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难治性糖尿病黄斑水肿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许诚豪 杨帆 游志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44-748,共5页
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最常见的引起视力下降的并发症。DME的发病机制复杂,约1/3的DME患者对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应答不佳,我们将其定义为难治性DME。对难治性DME的危险因素的早期识别十分重要,有助于判断患者的预... 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最常见的引起视力下降的并发症。DME的发病机制复杂,约1/3的DME患者对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应答不佳,我们将其定义为难治性DME。对难治性DME的危险因素的早期识别十分重要,有助于判断患者的预后,并指导临床治疗。本文对难治性DME的危险因素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糖尿病黄斑水肿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肾气丸联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难治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临床研究
2
作者 余日成 李莉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0-103,共4页
目的 研究加味肾气丸联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难治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6月—2023年11月该院接诊的50例难治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均25例。对照组采用玻... 目的 研究加味肾气丸联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难治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6月—2023年11月该院接诊的50例难治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均25例。对照组采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研究组采用加味肾气丸联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对比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6(IL-6)、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及黄斑厚度、视力,记录比较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60.00%(P<0.05);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为(17.80±2.7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3.52±3.90)分(P<0.05);研究组VEGF、IL-6水平分别为[(82.89±21.72)mg/L、(15.82±2.69)ng/L],显著低于对照组[(168.36±29.09)mg/L、(21.07±3.91)ng/L](P<0.05);研究组NOS水平为(106.39±18.06)IU/mL,显著高于对照组(87.26±12.82)IU/mL(P<0.05);研究组黄斑厚度为(306.76±72.38)μm,低于对照组(419.69±76.21)μm(P<0.05);研究组视力为(4.96±0.29),显著高于对照组(4.10±0.21,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肾气丸联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难治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黄斑水肿,降低炎症介质水平,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糖尿病 黄斑水肿 加味肾气丸 康柏西普 中医证候 视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黄斑水肿抗VEGF治疗后视力获益早期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3
作者 颜宇 钟琴 +3 位作者 陈妍鹏 杨蕾 李港逸 李爽乐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8-304,共7页
目的基于临床资料、OCTA、血清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AQP4)mRNA、总胆红素(TBIL)构建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后视力获益的早期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4年3月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80例... 目的基于临床资料、OCTA、血清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AQP4)mRNA、总胆红素(TBIL)构建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后视力获益的早期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4年3月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80例(480眼)DME患者,按照21分为建模集(320例)、验证集(160例)。将建模集根据抗VEGF治疗后视力获益情况分为获益组(80例)、未获益组(240例)。收集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分析DME患者抗VEGF治疗后视力获益的影响因素,构建早期预测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内部、外部验证。结果组间比较结果显示,未获益组患者糖尿病病程长于获益组,吸烟患者占比、最佳矫正视力(BCVA)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糖化血红蛋白(HbAlc)、AQP4 mRNA均高于获益组,中心凹视网膜深层毛细血管血流密度(DCP-VD)、黄斑中央厚度(CMT)、TBIL均低于获益组(均为P<0.05)。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ME抗VEGF治疗后视力获益的影响因素为CMT、BCVA(logMAR)、HbAlc、AQP4 mRNA、中心凹DCP-VD、TBIL。基于上述影响因素构建的抗VEGF治疗后视力获益的列线图模型的预测风险一致性指数为0.844。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显示,该模型在建模集中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4(95%CI:0.797~0.891),验证集中预测的AUC为0.898(95%CI:0.847~0.949)。决策分析曲线显示,建模集高风险阈值在0~82%,验证集高风险阈值在0~100%时,该模型可带来临床净收益。结论CMT、BCVA(logMAR)、HbAlc、AQP4 mRNA、中心凹DCP-VD、TBIL是DME抗VEGF治疗后视力获益的影响因素,基于此构建的视力获益预测模型准确性、稳定性较高,可作为临床预测治疗后视力获益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黄斑水肿 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 列线图模型 危险因素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3、IL-17水平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雷珠单抗应答性的相关性及预测意义
4
作者 秦玖刚 王洪亮 徐阳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87-392,共6页
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IL)-23、IL-17水平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患者雷珠单抗应答性的相关性及其预测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6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49例249眼DME患者资料,根据雷珠单抗治疗应答分为敏感组... 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IL)-23、IL-17水平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患者雷珠单抗应答性的相关性及其预测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6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49例249眼DME患者资料,根据雷珠单抗治疗应答分为敏感组(72例72眼)、非敏感组(177例177眼)。比较两组患者基线糖化血红蛋白(HbA1c)、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等资料,以及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IL-23、IL-17水平。分析治疗后1个月、3个月IL-23、IL-17水平降低率与雷珠单抗应答性的相关性,分析治疗后1个月IL-23、IL-17水平降低率对雷珠单抗应答性的影响及预测价值。结果非敏感组患者基线HbA1c、BCVA均高于敏感组,基线CMT低于敏感组(均为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IL-23、IL-17水平均低于治疗前,非敏感组患者IL-23、IL-17水平均高于敏感组,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非敏感组IL-23、IL-17水平降低率均低于敏感组(均为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IL-23、IL-17水平降低率与治疗应答均呈正相关(均为P<0.05)。校正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HbA1c、基线CMT、基线BCVA、治疗后1个月IL-23和IL-17水平降低率与DME患者雷珠单抗应答性均相关(均为P<0.05)。校正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后1个月,IL-23水平降低率和IL-17水平降低率仍与DME患者雷珠单抗应答性均相关(均为P<0.05)。治疗后1个月,IL-23水平降低率、IL-17水平降低率单独及联合预测DME患者雷珠单抗应答性的AUC分别为0.776、0.755、0.930,二者联合预测价值较高。结论DME患者对雷珠单抗的应答性与IL-23、IL-17水平有关,治疗后1个月血清IL-23、IL-17水平降低率联合预测DME患者雷珠单抗应答性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3 白细胞介素-17 糖尿病黄斑水肿 雷珠单抗 治疗应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UWFA量化分析及其与糖尿病黄斑水肿的关联研究
5
作者 梁慧琳 徐智聪 +1 位作者 张良 曹丹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0-666,共7页
【目的】量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UWFA)图像中不同视网膜区域的病灶参数,探讨其与中心凹受累的糖尿病黄斑水肿(CI-DME)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于广东省人民医院初诊的76例DR患... 【目的】量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UWFA)图像中不同视网膜区域的病灶参数,探讨其与中心凹受累的糖尿病黄斑水肿(CI-DME)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于广东省人民医院初诊的76例DR患者(共101眼)在同一天拍摄的UWFA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图像。根据OCT测量的中央视网膜厚度(CST)将患眼分为CI-DME组与非CI-DME组。手动标注UWFA图像中微血管瘤、无灌注区、渗漏区、视盘和中心凹,量化计算黄斑区、后极部、中周部、周边部及全UWFA区域的微血管瘤计数、缺血指数和渗漏指数。比较两组病灶量化参数的差异,评估其与CI-DME的关联性及判别效能。【结果】CIDME组患眼在黄斑区的微血管瘤计数、缺血指数和渗漏指数均显著高于非CI-DME组(P均<0.05)。而周边部这些病灶参数在CI-DME组和非CI-DME组中无显著差异(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渗漏指数对CI-DME的判别效能优于微血管瘤计数和缺血指数,其中黄斑区渗漏指数的区分能力最佳,AUC为0.80(95%CI:0.71,0.89)。【结论】本研究未发现UWFA周边部病灶参数与CI-DME显著关联,但黄斑区病灶参数(尤其是渗漏指数)与CI-DME的病理进程密切相关。因此,在DME患者的监测与治疗过程中,需关注黄斑区血管稳定性以优化DME管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中心凹受累的糖尿病黄斑水肿 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量化分析 微血管瘤计数 缺血指数 渗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在糖尿病黄斑水肿发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6
作者 席成敏 吕洋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98-402,共5页
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血-视网膜屏障的破坏、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炎症等多种因素。炎症是人体最基本的病理生理过程之一,是由人体对有害刺激或损伤所产生的一种防御反应,是机体的... 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血-视网膜屏障的破坏、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炎症等多种因素。炎症是人体最基本的病理生理过程之一,是由人体对有害刺激或损伤所产生的一种防御反应,是机体的一种抗病反应。近年研究发现,炎症在DME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为DME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旨在对炎症在DME发病中的作用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黄斑水肿 炎症 炎症性疾病 炎症细胞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抗VEGF治疗前后视网膜内液体积量化与视觉功能相关性
7
作者 刘逸 沈亚丹 +4 位作者 郭楚云 陈丽 李杰 倪光明 钟捷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69-374,共6页
目的基于深度学习的三维网络分割模型量化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患者的视网膜内液(IRF)体积,探讨IRF体积与视功能和OCT视网膜参数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纳入2022年7月到2024年9月于四川省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DME患者37例(42眼)。使用三维分... 目的基于深度学习的三维网络分割模型量化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患者的视网膜内液(IRF)体积,探讨IRF体积与视功能和OCT视网膜参数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纳入2022年7月到2024年9月于四川省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DME患者37例(42眼)。使用三维分割模型自动量化基线和末次随访时6 mm×6 mm OCT范围内的IRF体积。分析基线和末次随访时,视力与IRF体积、中央视网膜厚度(CST)、视网膜内层紊乱(DRIL)、高反射物质(HRF)、外界膜(ELM)、椭圆体带(EZ)、玻璃体黄斑界面异常(VMIA)的相关性;分析基线和末次随访时,IRF体积与CST、DRIL、HRF、ELM、EZ、VMIA的相关性以及末次随访时视力与基线时IRF体积、CST、DRIL、HRF、ELM、EZ、VMIA的相关性。结果与基线相比,末次随访时患者BCVA(logMAR)显著上升,IRF体积与CST显著下降,HRF显著减少,DRIL、ELM、EZ显著恢复(均为P<0.05),VMIA无显著变化(P=1.000)。基线时,BCVA与IRF体积、CST、DRIL、HRF均呈负相关,与ELM、EZ均呈正相关(均为P<0.05);与VMIA无相关性(P=0.069)。末次随访时,BCVA与DRIL、HRF、VMIA均呈负相关,与ELM、EZ均呈正相关(均为P<0.01);与IRF体积、CST均无相关性(P=0.419、0.994)。基线时,IRF体积与CST呈正相关(P<0.001);与ELM、EZ均呈负相关(均为P<0.01);与DRIL、HRF、VMIA均无相关性(均为P>0.05)。末次随访时,IRF体积与CST、HRF均呈正相关(均为P<0.01);与DRIL、ELM、EZ、VMIA均无相关性(均为P>0.05)。末次随访时BCVA与基线时BCVA、ELM、EZ均呈正相关,与基线时的IRF体积、CST、DRIL、HRF、VMIA均呈负相关(均为P<0.05)。结论DME患者基线IRF体积是基线和末次随访时视力的重要影响因素,IRF体积是DME管理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黄斑水肿 三维分割 IRF体积 OCT生物标志物 最佳矫正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康柏西普疗效诺莫图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淼 金昱 +2 位作者 元芳秀 王玲 吴磊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02-706,共5页
目的 探讨糖尿病黄斑水肿(DME)康柏西普疗效的预警因素,并基于预警因素构建疗效的诺莫图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南昌市第一医院收治的经康柏西普治疗的DME患者269例(269眼),根据治疗后3个月疗效分为有效组、无效组。... 目的 探讨糖尿病黄斑水肿(DME)康柏西普疗效的预警因素,并基于预警因素构建疗效的诺莫图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南昌市第一医院收治的经康柏西普治疗的DME患者269例(269眼),根据治疗后3个月疗效分为有效组、无效组。对康柏西普疗效进行单因素分析,以随机森林法对康柏西普疗效特征变量进行筛选与降维,以Logistic回归分析康柏西普疗效的相关因素,R语言绘制康柏西普疗效的诺莫图预测模型,绘制决策分析曲线(DCA曲线)评价诺莫图预测模型的临床效用。结果 无效组患者糖尿病病程、饮酒史患者占比、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高于有效组,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中心凹视网膜深层毛细血管丛血流密度均低于有效组(均为P<0.05)。随机森林算法重要性排序前5的康柏西普疗效的预测因素为糖化血红蛋白、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中心凹视网膜深层毛细血管丛血流密度。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化血红蛋白(OR=5.012)、空腹血糖(OR=3.877)、餐后2 h血糖(OR=4.231)是康柏西普疗效的相关危险因素,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OR=0.409)、中心凹视网膜深层毛细血管丛血流密度(OR=0.410)是康柏西普疗效的相关保护因素(P<0.05)。诺莫图显示,其C-index为0.900(95%CI:0.859~0.941),预测敏感度为90.58%,特异度为75.64%;DCA曲线显示,采用该诺莫图预测模型预测康柏西普疗效能取得临床正向净获益,提示其具有一定临床效用。结论 DME患者的康柏西普疗效受多种因素影响,涉及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中心凹视网膜深层毛细血管丛血流密度,基于以上因素构建的诺莫图模型或可作为早期预测患者治疗应答的一个方法,为临床决策提供循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黄斑水肿 康柏西普 预测模型 诺莫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韦氏黄斑水肿方治疗痰瘀互结型中心累及型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税小丁 宫晓红 +5 位作者 韦企平 夏燕婷 陈涛 谢思嘉 祝鎏仪 廖良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1-127,共7页
目的评价韦氏黄斑水肿方治疗痰瘀互结型中心累及型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伦理审批号:JDF-IRB-20220530002),观察2022年6月—2023年1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眼科就诊的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42例... 目的评价韦氏黄斑水肿方治疗痰瘀互结型中心累及型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伦理审批号:JDF-IRB-20220530002),观察2022年6月—2023年1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眼科就诊的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42例,随机将受试者分入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1例,试验组给予韦氏黄斑水肿方中药颗粒口服4周联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药术1次,对照组给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药术1次。在治疗开始前、治疗2周、治疗4周时分别测量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视网膜中央子区厚度、立方体体积、立方体平均厚度、非接触眼压;在治疗前、治疗4周时评估两组痰瘀互结中医证候评分。再予以受试者合并疾病的初步探析;最后进行整体有效率评价与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中央子区厚度、立方体体积、立方体平均厚度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的中央子区厚度、立方体平均厚度在治疗4周时出现组间差异(P<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中医证候评分变化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体有效率达95%,与对照组有效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9);合并疾病中,患者最多合并罹患的疾病是高血压病。整个试验期间,仅对照组1人出现球结膜下出血,余未发生不良结局。结论韦氏黄斑水肿方可提高痰瘀互结型中心累及型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降低患者黄斑相关厚度指标,显著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指标,具备临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氏黄斑水肿 中心累及型糖尿病黄斑水肿 痰瘀互结 雷珠单抗 黄斑相关厚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VEGF药物治疗不同类型糖尿病黄斑水肿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2
10
作者 何霓 石鹃 李俊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43-648,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不同类型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疗效差异,明确何种抗VEGF药物效果最佳。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8年10月至2021年11月于丽水市中心医院眼科确诊的DME患者,以及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于... 目的观察不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不同类型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疗效差异,明确何种抗VEGF药物效果最佳。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8年10月至2021年11月于丽水市中心医院眼科确诊的DME患者,以及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于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眼科确诊的DME患者共149例205眼。收集患者全身性基本资料,测量患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检测患者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FT)。依据OCT形态特征,将DME分为囊样黄斑水肿(CME)型[CME组(57眼)]、弥漫性黄斑水肿(DRT)型[DRT组(78眼)]、浆液性视网膜脱离(SRD)型[SRD组(31眼)]以及混合型[混合型组(39眼)]。根据不同治疗方案患者玻璃体内注射阿柏西普(IVA)[IVA组(55眼)]、康柏西普(IVC)[IVC组(64眼)]、雷珠单抗(IVR)[IVR组(80眼)]、雷珠单抗和阿柏西普(IVR+IVA)[IVR+IVA组(6眼)]换药治疗,每月1次,此后按需治疗。对比分析不同药物对不同OCT类型患眼治疗前后BCVA与CFT的差异。结果CME组、DRT组、SRD组及混合型组患者一般资料除体重指数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SRD组患者BMI最低。治疗前,4组患者BCVA(logMAR)与CF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DRT组患者基线视力最好,DRT组CFT值最低。IVA组、IVC组及IVR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 d及1个月BCVA(logMA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553,P<0.001),而不同药物类型之间的BCVA(logMA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12,P=0.272)。CME组、DRT组、SRD组及混合型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 d及1个月BCVA(logMA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564,P<0.001),且不同OCT类型间BCVA(logMA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27,P=0.002),治疗后DRT组患者视力最佳,SRD组患者视力最差。CME组、DRT组、SRD组及混合型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CFT降低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279,P<0.001),而IVA组、IVR组及IVC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CFT降低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78,P=0.378)。在混合型组中,IVA亚组与IVR亚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 d以及1个月BCVA(logMA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且IVA亚组患者视力优于IVR亚组。结论抗VEGF药物可有效降低不同OCT类型DME患眼CFT,提高BCVA。然而,疗效主要与OCT分型有关,DRT型组应答最佳,SRD型组视力最差。不同药物的效果差异不明显,仅在混合型组中发现IVA优于IV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黄斑水肿 血管生长抑制剂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止血祛瘀明目片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燕苹 张娅莉 +3 位作者 王琴玲 刘素美 王芳 张晶晶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86,共4页
目的 观察止血祛瘀明目片联合康柏西普眼内注射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macular edema, DME)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自2019年4月—2021年12月收治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后出现DME的糖尿病患者104例(单眼患病),... 目的 观察止血祛瘀明目片联合康柏西普眼内注射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macular edema, DME)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自2019年4月—2021年12月收治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后出现DME的糖尿病患者104例(单眼患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康柏西普眼内注射,而观察组加用止血祛瘀明目片治疗。比较两组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 BCVA)、眼压、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 CMT)、血清相关因子及证候积分的差异。结果 基线时,两组DME患者BCVA、眼压、C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个月后,两组DME患者BCVA较基线升高,而眼压、CMT则明显下降,且观察组DME患者BCVA升高和眼压、CMT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时,两组DME患者血清相关因子、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DME患者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白细胞介素-6(IL-6)、巨噬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视物不清、目睛干涩、头晕耳鸣、口咽干燥等证候积分均较基线下降,且观察组DME患者血清相关因子、证候积分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皮疹1例,对照组无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止血祛瘀明目片联合联合康柏西普眼内注射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DME可降低眼压,矫正视力,减轻症状和黄斑水肿程度,可能与调节相关血清因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血祛瘀明目片 康柏西普 糖尿病性白内障 黄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与曲安奈德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43
12
作者 王博 吴京 +2 位作者 马明 李萍萍 于健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6-249,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与曲安奈德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就诊于我院眼科的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47例(48眼),病程6~14个月;分为雷珠单抗组24例24眼,曲安奈德组23例24眼;分别给予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0.05 m... 目的对比分析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与曲安奈德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就诊于我院眼科的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47例(48眼),病程6~14个月;分为雷珠单抗组24例24眼,曲安奈德组23例24眼;分别给予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0.05 mL与曲安奈德0.05 mg,比较两组治疗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患眼的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眼压及眼底黄斑区荧光素渗漏情况,观察治疗后的效果。结果雷珠单抗组与曲安奈德组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患眼的最佳矫正视力均得到提高,分别为0.08±0.02与0.06±0.03、0.21±0.03与0.17±0.05、0.29±0.07与0.27±0.04,治疗后短期内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82、0.092、0.320);治疗6个月后,曲安奈德组患眼的最佳矫正视力(0.18±0.03)有5例出现回降现象;而雷珠单抗组患眼的最佳矫正视力(0.28±0.09)变化趋于稳定,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雷珠单抗组与曲安奈德组患眼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分别为(336.00±94.71)μm与(378.00±89.74)μm、(251.00±63.55)μm与(273.00±81.29)μm、(263.00±59.42)μm与(267.00±49.32)μm、(238.00±42.61)μm与(298.00±33.27)μm,治疗后各时间点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27、0.071、0.053、0.058)。另外,治疗后各时间点两组的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内,并且黄斑区荧光渗漏均无明显增强现象。结论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和曲安奈德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均能有效控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病情发展并能改善视力。两种疗法的疗效在短期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个月后,雷珠单抗疗效的稳定性优于曲安奈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黄斑水肿 雷珠单抗 曲安奈德 玻璃体内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黄斑水肿患病率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4
13
作者 杨晓璐 邹海东 +1 位作者 许迅 刘堃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0-167,共8页
目的调查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患病率,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对45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病史收集和检查,确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和DME诊断并进行DR分期和DME分型,分析DME患病率相关因素及不同类型DME与DR分期的关系。结果 450例糖尿病患者... 目的调查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患病率,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对45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病史收集和检查,确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和DME诊断并进行DR分期和DME分型,分析DME患病率相关因素及不同类型DME与DR分期的关系。结果 450例糖尿病患者中,确诊DR患者168例,DME患者73例(患病率16.22%)。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DME患病率分别为8.16%和17.21%,1型和2型糖尿病病程≥10年的患者DME患病率分别为15.39%和27.03%。局限型、弥漫型、缺血型和增生型DME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患病率分别为7.56%、5.56%、0.44%和2.44%。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和DR分期是与DME患病率相关的独立因素,DR分期是与各型DME患病率相关的共同的独立因素。结论随着糖尿病病程和DR病变程度的增加,DME患病率增加;DR病变程度与不同类型DME的患病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黄斑水肿 患病率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水中多种细胞因子与2型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的关系 被引量:23
14
作者 董宁 汤欣 +1 位作者 肖林 徐冰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56-361,共6页
背景 多种炎性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2型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ME)的发生和发展,一些因子已证实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ME的预测指标,对房水中多种相关细胞因子的同时检测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探讨房水中多种细胞因子与2型... 背景 多种炎性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2型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ME)的发生和发展,一些因子已证实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ME的预测指标,对房水中多种相关细胞因子的同时检测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探讨房水中多种细胞因子与2型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ME发生的关系.方法 纳入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于天津市眼科医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136例136眼,术中抽取房水0.lml,采用人磁性微球的多重免疫检测平板同时对房水中27种细胞因子的质量浓度进行测定.所有患者术前和术后4周进行黄斑区OCT检查,比较和分析房水中多种细胞因子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关系.结果 纳入的136眼中均成功实施了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共116眼完成了4周的随访,占85.29%.术后第4周,34眼发生ME,占29.31%,为ME(+)组,未发生ME者82眼,占70.69%,为ME(-)组,2个组间患者的基线资料匹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E(+)组术眼术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值为(237.24±24.16) μm,明显高于术前的(162.41±21.33) μm和ME(-)组术后4周的(185.53±18.35) 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ME(+)组患者房水中白细胞介素-1β (IL-1β)、IL-6、IL-8、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质量浓度明显高于M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4周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值与术前房水中IL-1β、IL-6、IL-8、IP-10、MCP-1和VEGF质量浓度均呈正相关(r=0.288,P=0.005;r=0.345,P=0.008;r=0.256,P=0.016;r=0.377,P=0.007;r=0.423,P=0.001;r=0.279,P=0.012).ME(+)组术眼房水中IL-10和IL-12的质量浓度明显低于M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17).术后4周,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与术前房水中IL-10和IL-12的质量浓度均呈负相关(r=-0.327,P=0.013;r=-0.264,P=0.036).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上述房水中高表达因子均为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ME发生的危险因素(OR=1.25,P=0.026;OR=1.31,P=0.006;OR=3.62,P<0.001;OR=1.82,P=0.007;OR=1.58,P<0.001;OR =4.21,P<0.001;OR=5.36,P<0.001;OR=0.19,P=0.011;OR =0.31,P=0.013).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房水中细胞因子IL-1β、IL-6、IL-8、IL-10、IL-12、IP-10、MCP-1和VEGF质量浓度与白内障术后ME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并发症 视网膜病变 细胞因子 黄斑水肿 房水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伐单抗与曲安耐德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近期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丽丽 张雯 +2 位作者 李立婕 金丽英 霍敏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59-563,共5页
背景黄斑水肿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损害视力的原因,玻璃体腔注射贝伐单抗和曲安奈德(TA)的方法已被用于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治疗,但2种药物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的评价和比较是非常必要的。目的评价和比较玻璃体腔注射贝伐单抗和TA治... 背景黄斑水肿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损害视力的原因,玻璃体腔注射贝伐单抗和曲安奈德(TA)的方法已被用于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治疗,但2种药物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的评价和比较是非常必要的。目的评价和比较玻璃体腔注射贝伐单抗和TA治疗DME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经OCT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确诊为DME者98例98眼,按就诊的先后时间分为贝伐单抗组和TA组,每组各49例49眼。贝伐单抗组患眼于角膜缘后4mm处行玻璃体腔注射贝伐单抗0.05ml(1.25mg),TA组玻璃体腔注射TA0.1ml(4mg)。术后4、8、12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眼的视力(国际视力表视力)、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眼压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临床试验。2组患者的人口基线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A组和贝伐单抗组患眼玻璃体注射后各时间点视力与注射前比较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贝伐单抗组在治疗后4~8周时视力最好,注射12周时视力较8周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79,P〈0.05);玻璃体注射前后不同时间2组患眼间的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玻璃体注射前后不同时问2组患眼间的CMT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但TA组和贝伐单抗组患眼玻璃体注射后各时间点CMT值与注射前比较均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1)。TA组患眼玻璃体注射后4、8、12周眼压值均明显高于贝伐单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TA组患眼玻璃体注射后4、8、12周眼压值均高于注射前基线值(P〈0.01),贝伐单抗组4、8、12周眼压值与注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组患眼玻璃体注射后眼压升高的发生率14.3%。结论玻璃体腔注射贝伐单抗治疗DME与TA玻璃体注射相比均能提高视力,减轻黄斑水肿。TA显效时间较贝伐单抗快,但贝伐单抗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单抗 曲安奈德 糖尿病 黄斑水肿 玻璃体注射 眼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6
16
作者 朱晶 吴超琼 +1 位作者 鲁铭 陈丹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27-330,共4页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活血利水方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76眼)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8眼。对照组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每月1次,连续3月,治疗组在...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活血利水方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76眼)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8眼。对照组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每月1次,连续3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益气活血利水方,每日2次,疗程均为3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央视网膜厚度(CMT)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的改变,综合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各时间点2组BCVA及CMT的改善程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好转(P<0.05),但至治疗后6月对照组BCVA呈现下降趋势,CMT呈现上升趋势,而治疗组疗效保持平稳,治疗后3月及6月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月对照组病例有效率为65.8%,治疗组有效率为86.8%,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拟益气活血利水方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可有效减轻视网膜渗漏及黄斑水肿,更能稳定现存视力,推迟复发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利水方 雷珠单抗 糖尿病黄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的不同类型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对康柏西普的治疗反应 被引量:16
17
作者 张怡 姚静 +3 位作者 权彦龙 王建明 邢瑶 周爱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01-1508,共8页
目的观察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的不同类型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对康柏西普的治疗反应,并分析可能影响治疗反应和效果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1年2月于我院确诊为DME且按照1+PRN方案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的患者6... 目的观察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的不同类型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对康柏西普的治疗反应,并分析可能影响治疗反应和效果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1年2月于我院确诊为DME且按照1+PRN方案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的患者65例76只眼的临床资料。根据OCT特征将其分为3种类型:囊样黄斑水肿(CME)28只眼,浆液性视网膜脱离(SRD)33只眼和弥漫性视网膜增厚(DRT)15只眼。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及首次治疗后3月时各组患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RT);比较不同类型DME的基线OCT特征并分析其与康柏西普治疗反应及效果的关系。结果3种类型DME治疗后3月BCVA均较基线明显好转(P<0.05)。3种类型DME治疗后3月CRT均明显低于基线(P<0.05)。基线视网膜外层高反射点(HF)数量、椭圆体带(EZ)中断比例在SRD组中最高(P<0.05)。基线视网膜外层HF与基线CRT、CRT改变量、治疗后CRT均相关(P<0.05)。基线外界膜(ELM)/EZ中断组较连续组基线视力更差、基线CRT更高,治疗后3月CRT改变量更大、BCVA更差(P<0.05)。结论3种类型DME在接受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后,功能学指标BCVA和形态学指标CRT均得到明显改善,其中,SRD类型对康柏西普治疗的形态学反应最好,DRT类型的形态学反应相对较差。更多的基线外层HF可能预示着更好的形态学治疗反应。基线ELM/EZ中断则提示治疗后3月视力预后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糖尿病黄斑水肿 康柏西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1
18
作者 李沭岩 刘莎莎 +1 位作者 刘丽华 李婧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43-647,共5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阐明这种联合治疗方法治疗DME的优势。方法:采用临床病例对照研究。经眼底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及黄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确... 目的:探讨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阐明这种联合治疗方法治疗DME的优势。方法:采用临床病例对照研究。经眼底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及黄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为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和增殖性DR伴黄斑水肿的71例(85眼)患者被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42眼行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和单纯光凝组(43眼仅行视网膜光凝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处视网膜厚度(CMT)和眼压的变化,并进行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后患者BCVA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单纯光凝组治疗后患者BCVA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凝治疗后1、3、6个月联合治疗组患者BCVA优于单纯光凝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光凝治疗后1、3、6个月时2组患者CMT均降低,且各阶段联合治疗组患者CMT均值小于单纯光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发生青光眼、白内障、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脉络膜脱离和感染性眼内炎等眼部及全身严重并发症。结论:视网膜激光光凝联合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DR并发黄斑水肿可以更快速有效地减轻黄斑水肿并改善视力,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珠单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黄斑水肿 全视网膜光凝 黄斑区格栅样光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贝伐单抗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疗效观察 被引量:25
19
作者 钱彤 黎晓新 +2 位作者 尹虹 梁建宏 齐慧君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评估玻璃体腔注射贝伐单抗bevacizumab(Avastin)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接受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DME的患者57例(68眼),所有患者均接受玻璃体腔内注射Avastin1.25mg(0.05mL)。治疗前及治疗后1、2、3d,3、... 目的评估玻璃体腔注射贝伐单抗bevacizumab(Avastin)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接受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DME的患者57例(68眼),所有患者均接受玻璃体腔内注射Avastin1.25mg(0.05mL)。治疗前及治疗后1、2、3d,3、6、12周进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裂隙灯及间接检眼镜检查。治疗前及治疗后3、6、12周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12周行彩色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有21、13、2眼分别需要注射2、3、4次。随访时间2~19个月,平均(3.10±1.62)个月。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视力及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的改变。结果治疗后患者视力明显提高,CMT平均值治疗前为(506.19±153.78)μm,治疗后3、6、12周时均明显减低(t=3.45,3.18,3.46,P<0.05),治疗后末次随诊时为(379.10±166.32)μm,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19,P=0.000)。随访中未见眼压异常改变及白内障的进展,未见与药物有关的眼部和全身不良反应。结论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后,黄斑水肿明显减轻,视力稳定并提高,必要时需要连续注射治疗,长期效果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单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黄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新泾社区2型糖尿病居民5年随访的前瞻性调查研究 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黄斑水肿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 被引量:64
20
作者 金佩瑶 彭金娟 +5 位作者 邹海东 王伟伟 傅炯 白雪林 许迅 张皙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63-367,共5页
背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和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是2型糖尿病常见的眼底并发症,目前国外关于2型糖尿病人群DR和DME发病率及危险因素的研究结果差异较大,可能与研究对象的种族不同有关,而中国的相关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较少。目的... 背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和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是2型糖尿病常见的眼底并发症,目前国外关于2型糖尿病人群DR和DME发病率及危险因素的研究结果差异较大,可能与研究对象的种族不同有关,而中国的相关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较少。目的了解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中DR和DME的5年发病率,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2007--2012年上海市新泾社区中805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DR和DME的发病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其中2007年为基线调查阶段,2012年为终末调查阶段,每年对该人群进行检查,包括一般资料的收集、全身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眼科检查,结合OCT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成像依据目前通用的国际临床分类方法对DR和DME进行分级。将DR和DME发病作为结局变量,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DR和DME5年发病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基线调查时无DR的2型糖尿病患者322例,其中151例在终末调查时发生DR,5年累积发病率为46.89%。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高血糖[优势比(OR)=1.12,95%可信区间(CI):1.01—1.24,P=0.03]和高血压(OR=1.80,95%CI:1.14~2.86,P=0.01)是DR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基线调查时无DME的2型糖尿病患者629例,其中124例在5年后发生DME,5年累积发病率为19.71%。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高血糖是DME唯一的独立影响因素(OR=1.36,95%CI:1.24—1.49,P〈O.01)。结论高血糖和高血压在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DR和DME的发病中寿桎雷喜作用.中国2珏!l糖尿病寓者府严格榨制向糖和ffn乐7k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流行病学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因学 发病率 血糖/代谢 高血压 危险因素 中国人/流行病调查 糖尿病黄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