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结合豁痰祛瘀疏肝开窍法对难治性突发性聋患者SAS评分的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宋红梅 徐芳 +7 位作者 陈燕 熊大经 林俞利 刘露 谭汝婷 赵兴泉 钟渠 蔡粤川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176-180,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刺法结合中药对难治性突发性聋患者焦虑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来自三家医院耳鼻喉科的门诊患者8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深刺组:深刺结合中药汤剂;普通针刺组:普通针刺结合中药汤剂;中药组:口服中药汤剂。每组28例患者,治疗3... 目的观察不同刺法结合中药对难治性突发性聋患者焦虑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来自三家医院耳鼻喉科的门诊患者8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深刺组:深刺结合中药汤剂;普通针刺组:普通针刺结合中药汤剂;中药组:口服中药汤剂。每组28例患者,治疗30次为1个疗程。针刺每天1次,每周针刺5次,周六、周日休息,共治疗30 d。中药治疗方法:口服中药汤剂,每次150 mg,每日3次,统一煎中药和配送,周六、周日休息,共服用30 d。针刺选穴:听会(患侧)、耳门(患侧)、听宫(患侧)、翳风(患侧)、率谷(患侧)、瘛脉(患侧)、风池(双侧)、头皮针:晕听区;中渚(双侧),外关(双侧),每治疗10 d测定纯音听阈值,治疗结束前后测定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治疗前后配对t检验,SPSS统计分析。结果普通针刺组治疗前焦虑自评量表得分显著高于治疗后得分(P<0.05);深刺组治疗10 d后听阈均值明显低于治疗前听阈均值(P<0.05),治疗20 d后听阈均值明显低于治疗10 d后听阈均值(P<0.05),治疗30 d后听阈均值明显低于治疗20 d后听阈均值(P<0.05)。普通针刺组治疗20 d后听阈均值明显低于治疗10 d后听阈均值(P<0.05),治疗30 d后听阈均值明显低于治疗20 d后听阈均值(P<0.05),治疗30 d后听阈均值明显低于治疗前听阈均值(P<0.05)。中药组治疗30 d后听阈均值比治疗20 d后听阈均值有明显下降作用(P<0.05)。结论普通针刺组改善突发性聋患者焦虑症状比中药组和深刺组疗效好。3组治疗结束后均有降低患者听阈均值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豁痰祛瘀 疏肝开窍 难治性突发性聋 焦虑自评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鼓室内应用地塞米松补救性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聋相关文献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魏浩 陆玲 +7 位作者 王茂华 王凯健 董健菲 喻唯唯 高松 李依寒 高下 钱晓云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41-645,共5页
目的探讨鼓室内不同给药方式应用地塞米松补救性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聋的疗效。方法通过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CBM、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2005~2018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鼓室内与全身应用糖皮质激... 目的探讨鼓室内不同给药方式应用地塞米松补救性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聋的疗效。方法通过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CBM、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2005~2018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鼓室内与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补救性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聋的相关文献,使用RevMan5.3软件对各研究的原始数据中疗效、给药方式等指标进行Meta分析,比值比(odds ratio,OR)值和95%CI作为本研究的效应指标,异质性检验的指标选用I 2和P值。结果本研究共检索756篇文献,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2篇,均为英文,共收集病例数836例;其中7篇文献报道鼓室内给药的不良反应,如眩晕、耳鸣等,均可在休息或停药后缓解,鼓室内或全身给药方式中均未出现听力下降、肝肾损害等不良反应。Meta分析显示鼓膜穿刺组疗效明显高于全身用药组(P<0.01,OR=4.59,95%CI为2.83~7.46),鼓室置管组疗效明显高于全身用药组(P<0.01,OR=4.30,95%CI为2.39~7.72),圆窗置管组疗效明显高于全身用药组(P<0.01,OR=8.22,95%CI为3.32~20.34),圆窗置管组疗效高于鼓室置管组(P<0.05,OR=3.55,95%CI为1.35~9.35)。结论对于全身治疗效果欠佳的难治性突发性聋患者,糖皮质激素鼓室内给药可作为有效的补救性治疗方式,鼓室内圆窗置管给药听力恢复疗效优于鼓室置管给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鼓室内给药 难治性突发性聋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