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8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与改性膨润土组合处理难生物降解垃圾渗滤液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周建工 王长秋 +1 位作者 鲁安怀 刘学建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99-504,共6页
以北京市阿苏卫垃圾填埋场中晚期渗滤液为研究对象,通过正交实验的方法分析了改性土、原土、明矾、改性土加明矾等的用量及搅拌速度、搅拌时间、静置时间等因素对垃圾渗滤液CODcr去除率的影响。通过对改性土、原土、明矾处理垃圾渗滤液... 以北京市阿苏卫垃圾填埋场中晚期渗滤液为研究对象,通过正交实验的方法分析了改性土、原土、明矾、改性土加明矾等的用量及搅拌速度、搅拌时间、静置时间等因素对垃圾渗滤液CODcr去除率的影响。通过对改性土、原土、明矾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机理进行分析后,将改性土、原土分别用来处理垃圾渗滤液中可溶性物质中的疏水性物质和亲水性物质,并结合明矾的絮凝作用组合处理垃圾渗滤液。处理后垃圾渗滤液CODcr值从4700mg/L明显下降到839mg/L,CODcr去除率为82.15%,BOD5从700mg/L下降到263mg/L,BOD5去除率为62.43%。有机改性膨润土、明矾、原土组合处理是一种有效的处理垃圾渗滤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膨润土 难生物降解垃圾渗滤液 CODCR 处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渗滤液生物脱氮技术研究进展
2
作者 陈飘 樊银明 +4 位作者 钟溢健 李金城 牛新志 立青次木 王茗生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31-1338,共8页
垃圾渗滤液具有高氮负荷及低C/N比的特性,对全量化处理构成重大挑战,目前主要采用生物处理方法应对这一问题。传统硝化-反硝化技术因依赖碳源而成本高昂,探索低碳或零碳添加的脱氮技术,有助于提高渗滤液处理效率并降低成本。系统地探讨... 垃圾渗滤液具有高氮负荷及低C/N比的特性,对全量化处理构成重大挑战,目前主要采用生物处理方法应对这一问题。传统硝化-反硝化技术因依赖碳源而成本高昂,探索低碳或零碳添加的脱氮技术,有助于提高渗滤液处理效率并降低成本。系统地探讨了三类新型生物脱氮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厌氧氨氧化工艺和硫自养反硝化工艺。其中,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通过条件控制微生物群落结构优化传统生物脱氮,而厌氧氨氧化工艺和硫自养反硝化工艺则因其低能耗和高脱氮效率在处理渗滤液方面更具优势。同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认为以厌氧氨氧化为核心、硫驱动的自养反硝化组合工艺,有潜力成为提高垃圾渗滤液处理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理想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滤液 生物脱氮 自养反硝化 组合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活性炭去除垃圾渗滤液中难降解有机物 被引量:3
3
作者 崔延瑞 苏现伐 +4 位作者 蔡稳稳 李慧 王曼曼 孙剑辉 崔凤灵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5-89,共5页
对比SBR和生物活性炭(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BAC)处理垃圾渗滤液效果,COD去除率分别稳定在10%和25%左右,表明BAC可以去除部分难降解有机物.原位测定SBR和BAC反应器1个运行周期生物降解有机物二氧化碳(CO2)产生量分别为109和306mg... 对比SBR和生物活性炭(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BAC)处理垃圾渗滤液效果,COD去除率分别稳定在10%和25%左右,表明BAC可以去除部分难降解有机物.原位测定SBR和BAC反应器1个运行周期生物降解有机物二氧化碳(CO2)产生量分别为109和306mg,BAC比SBR生物分解有机物量多,表明BAC可以生物分解部分难降解有机物.采用Freundlich方程拟合新活性炭,生物再生活性炭和吸附饱和活性炭的吸附等温线,1/n值分别为2.56,2.94和19.05,表明新活性炭吸附能力最强,生物再生活性炭次之,吸附饱和活性炭最差,生物再生使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得到较好的恢复,证明了生物再生现象的存在.进一步分析认为吸附延长了有机物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提高了生物分解量.生物再生是BAC去除难降解有机物的本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 降解有机物 垃圾滤液 生物再生 CO2产生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晚期垃圾渗滤液难降解有机物的生物处理进展 被引量:15
4
作者 马涛 赵琛 +2 位作者 张列宇 席北斗 黄亮亮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6,共6页
介绍了中晚期垃圾渗滤液的生物处理技术现状,归纳了各种生物处理方法的技术特点及其处理难降解有机物的效果。分析了目前常用的生物及物化处理技术成本。认为中晚期垃圾渗滤液中含有的有机物大都难于生物降解,仅采用生物法处理效果有限... 介绍了中晚期垃圾渗滤液的生物处理技术现状,归纳了各种生物处理方法的技术特点及其处理难降解有机物的效果。分析了目前常用的生物及物化处理技术成本。认为中晚期垃圾渗滤液中含有的有机物大都难于生物降解,仅采用生物法处理效果有限,而与高级氧化等物化法联用虽然能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但会大幅增加处理成本。认为应充分发挥生物法的技术优势,筛选可利用或促进利用难降解有机物的高效微生物,提高中晚期垃圾渗滤液的可生化性,针对中晚期垃圾渗滤液氨氮含量高的特点,也可与反硝化等脱氮工艺相结合,实现同步、深度脱氮、除碳,期望未来扩展生物处理技术及工艺的应用领域,降低中晚期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滤液 降解有机物 生物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脂含量对易腐垃圾资源化利用站点渗滤液厌氧消化产甲烷的影响
5
作者 唐航 秦勇 吴伟祥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4-436,共13页
针对易腐垃圾资源化利用站点渗滤液油脂含量高、波动大的特点,设置1.0、2.5、5.0、10.0、15.0 g/L 5个不同易腐垃圾渗滤液油脂含量梯度,评估油脂含量对渗滤液厌氧消化过程产甲烷效能、物质降解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一定... 针对易腐垃圾资源化利用站点渗滤液油脂含量高、波动大的特点,设置1.0、2.5、5.0、10.0、15.0 g/L 5个不同易腐垃圾渗滤液油脂含量梯度,评估油脂含量对渗滤液厌氧消化过程产甲烷效能、物质降解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一定范围内,油脂含量对易腐垃圾资源化利用站点渗滤液厌氧产甲烷无直接抑制作用,随着油脂从1.0 g/L提升至15.0 g/L,单位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累计产甲烷量从81.36 mL/g提升至91.29 mL/g。但油脂降解周期长,在发酵前6 d主要水解成长链脂肪酸(long-chain fatty acid,LCFAs),随后才进一步降解为挥发性脂肪酸并转化为甲烷,导致短停留时间(6 d)内高含油渗滤液产气不佳并存在长链脂肪酸抑制风险。油脂含量主要对厌氧产甲烷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产生影响,在厌氧发酵第6天时随油脂含量提升(由1.0 g/L提升至15.0 g/L)颤螺旋菌科(Oscillospiraceae)细菌相对丰度由1.20%显著提升至17.92%(P<0.05),在渗滤液油脂降解产甲烷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这些发现为易腐垃圾资源化利用站点含油渗滤液处理技术的开发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腐垃圾滤液 油脂含量 厌氧消化 长链脂肪酸 生物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垃圾中转站渗滤液深度处理工程实例
6
作者 周刚 朱艳臣 +2 位作者 陶炳池 蒋琪 王久龙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2-156,共5页
浙江某大型I类垃圾中转站在运行中会产生垃圾渗滤液,垃圾渗滤液处理站采用“混凝沉淀+Fenton流化塔+反硝化生物流化床+Fenton流化塔+反硝化生物流化床+硝化生物流化床”的深度处理设备对MBR生化工艺的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处理后的出水指... 浙江某大型I类垃圾中转站在运行中会产生垃圾渗滤液,垃圾渗滤液处理站采用“混凝沉淀+Fenton流化塔+反硝化生物流化床+Fenton流化塔+反硝化生物流化床+硝化生物流化床”的深度处理设备对MBR生化工艺的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处理后的出水指标稳定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表2规定的标准限值。该深度处理设备具有处理效果好,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运行稳定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中转站 滤液 FENTON氧化 生物流化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nton工艺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中难降解有机物 被引量:29
7
作者 赵冰清 陈胜 +1 位作者 孙德智 Jong Shik Chung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285-1288,共4页
选用Fenton工艺对经过生化处理后的城市垃圾渗滤液进行深度处理.结果表明,该工艺具有氧化和混凝的双重作用,其最优工艺条件为:[H2O2]=38.8 mmol/L、[Fe2+]=30 mmol/L、初始pH为3、混凝pH为8,反应时间60 min,H2O2为一次投加.在此条件下,... 选用Fenton工艺对经过生化处理后的城市垃圾渗滤液进行深度处理.结果表明,该工艺具有氧化和混凝的双重作用,其最优工艺条件为:[H2O2]=38.8 mmol/L、[Fe2+]=30 mmol/L、初始pH为3、混凝pH为8,反应时间60 min,H2O2为一次投加.在此条件下,COD和TOC的去除率分别达63.43%和80.58%.同时分析了各种影响因子对Fenton试剂处理效果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TON工艺 垃圾滤液 降解有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垃圾焚烧厂渗滤液沼气资源量和减排潜力分析及在“双碳”背景下的产业发展前景
8
作者 袁玲莉 胥东 +1 位作者 朱春申 周新安 《中国沼气》 2025年第3期64-69,共6页
垃圾焚烧已是当前我国市政生活垃圾的主流处理方式,且处理量依然呈上升趋势,相应的垃圾渗滤液数量也逐年增加。生物处理法是垃圾渗滤液的主要处理方式,其中的厌氧处理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沼气,文章通过现有资料分析,估算我国生活垃圾焚烧... 垃圾焚烧已是当前我国市政生活垃圾的主流处理方式,且处理量依然呈上升趋势,相应的垃圾渗滤液数量也逐年增加。生物处理法是垃圾渗滤液的主要处理方式,其中的厌氧处理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沼气,文章通过现有资料分析,估算我国生活垃圾焚烧厂渗滤液每年的沼气潜力在4亿m^(3)以上,折合生物天然气2.8亿m^(3)以上。目前垃圾渗滤液沼气的处理或利用方式比较单一且低效,主要为火炬直燃、入焚烧炉掺烧,造成了巨大的生物能源的浪费。文章结合实际案例,将垃圾渗滤液沼气从原有的入炉焚烧改为提纯生物天然气后,实现1 m^(3)沼气经济价值提升了88.7%~185.7%,生物天然气减排量2.34 kgCO_(2)e·m^(-3)。若将目前尚未重视利用的渗滤液沼气进行净化提纯高值化利用,年碳减排潜力超过86万t,同时得到清洁能源生物天然气,促进地方可再生能源体系发展,为能源安全提供助力。该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在我国“双碳”目标下,具有较好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焚烧厂 垃圾滤液 沼气 生物天然气 碳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床生物膜法处理垃圾渗滤液COD降解动力学 被引量:8
9
作者 陈胜 孙德智 +1 位作者 陈桂霞 Chung Jongshik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33-738,共6页
采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间歇处理城市垃圾渗滤液,并建立了其COD降解的动力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渗滤液COD的好氧降解过程,其中动力学参数K2可用来指示基质的降解速率,Sn可用作渗滤液可生化性和可降解程度的评价指标... 采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间歇处理城市垃圾渗滤液,并建立了其COD降解的动力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渗滤液COD的好氧降解过程,其中动力学参数K2可用来指示基质的降解速率,Sn可用作渗滤液可生化性和可降解程度的评价指标。在不同底物浓度下模拟出的参数K2和Sn均与底物浓度S0呈线性关系。在不同填料填充比下的拟合结果表明动力学参数K2与生物量浓度无关。两级MBBR串联运行能够有效处理该垃圾渗滤液,当总HRT为4d,平均COD去除率达89.24%,其出水COD平均为452.10mg·L-1,与模型得出该进水浓度下含有的惰性COD相近,直接证明了模型对评价该渗滤液可生化性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模型 垃圾滤液 生物 移动床 可生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缺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中操作参数对降解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熊小京 简海霞 洪育彬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85-87,共3页
采用厌氧/缺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A/A/O-MBR),用苯酚和氨氮预驯化污泥,以实际垃圾渗滤液为处理对象,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与进水浓度负荷对COD及氨氮的降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纯O-MBR工艺相比,组合工艺不仅能减少约2/3~3/... 采用厌氧/缺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A/A/O-MBR),用苯酚和氨氮预驯化污泥,以实际垃圾渗滤液为处理对象,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与进水浓度负荷对COD及氨氮的降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纯O-MBR工艺相比,组合工艺不仅能减少约2/3~3/4的曝气费用,而且能使COD与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0%和6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滤液 厌氧/缺氧/好氧-MBR工艺 降解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制剂对垃圾渗滤液氨氮的降解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赵然 李南华 +3 位作者 胡子全 曹旸 朱磊 赵海泉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0-42,46,共4页
以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垃圾渗滤液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添加复合微生物制剂以及单一菌群制剂对垃圾渗滤液氨氮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多种菌群协同作用而使添加复合微生物制剂的效果为最好,氨氮降解率可达81%;乳酸菌群、反硝化菌群、放线... 以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垃圾渗滤液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添加复合微生物制剂以及单一菌群制剂对垃圾渗滤液氨氮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多种菌群协同作用而使添加复合微生物制剂的效果为最好,氨氮降解率可达81%;乳酸菌群、反硝化菌群、放线菌群对氨氮降解率分别为35.7%、60%、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微生物制剂 垃圾滤液 氨氮 乳酸菌 反硝化菌 放线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协同的天然磁黄铁矿异相Fenton效应降解中晚期垃圾渗滤液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艳 鲁安怀 +2 位作者 丁竑瑞 颜云花 王长秋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202-203,共2页
Fenton反应是一种高级氧化技术,其利用H2O2/Fe(Ⅱ)或者H2O2/Fe(Ⅲ)反应所产生的强氧化自由基来氧化降解多种有机污染物,因此被认为是处理可生化降解性差的中晚期垃圾渗滤液的一种有效方法(Lopez等,2004)。
关键词 垃圾滤液 天然磁黄铁矿 生物 中晚期 可生化降解 氧化降解 石墨阴极 降解效率 协同作用 高级氧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蚯蚓生物滤池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应用难点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2
13
作者 史坤博 张明泉 +2 位作者 邵蕊 柳煜 童星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4期6437-6440,共4页
由于垃圾渗滤液污染程度高,污染成分复杂,一直以来是治污的难点。蚯蚓生物滤池是一种新型的污水净化技术,该技术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应用前景广阔。在我国,利用蚯蚓生物滤池净化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垃圾渗滤液... 由于垃圾渗滤液污染程度高,污染成分复杂,一直以来是治污的难点。蚯蚓生物滤池是一种新型的污水净化技术,该技术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应用前景广阔。在我国,利用蚯蚓生物滤池净化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垃圾渗滤液的高污染性和蚯蚓生物滤池本身的局限性,使得该方面的研究进入瓶颈期。严格进行垃圾分类处理,将垃圾渗滤液与城市污水合并处理,探究工艺组合处理技术,培育和筛选更合适的蚓种,优化滤池结构,选择合适的净化工艺清理滤池等能够促进蚯蚓生物滤池净化处理垃圾渗滤液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生物滤池 垃圾滤液 应用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渗滤液中难降解有机物与氮同步脱除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赵琛 席北斗 +2 位作者 马涛 张列宇 黄亮亮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264-273,共10页
通过UASB模拟系统研究了不同环境因子对垃圾渗滤液中难降解有机物及氮同步去除效果的影响,分析了UASB模拟系统利用垃圾渗滤液中腐殖质类物质为碳源,对渗滤液中难降解有机物及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pH为7.9~8.4,ORP在-200^-100和-300^-... 通过UASB模拟系统研究了不同环境因子对垃圾渗滤液中难降解有机物及氮同步去除效果的影响,分析了UASB模拟系统利用垃圾渗滤液中腐殖质类物质为碳源,对渗滤液中难降解有机物及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pH为7.9~8.4,ORP在-200^-100和-300^-200 mV范围内COD去除率分别为92.05%和95.08%,总氮去除率分别为62.03%和66.73%。三维荧光光谱分析表明,渗滤液中腐殖质类物质荧光强度呈降低趋势,表明垃圾渗滤液中的反硝化菌可利用部分垃圾渗滤液中难降解有机物进行反硝化。COD与总氮去除的最佳ORP范围为-300^-100 mV,实现了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与氮的同步脱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解有机物 垃圾滤液 氧化还原电位 总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共代谢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中难降解有机物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姚磊 马涛 +3 位作者 张列宇 席北斗 赵琛 李伟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0-34,共5页
选取葡萄糖、淀粉和草酸作为共代谢基质,采用厌氧培养方式进行一系列静态批次实验,研究不同共代谢基质和不同投加量对晚期垃圾渗滤液中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淀粉和草酸对晚期垃圾渗滤液中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均有... 选取葡萄糖、淀粉和草酸作为共代谢基质,采用厌氧培养方式进行一系列静态批次实验,研究不同共代谢基质和不同投加量对晚期垃圾渗滤液中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淀粉和草酸对晚期垃圾渗滤液中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均有促进作用。草酸、葡萄糖和淀粉最佳的投加量分别为50、10和10 mg/L,最佳的投加量下难降解COD去除率分别为43.00%、37.80%和32.60%。不同基质条件下的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过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最佳的投加量下反应速率顺序为:K草酸>K葡萄糖>K淀粉>K空白。三维荧光光谱分析表明添加共代谢基质促进了类富里酸的降解,而对类胡敏酸的降解没有显著效果,出水中腐殖质的腐殖化程升高。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经厌氧共代谢作用后,晚期垃圾渗滤液中酰胺、苯环相关的官能团减少,而与有机羧酸类相关的官能团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代谢 晚期垃圾滤液 降解有机物 富里酸 胡敏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渗滤液DOM在砂土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丽 张薏旸 +4 位作者 金毅 张庆 刘靖宇 卫杰 和世昌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8-95,共8页
目的针对焦作市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年限长(10 a以上)、防渗层趋于老化、渗滤液渗漏到地下水风险大的问题,方法以稀释5倍的老龄垃圾渗滤液为注入淋滤液,以填埋场粉砂土为岩土介质,在水力停留时间32 h下开展室内土柱模拟试验,分... 目的针对焦作市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年限长(10 a以上)、防渗层趋于老化、渗滤液渗漏到地下水风险大的问题,方法以稀释5倍的老龄垃圾渗滤液为注入淋滤液,以填埋场粉砂土为岩土介质,在水力停留时间32 h下开展室内土柱模拟试验,分析老龄垃圾渗滤液中溶解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的迁移转化规律。结果结果表明:0~2618 h内,溶解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和波长254 nm单位比色皿光程下的紫外吸光度(UV254)在地下水中变化规律相似,且三者线性相关性显著,说明DOM组分以芳香族化合物为主;CXTFIT 2.1软件拟合得到DOC和COD的阻滞系数(3.01和1.96)及衰减系数均处于较低水平,说明砂土对有机质吸附作用有限;试验前期,淋出液的荧光指数(fluorescence index,FI)一直高于淋滤原液的,说明试验前期微生物生长快速;所有样品的FI均大于1.9,说明淋出液中DOM主要为生物源;垃圾渗滤液DOM含有较多富里酸(峰A、峰C)和腐殖酸类物质(峰E)及少量类蛋白物质(峰T2);淋出液S1中的微生物代谢产物(峰B)来源于试验所用砂土,S1中峰B和S2中峰T2随时间变化消失,剩下难降解的峰A、峰C和峰E,淋出液有机组分变化明显,结构简单的类蛋白物质逐渐消失,复杂难降解的腐殖类物质逐渐累积,试验过程中淋出液单位有机碳的总荧光峰强均高于淋滤液的,说明淋滤液在迁移转化过程中芳构化程度和腐殖化程度均有所提高。结论研究结果可为垃圾渗滤液处置与环境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滤液 溶解性有机质 地下水 三维荧光 生物降解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发电厂渗滤液厌氧反应器启动污泥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谷立坤 郝建新 +5 位作者 岳金葳 许贺铭 曹冬辉 李奕潮 彭赵旭 张建云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5-84,共10页
适合的厌氧污泥可有效缩短厌氧反应器启动时间。为揭示不同来源厌氧污泥对垃圾发电厂渗滤液的适应性,通过间歇培养方式考察了5种厌氧污泥对两种不同来源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性能,并通过Illumina Miseq测序从污泥群落组成角度揭示不同厌氧... 适合的厌氧污泥可有效缩短厌氧反应器启动时间。为揭示不同来源厌氧污泥对垃圾发电厂渗滤液的适应性,通过间歇培养方式考察了5种厌氧污泥对两种不同来源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性能,并通过Illumina Miseq测序从污泥群落组成角度揭示不同厌氧污泥主要功能差异性。结果表明:对于COD高达30000 mg/L的渗滤液,接种造纸厂厌氧污泥(ZZC污泥),COD去除率在36 h达到72.3%,污泥负荷(单位质量MLVSS的COD负荷)达到10.2 kg/(kg·d);对于COD为25000 mg/L的渗滤液,接种ZZC污泥COD去除率36 h达到75.8%,污泥负荷达到10.1 kg/(kg·d)。当进水COD为30000 mg/L时,ZZC污泥对东部(DB)和南部(NB)厂区渗滤液的处理效果均较好,农加工污泥(NJG污泥)对DB厂区渗滤液的处理效果最好,养殖厂污泥(YZC污泥)对NB厂区渗滤液的处理效果最好。使用ZZC污泥进行两厂区厌氧反应器的快速启动,可以有效提高厌氧反应器的甲烷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种污泥 厌氧污泥 垃圾滤液 生物群落特性 产甲烷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渗滤液难降解有机物与氮同步去除影响因素
18
作者 刘思云 周健 +2 位作者 李彦澄 张建兵 韩懿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3-56,共4页
针对中老龄垃圾渗滤液中难降解有机物与高氨氮去除的难题,提出了难降解有机物与硝酸盐氮的同步降解技术。通过试验考察了硝氮负荷、温度、pH及营养物质投加量等因素对系统去除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硝氮负荷、进水pH、温度及营养物质投... 针对中老龄垃圾渗滤液中难降解有机物与高氨氮去除的难题,提出了难降解有机物与硝酸盐氮的同步降解技术。通过试验考察了硝氮负荷、温度、pH及营养物质投加量等因素对系统去除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硝氮负荷、进水pH、温度及营养物质投加量对系统处理效能的影响显著,当pH为6.5-7.5,温度为30℃,硝氮负荷为0.08kg/(m^3·d)时,系统状况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滤液 降解有机物 高氮 同步降解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好氧生物流化床耦合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新工艺研究 被引量:44
19
作者 李平 韦朝海 +1 位作者 吴超飞 梁世中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45-350,共6页
采用厌氧/好氧生物流化床耦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探索了厌氧/好氧的耦合及各种工艺操作条件对垃圾渗滤液生物降解效率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经过高效厌氧流化床的处理, 垃圾渗滤液的可生化性可提高49.1%。... 采用厌氧/好氧生物流化床耦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探索了厌氧/好氧的耦合及各种工艺操作条件对垃圾渗滤液生物降解效率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经过高效厌氧流化床的处理, 垃圾渗滤液的可生化性可提高49.1%。CODCr/NH4+-N比值对渗滤液好氧生物降解性能有较显著的影响,适宜的CODCr/NH4+-N比值应控制在7.6左右。当进水CODCr及NH4+-N浓度分别为5000mgL-1、280mgL-1左右时,系统出水主要指标达到GB16889-1997一级排放标准。当系统受到短时间(12h左右)超过正常运行负荷约3倍的负荷冲击时,能在4d左右的时间内恢复正常。本研究为垃圾渗滤液的治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处理 生物流化床 垃圾滤液 生物处理 废氧处理 好氧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势菌株对垃圾渗滤液COD的降解特性 被引量:13
20
作者 邱忠平 杨立中 +3 位作者 刘丹 刘源月 吴敏 王艳捷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64-268,共5页
采用不断增大垃圾渗滤液浓度的方法,筛选出5株有效降解垃圾渗滤液化学需氧量(COD)的优势菌株,研究其对渗滤液COD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5株优势菌株均是好氧微生物,对COD的最佳降解时间为120 h,最适pH均为7;混合菌株比单一菌株的降解效果... 采用不断增大垃圾渗滤液浓度的方法,筛选出5株有效降解垃圾渗滤液化学需氧量(COD)的优势菌株,研究其对渗滤液COD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5株优势菌株均是好氧微生物,对COD的最佳降解时间为120 h,最适pH均为7;混合菌株比单一菌株的降解效果好,在30℃,pH为7时COD去除率为45.3%;加入碳源有利于渗滤液COD的降解,但加入无机氮源使COD的去除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菌株 垃圾滤液 COD 降解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