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圣哲之境:反思奥古斯丁对希腊古典哲学怡情理论的障碍性理解
1
作者
高源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7-45,共9页
怡情是希腊古典哲学特别是斯多亚学派所追崇的圣哲情感境界,不动情和超越尘世情绪波动为其重要特质。该情感理想曾对早年奥古斯丁产生了深刻影响。然而,奥古斯丁晚年却将斯多亚圣哲式的怡情境界与凡夫的情绪波动相混同,宣称两者并无实...
怡情是希腊古典哲学特别是斯多亚学派所追崇的圣哲情感境界,不动情和超越尘世情绪波动为其重要特质。该情感理想曾对早年奥古斯丁产生了深刻影响。然而,奥古斯丁晚年却将斯多亚圣哲式的怡情境界与凡夫的情绪波动相混同,宣称两者并无实质区别。对此,传统批判性观点认为,奥古斯丁误读了古典哲学流派的圣哲观并混淆了圣凡之间关于情感的界限;而争锋性观点则强调奥古斯丁准确把握了怡情理论的实质。聚焦奥古斯丁混同圣哲与凡夫情感特质这一核心问题,回归其不同时期的阐述,我们发现:奥古斯丁的诠释并非出于障碍性理解,乃是远离古典哲学范式而进行的价值重构,即把神圣慈爱扭转下的意志作为评估圣凡情感品质好坏的新标准和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怡情理论
圣哲之境
奥古斯丁
希腊古典哲学
障碍性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圣哲之境:反思奥古斯丁对希腊古典哲学怡情理论的障碍性理解
1
作者
高源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上海交通大学欧洲文化高等研究院
出处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7-45,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走出古典哲学:奥古斯丁情感思想研究”(19FZXB030)。
文摘
怡情是希腊古典哲学特别是斯多亚学派所追崇的圣哲情感境界,不动情和超越尘世情绪波动为其重要特质。该情感理想曾对早年奥古斯丁产生了深刻影响。然而,奥古斯丁晚年却将斯多亚圣哲式的怡情境界与凡夫的情绪波动相混同,宣称两者并无实质区别。对此,传统批判性观点认为,奥古斯丁误读了古典哲学流派的圣哲观并混淆了圣凡之间关于情感的界限;而争锋性观点则强调奥古斯丁准确把握了怡情理论的实质。聚焦奥古斯丁混同圣哲与凡夫情感特质这一核心问题,回归其不同时期的阐述,我们发现:奥古斯丁的诠释并非出于障碍性理解,乃是远离古典哲学范式而进行的价值重构,即把神圣慈爱扭转下的意志作为评估圣凡情感品质好坏的新标准和原则。
关键词
怡情理论
圣哲之境
奥古斯丁
希腊古典哲学
障碍性理解
Keywords
εuπαθεια
spirituality of philosophers
Augustine
Greek Philosophy
confusion
分类号
B503.1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圣哲之境:反思奥古斯丁对希腊古典哲学怡情理论的障碍性理解
高源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