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以难治性单系血细胞减少为早期表现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附13例报道
被引量:
6
1
作者
陈书长
余延芳
+5 位作者
梁文同
李淑兰
王毓洲
葛昌文
冯素芳
刘海丽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03-306,共4页
为揭示难治性单系血细胞减少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之间关系,对13例以难治性单系血细胞减少为早期表现的MDS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如下:(1)10年中以顽固性单系血细胞减少为早期表现的MDS患者共13例,占我院确诊219例MDS患者的5.9%...
为揭示难治性单系血细胞减少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之间关系,对13例以难治性单系血细胞减少为早期表现的MDS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如下:(1)10年中以顽固性单系血细胞减少为早期表现的MDS患者共13例,占我院确诊219例MDS患者的5.9%,其中粒细胞减少者4例,红细胞减少者4例,血小板减少者5例。(2)患者从出现单系血细胞减少至确诊为MDS的平均时间为(48.5±55.3)月,其中粒细胞减少、红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2.5±9.5)月,(53.8±54.6)月和(59.2±65.5)月。(3)13例患者有以下特点:①大红细胞增多,骨髓中红系中、晚幼红细胞比例升高;②偶有一过性个别细胞病态造血表现;③红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者均转为RA和RAS亚型,而粒细胞减少者大多转为RAEB;④部分患者有自身抗体。结论:部分难治性单系血细胞减少实质上为一种早期MDS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难治性单系血细胞减少
MDS
诊断
临床特征
早期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复方参鹿颗粒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11
2
作者
黄中迪
邱仲川
+4 位作者
陈珮
应平平
赵琳
胡晓莹
朱小勤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65-866,共2页
目的:通过40例临床病例观察比较,评价复方参鹿颗粒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RCMD型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0例,在规定疗程中测定治疗前后外周血常规、骨穿,T细胞亚群、NK细胞等指标,观察两组的疗效、造血及免疫...
目的:通过40例临床病例观察比较,评价复方参鹿颗粒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RCMD型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0例,在规定疗程中测定治疗前后外周血常规、骨穿,T细胞亚群、NK细胞等指标,观察两组的疗效、造血及免疫调控功能。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对照组总有效率55%,两者之间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数量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CD4+数值、NK数值,CD+4/CD+8比值低于正常值(P<0.05),治疗前CD+8数值高出正常值(P<0.05)。治疗组治疗后数值均有改善,且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复方参鹿颗粒可以改善RCMD患者外周血情况,治疗作用可能与调控细胞免疫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难治性
血细胞
减少
多系发育异常
复方参鹿颗粒
细胞
免疫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并发坏疽性脓皮病1例报告
被引量:
1
3
作者
杨岩
林海
+1 位作者
孙京男
王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17-917,共1页
本院收治1例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原始细胞增多-1型(MDS-RAEB-1)病例,治疗过程中出现坏疽性脓皮病(PG),经短期激素及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后好转,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坏疽性脓皮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难治性
血细胞
减少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并发
原始
细胞
增多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难治性单系血细胞减少为早期表现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附13例报道
被引量:
6
1
作者
陈书长
余延芳
梁文同
李淑兰
王毓洲
葛昌文
冯素芳
刘海丽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
出处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03-306,共4页
文摘
为揭示难治性单系血细胞减少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之间关系,对13例以难治性单系血细胞减少为早期表现的MDS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如下:(1)10年中以顽固性单系血细胞减少为早期表现的MDS患者共13例,占我院确诊219例MDS患者的5.9%,其中粒细胞减少者4例,红细胞减少者4例,血小板减少者5例。(2)患者从出现单系血细胞减少至确诊为MDS的平均时间为(48.5±55.3)月,其中粒细胞减少、红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2.5±9.5)月,(53.8±54.6)月和(59.2±65.5)月。(3)13例患者有以下特点:①大红细胞增多,骨髓中红系中、晚幼红细胞比例升高;②偶有一过性个别细胞病态造血表现;③红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者均转为RA和RAS亚型,而粒细胞减少者大多转为RAEB;④部分患者有自身抗体。结论:部分难治性单系血细胞减少实质上为一种早期MDS的表现。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难治性单系血细胞减少
MDS
诊断
临床特征
早期表现
Keywords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refractory monolineage cytopenia
cytopenia
分类号
R733.3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方参鹿颗粒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11
2
作者
黄中迪
邱仲川
陈珮
应平平
赵琳
胡晓莹
朱小勤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血液科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65-866,共2页
文摘
目的:通过40例临床病例观察比较,评价复方参鹿颗粒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RCMD型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0例,在规定疗程中测定治疗前后外周血常规、骨穿,T细胞亚群、NK细胞等指标,观察两组的疗效、造血及免疫调控功能。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对照组总有效率55%,两者之间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数量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CD4+数值、NK数值,CD+4/CD+8比值低于正常值(P<0.05),治疗前CD+8数值高出正常值(P<0.05)。治疗组治疗后数值均有改善,且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复方参鹿颗粒可以改善RCMD患者外周血情况,治疗作用可能与调控细胞免疫功能有关。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难治性
血细胞
减少
多系发育异常
复方参鹿颗粒
细胞
免疫
中医药疗法
Keywords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Refractory cytopenia with multilineage dysplasia
Compound Recipe of Shenlu Keli
Cell - mediated immunity
TCM therapeutics
分类号
R277.7 [医药卫生—中医学]
R74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并发坏疽性脓皮病1例报告
被引量:
1
3
作者
杨岩
林海
孙京男
王娟
机构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肿瘤中心
吉林省人民医院
出处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17-917,共1页
文摘
本院收治1例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原始细胞增多-1型(MDS-RAEB-1)病例,治疗过程中出现坏疽性脓皮病(PG),经短期激素及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后好转,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坏疽性脓皮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难治性
血细胞
减少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并发
原始
细胞
增多
治疗
分类号
R753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以难治性单系血细胞减少为早期表现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附13例报道
陈书长
余延芳
梁文同
李淑兰
王毓洲
葛昌文
冯素芳
刘海丽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复方参鹿颗粒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黄中迪
邱仲川
陈珮
应平平
赵琳
胡晓莹
朱小勤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并发坏疽性脓皮病1例报告
杨岩
林海
孙京男
王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