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隐鳃鲵科的生物地理与种群遗传研究进展
被引量:5
- 1
-
-
作者
张书环
梁志强
杜浩
张辉
王崇瑞
危起伟
-
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
出处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23-630,共8页
-
基金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203086)
湖南省畜牧水产局养殖业科研项目(201108)
-
文摘
隐鳃鲵科(Cryptobranchidae)现存2属3种,其中大鲵属(Andrias)有2个种,即分布于我国的中国大鲵(A.davidianus)和分布在日本的日本大鲵(A.japonicus);隐鳃鲵属(Cryptobranshus)仅有隐鳃鲵(C.alleganiensis)1种,分布于美国东北部,又称美洲大鲵。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例如水库修建、森林砍伐、矿山开采、化肥农药使用等导致隐鳃鲵科的物种栖息地遭到严重破坏。此外,过度捕捞使隐鳃鲵科的自然种群数量不断下降,甚至造成某些种群的灭绝。目前,隐鳃鲵科这3个现存物种都处于不同程度的濒危状态。结合现有资料,分析、概述了隐鳃鲵科的生物地理学特点及其种群遗传学研究进展,旨在为其自然种群保护提供参考。
-
关键词
隐鳃鲵科
中国大鲵
生物地理
种群遗传
-
Keywords
Cryptobranchidae
Andrias davidianus
biogeography
population genetics
-
分类号
Q349
[生物学—遗传学]
-
-
题名人工养殖大鲵摩尔摩根氏菌病的鉴定和治疗
被引量:2
- 2
-
-
作者
章剑君
张天伟
邢超
罗静
史秋梅
何宏轩
-
机构
河南南阳市社旗县教师进修学校
河南南阳市宛西中等专业学校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动物科技学院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生态与保护生物学院重点实验室国家野生动物疫病研究中心
-
出处
《科学养鱼》
2016年第1期56-57,共2页
-
基金
中国科学院战略生物资源科技支撑体系运行专项:野生动物疫源疫病样品组织库(CZBZX-1)
-
文摘
大鲵(Andrias davidianus)是中国大鲵(Chinese Giant Salamander)的简称,因其叫声类似于婴儿哭啼声,故俗称"娃娃鱼",隶属于两栖纲(Amphibia)、有尾目(Caudata)、隐鳃鲵科(Cryptobranchidae)。大鲵是一古老的物种,有"活化石"之誉,具有很高的经济、科研价值。1973年大鲵被列为国家二级水生野生保护动物,同时也被列入世界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名录(CITES)附录Ⅰ中。
-
关键词
人工养殖
野生保护动物
隐鳃鲵科
濒危野生动植物
GIANT
二级水
两栖纲
科研单位
中国大鲵
有尾目
-
分类号
S947.3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大鲵皮肤中胶原蛋白的初步提取分析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3
- 3
-
-
作者
欧阳力剑
符广勇
-
机构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
出处
《科学养鱼》
2017年第1期72-73,共2页
-
文摘
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 Blanchard)俗名“娃娃鱼”,属于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目前,顾赛麒等在低温4℃条件下,采用酸法(0.5摩尔/升乙酸)和酶法(胃蛋白酶)对人工养殖大鲵皮中的胶原蛋白进行了提取,对提取纯化后经过测定为Ⅰ型胶原蛋白。
-
关键词
隐鳃鲵科
中国大鲵
人工养殖
两栖纲
氨基酸组成
有尾目
酶法
一般营养成分
虎纹蛙
非必需氨基酸
-
分类号
TS254.4
[轻工技术与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
-
题名大鲵幼苗暴发水肿病诊疗一例
- 4
-
-
作者
张涛
范学翠
郑德国
-
机构
湖北堵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所
-
出处
《科学养鱼》
2015年第4期63-64,共2页
-
文摘
中国大鲵俗称"娃娃鱼",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黄河和珠江流域,隶属于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我国特有物种。近年来,大鲵人工繁殖和生态繁殖获得突破,不少地区开展人工养殖,种群数量大幅增加。与此同时,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带来的病害种类增多也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笔者在湖北一家大鲵养殖场遇到大鲵幼苗(幼鲵)暴发水肿病,进行了诊疗研究,现将情况作一介绍。
-
关键词
水肿病
隐鳃鲵科
特有物种
病害种类
两栖纲
人工养殖
中国大鲵
有尾目
人工繁殖
种群数量
-
分类号
S947.3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