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地震波层析成像技术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朱超 许兆义 王晓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1-35,共5页
超前地质预报是隧道施工中不可或缺的必要步骤,是降低施工过程地质灾害发生、减少灾害损失的重要手段.三维地震波层析成像技术是利用地震波反射原理,采用地震层析成像及全息岩土成像技术的新型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在国内应用较少.文中介... 超前地质预报是隧道施工中不可或缺的必要步骤,是降低施工过程地质灾害发生、减少灾害损失的重要手段.三维地震波层析成像技术是利用地震波反射原理,采用地震层析成像及全息岩土成像技术的新型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在国内应用较少.文中介绍了三维地震波层析成像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方法,并结合工程地质类比法,对新建大瑞铁路尖山岭隧道进行了超前地质预报.研究结果表明,三维地震波层析成像技术对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效果良好,准确率达到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超前地质预报 三维地震波层析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岩层不良地质构造地震层析成像技术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曹平 欧可 +1 位作者 宁果果 韩东亚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7-122,共6页
以中铝公司铝土矿运输巷道和金川公司镍矿978探矿道为工程背景,对TRT6000地震层析成像技术检测原理、识图方法、巷道工程概况进行介绍,对不良地质构造进行定性、定量的预报,为巷道快速掘进和稳定性分析提供详细的地质依据。探测结果与... 以中铝公司铝土矿运输巷道和金川公司镍矿978探矿道为工程背景,对TRT6000地震层析成像技术检测原理、识图方法、巷道工程概况进行介绍,对不良地质构造进行定性、定量的预报,为巷道快速掘进和稳定性分析提供详细的地质依据。探测结果与巷道后期开挖情况对比表明:TRT6000超前探测技术对不良地质构造灵敏度高,探测距离远,勘测结果准确、直观、全面。初步探讨TRT6000在深部巷道探测方面的局限性,同时指出在深部巷道超前探测试验中,TRT6000地震层析成像技术需注意的问题,研究结果对类似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良地质构造 地震层析成像技术 超前探测 trt60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T系统的地质构造三维成像技术及其改进方法 被引量:22
3
作者 白明洲 田岗 +3 位作者 王成亮 师海 聂一聪 沈宇鹏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684-2693,共10页
TRT技术是利用地震波反射原理来实现对灾害体的辨识,利用震源点与接收点共同组成的随时间变化的共焦椭球体来实现对灾害体的定位.根据TRT成果图像异常区域与隧道实际灾害的对应情况,将TRT图像异常区域划分为集群异常区、单体异常区、错... TRT技术是利用地震波反射原理来实现对灾害体的辨识,利用震源点与接收点共同组成的随时间变化的共焦椭球体来实现对灾害体的定位.根据TRT成果图像异常区域与隧道实际灾害的对应情况,将TRT图像异常区域划分为集群异常区、单体异常区、错断异常区、互层异常区四种类型.针对TRT技术自身存在的直达波速计算不准确、背景波速取定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一方面通过计算出直达波在隧道洞身的实际传播的最小轨迹,求得震源点到接收点的实际直达波速;另一方面根据实际直达波速的分布特征,求出正态分布条件下,实际直达波速在置信水平为1-a的置信区间,并将置信区间的上下限值作为背景波速录入TRT系统,得出两组TRT成果图像,这样就改变了人工取定背景波速所存在的单一性与盲目性,使得改进后的灾害预测有了一定的区间考量.通过实例验证,发现改进后的预测效果明显优于改进前采用人工取定背景波速时的预测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灾害漏报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trt技术 地震波 椭球体 异常区 背景波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T技术在隧道地质超前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35
4
作者 刘杰 廖春木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7-79,共3页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是隧道施工安全的重要环节,在张嗄隧道施工过程中,引进TRT6000超前地质预报系统,采用多点激发和多点接收的三维空间反射层析成像技术,获取足够的空间波场信息,提高小断层、小构造和岩溶的探测能力,取得良好的预报效果,...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是隧道施工安全的重要环节,在张嗄隧道施工过程中,引进TRT6000超前地质预报系统,采用多点激发和多点接收的三维空间反射层析成像技术,获取足够的空间波场信息,提高小断层、小构造和岩溶的探测能力,取得良好的预报效果,为隧道施工安全提供了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地质超前预报 trt 空间层析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T技术在乌池坝隧道超前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5
作者 刘玉山 陈建平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9-61,共3页
TRT技术实现了三维空间观测,较TSP202和负视速度法有明显的改进。乌池坝隧道地质条件复杂,施工中应用TRT超前地质预报技术,为制订相应的施工方案、加快施工进度、确保施工安全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 trt 隧道超前预报 地震反射 层析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T在岩溶隧道地质超前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明华 王国斌 利奕年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0年第5期40-42,46,共4页
地质超前预报对于隧道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常用的方法分为地质分析法、物探法和超前钻探法。本文引入了一种新型物探方法——真反射层析成像(TRT),该法采用锤击震源,减少了对隧道围岩本身的损坏;采用空间多点激发和接收、三维空间... 地质超前预报对于隧道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常用的方法分为地质分析法、物探法和超前钻探法。本文引入了一种新型物探方法——真反射层析成像(TRT),该法采用锤击震源,减少了对隧道围岩本身的损坏;采用空间多点激发和接收、三维空间观测方式和无线传输信号模式,对岩体中反射界面位置的确定、岩体波速和工程类别的划分都有较高的精度。通过与TSP203系统结果及开挖实际比较发现,TRT法是一种操作简便、成果直观可靠、适用且高效的复杂山区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t TSP 岩溶隧道 地质超前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P与TRT技术在隧道施工地质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杜明玉 吕乔森 +1 位作者 郭宇 阮庆松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52-54,69,共4页
岩溶地区隧道工程施工经常遇到溶洞、突水、突泥、坍塌等地质灾害威胁,因此,在施工中辅之以地质预报是十分必要的。介绍了TSP技术(隧道弹性地震波反射技术)与TRT技术(隧道层析扫描成像技术)的工作原理,并将两种技术应用于三峡翻坝公路... 岩溶地区隧道工程施工经常遇到溶洞、突水、突泥、坍塌等地质灾害威胁,因此,在施工中辅之以地质预报是十分必要的。介绍了TSP技术(隧道弹性地震波反射技术)与TRT技术(隧道层析扫描成像技术)的工作原理,并将两种技术应用于三峡翻坝公路鸡公岭隧道岩溶裂隙水的施工地质预报实践中。通过工程实际应用,两种预报技术均能够基本查明岩溶裂隙水的发育规模、发育位置,为后续的施工提供安全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P trt 地质预报 岩溶裂隙水 公路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T技术在岩溶地区隧道超前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8
作者 肖启航 谢朝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16-1420,共5页
顶效隧道位于岩溶发育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岩体破碎,对超前预报技术的要求高,风险较大。目前国内外应用的隧道超前预报技术多数都存在着技术缺陷,不能区分不同方向的地震回波,不能准确地确定掌子面前方围岩的波速,不能正确地进行纵横波... 顶效隧道位于岩溶发育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岩体破碎,对超前预报技术的要求高,风险较大。目前国内外应用的隧道超前预报技术多数都存在着技术缺陷,不能区分不同方向的地震回波,不能准确地确定掌子面前方围岩的波速,不能正确地进行纵横波分离等问题,影响到预报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减少和避免地质灾害发生,顶效隧道超前预报中采用了TST技术。应用结果表明,TST技术采用空间阵列系统和速度扫描技术有效地解决了掌子面前方围岩速度分布问题,提高了构造定位精度;应用二维方向滤波技术有效地消除了上下、左右的侧向回波和面波干扰,成功提取了前方回波用于超前预报,避免了虚报误报,解决了复杂地质条件下的超前预报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超前预报 速度扫描 频率-波数滤波 隧道地震波成像(TST) 隧道地震波超前预报(TSP)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TGP) 隧道层析成像(tr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施工地质预报方法模糊优选与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左昌群 吕乔森 黄彬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48-952,共5页
以某公路隧道工程进口段为例,利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理论对预报方案的模糊信息进行定量化处理,再对预防方案的多因素进行定量评价,得出优选预报方案为"TRT+地质雷达+超前钻孔"。通过现场实践,模糊优选后的施工地质预报方法... 以某公路隧道工程进口段为例,利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理论对预报方案的模糊信息进行定量化处理,再对预防方案的多因素进行定量评价,得出优选预报方案为"TRT+地质雷达+超前钻孔"。通过现场实践,模糊优选后的施工地质预报方法基本揭露了隧道前方存在的破碎围岩位置与岩溶不良地质体,基于预报结论实施的预防措施有效地防止了涌水、突泥等施工事故的发生,保障了施工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地质预报 模糊优选 trt 地质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隧道工程超前预报技术现状分析 被引量:64
10
作者 钟宏伟 赵凌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5-17,36,共4页
隧道施工期的地质超前预报要解决的问题是:能够准确无误地查明其工程岩体的状态、特征以及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不良地质体的位置、规模和性质,特别是在复杂的岩溶地区该工作尤为重要。超前预报的方法目前分为两大类,即直接预报方法和间... 隧道施工期的地质超前预报要解决的问题是:能够准确无误地查明其工程岩体的状态、特征以及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不良地质体的位置、规模和性质,特别是在复杂的岩溶地区该工作尤为重要。超前预报的方法目前分为两大类,即直接预报方法和间接预报方法两类。直接预报方法主要有掌子面的超前钻探、超前平导法等;间接预报方法主要是多种类型的地球物理探测手段。回顾了我国隧道工程超前预报技术的历史,介绍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其现状,指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设想。对目前国内正在进行研制的相控阵探地雷达的进展情况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超前预报 TSP法 trt BEAN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T和CFC技术在管片拼装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改进和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雷 邵质中 +1 位作者 蒋辉 姚琦发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321-329,共9页
为解决盾构及TBM施工隧道地质构造和围岩含水探测的难题,在TBM引水隧洞中进行试验。改进在管片结构下TST(tunnel seismic tomography)观测系统的布置方式;针对大断层等高危不良地质体开展三维地震波法的超前地质预报研究试验;改进CFC(co... 为解决盾构及TBM施工隧道地质构造和围岩含水探测的难题,在TBM引水隧洞中进行试验。改进在管片结构下TST(tunnel seismic tomography)观测系统的布置方式;针对大断层等高危不良地质体开展三维地震波法的超前地质预报研究试验;改进CFC(complex frequency conductivity)的观测方式,结合地震波方法,开展对刀盘前方围岩含水情况综合预报研究试验。以斯里兰卡埃勒黑勒运河、秘鲁圣佳旺Ⅲ水电站和菲律宾卡利瓦大坝引水隧洞等工程为例,介绍盾构及TBM施工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的工程实践。研究结果表明,针对软硬岩互层、大断层、含水构造不良地质体,该方法在实践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掘进机 引水隧洞 不良地质 综合超前地质预报 超前探水 地震波超前探测 复频电导率法 隧道散射地震层析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建铁路隧道和路基基底岩溶物探技术探讨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坚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12,39,共5页
研究目的:2013年11月17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工管中心下发《关于开展在建铁路隧道、路基基底岩溶探测工作的通知》,要求对在建铁路的隧道和路基基底岩溶开展物探。近3年来在贵广等线的在建铁路上通过开展大量的物探工作,在取得一些效果的同... 研究目的:2013年11月17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工管中心下发《关于开展在建铁路隧道、路基基底岩溶探测工作的通知》,要求对在建铁路的隧道和路基基底岩溶开展物探。近3年来在贵广等线的在建铁路上通过开展大量的物探工作,在取得一些效果的同时也发现诸多问题,如物探成果资料难以满足岩溶病害整治设计的需要等,因此本文研究探讨所存在的问题,从而为物探工作正确定位和改进今后隧道和路基的岩溶探测方案提供依据。研究结论:(1)对于在建铁路隧道和路基基底岩溶物探,由于现场难以具备地球物理勘探前提条件、所选物探方法的局限性以及采用物探不能直接探测地下裂隙水等原因,只能部分解决隧底和路基基底的岩溶探测问题;(2)物探属于间接性勘探手段,并且为排除物探结果的多解性,应采用综合岩溶勘探手段,即选择30%的物探异常进行开挖揭示或验证性钻探;(3)当验证钻探资料表明岩溶特别发育时,应选择跨孔电磁波(地震波)层析成像法对岩溶进行比较精细的探测,为后续隧道和路基岩溶整治设计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4)本研究成果可用于铁路隧道和路基的岩溶探测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建铁路 隧道和路基基底岩溶 物探 综合勘探 跨孔电磁波(地震波)层析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层综合地震勘探方法在隧道工程勘探中的应用
13
作者 孙渊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 1993年第2期77-80,共4页
本文论述了浅层地震勘探方法(特别是透射CT技术)在陕北黄土梁峁地区隧道勘探中的综合应用问题,认为在实际勘测中应结合具体的地表地震地质条件因地致宜地选择浅层地震勘探方法技术,以达到使工程勘探结果最佳化的目的。
关键词 层析成像 剖面 隧道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T系统在磁性催化物分布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金伟 何敏 +1 位作者 庞薇 姚亚林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5-151,共7页
研究了电磁层析成像技术(EMT)在生物柴油制备过程中磁性催化物的分布检测上的应用。为了能够有效应用磁性催化物的导磁特性,在一种8线圈TMR-线圈结构的传感器阵列的基础上设计了仿真实验,比较了不同粒径大小的催化剂分布的成像结果,研... 研究了电磁层析成像技术(EMT)在生物柴油制备过程中磁性催化物的分布检测上的应用。为了能够有效应用磁性催化物的导磁特性,在一种8线圈TMR-线圈结构的传感器阵列的基础上设计了仿真实验,比较了不同粒径大小的催化剂分布的成像结果,研究表明,该线圈结构适用于磁性催化物的分布检测。为了改进传统成像算法成像质量差、成像速度慢的缺点,研究了匹配追踪算法(CoSaMP)在图像重建上的应用,并与传统的Tikhonov算法和Landweber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CoSaMP算法有更好的边缘处理能力和更快的成像速度,与其他两种算法相比,图像误差平均降低了30.4%,成像速度提高了46%,有效提高了重建图像质量与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层析成像 隧道磁电阻 压缩感知 图像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MR的磁导率EMT的传感器阵列设计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超 邹萍 +3 位作者 崔自强 何瀚辰 曹晴晴 王化祥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59-567,共9页
为实现对流化床中磁性催化剂颗粒分布的实时监测,对EMT技术应用于磁导率分布测量的可行性展开研究.常规EMT系统一般用于重建电导率分布,且采用线圈进行检测,存在检测灵敏度低、测量数据少的问题,为此采用灵敏度高、体积小的线性TMR传感... 为实现对流化床中磁性催化剂颗粒分布的实时监测,对EMT技术应用于磁导率分布测量的可行性展开研究.常规EMT系统一般用于重建电导率分布,且采用线圈进行检测,存在检测灵敏度低、测量数据少的问题,为此采用灵敏度高、体积小的线性TMR传感器替代测量线圈,设计了新的TMR-线圈传感器阵列,对阵列中TMR传感器的敏感轴方向进行了优化,在此基础上选择多维公司TMR2905作为测量器件.结合仿真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和MATLAB,利用模拟扰动法建立了TMR-线圈传感器阵列的灵敏度矩阵.使用Landweber迭代算法求解逆问题,为保证重建图像质量并防止过迭代,设置相邻两次重建结果的剩余测量矢量的差值作为迭代停止条件,通过多次测试选定系统在低固含率和高固含率条件下的迭代阈值分别为0.001和0.050.在仿真和实验平台中针对4种不同的磁导率分布情况进行图形重建,结果表明仿真和实验的重建图像均可以正确反映磁导率在敏感场中的分布信息,验证了TMR-线圈传感器阵列用于测量流化床中磁性催化剂颗粒分布的可行性.为了进一步提高重建图像的质量,通过仿真研究了TMR传感器数量对EMT系统重建图像质量的影响:当TMR传感器从8个增加到16个后,重建图像与实际分布图像的相关系数在4种不同磁导率分布情况下较原来平均提高2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层析成像 磁性催化剂 隧道磁电阻 传感器阵列设计 图像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