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金刚辅助脑深部电刺激治疗青少年难治性强迫症的疗效及对血清神经因子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程德君 仲照希 原富强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3-159,共7页
目的探讨美金刚辅助脑深部电刺激治疗青少年难治性强迫症的疗效及对血清神经因子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15例青少年难治性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研究组(58例)。对照组采用舍曲林联合脑深部电刺激治疗,研究组采用美金... 目的探讨美金刚辅助脑深部电刺激治疗青少年难治性强迫症的疗效及对血清神经因子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15例青少年难治性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研究组(58例)。对照组采用舍曲林联合脑深部电刺激治疗,研究组采用美金刚联合脑深部电刺激治疗,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血清神经因子、炎性细胞因子、精神状态、心理社会功能、生活质量的差异。其中,血清神经因子包括5-羟色胺(5-HT)、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炎性细胞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2、IL-6;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精神状态;采用个体和社会功能量表中文版(PSP-CHN)评估心理社会功能;采用汤旦林生活质量量表(TDL-QOLAS)评估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6.55%和84.21%,P<0.05)。治疗1个月、3个月后,研究组血清5-HT、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GDNF、TNF-α、IL-2、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SP-CHN、TDL-QOL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美金刚辅助脑深部电刺激治疗青少年难治性强迫症疗效确切,可调节神经因子、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改善心理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金刚 电刺激 青少年 难治性强迫症 神经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定向毁损术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临床分析(附12例报告) 被引量:6
2
作者 龚飞龙 李鹏 +6 位作者 张时真 张欣杰 杨森 李斌 邱昌建 毛云鹤 王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64-468,共5页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术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疗效及术后认知功能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行立体定向双侧内囊前肢射频毁损术的难治性强迫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前与术后6个月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Y-BOCS),韦氏成人智力测验(WAIS-RC)...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术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疗效及术后认知功能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行立体定向双侧内囊前肢射频毁损术的难治性强迫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前与术后6个月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Y-BOCS),韦氏成人智力测验(WAIS-RC)中相似性、木块图测验;韦氏成人记忆测验(WMS-R)中逻辑记忆(即刻、延迟)、视觉再生(即刻、延迟),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改良版(M-WCST)分值。结果术后Y-BOCS量表评分5.00(1.00,12.25)比术前25.00(20.25,32.00)明显降低(Z=7.309,P<0.05),大部分认知功能测验分值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而术后即刻逻辑记忆20.00(12.50,24.00)、延迟逻辑记忆16.50(11.50,21.75)、即刻视觉再生12.00(11.00,14.00)、延迟视觉再生11.00(8.50,14.00)、木块图36.50(29.75,46.75)比术前即刻逻辑记忆14.00(13.00,18.75)、延迟逻辑记忆14.50(8.75,17.00)、即刻视觉再生11.00(6.50,11.75)、延迟视觉再生8.50(6.25,10.00)、木块图30.50(21.00,41.50)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 MRI引导下立体定向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手术,对难治性强迫症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术后记忆等部分认知功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强迫症 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治性强迫症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3
作者 周云飞 张亚林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77-478,共2页
关键词 难治性强迫症 研究进展 5-羟色胺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治性强迫症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3
4
作者 郭烈美 周洪语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751-753,共3页
关键词 难治性强迫症 内囊前肢毁损术 扣带前回毁损术 脑深部电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治性强迫症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与认知功能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茜 胡嘉波 +2 位作者 周朝昀 肖文焕 沙维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97-500,共4页
目的探讨难治性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患者血清中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的浓度水平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41例难治性强迫症患者和57名性别、年龄... 目的探讨难治性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患者血清中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的浓度水平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41例难治性强迫症患者和57名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正常对照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中GDNF的浓度水平,采用Yale-Brown强迫量表(Yale-Brown obsessive-compulsive scale,Y-BOCS)评估患者强迫症状,用成套神经心理状态评估工具(repeatable battery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uropsychological status,RBANS)对患者组和对照组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患者组血清GDNF水平低于对照组[(7.11±1.65)pg/m L vs.(9.16±2.14)pg/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认知功能方面,患者组语言功能比对照组差[(89.12±12.13)vs.(98.52±9.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难治性强迫症患者血清GDNF水平与性别、起病年龄、病程、Y-BOCS总分及RBANS总分无统计学相关性(P>0.05)。结论难治性强迫症患者语言功能存在障碍,GDNF与强迫症的发生可能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强迫症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认知功能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喹硫平联合氟伏沙明治疗难治性强迫症31例 被引量:6
6
作者 朱倩芸 冯晓薇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05-1307,共3页
目的探讨喹硫平联合氟伏沙明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疗效。方法将68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4例,给予喹硫平0.1~0.6 g.d-1,平均(0.287±0.128)g.d-1,氟伏沙明50~300 mg.d-1,平均(142.94±74.27)mg.d-1;对照... 目的探讨喹硫平联合氟伏沙明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疗效。方法将68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4例,给予喹硫平0.1~0.6 g.d-1,平均(0.287±0.128)g.d-1,氟伏沙明50~300 mg.d-1,平均(142.94±74.27)mg.d-1;对照组34例,单用氟伏沙明治疗,氟伏沙明剂量50~300 mg.d-1。平均(151.36±76.39)mg.d-1,均为口服。两组氟伏沙明均在2周内加至治疗量,治疗8周,期间酌情使用苯二氮类等药物。用耶鲁布郎强迫量表(Y-BOC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数,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1例。治疗8周末,对照组和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60.6%和83.9%,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治疗后2,4,8周末Y-BOCS评分和HAM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4,8周末治疗组Y-BOC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周末起,各周HAMA评分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单用氟伏沙明或氟伏沙明联合喹硫平治疗难治性强迫症均有效,联合用药疗效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硫平 氟伏沙明 强迫症 难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伏沙明联合长效哌甲酯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疗效
7
作者 郑会蓉 贾福军 +3 位作者 郭光全 全东明 李刚 黄惠燕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30-1235,共6页
目的:观察氟伏沙明联合长效哌甲酯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临床效果,探讨该治疗对患者焦虑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将44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2例,研究组服用氟伏沙明和长效哌甲酯缓释片,对照... 目的:观察氟伏沙明联合长效哌甲酯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临床效果,探讨该治疗对患者焦虑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将44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2例,研究组服用氟伏沙明和长效哌甲酯缓释片,对照组服用氟伏沙明和安慰剂,随访时间均为8周。采用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Yale-Brown Obsessive Compulsive Scale,Y-BOC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定临床疗效,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 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定睡眠质量,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8周末两组Y-BOCS,HAM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SQ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SS评分在治疗第2,4,6,8周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伏沙明联合长效哌甲酯治疗难治性强迫症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对患者睡眠质量无影响,安全性较好,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强迫症 长效哌甲酯 焦虑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