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3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D-1抑制剂联合阿扎胞苷和H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一项前瞻性、单臂、Ⅱ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蔡成森 王如菊 +4 位作者 徐晓燕 顾骋圆 康慧珠 刘跃均 韩悦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72-979,共8页
目的:评估PD-1抑制剂联合阿扎胞苷和H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R/R AM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单臂、Ⅱ期临床研究,纳入2020年12月到2023年8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符合入组标准的R/R AML患者20例,在... 目的:评估PD-1抑制剂联合阿扎胞苷和H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R/R AM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单臂、Ⅱ期临床研究,纳入2020年12月到2023年8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符合入组标准的R/R AML患者20例,在挽救治疗后可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评估疗效、安全性。结果:20例患者中,男14例和女6例,平均年龄为(50.7±15.3)岁。1疗程的总反应率(ORR)为75.0%(15/20),2疗程达到完全缓解(CR)或血细胞计数不完全恢复的完全缓解(CRi)有7例(35.0%)。8例患者接受allo-HSCT。主要不良事件是血液学毒性,未发生5级不良事件。结论:PD-1抑制剂联合阿扎胞苷和HAG方案是R/R AML的一种可行且相对安全的治疗选择,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1抑制剂 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 HAG 阿扎胞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周辉晟 李雨晴 +5 位作者 王雨欣 狐亚磊 闵凯莉 高春记 刘代红 高晓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共11页
目的:评价DCAG(地西他滨、阿糖胞苷、蒽环类药物、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R/R)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解放军总医院诊治的R/R AML患者的临床资料。主... 目的:评价DCAG(地西他滨、阿糖胞苷、蒽环类药物、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R/R)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解放军总医院诊治的R/R AML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观察终点包括疗效,通过总反应率(ORR)和安全性来衡量。次要观察终点包括总生存期(OS)、无事件生存期(EFS)和缓解持续时间(DOR)。患者从入组开始随访至死亡、或最后一次随访结束(2023年6月1日),以最先发生者为准。结果:纳入64例既往治疗失败的患者,64例患者均至少完成1个周期的治疗,26例和5例患者分别完成2个周期和3个周期DCAG方案的治疗。ORR为67.2%[39例完全缓解(CR)/CR伴血液学不完全恢复(CRi),4例部分缓解(PR)]。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62.0(1.0-120.9)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和无事件生存期分别为23.3和10.6个月。有应答者(CR/CRi/PR)的中位OS为51.7(3.4-100.0)个月,而无应答者的中位OS为8.4(6.1-10.7)个月(P<0.001)。在所有患者中均观察到3-4级的血液学毒性。4例患者在化疗后8周内死于病情快速进展。结论:DCAG方案是治疗R/R AML的一种可行、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 难治 急性白血病 DCAG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BCL-2和MCL-1在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马倩英 魏自秀 成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8-921,共4页
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R/RAML)的预后差,死亡率高,目前没有标准的挽救疗法。作为一种逃避凋亡的方法,癌细胞通常会上调抗凋亡蛋白BCL-2和MCL-1。近年来,含维奈克拉(VEN)的方案用于治疗R/R AML展现出一定的疗效,但VEN的普遍使用带... 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R/RAML)的预后差,死亡率高,目前没有标准的挽救疗法。作为一种逃避凋亡的方法,癌细胞通常会上调抗凋亡蛋白BCL-2和MCL-1。近年来,含维奈克拉(VEN)的方案用于治疗R/R AML展现出一定的疗效,但VEN的普遍使用带来了新的耐药挑战,而MCL-1和/或BCL-XL高表达是VEN耐药的主要原因,早期靶向BCL-2/BCL-XL/MCL-1能够延缓或阻止耐药的产生。因此,选择性靶向BCL-2和MCL-1治疗R/RAML是一种可行的治疗策略。本文主要围绕靶向BCL-2和MCL-1用于R/RAML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难治 急性白血病 MCL-1 BCL-2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奈克拉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雷芳 费小明 +3 位作者 杨元林 季艳萍 余先球 汤郁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48-353,共6页
目的:评价维奈克拉(venetoclax,VEN)快速剂量递增、最长治疗时间为14天,联合低剂量阿糖胞苷(low-dose cytarabine,LDAC)方案挽救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relapsed/refractory acute myeloid leukemia,R/RAML)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目的:评价维奈克拉(venetoclax,VEN)快速剂量递增、最长治疗时间为14天,联合低剂量阿糖胞苷(low-dose cytarabine,LDAC)方案挽救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relapsed/refractory acute myeloid leukemia,R/RAML)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3年11月于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接受VEN+LDAC方案挽救治疗的16例R/R AML患者,所有患者既往均未接受过含VEN方案治疗。该方案VEN的剂量第1天为200 mg,其后均为400 mg固定剂量;LDAC 20 mg/m^(2)/d皮下注射。患者在治疗第8天复查骨髓,根据骨髓增生情况决定总疗程为10天还是14天。所有患者均不给予VEN单药治疗。有治疗反应的患者采用相同方案维持直到疾病进展或移植。结果:本研究纳入的R/R AML患者,中位随诊时间为27.5个月。治疗期间未发生有临床表现的肿瘤溶解综合症(tumor lysis syndrome,TLS)。治疗后总反应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为68.75%,其中4例达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1例达血液学未恢复的完全缓解(CR with incomplete hematologic recovery,CRi),6例达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达最佳疗效的治疗周期中位数为1个周期。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为5.8(0.5~47.2)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22.2(7.3~42.9)个月。发生的不良反应主要为3~4级的血液学不良事件和感染。结论:本研究根据治疗第8天骨髓复查结果调整用药天数的VEN+LDAC方案,对于既往没有接受过含VEN方案治疗的R/R AML患者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率。即使14天的VEN+LDAC治疗也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奈克拉 低剂量 阿糖胞苷 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青 冯茹 +5 位作者 刘启发 刘晓力 徐冰 郑维扬 孟凡义 周淑芸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934-936,共3页
目的分析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预后因素,为难治性AML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接受了2个标准DA方案诱导治疗的48例复发性难治性AML患者,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对标准诱导治疗的反应,遗传学异常、骨髓中白血病细胞比... 目的分析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预后因素,为难治性AML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接受了2个标准DA方案诱导治疗的48例复发性难治性AML患者,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对标准诱导治疗的反应,遗传学异常、骨髓中白血病细胞比例、外周血情况、髓外浸润以及乳酸脱氢酶(LDH)等因素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结果经Cox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在标准诱导治疗后达到完全缓解、缓解期大于6个月、有较好预后的细胞遗传学异常、骨髓白血病细胞比例小于50%、无严重贫血、无肝脾肿大和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血清LDH小于360 U/L者预后较好;而年龄、性别、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以及淋巴结肿大对患者生存期无明显影响。结论对于有较好预后因素的AML患者应给予积极的治疗,争取较长的持续缓解期;对于预后差的病例应尽快予以异基因骨髓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 预后 治疗 移植 阿糖胞苷 米托蒽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现状及新药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文凤 周靖博 +1 位作者 赵艳红 于洪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07-1911,共5页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总体治疗效果差,复发难治是其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复发难治性AML(R/R-AML)患者白血病细胞通常对常规化疗耐药,亟需新的治疗方案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率及延长生存期。对于R/R-AML,除进入临床试验外,尚无推荐的统一...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总体治疗效果差,复发难治是其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复发难治性AML(R/R-AML)患者白血病细胞通常对常规化疗耐药,亟需新的治疗方案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率及延长生存期。对于R/R-AML,除进入临床试验外,尚无推荐的统一治疗方案,目前主要以挽救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为主,HSCT是目前唯一可能治愈的方法,但该类患者大多数预后仍差。近年来AML的治疗进展迅速,新的治疗方案层出不穷,多种新药成为研究的热点,并通过与原有化疗药物联合使用提高化疗敏感性、克服化疗耐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R/R-AML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改善了患者的整体预后。本文将对R/R-AML的治疗现状及新药研究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分子靶向药物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西他滨联合低剂量阿糖胞苷治疗老年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疗效、预后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0
7
作者 陈冬 陆滢 +3 位作者 裴仁治 叶佩佩 张丕胜 马俊霞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90-395,共6页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联合低剂量CAG化疗方案治疗老年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的疗效、预后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在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40例老年复发/难治性AML患者(69-85岁)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联合低剂量CAG化疗方案治疗老年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的疗效、预后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在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40例老年复发/难治性AML患者(69-85岁)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联合治疗组采用地西他滨联合低剂量CAG方案(地西他滨,15 mg/m^2,d 1;阿克拉霉素,10 mg/m^2,d 3-6;注射用阿糖胞苷,10 mg/m^2,d 1-14;注射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200μg/(m^2·d),d 1-14)。对照组采用标准CAG方案(阿克拉霉素20 mg/m^2,d 1-4;注射用阿糖胞苷,15 mg/m^2,d 1-14;G-CSF400μg/(m^2·d),d 1-14)。2周1疗程,连续用药2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CR)、总缓解率(ORR),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1年生存率,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的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治疗组CR 55.00%(11/20),OR 85.00%(17/20)(P <0.05);CAG组CR 30.00%(6/20),OR50.00%(10/20)。截止至2018年2月,40例患者中17例存活,20例死亡,3例失访,中位随访时间12(2-35)个月。联合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13(2-35)个月,1年OS率为70.00%;CAG组中位生存时间10(2-31)个月,1年OS率为5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外周血WBC、Plt数高于CAG组,Hb水平低于CAG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肺部感染、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CAG组(65.00%vs 25.00%,50.00%vs 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地西他滨联合低剂量CAG方案治疗老年复发/难治性AML近期疗效显著,远期疗效并无差异,但不良反应增加,在临床在治疗过程中要及时给予预防性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西他滨 阿糖胞苷 CAG方案 急性白血病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RAEB及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4
8
作者 杨雪良 吴亚妹 +8 位作者 曹永彬 李晓红 徐丽昕 刘周阳 刘蓓 闫蓓 李松威 达万明 吴晓雄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56-1061,共6页
目的:观察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RAEB(MDS-RAEB)及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1例MDS-RAEB及难治性AML患者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RAEB(MDS-RAEB)及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1例MDS-RAEB及难治性AML患者临床疗效,给予患者地西他滨+CAG方案治疗:地西他滨20 mg/(m2·d),d 1-5;阿柔比星10 mg/d,d 6-13;阿糖胞苷20 mg/d,d 6-19;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300μg/d,d 6-19)。结果:1个疗程后,21例患者中完全缓解8例(42.1%),部分缓解8例(42.1%),血液学改善2例,未缓解1例,死亡2例;1年总生存(OS)率为67.5%。12例年龄≥60岁患者中完全缓解6例(60%,6/10),1年OS率为62.5%。13例高危核型患者中完全缓解6例(54.5%,6/11);1年OS率为61.5%。治疗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为肝功能损害和胃肠道反应。结论: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MDS-RAEB及难治性AML安全有效,可延长难治恶性血液病患者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西他滨 急性白血病 增生异常综合征 CAG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HA及新型联合预激化疗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队列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马肖容 王瑾 +12 位作者 张王刚 陈银霞 曹星梅 何爱丽 刘捷 王剑利 古流芳 雷博 张鹏宇 赵万红 杨云 王芳侠 徐燕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69-374,共6页
目的:本文探讨GHA(G-CSF+高三尖杉酯碱+小剂量阿糖胞苷)及GHAA和GHTA等新型联合预激化疗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寻求高效低毒的新型化疗方案,并探索其与共刺激分子B7.1的关... 目的:本文探讨GHA(G-CSF+高三尖杉酯碱+小剂量阿糖胞苷)及GHAA和GHTA等新型联合预激化疗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寻求高效低毒的新型化疗方案,并探索其与共刺激分子B7.1的关系。方法:应用GHA标准预激化疗方案,即G-CSF 100μg/(m2·d)皮下注射,d 0-14;高三尖杉酯碱1.0 mg/(m2·d)静脉点滴,d 1-14;阿糖胞苷(Ara-C)7.5-10 mg/(m2·d)皮下注射,q12h,d 1-14,以及GHAA、GHTA等联合预激化疗(联合阿柔比星20 mg d 1-7或吡柔比星20 mg d 1-7)治疗74例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和46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RAEB和RAEBT),与常规化疗组(MA、TAE方案)56例比较,分别观察不同方案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治疗相关死亡率并随访生存;同时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肿瘤细胞上共刺激分子B7.1的表达并与临床疗效比较。结果:1预激化疗组治疗难治性AML缓解率67.56%(CR率54.05%,PR率13.51%),疗效显著优于常规化疗组(P<0.05),其中AML-M2组、AML-M5组CR率(65.51%,61.90%)显著高于其它AML亚型(P<0.05),最长持续缓解已4年,2治疗MDS缓解率60.87%(CR率45.65%,PR率15.22%),预激化疗组疗效也显著优于常规化疗组(P<0.05)。3与GHA标准预激化疗相比,无论难治性AML还是MDS,新型联合预激化疗缓解率较高,其中AML缓解率为85.18%,MDS缓解率为81.25%,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4化疗后出现粒细胞缺乏及血小板减少、贫血等,平均持续时间7-14 d,重症感染发生率1%,无严重出血、消化道反应和心、肝、肾功能损害,治疗相关死亡率为零。预激化疗组主要观察指标与常规化疗组相比,Ⅲ/Ⅳ毒副作用明显减轻,安全性好,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5AML和MDS以及不同类型B7.1表达阳性率差异较大,AML-M2组、AML-M5组明显高于其它AML组(P<0.05)。同一病例B7.1表达与预激化疗疗效呈正相关,即化疗有效病例B7.1表达往往阳性,而B7.1表达阴性者的治疗几乎无效。结论:含有高三尖杉酯碱的GHA和GHAA、GHTA等联合预激化疗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较轻,无严重毒副作用和治疗相关死亡率,尤其是新型GHAA和GHTA等新型联合预激化疗较传统GHA更优,是高效低毒的新型化疗方案。肿瘤细胞上的共刺激分子B7.1表达可能与预激化疗疗效有关,其机理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激化疗 急性白血病 增生异常综合征 B7.1共刺激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HA预激化疗方案对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及其与共刺激分子B7.1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银霞 马肖容 +3 位作者 张王刚 刘捷 曹星梅 何爱丽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1002-1005,共4页
本研究探讨G-CSF联合高三尖杉酯碱(homoharringtonine)和小剂量阿糖胞苷(cytarabine,Ara-C)的GHA预激化疗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寻求高效低毒的新型化疗方案,探索其与共刺... 本研究探讨G-CSF联合高三尖杉酯碱(homoharringtonine)和小剂量阿糖胞苷(cytarabine,Ara-C)的GHA预激化疗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寻求高效低毒的新型化疗方案,探索其与共刺激分子B7.1的关系。应用GHA标准预激化疗方案G-CSF[200μg/(m2·d)皮下注射,第1-14天];高三尖杉酯碱[1mg/(m2·d)静脉点滴,第1-14天];阿糖胞苷[10mg/m2,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第1-14天]治疗79例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和2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与传统MA方案化疗组比较,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治疗相关死亡率并随访。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肿瘤细胞上共刺激分子B7.1的表达并与临床疗效比较。结果表明:GHA预激化疗治疗后难治性AML缓解率60.7%(完全缓解率43%,部分缓解率17.7%),治疗MDS有效率52.4%。粒细胞缺乏发生率25%,平均持续时间3.5天。重症感染发生率3%,无严重出血、消化道反应,心、肝、肾功能损害轻微,患者均痊愈。治疗相关死亡率为零。AML-M2组、AML-M5组完全缓解率较高(60.9%,61.9%),最长持续缓解期已4年。各组肿瘤细胞上共刺激分子B7.1表达阳性率差异较大(0%-66.7%),正常对照组为0,AML-M2组和AML-M5组明显高于其它AML组和正常对照组,且表达率与预激化疗疗效呈正相关。结论:GHA预激化疗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较轻,无严重毒副作用和治疗相关死亡率,无病生存期长,是高效低毒的新型化疗方案。肿瘤细胞上共刺激分子B7.1表达可能与预激化疗疗效有关,其机理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激化疗 急性白血病 增生异常综合征 B7.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AT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晓梅 翁建宇 +13 位作者 邓程新 王玉连 晁志 赖沛龙 李敏明 廖鹏军 黄欣 凌伟 万长春 吴穗晶 钟立业 陆泽生 邹小立 杜欣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99-404,共6页
目的:观察CLAT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R-AM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13年6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广东省人民医院采用CLAT方案治疗R-AML患者18例,中位年龄37岁(18-58)岁;男性16例,女性2例。CLAT方案:克拉屈滨(Cla)5 mg/(m^2·... 目的:观察CLAT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R-AM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13年6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广东省人民医院采用CLAT方案治疗R-AML患者18例,中位年龄37岁(18-58)岁;男性16例,女性2例。CLAT方案:克拉屈滨(Cla)5 mg/(m^2·d),d 1-5;阿糖胞苷(Ara-C)1.0 g/(m^2·d),d 1-5;拓扑替康(Top)1.25 mg/(m^2·d),d 1-5;粒细胞集落刺激因(G-CSF)300μg/d,第6天直至中性粒细胞(ANC)>1.0×10~9/L。结果:18例患者中2例因早期死亡未进行疗效评估,可评估疗效的16例患者。10例(55.6%)获得完全缓解(CR),2例(11.1%)部分缓解(PR),总有效率(OR)66.7%(12/18),4例(22.2%)未缓解(NR)。CLAT化疗后,所有患者均出现重度骨髓抑制,ANC<0.5×10~9/L的中位持续时间为13(2-21)d,血小板<20×10~9/L中位持续时间为12(2-21)d,感染发生率为100%,2例因感染早期死亡,16例患者发生Ⅱ-Ⅳ级感染,均能获得有效控制。主要非血液学毒性为Ⅰ-Ⅱ度恶心、呕吐、腹泻、皮疹,经对症支持治疗后好转。CR患者预期平均OS为11.6±2.5个月(95%CI:6.7-16.64),中位OS为9.5个月;预期平均DFS为11.4±2.7个月(95%CI:6.1-16.7),中位DFS为9.5个月;CR患者预期1年OS和DFS分别为45%和46.9%。结论:CLAT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有效,患者耐受性良好,可作为桥接移植的挽救治疗方案,并为不适合使用蒽环类药物化疗的难治患者提供了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AT方案 急性白血病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AG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戴秋新 徐昕 +3 位作者 孟文俊 杨建刚 徐茂忠 赵钰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729-731,共3页
目的:探讨FLAG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FLAG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37例。FLAG方案为氟达拉滨(Flu)30 mg/m2,dl~d5,阿糖胞苷(Ara-C)2 g,d1~d5,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5μg/kg d0... 目的:探讨FLAG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FLAG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37例。FLAG方案为氟达拉滨(Flu)30 mg/m2,dl~d5,阿糖胞苷(Ara-C)2 g,d1~d5,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5μg/kg d0直到白细胞恢复超过>1.5×109/L。结果:37例患者中12例完全缓解(CR),CR率为32.4%。随访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为6.2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为10.3个月。26例复发患者FLAG方案治疗前少于3个疗程化疗的患者与3个及3个以上化疗疗程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FL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复发 难治 氟达拉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拉非尼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治疗FLT3^+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初步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刘筱姝 龙慧 +4 位作者 黄宇贤 许剑辉 朱俊谕 杜庆锋 吴秉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94-398,共5页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治疗FLT3^+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应用索拉非尼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治疗7例FLT3^+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并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经治疗后7例FLT3^+复发难...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治疗FLT3^+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应用索拉非尼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治疗7例FLT3^+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并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经治疗后7例FLT3^+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5例达完全血液学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2例达部分血液学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总有效率(overall remission rate,ORR)为100%。7例均未发生严重出血、恶心和呕吐等不良反应。结论:索拉非尼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可以诱导复发难治性FLT3^+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缓解并具有一定疗效,因此值得进一步对其研究和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 复发性 急性白血病 FLT3 索拉非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基因突变特征及预后生存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苗 田红娟 +4 位作者 毛东锋 赵霄晨 张姝婷 赵芳卿 吴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91-697,共7页
目的:对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进行二代测序基因检测分析,探讨AML患者的基因突变特点及生存时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92例初诊AML(非APL)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二代测序进行AML相关基因检测,分析AML患... 目的:对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进行二代测序基因检测分析,探讨AML患者的基因突变特点及生存时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92例初诊AML(非APL)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二代测序进行AML相关基因检测,分析AML患者的基因突变特点及生存时间。结果:92例患者中,男性41例,女性51例。共检测到38种基因突变。62例患者至少携带1个基因突变,30例患者未检测到基因突变。14例预后良好组患者基因突变频率较高的为NRAS、KIT(21.43%,n=3),KRAS(14.29%,n=2);64例预后中等患者基因突变频率较高的为DNMT3A(18.75%,n=12)、NPM1(17.19%,n=11)、IDH2、FLT3-ITD、CEBPA(12.50%,n=8)、TET2(10.94%,n=7);14例预后不良组患者基因突变频率较高的为ASXL1、TP53、EZH2、NRAS(14.29%,n=2)。经统计学分析发现,KIT在中危组中变异相对热点,DNMT3A在高危组的变异相对热点(P<0.05)。将在不同预后组中突变率较高的基因NRAS、KIT、IDH2、DNMT3A、NPM1、FLT3-ITD与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KIT是影响患者OS的因素(P<0.05),其余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ML患者基因突变频率较高,本研究中67.4%的患者至少携带1个基因突变,不同基因在不同的染色体核型患者中突变频率不一致,存在明显的优势突变,并且KIT、DNMT3A可以作为评估预后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突变基因 二代测序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奈克拉长疗程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生存分析及影响因素
15
作者 孔繁聪 纪德香 +6 位作者 喻敏 齐凌 宋宝全 陈志未 李甜甜 张卢涛 李菲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15-522,共8页
目的:探讨维奈克拉为基础(venetoclax based,VEN-based)的方案长疗程治疗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非M3型)的生存及影响因素,为AML的维持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4年1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 目的:探讨维奈克拉为基础(venetoclax based,VEN-based)的方案长疗程治疗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非M3型)的生存及影响因素,为AML的维持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4年1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至少4个疗程VEN-based方案治疗的初治AML患者资料,分析其复合完全缓解率(composite complete response rate,cCR)、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的阴性率、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无复发生存时间(relapse-free survival,RF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0例初治AML患者,中位年龄65(53~78)岁,中位治疗7(4~20)个疗程。1个疗程治疗后cCR和MRD阴性率分别为80.0%和63.3%。累积cCR为96.7%,MRD阴性率为80.0%。中位随访21.3(95%CI:14.7~27.9)个月,中位OS为32.3个月,中位RFS未达到,2年OS率和RFS率分别为70.6%和54.8%。单因素分析提示2017版欧洲白血病网(ELN)危险度分层预后不良及复发影响RFS及OS(P<0.05),多因素分析未提示上述因素与生存率有关(P>0.05)。安全性方面以血液学不良反应最为常见,其次为感染,总体耐受性良好。结论:VEN-based方案长疗程治疗AML患者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好,50%以上患者可获2年以上生存。VEN-based方案可作为AML患者有效维持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维奈克拉 维持治疗 疗效 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肉减少症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治疗反应及预后的预测价值
16
作者 赵娟 李佳 +2 位作者 钱玲玲 丁佐凤 张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6-1022,共7页
目的:探讨肌肉减少症对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治疗反应及预后的影响,以揭示其对AML患者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初诊并接受诱导化疗的122例AML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多频率生物... 目的:探讨肌肉减少症对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治疗反应及预后的影响,以揭示其对AML患者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初诊并接受诱导化疗的122例AML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多频率生物电阻抗分析仪进行身体成分测量,评估是否存在肌肉减少症。将所有患者分为肌肉减少症与非肌肉减少症组,采用Kaplan-Meier曲线和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生存差异。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进一步确定肌肉减少症与AML患者预后的关联强度。结果:在122例AML患者中,共46例(37.7%)在接受诱导化疗前被诊断为肌肉减少症。肌肉减少症患者的BMI显著低于非肌肉减少症患者(t=4.258,P<0.001),且肌肉减少症患者接受诱导化疗后的完全缓解(CR)率与部分缓解(PR)率明显更低(χ^(2)=6.348,P=0.042)。Kaplan-Meier曲线显示,肌肉减少症患者的中位总体生存期(OS)明显短于非肌肉减少症患者,分别为20.7(95%CI:12.6-27.8)个月和27.8(95%CI:22.3-31.9)个月(χ^(2)=5.659,P=0.017)。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接受标准诱导化疗的AML患者中,肌肉减少症与非肌肉减少症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12.2(95%CI:5.4-24.7)个月与26.1(95%CI:16.7-35.4)个月(χ^(2)=3.949,P=0.047)。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肌肉减少症(HR=1.671,95%CI:1.034-2.701,P=0.036)是AML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肌肉减少症与AML患者低治疗反应率及不良预后相关,或许可作为预测AML患者临床结局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肌肉减少症 身体成分 治疗反应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中心伴8号染色体三体的原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儿47例病例系列报告
17
作者 郑方圆 王淼 +3 位作者 陆爱东 贾月萍 张乐萍 曾慧敏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1-184,共4页
背景伴8号染色体三体(+8)在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通常提示预后中等或较差,但其在儿童AML中的临床意义,目前研究较少。目的探讨+8 AML患儿的临床特征、早期疗效、预后结局及影响因素。设计病例系列报告。方法纳入2009年1月至2023年1... 背景伴8号染色体三体(+8)在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通常提示预后中等或较差,但其在儿童AML中的临床意义,目前研究较少。目的探讨+8 AML患儿的临床特征、早期疗效、预后结局及影响因素。设计病例系列报告。方法纳入2009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儿科就诊的+8 AML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细胞遗传学特征、诱导化疗后完全缓解(CR)和总生存(OS)情况,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CR影响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生存函数并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通过Cox回归模型进行OS影响因素分析。主要结局指标诱导化疗后CR获得率和OS。结果研究期间812例原发性AML患儿中,+8 AML患儿48例(5.9%),除外未完成诱导化疗的1例,47例纳入本文分析,女17例(36.2%),初诊时中位年龄9岁。单纯+8 AML患儿11例(23.4%),伴有额外遗传学异常患儿36例(76.6%)。依据2020年欧洲白血病网络(ELN)AML危险度分层标准,+8 AML伴预后良好遗传学异常15例、伴预后中等遗传学异常17例、伴预后不良遗传学异常15例。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为合并KMT2A重排(19.1%),最常见的基因突变为合并FLT3-ITD突变(29.8%)。诱导化疗后CR获得率63.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伴预后不良遗传学异常是CR的独立影响因素(HR=0.13,95%CI:0.02~0.93)。47例患儿中位生存时间为40个月,3年OS为(77.8±6.2)%,未发现O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8染色体在本研究AML儿童中发生率低于成人及国外儿童,易合并额外遗传学异常,伴预后不良遗传学异常者在诱导化疗后不容易获得CR,未发现OS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号染色体三体 儿童 急性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C00641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活力和凋亡的影响
18
作者 张运玲 杨莹 +1 位作者 孙寅 柴红丽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98-1006,共9页
目的:探讨LINC00641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活力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RT-qPCR检测人正常骨髓基质细胞系HS-5和AML细胞株中LINC00641、miR-204-5p、MT1X相对表达水平,筛选出最佳细胞系THP-1进行后续实验;生物信息学、双荧... 目的:探讨LINC00641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活力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RT-qPCR检测人正常骨髓基质细胞系HS-5和AML细胞株中LINC00641、miR-204-5p、MT1X相对表达水平,筛选出最佳细胞系THP-1进行后续实验;生物信息学、双荧光素酶实验、pull down实验、RIP实验验证LINC00641、MT1X与miR-204-5p靶向关系,EdU、CCK-8、流式细胞术、Transwell小室法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Western blot检测MT1X、CyclinD1、Bcl-2、Bax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HS-5细胞比较,HL60、THP-1、U937、KG1细胞中LINC00641、MT1X表达显著升高,而miR-204-5p表达显著降低,其中THP-1细胞变化最为显著(P<0.05)。沉默LINC00641或过表达miR-204-5p均可显著抑制THP-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细胞数、CyclinD1、Bcl-2蛋白表达,促进细胞凋亡和Bax蛋白表达(均P<0.05)。生物信息学、双荧光素酶实验、pull down实验、RIP实验均证实LINC00641、MT1X与miR-204-5p存在靶向关系,抑制miR-204-5p或过表达MT1X可分别逆转沉默LINC00641或过表达miR-204-5p对THP-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减少细胞凋亡。结论:LINC00641在AML中高表达,抑制LINC00641表达可通过调miR-204-5p/MT1X轴抑制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增加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细胞活力 凋亡 LINC0064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间皮素特异性T细胞免疫重建初步研究
19
作者 罗小华 陈玉婷 +3 位作者 王兰 彭文 段小琴 水利平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237-2242,共6页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间皮素(MSLN)特异性T细胞(CTLs)免疫重建规律。方法:筛选出MSLN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2例,采用流式细胞术监测移植后MSLN-CTLs及其亚群数量、表面PD-1/CTLA-4/TIM-3免疫耗竭分子的表达、分泌细胞...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间皮素(MSLN)特异性T细胞(CTLs)免疫重建规律。方法:筛选出MSLN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2例,采用流式细胞术监测移植后MSLN-CTLs及其亚群数量、表面PD-1/CTLA-4/TIM-3免疫耗竭分子的表达、分泌细胞因子TNF-α和IFN-γ的功能,并与WT1-CTLs和巨细胞病毒(CMV)CTLs进行比较。同时,分析CTL重建与微小残留病(MRD)和白血病复发的关系。结果:移植后可检测到MSLN-CTLs、WT1-CTLs和CMV-CTLs,并分泌细胞内因子。WT1特异性CD8^(+)T细胞、MSLN特异性CD8^(+)T细胞、CMV特异性CD8^(+)T细胞的表型以TEM亚群和TEMRA亚群为主,CMV特异性CD8^(+)T细胞的TEM亚群更明显。与CMV-CTLs比较,T Naive、TCM和TEMRA亚群比例在MSLN特异性CD8^(+)T细胞和WT1特异性CD8^(+)T细胞相对更高,PD-1、CTLA-4和TIM-3在MSLN-CTLs和WT1-CTLs的表达水平更高。移植后MSLNCTLs和WT1-CTLs动态变化与白血病负荷以及供受者嵌合率有一定关系。结论:MSLN阳性AML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可检测到MSLN-CTLs,其表型和功能与WT1-CTLs、CMV-CTLs有一定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白血病 间皮素 T淋巴细胞 免疫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调核仁素表达对急性髓系白血病Kasumi-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20
作者 刘慧丽 徐文鑫 +1 位作者 蔡阳艳 李鸿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12-1317,共6页
目的:探讨核仁素(NCL)在急性髓系白血病Kasumi-1细胞中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通过携带NCL shRNA的慢病毒感染Kasumi-1细胞,下调NCL表达。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周期情况,转录组二代测序预测... 目的:探讨核仁素(NCL)在急性髓系白血病Kasumi-1细胞中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通过携带NCL shRNA的慢病毒感染Kasumi-1细胞,下调NCL表达。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周期情况,转录组二代测序预测关联信号通路,RT-PCR检测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下调NCL的表达显著抑制Kasumi-1细胞的增殖(P<0.01),并显著提高细胞的凋亡率(P<0.05)。细胞周期检测发现,NCL下调后,Kasumi-1细胞在G_(1)期和S期的分布发生显著变化(P<0.05),而G_(2)期的细胞分布未见明显差异(P>0.05)。转录组二代测序分析显示,NCL低表达的Kasumi-1细胞中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核糖体、剪接体、RNA转运、细胞周期和氨基酸生物合成等关键信号通路上。RT-PCR验证表明,BAX、CASP3、CYCS、PMAIP1、TP53和CD-KN1A等基因在NCL下调后表达显著上调(P<0.05),其中CDKN1A的表达差异最为显著。结论:NCL在Kasumi-1细胞的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可能通过激活TP53-CDKN1 A通路抑制细胞周期进程,并通过上调凋亡相关基因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仁素 急性白血病 TP53-CDKN1 A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