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隧道模在汾河二库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勇 李素良 +1 位作者 王传利 胡健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水利工程 排水箱涵 隧道模 钢筋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模体系在埃及经济住宅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万廷英 王大年 汪凤鸣 《建筑技术》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10-14,共5页
埃及亚力山大省海鲁菲尔地区6000套经济住宅工程,总建筑面积379423m~2,共54栋7层住宅楼。每栋建筑面积7026m~2,由4个单元组成,每单元层4套住房,每栋共28个单元层、112套住房。建筑物长60m,宽16m,高22.80m,层高2.9m。本工程为钢筋混凝... 埃及亚力山大省海鲁菲尔地区6000套经济住宅工程,总建筑面积379423m~2,共54栋7层住宅楼。每栋建筑面积7026m~2,由4个单元组成,每单元层4套住房,每栋共28个单元层、112套住房。建筑物长60m,宽16m,高22.80m,层高2.9m。本工程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山墙及走道纵横墙和板均为15cm厚现浇混凝土墙板。本工程由我公司与中国四川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成都市建筑总公司三家联合分包,于1986年元月开工,全部工程1991年元月完成。本工程的最大特点是现浇混凝土量大,每栋建筑、每层楼、每个单元、每套住房的结构尺寸完全一样,可采用同一模板,反复周转使用。因此我们选择了隧道模板进行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模 施工 钢筋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华侨大厦钢框胶合板组合式半隧道模施工技术
3
作者 汪文忠 胡蔚光 《建筑技术》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3-9,共7页
北京华侨大厦是在原华侨大厦旧址上重建的旅游饭店,总建筑面积42000m^2,占地面积9300m^2,建筑高度为33.6m。由华侨大厦有限公司与芬兰玻利马卡国际公司合资兴建,芬兰玻利马卡国际公司和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北京工程公司(原铁道部工程指... 北京华侨大厦是在原华侨大厦旧址上重建的旅游饭店,总建筑面积42000m^2,占地面积9300m^2,建筑高度为33.6m。由华侨大厦有限公司与芬兰玻利马卡国际公司合资兴建,芬兰玻利马卡国际公司和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北京工程公司(原铁道部工程指挥部建筑工程处)联合承包施工。本工程地下2层,地上10层,其中地下2层及地上1~3层为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上4~10层(标准层)为整浇剪力墙结构。该工程总工期为27个月,于1988年12月开工。由于工期较紧,又是边设计边施工,外方对质量要求较高,为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式 隧道模 钢框 胶合板 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制隧道模系统在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祝文飞 《施工技术》 CAS 2020年第14期76-80,共5页
以国内外建筑项目为基础,介绍铝制隧道模在民用建筑及公用建筑中的应用。阐述铝制隧道模系统优点及适用范围、设计方案、施工技术与流程、经济效益等。实践表明,使用铝制隧道模系统节能环保,安全文明施工得到提高,符合我国绿色施工、低... 以国内外建筑项目为基础,介绍铝制隧道模在民用建筑及公用建筑中的应用。阐述铝制隧道模系统优点及适用范围、设计方案、施工技术与流程、经济效益等。实践表明,使用铝制隧道模系统节能环保,安全文明施工得到提高,符合我国绿色施工、低碳减排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工程 铝制隧道模 设计 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建隧道模施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平 《山西建筑》 2014年第19期121-122,共2页
通过对委内瑞拉社会住房项目应用隧道模进行房屋主体建筑施工工艺的深入研究,总结了隧道模购买、安装、钢筋绑扎、管线埋设、混凝土浇筑等所有工序的施工要点,并从质量、工期、效益等方面进行了逐项分析,以促进隧道模体系在国内社会保... 通过对委内瑞拉社会住房项目应用隧道模进行房屋主体建筑施工工艺的深入研究,总结了隧道模购买、安装、钢筋绑扎、管线埋设、混凝土浇筑等所有工序的施工要点,并从质量、工期、效益等方面进行了逐项分析,以促进隧道模体系在国内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模 房屋主体 特点 效益 社会保障性住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建隧道模施工技术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平 《建筑技术开发》 2019年第9期55-56,共2页
隧道模属于一次性浇筑房屋的专用模板,特别是在大规模、建设周期短且结构形式相对单一的高层建筑方面,使得实际的建设成本明显减少,而工程项目经济效益随之提高。因此,将隧道模施工技术作为主要研究内容,重点阐述其在房建工程中的具体... 隧道模属于一次性浇筑房屋的专用模板,特别是在大规模、建设周期短且结构形式相对单一的高层建筑方面,使得实际的建设成本明显减少,而工程项目经济效益随之提高。因此,将隧道模施工技术作为主要研究内容,重点阐述其在房建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建工程 隧道模 施工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建隧道模施工方案选择和效益对比
7
作者 汪德军 《建筑技术》 2023年第17期2174-2176,共3页
阿尔及利亚阿尔及尔2800套住宅项目,由于地基、中压线移位、拆迁等多种因素影响,有效工期被延误。为加快施工进度和施工效益,根据隧道模为大型钢模板拼装,机械化水平高,施工速度快,能节约周转材料和人力成本等特点,经业主同意将剩余672... 阿尔及利亚阿尔及尔2800套住宅项目,由于地基、中压线移位、拆迁等多种因素影响,有效工期被延误。为加快施工进度和施工效益,根据隧道模为大型钢模板拼装,机械化水平高,施工速度快,能节约周转材料和人力成本等特点,经业主同意将剩余672套住房改为隧道模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模施工 方案比选 施工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模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
8
作者 张利军 《安徽建筑》 2018年第5期179-180,共2页
房建施工的速度与外观很大程度取决于模板的制作,而且涉及工程的建设成本,目前市场上建筑模板种类较多,隧道模作为一种新型模板,在国外的建设中得到了应用与发展。文章以实际工程为例,首先阐述了隧道模的特点及适用范围,然后重点对施工... 房建施工的速度与外观很大程度取决于模板的制作,而且涉及工程的建设成本,目前市场上建筑模板种类较多,隧道模作为一种新型模板,在国外的建设中得到了应用与发展。文章以实际工程为例,首先阐述了隧道模的特点及适用范围,然后重点对施工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施工注意事项,降低了施工成本,保证了工程的顺利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模 房建施工 导向墙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公路隧道参数化建模及应用探索
9
作者 张立宪 苏舟 +2 位作者 张吉光 徐爱华 朱丹 《中国交通信息化》 2024年第5期124-128,共5页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云南省启动了高速公路“能通全通”“互联互通”工程。截至2022年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万公路,实现120个县通高速公路。隧道工程作为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其设计、建设管理中应用以BIM+...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云南省启动了高速公路“能通全通”“互联互通”工程。截至2022年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万公路,实现120个县通高速公路。隧道工程作为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其设计、建设管理中应用以BIM+GIS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能有效提升管理效能和监管水平。本文基于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探索了基于构件库的隧道参数化建模关键技术和基于施工深化模型的隧道建设管理流程和项目管理系统。分析了行业监管部门对隧道建设的监管指标,对项目级隧道管理系统指标与行管部门监管指标关系及数据交换流程进行探讨,实现项目级管理系统与省级监管平台无缝对接,降低数据重复录入工作量,对公路隧道建设信息化管理和监管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参数化建 BIM 全生命周期管理 跟踪问效 参数化构件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城市GIS的交互式三维隧道建模算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义勤 潘懋 +2 位作者 彭博 李云 宣文玲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7-61,共5页
为了建设城市地下空间三维GIS,解决城市地下隧道的三维建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维城市GIS的交互式三维隧道建模方法,详细讨论了交互式三维隧道建模的各个步骤以及交互控制、空间计算和三角剖分等算法,并以一个正在开展的三维城市GIS项... 为了建设城市地下空间三维GIS,解决城市地下隧道的三维建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维城市GIS的交互式三维隧道建模方法,详细讨论了交互式三维隧道建模的各个步骤以及交互控制、空间计算和三角剖分等算法,并以一个正在开展的三维城市GIS项目为基础,介绍了交互式三维隧道建模方法的应用。实践证明,交互式三维隧道建模方法相比传统方法操作更为方便,能够提高城市地下空间三维GIS的工作效率。交互式三维隧道建模方法将为基于三维城市GIS技术的城市空间信息化工作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隧道 交互式 三维城市GIS 三角剖分 城市地下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隧道三维建模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宋仪 郭年根 +2 位作者 李俊波 李凤蓉 万和平 《隧道建设》 2013年第2期98-102,共5页
为解决既有隧道数字化三维建模的难题,提出利用构件模型库组装隧道的技术路线。整理出隧道构件模型库的分类,并完成各类构件模型的参数设计工作;提出由构件搭建三维隧道模型的具体步骤并将其固化为6个功能组,分析出每个功能组的作用、... 为解决既有隧道数字化三维建模的难题,提出利用构件模型库组装隧道的技术路线。整理出隧道构件模型库的分类,并完成各类构件模型的参数设计工作;提出由构件搭建三维隧道模型的具体步骤并将其固化为6个功能组,分析出每个功能组的作用、输入及输出等关键需求;提出继续开发三维隧道设计软件的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数字隧道 三维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BIM参数化建模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高如欣 原玉静 杨雪霞 《河南科技》 2020年第5期8-11,共4页
BIM具有三维可视化、信息化特征,可以实现多方的信息共享,应用于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中,能够带来良好的项目管理价值。但是,建立信息化三维模型费时,效率不高是阻碍BIM技术应用的瓶颈之一。依托贵州都匀高速隧道项目,本文利用Revit平台... BIM具有三维可视化、信息化特征,可以实现多方的信息共享,应用于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中,能够带来良好的项目管理价值。但是,建立信息化三维模型费时,效率不高是阻碍BIM技术应用的瓶颈之一。依托贵州都匀高速隧道项目,本文利用Revit平台、Dynamo插件对基于Revit的二次开发的隧道BIM参数化建模技术进行初步探索,通过开发小程序,建立隧道模型,解决隧道建模过程冗杂的问题,从而提高BIM建模效率,实现快速建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技术 隧道 二次开发 参数化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探地雷达检测原理的隧道二衬拱顶带模注浆材料配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宋小兵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7-39,70,共4页
结合探地雷达检测的原理,研究了影响探地雷达检测效果的关键注浆材料性能指标,并初步研究了注浆材料配合比参数、注浆材料用减水剂与膨胀剂的种类及掺量对注浆材料关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注浆材料的介电常数及注浆材料的填充密实性... 结合探地雷达检测的原理,研究了影响探地雷达检测效果的关键注浆材料性能指标,并初步研究了注浆材料配合比参数、注浆材料用减水剂与膨胀剂的种类及掺量对注浆材料关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注浆材料的介电常数及注浆材料的填充密实性是影响探地雷达检测结果的关键性能。水胶比是影响注浆材料介电常数的关键参数。注浆材料的填充密实性能受流动度和膨胀率双重指标的影响,减水剂与膨胀剂的种类及掺量影响注浆材料的流动度和膨胀率,进而影响注浆材料的填充密实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二衬带注浆材料 介电常数 填充密实性能 水胶比 外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通过不同隧道衬砌结构时气动效应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飞龙 姜昌山 +4 位作者 余虔 韩进宝 张合青 骆建军 王锦华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40-1453,共14页
为研究隧道衬砌结构上的气动压力时空特征和不同影响因素下气动效应的变化规律,基于滑移网格技术、有限体积法理论以及非定常、黏性、可压缩性N-S方程和RNG湍流方程,建立精细化的隧道-列车流固耦合数值计算模型,通过动模型试验验证数值... 为研究隧道衬砌结构上的气动压力时空特征和不同影响因素下气动效应的变化规律,基于滑移网格技术、有限体积法理论以及非定常、黏性、可压缩性N-S方程和RNG湍流方程,建立精细化的隧道-列车流固耦合数值计算模型,通过动模型试验验证数值计算的合理性。研究表明:1)全过程压力云图和流场云图可清晰地揭示出气动压力波的传播过程及特性;2)基于列车长度修正了最大压缩波的既有经验公式,提出列车摩阻因数为2.255 Pa/m;3)拟合出了不同隧道衬砌结构下压力峰峰值衰减率与循环周期数的关系式,为后期分析气动荷载对衬砌结构的疲劳损伤奠定了理论基础;4)揭示出列车尾部完全驶出隧道后或长隧道中管片结构上的气动压力峰值相较于模筑衬砌隧道中的气动压力峰值衰减更快,盾构隧道出口外20 m和50 m处的微气压波幅值相较于模筑衬砌隧道降低1.53%~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筑衬砌隧道 盾构隧道 数值 气动压力峰值 微气压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Civil 3D在大化路隧道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陶海波 喻杰炽 罗琦 《西部交通科技》 2015年第10期67-72,共6页
AutoCAD Civil 3D作为一款面向土木工程的BIM解决方案,不仅包含了CAD的全部功能,而且还可以实现三维设计,方便了工程建模设计及工程量的计算。文章以隧道设计为例,通过建立地形曲面、创建平面路线及纵断面和横断面设计等步骤介绍了Civil... AutoCAD Civil 3D作为一款面向土木工程的BIM解决方案,不仅包含了CAD的全部功能,而且还可以实现三维设计,方便了工程建模设计及工程量的计算。文章以隧道设计为例,通过建立地形曲面、创建平面路线及纵断面和横断面设计等步骤介绍了Civil 3D的主要设计过程,并构建了统一的三维信息模型进行土方计算。通过实践应用,总结出了Civil 3D在市政工程设计中应用的主要优点及在隧道设计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VIL 3D 隧道 三维设计 土方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inect的隧道三维重建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辉 周磊生 +2 位作者 刘银凤 朱世超 冉令强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202-208,共7页
为解决传统地质素描技术在隧道中施作效率低、数据不连续且原始数据难以再现的问题,采用基于kinect传感器和kintinuous算法的隧道岩体三维重建方法,基于物理模型试验,确定三维重建过程中光源、TSDF立方体等主要参数指标,将模型试验重建... 为解决传统地质素描技术在隧道中施作效率低、数据不连续且原始数据难以再现的问题,采用基于kinect传感器和kintinuous算法的隧道岩体三维重建方法,基于物理模型试验,确定三维重建过程中光源、TSDF立方体等主要参数指标,将模型试验重建误差控制在1.9%~2.5%,并将该参数指标应用于现场试验,重建出良好的隧道三维模型。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重建模型的全局鲁棒性和细节还原方面较好,具有可视化程度高、数据连续性强、操作简易等优点,有效改善了传统地质素描对裂缝、结构面等数据记录不够准确和不完善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地质三维建 kinect传感器 地质素描 kintinuous算法 物理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General Channel Model for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s in Underground Mines 被引量:7
17
作者 Jia Wang Ahmed Al-Kinani +2 位作者 Wensheng Zhang Cheng-Xiang Wang Li Zhou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8年第9期95-105,共11页
In underground mines,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 system is a promising method to realize effective communication,which supports communication and illumin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refore, adequate research of un... In underground mines,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 system is a promising method to realize effective communication,which supports communication and illumin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refore, adequate research of underlying physical propagation phenomen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to realize VLC system in underground mines. To design VLC system and evaluate its performance, accurate and efficient channel models, including large-scale fading and scattering characteristics, are needed to be established. However,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nderlying VLC channels about fading and scattering have not been sufficiently investigated yet. In this paper, a path loss channel model, based on the recursive model, is proposed precisely. Its path loss exponent is determined by three different trajectories, which is studied in the mining roadway and working face environment. Besides, the shadowing effect for VLC has been modelled by a Bimodal Gaussian distribution in underground mines. Considering the number of transmitters in line-of-sight(Lo S) as well as non-line-of-sight(NLo S) scenarios,our simulation illustrates the fact that, as the curve fitting technique is employed, the path loss displays a linear behavior in log-domain.The path loss expression is derived, it is related to the distance. Finally, root mean square(RMS) delay spread and Mie scattering in underground mines are analy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derground mines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s channel modeling path loss SHADOWING delay spre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Geometry-Based Non-Stationary MIMO Channel Model for Vehicular Communications 被引量:6
18
作者 Yuanyuan Ma Lei Yang Xianghan Zheng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8年第7期30-38,共9页
This paper derives a non-stationary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 from the one-ring scattering model. The proposed channel model characterizes vehicular radio propagation channels with considerations of moving ... This paper derives a non-stationary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 from the one-ring scattering model. The proposed channel model characterizes vehicular radio propagation channels with considerations of moving base and mobile stations, which makes the angle of arrivals(AOAs) along with the angle of departures(AODs) time-variant. We introduce the methodology of including the time-variant impacts when characterizing non-stationary radio propagation channels through the geometrical channel modelling approach. We analyze the statistical properties of the proposed channel model including the local time-variant autocorrelation function(ACF) and the space cross-correlation functions(CCFs). We show that the model developed in this paper for non-stationary scenarios includes the existing one-ring wide-sense stationary channel model as its special c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hicular communications mobile fading channels non-stationary channels multiple antennas geometrical channel modeling one-ring scattering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effect of coupling support of bolt-mesh-anchor in deep tunnel 被引量:18
19
作者 SUN Xiao-ming CAI Feng +1 位作者 YANG Jun CAO Wu-fu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AS 2009年第3期352-357,共6页
The mechanical effects of bolt-mesh-anchor coupling support in deep tunnels were studied by using a numerical method, based on deep tunnel coupling supporting techniques and non-linear deformation mechanical theory of... The mechanical effects of bolt-mesh-anchor coupling support in deep tunnels were studied by using a numerical method, based on deep tunnel coupling supporting techniques and non-linear deformation mechanical theory of rock mass at great depths.It is shown that the potential of a rigid bolt support can be efficiently activated through the coupling effect between a bolt-net support and the surrounding rock.It is found that the accumulated plastic energy in the surrounding rock can be sufficiently transformed by the coupling effect of a bolt-mesh-tray support.The strength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mass can be mobilized to control the deforma-tion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by a pre-stress and time-space effect of the anchor support.The high stress transformation effect can be realized by the mechanical coupling effect of the bolt-mesh-anchor support, whereby the force of the support and deformation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tends to become uniform, leading to a sustained stability of the tunn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ing engineering deep tunnel non-linear large deformation mechanics bolt-mesh-anchor support coupling support effe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ortex Channel Modelling for the Radio Vortex System 被引量:1
20
作者 Qibiao Zhu Tao Jiang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8年第4期121-129,共9页
In this paper, a free-space vortex channel model of the radio vortex system is proposed to describe the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vortex signals over the vortex channel. The key idea is to combine the Laguerre-Ga... In this paper, a free-space vortex channel model of the radio vortex system is proposed to describe the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vortex signals over the vortex channel. The key idea is to combine the Laguerre-Gaussian(LG) modes in the optical field with the free-space propagation model in the radio field. The proposed free-space vortex channel model is derived from the electric field expression of the LG modes and the freespace channel transfer function of the freespace propagation model theoretically. Simulation results verify that the proposed model could reflect the vortex channel characteristics better than the currently used free-space propagation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rtex channel model radiovortex FREE-SPACE laguerre-gaussian modes channel transfer fun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