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难加工金属材料数控加工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曾谊晖 左青松 +3 位作者 李翼德 黄红华 陈恒 王亚风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35,共5页
针对钛合金等难加工金属材料数控加工存在的问题,采用RBF神经网络开发了难加工金属材料数控加工神经网络控制方法,并结合数控加工设备建立了难加工金属材料实时监控系统.应用效果表明,对难加工材料数控加工进行RBF神经网络控制后,加工... 针对钛合金等难加工金属材料数控加工存在的问题,采用RBF神经网络开发了难加工金属材料数控加工神经网络控制方法,并结合数控加工设备建立了难加工金属材料实时监控系统.应用效果表明,对难加工材料数控加工进行RBF神经网络控制后,加工工件表面粗糙度误差和圆度误差比难加工材料传统数控加工方法要低很多,表面粗糙度平均误差降低50%以上,圆度平均误差降低7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加工金属材料 神经网络 数控加工 加工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加工金属材料的切削加工技术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念淮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08年第7期46-48,共3页
难加工金属材料在21世纪的用量将迅速增加,加工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难加工材料大量使用及其品种性能多样化带来的难题,加快关键技术的开发应用,创新切削加工技术,以满足制造业的需求。
关键词 难加工金属材料 刀具材料 刀具几何参数 切削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加工金属材料超低温冷却加工表面完整性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永青 左月帅 +4 位作者 韩灵生 姜少玮 李建明 刘阔 刘海波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4-25,共12页
超低温冷却加工是一种在材料切削过程中采用液氮等超低温介质进行冷却的清洁加工技术。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难加工金属材料加工,以改善这些材料常规冷却加工时冷却效能不足、加工质量较差等问题。为了阐明超低温冷却加... 超低温冷却加工是一种在材料切削过程中采用液氮等超低温介质进行冷却的清洁加工技术。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难加工金属材料加工,以改善这些材料常规冷却加工时冷却效能不足、加工质量较差等问题。为了阐明超低温冷却加工对难加工金属材料表面完整性的影响,本文综述了这类材料表面粗糙度、微观形貌、微观结构、显微硬度、残余应力等在不同冷却条件下变化规律分析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超低温冷却介质可带走大量切削热并降低刀具磨损,进而减小加工表面粗糙度、抑制表面缺陷、促进晶粒细化、提高显微硬度、增大残余压应力等。最后,对超低温冷却加工表面完整性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未来需要开展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温冷却加工 难加工金属材料 表面完整性 残余应力 显微硬度 晶粒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加工金属材料电塑性辅助加工技术 被引量:3
4
作者 赵理想 陈光军 +2 位作者 轩文涛 王建肖 刘杰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24,共14页
电塑性效应具有提高金属材料塑性、改善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效果。面对难加工材料的大量应用和高质量的制造要求,传统的加工方式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局限性,难以满足当前的需求,将电塑性辅助加工技术应用于传统制造对解决难加工材料成形效... 电塑性效应具有提高金属材料塑性、改善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效果。面对难加工材料的大量应用和高质量的制造要求,传统的加工方式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局限性,难以满足当前的需求,将电塑性辅助加工技术应用于传统制造对解决难加工材料成形效果差、质量不佳和效率低等问题具有重要研究意义。综述了电塑性效应的机理,对焦耳热效应、磁压缩效应、集肤效应和纯电塑性效应分别进行了探讨。介绍了电塑性效应在难加工金属制造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电塑性辅助塑性加工、电塑性辅助切削和电塑性辅助焊接等技术,展望了电塑性加工工艺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塑性辅助加工 电塑性效应 难加工金属材料 塑性成形 切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阵列微沟槽的场域离散脉冲电解加工技术
5
作者 郭钟宁 詹顺达 +3 位作者 罗红平 刘桂贤 陈晓磊 余浩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98-1105,共8页
针对难加工金属材料表面阵列非贯穿型微沟槽的高效高质量加工难题,提出一种场域离散脉冲电解加工方法,所加工沟槽具有表面质量好、尺寸微小、槽数多、沟槽前后非贯穿的特点。使用绝缘栅栏隔板作为活动掩模板对各微沟槽加工区进行离散,... 针对难加工金属材料表面阵列非贯穿型微沟槽的高效高质量加工难题,提出一种场域离散脉冲电解加工方法,所加工沟槽具有表面质量好、尺寸微小、槽数多、沟槽前后非贯穿的特点。使用绝缘栅栏隔板作为活动掩模板对各微沟槽加工区进行离散,同时遮蔽非加工区,从而实现流场隔离和非加工区电场屏蔽等效果,有效提高沟槽的加工稳定性、精度和一致性。通过设计专用夹具,对影响加工精度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工艺实验研究,并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电解加工的流场和电场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和试验结果显示:场域离散加工方法的流场和电场都比传统的掩膜电解加工、电解转印加工好。成功地在1min内加工出9条宽538.76μm,深25.78μm,过切量为19.38μm的阵列微沟槽,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采用短加工时间、低脉冲电压幅值、高脉冲频率、小脉冲占空比等工艺参数,有利于提高沟槽的加工精度。通过场域离散电解加工技术,可以实现对非贯穿型微沟槽的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加工 难加工金属 阵列微沟槽 场域离散 栅栏隔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表面质量的镍基高温合金铣削参数多目标优化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田应权 尹瑞雪 +1 位作者 易望远 欧丽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3-131,共9页
针对镍基高温合金材料在铣削过程中存在表面加工质量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及NSGA-Ⅱ算法的工艺参数多目标优化方法。采用不同工艺参数进行数控铣削镍基高温合金Inconel 718加工并获取数据集,以表面粗糙度为输出,不同工艺参数... 针对镍基高温合金材料在铣削过程中存在表面加工质量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及NSGA-Ⅱ算法的工艺参数多目标优化方法。采用不同工艺参数进行数控铣削镍基高温合金Inconel 718加工并获取数据集,以表面粗糙度为输出,不同工艺参数组合为输入,利用麻雀搜索算法建立SSA-BP神经网络模型用于预测Inconel 718铣削表面粗糙度;以最大材料去除率、最小表面粗糙度为优化目标,构建NSGA-Ⅱ工艺参数多目标优化主体模型,调用构建好的预测模型作为主体模型的目标函数并优化求解得到Pareto最优解集。使用TOPSIS法对Pareto最优解集进行最优解决策,得出最佳的工艺参数组合。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用于高温合金材料数控铣削表面粗糙度预测,还可用于工艺参数优化,为进一步提高数控铣削材料加工质量和效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铣削 表面粗糙度 质量优化 难加工金属材料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O_2高能激光辅助干式切削GH761试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高霁 曹国强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39-741,共3页
介绍了难加工金属材料的切削特性及采用CO2激光辅助干式切削GH761的方法,通过该方法与常规切削方法进行的比较试验得出:该方法在切削加工性、刀具耐用度、改善切削环境等方面有显著的提高,平均提高刀具耐用度3~6倍,提高工效3倍以上,是... 介绍了难加工金属材料的切削特性及采用CO2激光辅助干式切削GH761的方法,通过该方法与常规切削方法进行的比较试验得出:该方法在切削加工性、刀具耐用度、改善切削环境等方面有显著的提高,平均提高刀具耐用度3~6倍,提高工效3倍以上,是一种无污染、高效的绿色切削技术,这种新工艺、新方法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加工金属材料 激光辅助加热 干式切削 高温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O_2大功率激光器辅助切削GH135试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高霁 杨玉海 +1 位作者 安立宝 张桂木 《航空工艺技术》 1997年第5期30-32,共3页
介绍了难加工金属材料的切削特性,对常规状态及应用大功率 CO_2激光器两种条件下切削高温合金GH135进行了对比试验,并对应用大功率 CO_2激光器辅助加热切削高温合金的主要参数选择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难加工金属材料 激光辅助 加热 切削 激光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