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隧道防灾救援列车控制方案及电路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倩 肖鹏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5-68,共4页
研究目的:为保证山区铁路的安全运营,在长大铁路隧道或隧道群内需要采取隧道防灾救援避难措施。本文通过分析已有的工程案例,全面考虑铁路隧道或隧道群内人员疏散、消防及救援条件,充分利用我国现有列车运行控制思路,从车载和地面同时... 研究目的:为保证山区铁路的安全运营,在长大铁路隧道或隧道群内需要采取隧道防灾救援避难措施。本文通过分析已有的工程案例,全面考虑铁路隧道或隧道群内人员疏散、消防及救援条件,充分利用我国现有列车运行控制思路,从车载和地面同时研究隧道防灾救援列车控制方案和控制电路,以期探寻完善隧道防灾救援应急预案。研究结论:(1)通过调整车载LKJ基础数据源文件和地面应答器【ETCS-72】报文信息,增加DMI的显示,协助司机搜寻最有利于救援的隧道避难设施(救援站、避难所以及紧急出口);(2)通过遮断信号机的布置,实现火灾列车的停靠指示;(3)通过应急控制盘的列车控制,保证后续列车和邻线列车的安全;(4)本文提出的列车控制方案和控制电路对隧道火灾列车防灾救援的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探索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防灾救援 列车控制 车载DMI 遮断信号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在隧道变形与防灾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嵇中 《隧道建设》 2014年第2期134-139,共6页
针对当前隧道结构变形与防灾监测手段存在的不足,对无线传感网络在隧道工程应用的可行性进行试验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材料力学的新型监测位移方法,结合不同的监测位置,建立相应的位移-倾角变化量的量测方程。通过室内管片加载试验,验证了... 针对当前隧道结构变形与防灾监测手段存在的不足,对无线传感网络在隧道工程应用的可行性进行试验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材料力学的新型监测位移方法,结合不同的监测位置,建立相应的位移-倾角变化量的量测方程。通过室内管片加载试验,验证了新型位移监测方法的可行性和无线传感网络的稳定性,借助软件Smartfire进行了隧道火灾数值模拟试验,针对火灾温度场的分布情况,提出合理的监测距离和监测精度。通过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对无线传感网络的硬件及布置方案均提出相关指标,以满足工程实时监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隧道变形监测 隧道防灾模拟 监测距离与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煤系地层浅层天然气赋存规律及瓦斯隧道工程防护方案 被引量:19
3
作者 苏培东 黎俊麟 +2 位作者 徐正宣 廖宸宇 王栋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8-97,共10页
依托成都轨道交通19号线新红高瓦斯隧道区间,结合红层地区类似工程案例,探索非煤系地层浅层天然气(瓦斯)的运移机制;对气体赋存形式进行分类,并通过分层检测试验,探究新红高瓦斯隧道区间的瓦斯空间分布规律。研究表明:是否穿越或邻近浅... 依托成都轨道交通19号线新红高瓦斯隧道区间,结合红层地区类似工程案例,探索非煤系地层浅层天然气(瓦斯)的运移机制;对气体赋存形式进行分类,并通过分层检测试验,探究新红高瓦斯隧道区间的瓦斯空间分布规律。研究表明:是否穿越或邻近浅层天然气气源断裂带,是非煤隧道是否会受瓦斯危害的关键;非煤系浅层天然气主要表现为孔隙型、裂隙型、吸附性和水溶性天然气4种赋存形式,其中吸附气、水溶气对定量化研究非煤系浅层天然气有一定影响;新红高瓦斯隧道区间的高低瓦斯纵向分界线高程约460 m,瓦斯浓度在隧道顶板上部地层普遍小于0.1%,在底板下部地层普遍大于1.0%,且随着地层深度的增加,地层含高浓度浅层天然气的概率增大。据此,提出针对非煤瓦斯隧道工程的综合性防护方案,采取修正线路设计方案、预抽排浅层天然气、超前地质预报、控制掘进技术、系统通风、自动化实时监测等综合性措施,预测、防范瓦斯对隧道工程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煤瓦斯隧道 浅层天然气 运移机制 赋存规律 隧道工程防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与大陆长隧道机电设施之比较——以台湾苏花公路改善计划中武塔—观音—谷风隧道与大陆秦岭终南山隧道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世忠 《隧道建设》 2011年第S1期249-254,共6页
台9线苏花公路山区路段改善计划总计改善长度约38.4 km,南澳至和平段有13.1 km长之双孔单向隧道群(武塔隧道0.5km、观音隧道7.9 km、谷风隧道4.7 km),预计2017年完工通车。苏花改计划之推动,成立了苏花公路改善工程处,日后并将建制项目... 台9线苏花公路山区路段改善计划总计改善长度约38.4 km,南澳至和平段有13.1 km长之双孔单向隧道群(武塔隧道0.5km、观音隧道7.9 km、谷风隧道4.7 km),预计2017年完工通车。苏花改计划之推动,成立了苏花公路改善工程处,日后并将建制项目之交控中心。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工程总投资27.93亿元人民币(约126亿台币),系按高速公路标准设计,双孔单向4车道设计。长18.02 km,为世界第一长的双孔单向公路隧道,该隧道2001年开工,于2007年1月20日正式通车后,15 min就可穿越秦岭。将武塔—观音—谷风隧道群与终南山隧道机电设施作比较,包括:工程地质条件,隧道型式,联络隧道、营运通风、交控监控、防灾方案,除为苏花改计划中借鉴外,亦可在海峡两岸未来隧道工程引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武塔—观音—谷风隧道 终南山公路隧道 隧道机电 隧道防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读台9线苏花公路改善计划
5
作者 夏明胜 朱建东 张世忠 《隧道建设》 2011年第S1期237-242,共6页
正推动中之台9苏花公路改善系建构于强化路线抗灾维生性及运输安全服务性,该计划目标系为改善苏花公路的安全性与可靠度,范围系台9线苏花公路山区路段,北起苏澳附近台2线与台9线路口(里程104K+726),往南经东澳、南澳、鼓音、汉本、和平... 正推动中之台9苏花公路改善系建构于强化路线抗灾维生性及运输安全服务性,该计划目标系为改善苏花公路的安全性与可靠度,范围系台9线苏花公路山区路段,北起苏澳附近台2线与台9线路口(里程104K+726),往南经东澳、南澳、鼓音、汉本、和平、和中、和仁、清水至崇德(立雾溪畔止,台9线里程约182 km),全长约77 km路段中,总计改善长度约38.4 km,其中,隧道段就占23.4 km。其计划经费约492亿元,含用地、规划、工程及物价指数调整,用地需求除路线构造使用,并考量路线安全维护设置地磅管制站及交控系统设施需求。2010年底完成环评后,2011年初动工,预定2017年完成,全面开放则需俟其机电系统、交通控制系统及防灾系统等工程之整合与测试完成后方可通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隧道机电 隧道交控 隧道防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mulation of people's evacuation in tunnel fire 被引量:5
6
作者 杨高尚 彭立敏 +1 位作者 张进华 安永林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3期307-312,共6页
The simulation model Tunev(tunnel evacuation) was developed for people's evacuation in tunnel fire. It contains simple database of the people's behavioral reaction and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tunnel... The simulation model Tunev(tunnel evacuation) was developed for people's evacuation in tunnel fire. It contains simple database of the people's behavioral reaction and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tunnel fireproofing. The model can be used to calculate the total evacuation time in various scenes when fire occurs in the different locations of the tunnel. Combined with fire simulation soft ware CFD- POENICS3.5, Tunev model can be used to calculate the fire danger coming time; by comparing with these two kinds of time, it can be used to assess the safety of the evacuation, and the evacuation process also have a dynamic demo.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Tunev model can be used to predict the reliability of safe evacuation for people in tunnel fire an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people's safe escape scheme. Some relevant concepts of the model were described and an evacuation simulation of a typical tunnel case, i.e. Xuefeng Mountain Tunnel was performed by using this model. And the model's validation and actual aoolication were also describ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nnel fire people's evacuation simulation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