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长大海底盾构隧道施工期环境温度分布实测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刘四进
刘颂玉
+3 位作者
韩磊
王军
徐梁
陈欣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9-697,共9页
为开展长大海底盾构隧道施工期独头通风流场分布及参数优化后环境降温效果研究,通过现场监测数据明确隧道沿程环境温度和风速特征,并对海底盾构隧道主要热源进行统计,建立长大海底盾构隧道施工期的温度场三维数值计算模型,探究盾构掘进...
为开展长大海底盾构隧道施工期独头通风流场分布及参数优化后环境降温效果研究,通过现场监测数据明确隧道沿程环境温度和风速特征,并对海底盾构隧道主要热源进行统计,建立长大海底盾构隧道施工期的温度场三维数值计算模型,探究盾构掘进长度、通风量和入口风温等因素对隧道环境温度场和通风死区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盾构主机和1号台架下层和中层设备为主要的散热源,设备后方的大范围通风死区处有局部异常高温;2)从盾构主机至始发井,隧道内回风风速先骤减再略微增加后基本保持稳定,通风量损失主要在盾构刀盘后配套作业区;3)隧道沿程环境温度呈骤降—缓降—缓升的变化规律;4)在盾构掘进长度小于6 km时,盾构主机处温度呈快速线性增大随后增速放缓的变化特征;5)通风死区范围随着盾构掘进长度和通风量的增加分别呈指数上升和指数衰减的趋势,加大通风量能有效消除隧道内通风死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盾构
隧道
超长距离通风
隧道温度
场
通风传热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屏蔽门系统地铁隧道空气温度分布特性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唐莎
雷波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18年第1期82-85,共4页
利用SES计算软件分析了屏蔽门系统地铁隧道内的空气温度分布特性,讨论了列车停车位置、加减速率大小、轨道排热系统和列车行车对数对温度分布以及最高温度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铁隧道内的空气温度呈现相似的变化规律,左、右线隧道温...
利用SES计算软件分析了屏蔽门系统地铁隧道内的空气温度分布特性,讨论了列车停车位置、加减速率大小、轨道排热系统和列车行车对数对温度分布以及最高温度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铁隧道内的空气温度呈现相似的变化规律,左、右线隧道温度分布基本相同;隧道最高温度出现在距出站端0~12m的轨行区,并主要受到列车停车位置和加、减速率的影响;列车行车对数从10对/h增加到30对/h最高温度的平均值增加4.49℃,设置轨道排热系统的情况下隧道最高温度的平均值下降2.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屏蔽门系统
隧道温度
分布特性
最高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铁轨行区不同通风模式热环境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华正博
雷波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11年第B10期42-45,共4页
针对地铁轨行区不同的通风模式,利用SES软件对某地铁进行模拟计算,分别分析了正常工况下轨行区有、无轨道排热系统两种情况下的隧道空气温度分布情况,得到无TES比有TES时隧道空气最高温度高2.9℃的结论,详细分析了活塞风井、轨道...
针对地铁轨行区不同的通风模式,利用SES软件对某地铁进行模拟计算,分别分析了正常工况下轨行区有、无轨道排热系统两种情况下的隧道空气温度分布情况,得到无TES比有TES时隧道空气最高温度高2.9℃的结论,详细分析了活塞风井、轨道排热系统的风量和温度变化特征,解释引起2.9℃温差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轨行区
轨道排热系统
隧道温度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联络线对地铁通风与热环境的影响
4
作者
兰定京
何磊
+2 位作者
雷波
邓保顺
郭永桢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19年第5期481-485,共5页
建立了西安地铁两条运营线路的SES模型,对联络线连通前、后隧道风量、活塞风井风量以及隧道空气温度的变化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隧道风量最多变化了57.75m^3/s;风量变化最大的活塞风井排风量增加了33.59m^3/s,进风量减少了22.61m^3...
建立了西安地铁两条运营线路的SES模型,对联络线连通前、后隧道风量、活塞风井风量以及隧道空气温度的变化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隧道风量最多变化了57.75m^3/s;风量变化最大的活塞风井排风量增加了33.59m^3/s,进风量减少了22.61m^3/s;隧道空气温度最多上升了0.67℃。以上变化最大值均出现在联络线前后两个车站范围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络线
地铁通风
隧道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地铁环控能耗数据模拟的运营策略分析
被引量:
2
5
作者
王晖
高俊逸
毛纬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2年第10期13-17,共5页
以南京地铁10号线为例,利用ses软件对隧道开展通风模拟,分析不同时期启闭隧道排热风机时各节点的风速、风量和温度,结合对各站环控系统设备用电量全年逐时的现场测试、统计和分析,建立连续地下区间与车站环控系统能耗模拟模型,用大数据...
以南京地铁10号线为例,利用ses软件对隧道开展通风模拟,分析不同时期启闭隧道排热风机时各节点的风速、风量和温度,结合对各站环控系统设备用电量全年逐时的现场测试、统计和分析,建立连续地下区间与车站环控系统能耗模拟模型,用大数据为地铁能耗提出评价与运营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隧道
环控
风机频率
隧道温度
运营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热力能源隧道毛细管网换热器性能实验研究
6
作者
王永艳
周国兵
+3 位作者
刘军
王富强
乔国刚
黄辉
《制冷学报》
2025年第2期129-136,共8页
毛细管网换热器由于传热面积大、温度均匀等诸多优点在交通类能源隧道已有较多应用。热力能源隧道作为一种新型能源隧道因具有内热源而与交通类能源隧道差异较大,为研究毛细管网换热器在热力能源隧道应用的可行性,实验研究了吸热工况下...
毛细管网换热器由于传热面积大、温度均匀等诸多优点在交通类能源隧道已有较多应用。热力能源隧道作为一种新型能源隧道因具有内热源而与交通类能源隧道差异较大,为研究毛细管网换热器在热力能源隧道应用的可行性,实验研究了吸热工况下热力能源隧道毛细管网换热器采用1∶1间歇运行模式下的换热性能。结果表明:隧道内初始空气温度越高,毛细管网换热器的换热量越大,在循环水入口温度为5℃不变的条件下,隧道内初始空气温度和循环水入口温度温差增加10℃,换热量增加45.9%;毛细管网换热器的换热量随着循环水流速的增加而增加,流速增至0.1 m/s后,换热量变化曲线呈水平渐近线变化,换热量逐渐稳定于187.22 W/m^(2);循环水入口温度越低,换热量越大,当隧道内初始空气温度为50℃,循环水流速为0.075 m/s时,循环水入口温度每升高1℃,换热量降低2.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能源
隧道
隧道
内空气
温度
毛细管网换热器
换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复合式地铁源热泵系统适用性研究
7
作者
夏越
童力
+1 位作者
胡松涛
季永明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70-75,109,共7页
地铁源热泵系统在单独运行过程中,由于围岩热物性的影响,会导致隧道内热量供应不足的问题,进而影响地铁源热泵系统长期高效运行,甚至无法保障基本热负荷需求。针对这一现象,以哈尔滨某办公建筑为例,在TRNSYS软件中搭建辅助燃气锅炉的复...
地铁源热泵系统在单独运行过程中,由于围岩热物性的影响,会导致隧道内热量供应不足的问题,进而影响地铁源热泵系统长期高效运行,甚至无法保障基本热负荷需求。针对这一现象,以哈尔滨某办公建筑为例,在TRNSYS软件中搭建辅助燃气锅炉的复合式地铁源热泵系统模型,并进行时长五年的运行模拟。结果表明,复合式系统热泵部分的平均全年性能系数(APF)比单一式系统高0.23。单一式系统与复合式系统平均隧道空气温度增长率分别为-1.27%,6.34%。复合式系统的平均单位热量费用年值比单一式系统低0.25元/(kW·h)。复合式系统能够满足供暖季的全部热负荷需求,在性能及经济性方面均优于单一式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
地铁
复合式
性能
隧道
空气
温度
费用年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大海底盾构隧道施工期环境温度分布实测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刘四进
刘颂玉
韩磊
王军
徐梁
陈欣
机构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9-697,共9页
文摘
为开展长大海底盾构隧道施工期独头通风流场分布及参数优化后环境降温效果研究,通过现场监测数据明确隧道沿程环境温度和风速特征,并对海底盾构隧道主要热源进行统计,建立长大海底盾构隧道施工期的温度场三维数值计算模型,探究盾构掘进长度、通风量和入口风温等因素对隧道环境温度场和通风死区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盾构主机和1号台架下层和中层设备为主要的散热源,设备后方的大范围通风死区处有局部异常高温;2)从盾构主机至始发井,隧道内回风风速先骤减再略微增加后基本保持稳定,通风量损失主要在盾构刀盘后配套作业区;3)隧道沿程环境温度呈骤降—缓降—缓升的变化规律;4)在盾构掘进长度小于6 km时,盾构主机处温度呈快速线性增大随后增速放缓的变化特征;5)通风死区范围随着盾构掘进长度和通风量的增加分别呈指数上升和指数衰减的趋势,加大通风量能有效消除隧道内通风死区。
关键词
海底盾构
隧道
超长距离通风
隧道温度
场
通风传热特征
Keywords
submarine shield tunnel
ultralong-distance ventilation
tunnel temperature field
ventilation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U45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屏蔽门系统地铁隧道空气温度分布特性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唐莎
雷波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18年第1期82-85,共4页
文摘
利用SES计算软件分析了屏蔽门系统地铁隧道内的空气温度分布特性,讨论了列车停车位置、加减速率大小、轨道排热系统和列车行车对数对温度分布以及最高温度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铁隧道内的空气温度呈现相似的变化规律,左、右线隧道温度分布基本相同;隧道最高温度出现在距出站端0~12m的轨行区,并主要受到列车停车位置和加、减速率的影响;列车行车对数从10对/h增加到30对/h最高温度的平均值增加4.49℃,设置轨道排热系统的情况下隧道最高温度的平均值下降2.83℃。
关键词
地铁
屏蔽门系统
隧道温度
分布特性
最高
温度
Keywords
metro
platform screen doors system
the tunnel air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the higest temperature
分类号
TU921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铁轨行区不同通风模式热环境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华正博
雷波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11年第B10期42-45,共4页
文摘
针对地铁轨行区不同的通风模式,利用SES软件对某地铁进行模拟计算,分别分析了正常工况下轨行区有、无轨道排热系统两种情况下的隧道空气温度分布情况,得到无TES比有TES时隧道空气最高温度高2.9℃的结论,详细分析了活塞风井、轨道排热系统的风量和温度变化特征,解释引起2.9℃温差的原因。
关键词
地铁轨行区
轨道排热系统
隧道温度
分布
Keywords
Subway Station Tunnel Area
Track Exhaust System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s in the Tunnel
分类号
TU834 [建筑科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联络线对地铁通风与热环境的影响
4
作者
兰定京
何磊
雷波
邓保顺
郭永桢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19年第5期481-485,共5页
基金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2018SF-393
文摘
建立了西安地铁两条运营线路的SES模型,对联络线连通前、后隧道风量、活塞风井风量以及隧道空气温度的变化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隧道风量最多变化了57.75m^3/s;风量变化最大的活塞风井排风量增加了33.59m^3/s,进风量减少了22.61m^3/s;隧道空气温度最多上升了0.67℃。以上变化最大值均出现在联络线前后两个车站范围以内。
关键词
联络线
地铁通风
隧道温度
Keywords
Connecting line
Subway ventilation
Tunnel temperature
分类号
TU834 [建筑科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地铁环控能耗数据模拟的运营策略分析
被引量:
2
5
作者
王晖
高俊逸
毛纬
机构
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中煤科工集团南京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2年第10期13-17,共5页
文摘
以南京地铁10号线为例,利用ses软件对隧道开展通风模拟,分析不同时期启闭隧道排热风机时各节点的风速、风量和温度,结合对各站环控系统设备用电量全年逐时的现场测试、统计和分析,建立连续地下区间与车站环控系统能耗模拟模型,用大数据为地铁能耗提出评价与运营策略。
关键词
地铁
隧道
环控
风机频率
隧道温度
运营策略
Keywords
metro
tunnel
environmental control
ventilator operation frequency
tunnel temperature
operation strategy
分类号
U231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热力能源隧道毛细管网换热器性能实验研究
6
作者
王永艳
周国兵
刘军
王富强
乔国刚
黄辉
机构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制冷学报》
2025年第2期129-136,共8页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海淀原始创新联合基金(L212068)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3192034)项目资助。
文摘
毛细管网换热器由于传热面积大、温度均匀等诸多优点在交通类能源隧道已有较多应用。热力能源隧道作为一种新型能源隧道因具有内热源而与交通类能源隧道差异较大,为研究毛细管网换热器在热力能源隧道应用的可行性,实验研究了吸热工况下热力能源隧道毛细管网换热器采用1∶1间歇运行模式下的换热性能。结果表明:隧道内初始空气温度越高,毛细管网换热器的换热量越大,在循环水入口温度为5℃不变的条件下,隧道内初始空气温度和循环水入口温度温差增加10℃,换热量增加45.9%;毛细管网换热器的换热量随着循环水流速的增加而增加,流速增至0.1 m/s后,换热量变化曲线呈水平渐近线变化,换热量逐渐稳定于187.22 W/m^(2);循环水入口温度越低,换热量越大,当隧道内初始空气温度为50℃,循环水流速为0.075 m/s时,循环水入口温度每升高1℃,换热量降低2.04%。
关键词
热力能源
隧道
隧道
内空气
温度
毛细管网换热器
换热性能
Keywords
thermal energy tunnel
tunnel air temperature
capillary mat heat exchanger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分类号
TB657 [一般工业技术]
TK529 [一般工业技术—制冷工程]
TU962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合式地铁源热泵系统适用性研究
7
作者
夏越
童力
胡松涛
季永明
机构
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出处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70-75,109,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52108079)。
文摘
地铁源热泵系统在单独运行过程中,由于围岩热物性的影响,会导致隧道内热量供应不足的问题,进而影响地铁源热泵系统长期高效运行,甚至无法保障基本热负荷需求。针对这一现象,以哈尔滨某办公建筑为例,在TRNSYS软件中搭建辅助燃气锅炉的复合式地铁源热泵系统模型,并进行时长五年的运行模拟。结果表明,复合式系统热泵部分的平均全年性能系数(APF)比单一式系统高0.23。单一式系统与复合式系统平均隧道空气温度增长率分别为-1.27%,6.34%。复合式系统的平均单位热量费用年值比单一式系统低0.25元/(kW·h)。复合式系统能够满足供暖季的全部热负荷需求,在性能及经济性方面均优于单一式系统。
关键词
热泵
地铁
复合式
性能
隧道
空气
温度
费用年值
Keywords
heat pump
subway
compound
performance
tunnel air temperature
annual equivalent cost
分类号
TU831 [建筑科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长大海底盾构隧道施工期环境温度分布实测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刘四进
刘颂玉
韩磊
王军
徐梁
陈欣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屏蔽门系统地铁隧道空气温度分布特性研究
唐莎
雷波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地铁轨行区不同通风模式热环境研究
华正博
雷波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联络线对地铁通风与热环境的影响
兰定京
何磊
雷波
邓保顺
郭永桢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地铁环控能耗数据模拟的运营策略分析
王晖
高俊逸
毛纬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热力能源隧道毛细管网换热器性能实验研究
王永艳
周国兵
刘军
王富强
乔国刚
黄辉
《制冷学报》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复合式地铁源热泵系统适用性研究
夏越
童力
胡松涛
季永明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