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不同标准的RC框架医疗建筑隔震设计对比研究
- 1
-
-
作者
曾德民
吴秦琪
刘立德
景瑞浩
王馨语
董波
-
机构
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
出处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25年第4期123-133,共11页
-
文摘
分别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与《建筑隔震设计标准》(GB/T 51408-2021)设计的隔震建筑,其抗震性能与易损性对比研究尚不多见。本文以某高烈度区的RC框架医疗建筑为例,依据前述两种标准设计两种隔震模型——抗规模型和隔标模型,并比较其地震响应、经济性、地震易损性和抗倒塌能力。结果表明,(1)在抗震性能方面,与抗规模型相比,隔标模型的中震、大震层间位移角分别小10.28%、21.19%;(2)在经济性方面,两种隔震模型的费用相较于8度设防的非隔震模型,二者分别增加27.46%、23.97%,隔震层不计入建筑面积时,单位混凝土用量基本不变,抗规模型单位钢筋用量增加3.96kg/m2,隔标模型减少2.80kg/m2;(3)在易损性方面,隔标模型不同损伤状态下的超越概率均不同程度减小;(4)抗倒塌方面,隔标的CMR为2.89,大于抗规的2.13。本文的研究表明,在抗规反应谱长周期取值约比隔标增大17%的情况下,抗规设计的隔震模型的地震响应通常大于隔标模型;隔标设计的隔震模型易损性及抗倒塌表现通常优于抗规模型。长周期谱反应值取值的不同对评价结果的影响需进一步研究。
-
关键词
隔震医疗建筑
隔震直接成本
地震易损性
抗倒塌安全储备
-
Keywords
base⁃isolated medical building
cost of seismic isolation building
seismic fragility
safety margin against collapse
-
分类号
TU352.12
[建筑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