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剩余污泥吸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研究进展
1
作者 谢文玉 刘婧 +3 位作者 王庆宏 谭湘 李长刚 梁家豪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3-588,共6页
剩余污泥具有“污染”和“资源”的双重属性,利用其吸附性能去除污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是实现“以废治废”和污泥资源化利用的好方法。总结了剩余污泥吸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性能和机理,系统分析污泥特性和环境条件对吸附的影响,最后... 剩余污泥具有“污染”和“资源”的双重属性,利用其吸附性能去除污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是实现“以废治废”和污泥资源化利用的好方法。总结了剩余污泥吸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性能和机理,系统分析污泥特性和环境条件对吸附的影响,最后利用CiteSpace软件分析污泥吸附的研究现状,提出污泥吸附技术的发展方向,以期为剩余污泥吸附技术的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难降解有机污染物 剩余污泥 吸附机理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污染治理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共代谢 被引量:12
2
作者 郭静波 陈微 +2 位作者 马放 常丽君 刘成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23-227,共5页
系统阐述了共代谢的作用机理及在分解和转化土壤、地下水及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应用研究进展,指出共代谢效果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共代谢作用的高效发挥需在综合考虑各制约因素的同时,需要在理论及实践层面进行不断探索及创新。难降... 系统阐述了共代谢的作用机理及在分解和转化土壤、地下水及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应用研究进展,指出共代谢效果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共代谢作用的高效发挥需在综合考虑各制约因素的同时,需要在理论及实践层面进行不断探索及创新。难降解有机物生物共代谢途径的解析、各代谢环节关键酶及编码基因的定位,以及环境适应能力强、污染物降解效果好和遗传性能稳定的微生物的筛选和开发将是未来生物共代谢的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环境治理 共代谢 难降解有机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辐照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 被引量:12
3
作者 吴明红 徐刚 +4 位作者 刘宁 马静 王锦花 唐量 王亮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49-554,共6页
介绍电子束辐照处理邻苯二甲酸酯类和甾体雌激素类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氯霉素类和左旋苯甘氨酸抗生素类药物及其中间体、农药中的二氯吡啶酸,以及卤代芳香化合物的辐照降解特性和机理.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是处理这些有机物污染物的一种... 介绍电子束辐照处理邻苯二甲酸酯类和甾体雌激素类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氯霉素类和左旋苯甘氨酸抗生素类药物及其中间体、农药中的二氯吡啶酸,以及卤代芳香化合物的辐照降解特性和机理.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是处理这些有机物污染物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羟基自由基和水合电子在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羟基自由基可以使有机污染物的苯环打开生成小分子物质,而水合电子可使有机污染物有效地脱卤,并且在剂量足够大的情况下,使其最终被完全矿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辐照 降解 难降解有机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降解有机物对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吴耀国 谭英 +2 位作者 胡思海 陈培榕 刘宝超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95-498,共4页
基于生长代谢、共代谢原理及易降解有机物与难降解有机物存在形式与形态的影响而改变其生物可利用性等角度,综述了易降解有机物对难降解污染物生物降解影响的研究进展,并基于微生物生态学及污染物生物可利用性的知识,探讨了有待深入研... 基于生长代谢、共代谢原理及易降解有机物与难降解有机物存在形式与形态的影响而改变其生物可利用性等角度,综述了易降解有机物对难降解污染物生物降解影响的研究进展,并基于微生物生态学及污染物生物可利用性的知识,探讨了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解有机 难降解有机污染物 生物降解 生长代谢 共代谢 生物可利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废料应用于白腐真菌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 被引量:3
5
作者 陈诚 何岩 +2 位作者 高尚 黄民生 陶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92-96,共5页
综述了植物废料在白腐真菌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反应体系中的应用优势以及研究现状,指出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植物废料的选材、投量、染菌以及废渣最终处理等方面,因此解决以上方面中的瓶颈将是今后植物废料固定化白... 综述了植物废料在白腐真菌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反应体系中的应用优势以及研究现状,指出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植物废料的选材、投量、染菌以及废渣最终处理等方面,因此解决以上方面中的瓶颈将是今后植物废料固定化白腐真菌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废料 白腐真菌 难降解有机污染物 碳源 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白腐菌对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净化 被引量:4
6
作者 汲永臻 汪群慧 +1 位作者 黄鹂鸣 李雪松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11-214,共4页
白腐菌对难降解污染物的生物降解作用已引起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关注,它可通过其分泌的特殊的降解酶系或其他机制将各种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彻底降解为CO2和H2O。该文介绍了白腐真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分泌的酶系,阐述了白腐菌所分泌的酶在降... 白腐菌对难降解污染物的生物降解作用已引起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关注,它可通过其分泌的特殊的降解酶系或其他机制将各种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彻底降解为CO2和H2O。该文介绍了白腐真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分泌的酶系,阐述了白腐菌所分泌的酶在降解各种难降解有机物中的作用机制,分析了提高白腐菌降解能力的方法,总结了白腐菌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的应用现状与研究进展,探讨了白腐菌在实际应用方面的不足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对白腐菌在解决环境污染方面的问题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腐菌 难降解有机污染物 生物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释放的动力学模型研究
7
作者 刘晓丽 梁冰 薛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7-210,共4页
运用多孔介质溶质运移理论及水力学原理,建立了土壤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释放的动力学模型,并对其模型进行了解析求解,运用实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表明:所建动力学模型能很好地反映土壤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释放的真实过程,准... 运用多孔介质溶质运移理论及水力学原理,建立了土壤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释放的动力学模型,并对其模型进行了解析求解,运用实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表明:所建动力学模型能很好地反映土壤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释放的真实过程,准确地描述土壤固相释放时液相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浓度变化的规律,为准确预测和预报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扩散状况以及环境污染的治理、防止二次污染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降解有机污染物 动力学模型 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基质生物刺激技术去除城市河道底泥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吴小菁 刘宇 +1 位作者 毛彦青 刘彤宙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8-52,共5页
随着城市河道外源污染的有效控制,河道污染底泥的治理在全面解决水体污染中的地位日渐突出。受污染底泥中的难降解有机物长期残留在环境中,对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风险。研究采用共基质生物刺激方法,在深圳河污染底泥中单独投加乙酸钠和甲... 随着城市河道外源污染的有效控制,河道污染底泥的治理在全面解决水体污染中的地位日渐突出。受污染底泥中的难降解有机物长期残留在环境中,对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风险。研究采用共基质生物刺激方法,在深圳河污染底泥中单独投加乙酸钠和甲醇,通过试验,利用微生物的共代谢行为,考察有机物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深圳河底泥中投加共基质乙酸钠和甲醇后,刺激底泥微生物增殖,进而促进底泥生物降解;(2)使用共基质生物刺激技术可有效去除有机污染物,但对底泥还原状态和黑臭问题并无改善,这可通过后续向底泥投加化学氧化剂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底泥 难降解有机污染物 共基质 生物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颗粒污泥基吸附材料在重金属和难降解有机污染物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马海茼 吴明 +4 位作者 郭晨艳 王志伟 冯启明 朱灿灿 王双飞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422-2426,共5页
通过简述厌氧颗粒污泥基生物吸附剂在重金属和难降解有机污染物领域的研究进展;对比分析了颗粒污泥直接法和改性法的优缺点;突出了颗粒污泥基复合吸附材料的优良性能。指出了目前厌氧颗粒污泥复合吸附材料的研究还比较缺乏,涉及的吸附... 通过简述厌氧颗粒污泥基生物吸附剂在重金属和难降解有机污染物领域的研究进展;对比分析了颗粒污泥直接法和改性法的优缺点;突出了颗粒污泥基复合吸附材料的优良性能。指出了目前厌氧颗粒污泥复合吸附材料的研究还比较缺乏,涉及的吸附机理、动力学参数和影响因素等相关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最后展望了厌氧颗粒污泥基复合吸附材料在废水综合治理方面的研发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难降解有机污染物 厌氧颗粒污泥基生物吸附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协商控制12种难降解有机污染物
10
作者 谢先德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3-83,共1页
关键词 难降解有机污染物 污染物控制 限制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相光催化活化过硫酸盐处理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李增强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31,共13页
非均相光催化活化过硫酸盐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有毒和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去除,展现出环境友好性,在水处理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根据非均相光催化活化过硫酸盐技术的研究,从直接光解、电子还原、空穴氧化3个方面深入探讨了非均相光催化... 非均相光催化活化过硫酸盐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有毒和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去除,展现出环境友好性,在水处理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根据非均相光催化活化过硫酸盐技术的研究,从直接光解、电子还原、空穴氧化3个方面深入探讨了非均相光催化活化过硫酸盐的活化机制,介绍了铁基、钴基、钛基、碳基等光催化材料,并总结了各类催化材料的优势和缺点,具体讨论了关键因素(过硫酸盐投加量、催化剂投加量、污染物初始浓度、溶液pH、共存离子等)对非均相光催化活化过硫酸盐体系氧化效能的影响,对该技术面临的前景和挑战进行了讨论,期望能够推动非均相光催化活化硫酸盐体系在水处理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硫酸盐 光催化 高级氧化 难降解有机污染物 自由基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微电解耦合处理难降解污染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兵 高洁 +2 位作者 任宏洋 莫正平 鲜波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217-220,共4页
超声-微电解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水处理复合技术,此法借助超声波的空化效应、自由基作用和机械作用强化微电解反应。超声空化效应产生的空化泡在溃陷的瞬间形成高温高压,不仅有利于铁屑表面的传质作用,还引发了自由基反应,空化效应... 超声-微电解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水处理复合技术,此法借助超声波的空化效应、自由基作用和机械作用强化微电解反应。超声空化效应产生的空化泡在溃陷的瞬间形成高温高压,不仅有利于铁屑表面的传质作用,还引发了自由基反应,空化效应产生的微射流和冲击波促使电极表面不断更新,同时使反应液与铁屑、活性炭充分混合接触,有效的促进了原电池反应的快速进行,实现超声和微电解对工业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协同降解,提高对废水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解 超声 难降解有机污染物 降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共代谢分解难降解有机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伟 潘尚磊 +2 位作者 张静 王顺 沈俊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8-82,共5页
文章介绍了厌氧共代谢的提出、作用机制、调控研究及应用现状,从共代谢技术的基质类型、菌群结构和代谢途径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厌氧共代谢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并着重分析了厌氧共代谢的调控技术和应用情况,展望了厌氧共... 文章介绍了厌氧共代谢的提出、作用机制、调控研究及应用现状,从共代谢技术的基质类型、菌群结构和代谢途径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厌氧共代谢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并着重分析了厌氧共代谢的调控技术和应用情况,展望了厌氧共代谢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为解决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治理瓶颈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 共代谢 难降解有机污染物 基质类型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对难降解有机物生物降解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耀国 刘保超 +1 位作者 徐友宁 张江华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7-90,共4页
综述重金属对难降解有机物生物降解的影响及其特点,从重金属的介入所导致的微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特性的改变,以及与目标污染物的作用进而改变污染物的生物可利用性等方面,重点分析了重金属对难降解有机物生物降解影响的特点及其形成的... 综述重金属对难降解有机物生物降解的影响及其特点,从重金属的介入所导致的微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特性的改变,以及与目标污染物的作用进而改变污染物的生物可利用性等方面,重点分析了重金属对难降解有机物生物降解影响的特点及其形成的作用机制,指出了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及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难降解有机污染物 生物降解 生物可利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强电离放电法降解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 被引量:3
15
作者 白敏菂 冷白羽 陈宝玖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653-2659,共7页
为降解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采用强电离放电将氧离解、电离成低温氧等离子体,并将其注入废水处理反应塔中,在反应塔中主要进行四步关键的等离子体反应。首先,低温氧等离子体中O_2^+与水分子反应生成微量·OH;然后,O_3与微量·... 为降解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采用强电离放电将氧离解、电离成低温氧等离子体,并将其注入废水处理反应塔中,在反应塔中主要进行四步关键的等离子体反应。首先,低温氧等离子体中O_2^+与水分子反应生成微量·OH;然后,O_3与微量·OH反应形成高反应速率常数的过氧羟基自由基引发剂HO_2·;接着,高浓度O_3在引发剂HO_2·作用下生成氧化力强、反应速率很高的足量高浓度·OH;因此·OH将无选择、快速地将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降解成无害小分子有机物,最终矿化成CO_2、H_2O。实验结果表明:低温氧等离子体仅用2.5 min把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质量浓度从145.0 mg/L降至25.5 mg/L,去除率达到83.5%。与常规污水处理技术相比,采用强电离放电形成低温氧等离子体降解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方法具有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低以及污水处理系统简单等特点,将为受难降解有机物污染的废水回用提供一种经济、实用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氧等离子体 深度降解 难降解有机污染物 废水 强电离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高级氧化技术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9
16
作者 陈蕾 王志鹏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4-168,共5页
综述了实验研究和工程实践中有机污染物的初始浓度、p H值、反应温度、电解质等对该技术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效率的影响,为电化学高级氧化技术高效处理实际工业废水提供指导;并提出了维持体系中H2O2的连续生成及电Fenton体系中低p H值... 综述了实验研究和工程实践中有机污染物的初始浓度、p H值、反应温度、电解质等对该技术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效率的影响,为电化学高级氧化技术高效处理实际工业废水提供指导;并提出了维持体系中H2O2的连续生成及电Fenton体系中低p H值与催化剂的固定等问题将是今后深入研究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高级氧化技术 难降解有机污染物 芬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吸附去除难降解有机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7
作者 刘芳 樊丰涛 +1 位作者 吕玉翠 张双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56-866,共11页
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化学稳定性好、导电导热性能良好等一些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诸多领域被广泛应用。在污染治理领域,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吸附材料,与其他传统吸附材料相比拥有更高的吸附能力。笔者主要... 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化学稳定性好、导电导热性能良好等一些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诸多领域被广泛应用。在污染治理领域,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吸附材料,与其他传统吸附材料相比拥有更高的吸附能力。笔者主要介绍了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以及在吸附去除染料、抗生素、农药等难降解芳香族化合物方面的应用,并分析了影响因素和吸附机理,同时展望了其在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复合材料 吸附 难降解有机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波长紫外线(VUV UV)对有机污染物强化去除特性与原理 被引量:7
18
作者 邵婉婷 王文龙 +4 位作者 杜烨 吴乾元 何志明 付志敏 胡洪营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97-1406,共10页
随着高透石英管壁、汞齐合金和供电电流技术的发展,可同时发射185 nm VUV(Vacuum UV,真空紫外线)和254 nm UV的双波长紫外线新型光源在水处理领域受到广泛关注. VUV/UV可直接活化水分子生成强氧化性自由基和次生氧化剂H2O2等,强化水中... 随着高透石英管壁、汞齐合金和供电电流技术的发展,可同时发射185 nm VUV(Vacuum UV,真空紫外线)和254 nm UV的双波长紫外线新型光源在水处理领域受到广泛关注. VUV/UV可直接活化水分子生成强氧化性自由基和次生氧化剂H2O2等,强化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是一种绿色环保的高级氧化技术,近年来在饮用水和污水再生处理、超纯水制备领域备受关注.为掌握双波长紫外线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该文系统说明了VUV/UV高级氧化的原理,总结了典型VUV/UV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深入讨论了污染物结构及pH、阴离子和溶解性有机物等水质条件对VUV/UV氧化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VUV/UV能直接裂解水分子生成强自由基,也能活化次生氧化剂H2O2间接生成强氧化性自由基;(2)VUV/UV显著强化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率,去除速率是UV直接光解的2.0~19.3倍;(3)pH影响VUV/UV生成及利用·OH的效率,改变污染物化学形态和降解速率,对水质基质产生影响;(4)硝酸根、碳酸根、卤素等无机阴离子通过竞争吸收紫外线,消耗强氧化性自由基等方式抑制VUV/UV对污染物的降解效率.随着我国在饮用水、污水再生深度处理中对难降解、高风险有机污染物的去除需求不断增加,亟需明确VUV/UV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研究VUV/UV直接/间接氧化机制,优化水力流态和反应器设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紫外线(VUV) 难降解有机污染物 再生水 深度处理 高级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降解石油化工废水臭氧氧化处理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9
作者 陈春茂 曹越 +3 位作者 胡景泽 马文峰 王平 郭绍辉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88,共6页
随着原料的重质化、劣质化以及炼油化工一体化的发展,石油化工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ROCs)类型更加丰富。催化臭氧氧化(COP)已被验证是矿化这类ROCs的有效处理技术,臭氧催化剂关乎处理效能和成本,是COP技术能否应用于工程实践的关... 随着原料的重质化、劣质化以及炼油化工一体化的发展,石油化工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ROCs)类型更加丰富。催化臭氧氧化(COP)已被验证是矿化这类ROCs的有效处理技术,臭氧催化剂关乎处理效能和成本,是COP技术能否应用于工程实践的关键。综述了金属氧化物类、金属负载类、分子筛类以及天然矿物类等臭氧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催化活性位构成、催化氧化效果以及催化氧化ROCs机制等进行探讨。综合分析催化活性、制备成本以及量产规模等因素,天然矿物类和复合金属负载铝基催化剂在难降解石油化工废水COP处理上更具工程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化工废水 难降解有机污染物 臭氧氧化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强化技术处理高盐有机废水 被引量:16
20
作者 信欣 王焰新 +2 位作者 叶芝祥 羊依金 张雪乔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6-70,共5页
以皂素废水为进水基质,耐盐菌株作为诱导菌投加到皂素废水生物处理系统中(B反应器),以未投加组(A反应器)作对比,考察盐度对反应器运行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废水氯离子浓度为9000~14000mg·L-1时,对A反应器中的微生物产生轻... 以皂素废水为进水基质,耐盐菌株作为诱导菌投加到皂素废水生物处理系统中(B反应器),以未投加组(A反应器)作对比,考察盐度对反应器运行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废水氯离子浓度为9000~14000mg·L-1时,对A反应器中的微生物产生轻度抑制,而B反应器对COD的去除率平均为96.32%;当进水氯离子浓度为17000~22000mg·L-1时,对A反应器中的厌氧污泥产生中度抑制,A反应器对COD的去除效率下降到70%以下。而B反应器对COD的去除率平均高达92.95%;当进水中氯离子浓度为28000mg·L-1时,对A反应器中的厌氧污泥微生物产生严重的抑制作用,而B反应器中的污泥仍然能保持较好的代谢活力和降解性能,对废水COD的去除率平均为84.41%。并且在整个盐度提高运行期间,B反应器中的活性污泥的脱氢酶活性均高于A反应器。随着盐度的不断提高,B反应器中的污泥的沉降性能有所增强,而A反应器中的污泥的体积指数在氯离子超过17000mg·L-1以后开始变大,污泥沉降性能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盐废水 耐盐微生物 难降解有机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