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合钻进参数与地震波反射法的隧道围岩级别分类预测模型研究
1
作者 徐昆杰 张治荣 +4 位作者 向露露 程海兵 童建军 叶沛 苗兴旺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9-586,共8页
为综合利用隧道勘察及施工阶段的地质信息,提升掌子面围岩级别判识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钻进参数与超前地质预报地震波反射法(TSP)融合的围岩级别智能判识方法。首先,从施工现场收集钻进参数、TSP报告及掌子面地质素描,读取相应的数据... 为综合利用隧道勘察及施工阶段的地质信息,提升掌子面围岩级别判识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钻进参数与超前地质预报地震波反射法(TSP)融合的围岩级别智能判识方法。首先,从施工现场收集钻进参数、TSP报告及掌子面地质素描,读取相应的数据与围岩级别信息。其次,为明确钻进参数与地震波反射法的融合方式,设置5种融合工况,并选择4种机器学习分类算法(K近邻、梯度提升树、随机森林、极限树)验证融合数据的可分性。考虑到数据划分方式对模型的拟合能力有影响,通过设置随机数种子对数据集进行500种划分,以使各模型充分拟合。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钻进参数中的进给速度、推进压力、打击压力及回转压力与TSP中纵波速度、横波速度进行融合的工况下,模型分类效果最好,最大准确率为91.3%(采用极限树模型)。最后,使用贝叶斯优化算法对极限树模型的超参数进行优化,通过对比分析,经过优化后的模型在各个围岩级别上的分类性能均有所提升,且总体准确率为93.27%,提升了1.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围岩分级 钻进参数 地震波反射 机器学习 贝叶斯优化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射波法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地震波走时模拟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徐若格 孙辉 +5 位作者 陈瑞 任洪涌 张健 李猛 高福柳 赵晓彦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3-631,共9页
隧道施工安全常常由于复杂的地质情况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反射波法地震勘探具有探测深度大、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是确保隧道施工安全的重要超前地质预报手段。反射地震波走时计算与地震数据处理中的纵横波分离、速度建模、偏移成像等多个... 隧道施工安全常常由于复杂的地质情况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反射波法地震勘探具有探测深度大、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是确保隧道施工安全的重要超前地质预报手段。反射地震波走时计算与地震数据处理中的纵横波分离、速度建模、偏移成像等多个步骤息息相关,直接影响着隧道地质预报的结果。本文将仿照反射波法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实际施工区域进行速度建模,以求解程函方程为基础,结合快速推进法(FMM)中的迎风有限差分方法以及窄带扩展技术实现针对隧道模型的初至地震波走时模拟。并通过对隧道模型中反射界面位置信息的提取,构建反射波初始窄带以及结合窄带扩展技术实现针对隧道模型反射波走时的计算。通过数值分析以及复杂隧道模型计算表明,文中给出的反射波法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地震波走时模拟具有良好的计算精度以及较强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反射波 地震波走时计算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 初至走时计算 快速推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椭圆展开共反射点叠加的隧道地震波超前探测成像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磊 李术才 +4 位作者 刘斌 李铭 许新骥 李宁博 聂利超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29-1038,共10页
采用地震波法探明隧道前方断层、溶洞等不良地质体,是隧道施工安全的重要保障,而有效的成像方法则是关键。椭圆展开是一种新型的偏移成像方法,已在地表地震勘探中得到应用,然而尚未被引入隧道地震探测中。针对隧道环境,基于非标准椭圆方... 采用地震波法探明隧道前方断层、溶洞等不良地质体,是隧道施工安全的重要保障,而有效的成像方法则是关键。椭圆展开是一种新型的偏移成像方法,已在地表地震勘探中得到应用,然而尚未被引入隧道地震探测中。针对隧道环境,基于非标准椭圆方程,构建了隧道空间观测方式椭圆展开方法,同时重新设定隧道轴线方向为椭圆展开法向出射点方向,实现了对隧道掌子面前方区域地质的成像;通过共震源点地震记录的椭圆展开及相干叠加,最终实现掌子面前不良地质的识别和定位,形成了基于椭圆展开共反射点叠加的隧道地震波超前探测成像方法。在此基础上,基于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方法,对岩性界面和断层进行了系统的正演成像研究,分析了不同地质模型的成像特征;最后,依托现场进行了探测试验,探测结果与开挖揭露情况基本一致,验证了成像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地震波 椭圆展开 正演模拟 成像特征 现场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初至自动拾取算法在地震波法隧道超前探测中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伟 高星 刘孝卫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39-1246,共8页
在地震勘探中,尤其在浅层地震勘探、层析成像和地震波法超前探测中初至时间拾取精度直接影响勘探区域地质结构的反演结果,初至时间的自动拾取也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地震数据处理的一个关键环节。介绍4种初至自动拾取算法--最大振幅法、... 在地震勘探中,尤其在浅层地震勘探、层析成像和地震波法超前探测中初至时间拾取精度直接影响勘探区域地质结构的反演结果,初至时间的自动拾取也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地震数据处理的一个关键环节。介绍4种初至自动拾取算法--最大振幅法、能量比法、STA/LTA(长短时窗比)法和AIC(峰度赤池信息量准则)法,利用云南某隧道超前地质预报采集到的1组地震数据,对4种初至自动拾取算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SLA/LTA算法拾取的初至时间更为精确,AIC法、能量比法次之。进一步利用其他隧道超前地质预报采集到的几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获得相同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超前地质预报 初至自动拾取 SLA/LTA算 地震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地震波三维层析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安哲立 彭旸 +2 位作者 袁振宇 马伟斌 王勇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7-44,共8页
长大深埋隧道所处的高地应力、高地温、高水压等复杂高能环境对超前地质预报的精度、反馈时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常用的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在实施效率、信息化管理方面尚有不足之处。发展一种隧道地震波三维层析成像超前地质预报系统,设... 长大深埋隧道所处的高地应力、高地温、高水压等复杂高能环境对超前地质预报的精度、反馈时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常用的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在实施效率、信息化管理方面尚有不足之处。发展一种隧道地震波三维层析成像超前地质预报系统,设计适应隧道内狭小拱形空间的采集观测系统,研发三维层析地震波探测硬件设备及偏移成像算法,开发超前地质预报信息化管理平台。软硬件系统的综合配置支撑超前地质预报的高效采集与信息化管理,有助于提升掌子面前方地质预报的精度与效率。通过在实际超长深埋隧道开展应用,超前预报结果与开挖揭露情况基本相符,验证隧道地震波三维层析超前地质预报系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超前地质预报 地震波 三维层析 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谱减法的隧道地震波超前探测去噪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王瑞 安哲立 +2 位作者 田四明 许新骥 陈磊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41-450,共10页
为快速有效地去除隧道地震超前探测数据中具有随机、频带广和能量强特征的噪声,提升偏移成像质量,进而有效探明隧道掌子面前方灾害源,充分利用谱减法在压制随机噪声上的优势,将其引入隧道地震波探测数据处理中,形成基于谱减法的隧道地... 为快速有效地去除隧道地震超前探测数据中具有随机、频带广和能量强特征的噪声,提升偏移成像质量,进而有效探明隧道掌子面前方灾害源,充分利用谱减法在压制随机噪声上的优势,将其引入隧道地震波探测数据处理中,形成基于谱减法的隧道地震波超前探测去噪方法。该去噪方法可以有效去除随机噪声且计算效率较高,可以满足隧道的快速施工要求。通过对典型不良地质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表明利用谱减法可有效压制隧道环境中的随机噪声干扰,地震记录中反射波信号信噪比更高,在此基础上的偏移成像结果伪像干扰更少,可有效提升探测准确性。将该方法应用至实际隧道地震探测中,成功探明了隧道掌子面前方的岩体破碎带分布位置和范围,证明应用该方法进行超前探测具有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谱减 地震波探测 偏移成像 去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破地震波作用下既有圆形隧道衬砌动应力集中系数分析 被引量:21
7
作者 李兴华 龙源 +3 位作者 纪冲 周翔 何洋扬 路亮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218-2224,共7页
将爆破地震波进行合理近似简化,采用波函数展开法,推导出无限岩石介质中爆破地震波作用下隧道围岩和衬砌动应力集中系数的表达式。结合具体算例,分析隧道不同位置上爆破地震波主频、隧道几何参数和隧道围岩和衬砌物理力学指标对动应力... 将爆破地震波进行合理近似简化,采用波函数展开法,推导出无限岩石介质中爆破地震波作用下隧道围岩和衬砌动应力集中系数的表达式。结合具体算例,分析隧道不同位置上爆破地震波主频、隧道几何参数和隧道围岩和衬砌物理力学指标对动应力集中系数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爆破地震波主振频率对隧道围岩和衬砌中的动应力集中系数(DSCF)影响较大,隧道不同位置和不同方向应力的动应力集中系数随主振频率的变化趋势不同,低主振频率引起的动应力集中系数较大,不利于隧道的抗爆破振动;隧道几何参数对隧道围岩和衬砌内侧切向应力动应力集中系数影响趋势不同;隧道衬砌弹性模量对隧道结构动应力集中系数影响较大,泊松比次之;泊松比较大的隧道围岩具有一定的抗爆破振动作用,但效果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地震波 波函数展开 隧道围岩 隧道衬砌 动应力集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破地震波作用下隧道围岩动应力集中系数分析 被引量:20
8
作者 李兴华 龙源 +2 位作者 纪冲 周翔 路亮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78-582,共5页
将爆破地震波进行合理近似简化,采用波函数展开法,推导了无限岩石介质中爆破地震波作用下隧道围岩动应力集中系数的表达式,结合具体算例,从理论上定量分析了围岩不同位置上爆破地震波主频和围岩物理力学指标对动应力集中系数的影响。分... 将爆破地震波进行合理近似简化,采用波函数展开法,推导了无限岩石介质中爆破地震波作用下隧道围岩动应力集中系数的表达式,结合具体算例,从理论上定量分析了围岩不同位置上爆破地震波主频和围岩物理力学指标对动应力集中系数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隧道围岩迎爆侧的动应力集中系数整体上大于背爆侧,动应力集中系数峰值偏向于迎爆侧;在不同主频爆破地震波作用下,动应力集中系数的影响存在最大值;隧道围岩的弹性模量对动应力集中系数的影响较大,而泊松比对动应力集中系数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地震波 波函数展开 隧道围岩 动应力集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引水隧道在平面地震波入射下动力响应的解析解 被引量:8
9
作者 马宏伟 陈文化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0,共10页
本文以波函数展开法为基础,给出了SV波与P波入射时大型引水隧道平面地震响应的解析解。并根据解析解,利用数值方法对建立的场地模型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了隧道结构-水体体系的地震响应。重点讨论了入射波频率、入射角、衬砌力学性能对... 本文以波函数展开法为基础,给出了SV波与P波入射时大型引水隧道平面地震响应的解析解。并根据解析解,利用数值方法对建立的场地模型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了隧道结构-水体体系的地震响应。重点讨论了入射波频率、入射角、衬砌力学性能对衬砌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表明,大型引水隧道动力响应受入射波频率和入射角的影响较为明显,而衬砌力学性能则对隧道的动力响应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 动力响应 波函数展开 引水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地震波预报——掌子面前方预报
10
作者 Sattel,G 翟进营 《隧道建设》 1997年第1期48-58,共11页
Amberg测量技术公司取得了在中、硬岩隧道施工条件下的一种小型的、多用的,易于使用的测量和评估系统的专利。Gerd Sat-tel、Bernbard Sander,Felix Amberg和Tadenobu Kashiwa对世界各地工程中取得的经验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隧道 地震波 预报 tsp 掌子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雷达和TSP法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1
作者 唐亚辉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00-102,共3页
将地质雷达和TSP法结合起来,可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取得较好的效果。以叙大铁路B标段中坝隧道进口平导的超前地质预报为例,介绍了地质雷达和TSP法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综合应用。介绍了两者的基本原理,并对两者的数据采集、分析、处... 将地质雷达和TSP法结合起来,可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取得较好的效果。以叙大铁路B标段中坝隧道进口平导的超前地质预报为例,介绍了地质雷达和TSP法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综合应用。介绍了两者的基本原理,并对两者的数据采集、分析、处理及预测结论进行了比较。两种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弥补使用一种方法的不足,使得预测结果更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雷达 tsp 隧道施工 超前地质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黎贡山隧道TBM掘进卡机段TSP法物性参数响应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司景钊 王唤龙 +1 位作者 曹贵才 沈维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96-401,共6页
高黎贡山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断层破碎带、节理密集带等不良地质易造成TBM卡机事故。为有效避免TBM卡机事故的发生,以TBM穿越高黎贡山隧道燕山期花岗岩地层为背景,提取卡机段采用TSP法(tunnel seismic prediction)获取的围岩力学参数... 高黎贡山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断层破碎带、节理密集带等不良地质易造成TBM卡机事故。为有效避免TBM卡机事故的发生,以TBM穿越高黎贡山隧道燕山期花岗岩地层为背景,提取卡机段采用TSP法(tunnel seismic prediction)获取的围岩力学参数,通过分析TSP参数的相关性以及对比分析卡机段和正常掘进Ⅴ级围岩段的TSP参数,获取TSP参数与围岩的相关性及卡机段TSP参数的波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泊松比的增大,卡机段的围岩纵波速度呈下降趋势,岩体的静态弹性模量总体呈现降低的趋势;(2)对比正常掘进Ⅴ级围岩段,卡机段TSP法获取的围岩纵波速度、静态弹性模量、波阻抗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泊松比则有增大的趋势。通过层次分析法理论,对围岩纵波速度、泊松比、静态弹性模量和波阻抗进行定量分析,一定程度上可作为TBM掘进过程中卡机判别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TBM 卡机段 tsp物性参数 波动分析 层次分析 卡机风险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TSP预报准确率及资料快速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阳飞 李天斌 +2 位作者 孟陆波 贾金晓 曹海洋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9-166,共8页
近年来,TSP(Tunnel Seismic Prediction)隧道地震预报法已经普遍运用于隧道建设中,在预防隧道开挖时发生地质灾害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已有不少成功案例,但也存在一些漏报和错报。文章从分析TSP法地质预报存在的缺陷及在数据采集过程中... 近年来,TSP(Tunnel Seismic Prediction)隧道地震预报法已经普遍运用于隧道建设中,在预防隧道开挖时发生地质灾害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已有不少成功案例,但也存在一些漏报和错报。文章从分析TSP法地质预报存在的缺陷及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干扰入手,总结和补充了如何避免或降低各种干扰可采取的应对措施,并通过不断对比预报情况与实际围岩开挖情况,进行数据反分析,积累了一定的数据处理参数设置经验。同时,通过不断分析、总结TSP法对如破碎带、富水区等不良地质体所表现出的不同特性,提出了资料解译时的快速分析方法,并运用到实际预报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p 隧道 干扰 预报准确率 快速分析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反射地震超前探测偏移成像 被引量:26
14
作者 沈鸿雁 李庆春 冯宏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8-304,共7页
在隧道、井巷反射地震超前探测(TRSP)观测系统的基础上,依据几何地震学原理,重点研究了隧道情况下,地震波的时距曲线关系,借助绕射叠加原理,实现了直接从时间域到空间域的深度偏移成像,分析了成像运算量的影响因素,并对速度分析和深度... 在隧道、井巷反射地震超前探测(TRSP)观测系统的基础上,依据几何地震学原理,重点研究了隧道情况下,地震波的时距曲线关系,借助绕射叠加原理,实现了直接从时间域到空间域的深度偏移成像,分析了成像运算量的影响因素,并对速度分析和深度偏移成像计算分别采用不同精度的剖分网格,同时引入插值技术,通过模型和实际资料处理验证,在不影响成像精度的情况下,可大量节省运算时间,成像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反射地震波 超前预报 偏移成像 绕射叠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地震反射法在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闫小兵 周永胜 杨晓松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94-904,共11页
超前地质预报关系到隧道施工的安全和进度。实践表明,采用基于人工地震反射法的TSP203超前预报系统(以下简称TSP203系统),并结合其它探测手段的综合预报方案能较好的实现超前地质预报,并可兼顾隧道施工特点和成本。文中介绍了TSP203系... 超前地质预报关系到隧道施工的安全和进度。实践表明,采用基于人工地震反射法的TSP203超前预报系统(以下简称TSP203系统),并结合其它探测手段的综合预报方案能较好的实现超前地质预报,并可兼顾隧道施工特点和成本。文中介绍了TSP203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并通过该系统在大瑶山铁路隧道的应用实例,说明该系统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具体应用情况。结合多年现场实际操作经验着重分析了预报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客观上由于岩性和构造面本身的复杂性以及TSP203系统的局限性,该系统探测与隧道轴向大角度相交的近平面状的结构面较适合,小角度或者平行结构面则不适合,探测溶洞和地下水有较大难度;主观上与操作人员的运用水平密切相关。提出了提高数据采集精度以及结合实际地质情况和其它物探方法提高对反射体解释能力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地震反射 tsp203系统 隧道 预报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兰客运专线黄土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梁树文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7-90,共4页
宝兰客运专线定西段黄土隧道施工中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主要因土体高含水率引起。单纯的物探法在黄土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效果不理想,新方法的研究对于弥补物探法的不足及达到预报目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分析常规物探法的局限性,通过上... 宝兰客运专线定西段黄土隧道施工中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主要因土体高含水率引起。单纯的物探法在黄土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效果不理想,新方法的研究对于弥补物探法的不足及达到预报目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分析常规物探法的局限性,通过上庄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程实例,提出应用综合分析法开展地质预报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隧道 超前地质预报 tsp预报的局限性 综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防爆地震仪在瓦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好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1-266,共6页
为提高瓦斯隧道地震波反射法超前地质预报现场作业的安全性及可操作性,介绍一种新型防爆地震仪的主机结构、主板设计、本安电源及远程控制等核心技术,同时介绍检波器气囊耦合技术;最后采用36道防爆地震仪和高精度三分量地震检波器气囊... 为提高瓦斯隧道地震波反射法超前地质预报现场作业的安全性及可操作性,介绍一种新型防爆地震仪的主机结构、主板设计、本安电源及远程控制等核心技术,同时介绍检波器气囊耦合技术;最后采用36道防爆地震仪和高精度三分量地震检波器气囊耦合装置,在重庆渝北至四川广安高速公路华蓥山隧道进口右线K24+314掌子面处进行超前探测试验,其采集的地震记录质量高,气囊耦合方式现场操作方便快捷。经过与传统的国外TSP仪器及钢管锚固剂耦合方式对比分析,充分说明采用国内的矿用防爆地震仪及其配套研制的检波器气囊耦合装置完全适用于各类瓦斯隧道地震波反射法超前地质预报工作,且能使地震波反射法实现本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隧道 超前地质预报 新型防爆地震 地震波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平面线源荷载作用下浅埋圆形非完全粘结隧道动力响应研究
18
作者 李志文 李潜 +2 位作者 徐斌 李晓锋 李海波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0-71,共12页
为加深理解波源距离和非完全粘结对地震波散射的影响规律,结合位移不连续模型、波函数展开法、Graf公式和镜像方法推导了反平面线源荷载下浅埋圆形非完全粘结隧道动力响应的级数解,并通过衬砌内外边界条件残余量与级数解截断项数的关系... 为加深理解波源距离和非完全粘结对地震波散射的影响规律,结合位移不连续模型、波函数展开法、Graf公式和镜像方法推导了反平面线源荷载下浅埋圆形非完全粘结隧道动力响应的级数解,并通过衬砌内外边界条件残余量与级数解截断项数的关系校验了该解的精度。通过对该级数解进行参数分析,系统地探讨了衬砌与围岩的接触刚度、衬砌模量、衬砌厚度、隧道埋深和波源距离等因素对衬砌内表面位移和周向剪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衬砌与围岩的接触刚度对隧道的动力响应具有显著的影响,尤其在某些较小接触刚度情况下隧道动力响应幅值可能非常大;增大衬砌模量会减小位移,但同时会导致周向剪应力增加;增大衬砌厚度能同时减小位移和周向剪应力;增大隧道埋深会使最大位移和周向剪应力向隧道拱顶附近移动;增大线源与隧道的水平距离会使隧道背波侧相对幅值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隧道 地震波散射 反平面线源 波函数展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T技术在岩溶地区隧道超前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19
作者 肖启航 谢朝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16-1420,共5页
顶效隧道位于岩溶发育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岩体破碎,对超前预报技术的要求高,风险较大。目前国内外应用的隧道超前预报技术多数都存在着技术缺陷,不能区分不同方向的地震回波,不能准确地确定掌子面前方围岩的波速,不能正确地进行纵横波... 顶效隧道位于岩溶发育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岩体破碎,对超前预报技术的要求高,风险较大。目前国内外应用的隧道超前预报技术多数都存在着技术缺陷,不能区分不同方向的地震回波,不能准确地确定掌子面前方围岩的波速,不能正确地进行纵横波分离等问题,影响到预报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减少和避免地质灾害发生,顶效隧道超前预报中采用了TST技术。应用结果表明,TST技术采用空间阵列系统和速度扫描技术有效地解决了掌子面前方围岩速度分布问题,提高了构造定位精度;应用二维方向滤波技术有效地消除了上下、左右的侧向回波和面波干扰,成功提取了前方回波用于超前预报,避免了虚报误报,解决了复杂地质条件下的超前预报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超前预报 速度扫描 频率-波数滤波 隧道地震波成像(TST) 隧道地震波超前预报(tsp)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TGP) 隧道层析成像(TR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隧道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3
20
作者 武金博 周华敏 +1 位作者 张杨 吴庆华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2-189,共8页
针对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单一超前预报方法精度不足的问题,对比当前主要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的特点与局限性,提出地质分析技术与物探技术相结合、洞内外相结合、长短距离预报相结合,以及多种物性参数互补的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以... 针对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单一超前预报方法精度不足的问题,对比当前主要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的特点与局限性,提出地质分析技术与物探技术相结合、洞内外相结合、长短距离预报相结合,以及多种物性参数互补的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以某高速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程为例,阐述基于地质调查法、掌子面地质素描法、地震波反射法、地质雷达法的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体系,预报掌子面前方节理裂隙水发育区域,及时、有效避免隧道岩溶突水、突泥等地质灾害的发生。结果表明,该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能充分发挥各种预报方法的优势并相互验证,极大地提高公路隧道施工不良地质超前预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工程 综合超前地质预报 隧道地震波超前预报 地质雷达 地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