废水 试验研究 NH3-N 废水处理方法 运行参数 难降解物质 COD 处理效果 运行条件 试验结果 纤维球 悬浮相 去除率 最佳 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氧颗粒污泥胞外多糖的细胞化学定位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晓云 王琳 +2 位作者 林跃枚 谭金山 范瑞青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B08期247-248,共2页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胞外多糖 细胞化学定位 污水生物处理 胞外多聚物 难降解物质 沉降性能 有机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堆肥对植物病害防治的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红霞 《农业与技术》 2008年第1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堆肥过程 植物病害防治 微生物群落 难降解物质 固体废弃物 原料成分 营养类型 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