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隐身党员”社区参与研究——基于“共生论”的视角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洋阳 黄建洪 《党政研究》 2016年第2期67-74,共8页
当前的社区治理并不是所有人的社区自治,而是部分人的社区治理。作为有着较高政治参与能力与素养的党员群体,并未在社区建设中起到先锋带头的作用,大量的社区在职党员选择以"隐身"的方式来回应社区治理,长期"脱嵌"... 当前的社区治理并不是所有人的社区自治,而是部分人的社区治理。作为有着较高政治参与能力与素养的党员群体,并未在社区建设中起到先锋带头的作用,大量的社区在职党员选择以"隐身"的方式来回应社区治理,长期"脱嵌"于社区政治生活之外。其"经济人"、"单位人"等多重身份标签是其"嵌入"社区政治生活的重要阻碍。他们个人的愿景并未上升为社区的愿景,在缺乏制度的刚性约束下,"隐身党员"很难将自身的资源自发地付诸于持续的社区建设行动。多重的身份标识使其对于社区建设的责任模糊化。从共生角度,挖掘出"隐身党员"这一潜在的社区资源,并使之在社区自治中发挥主体性的作用,是提升社区营造质量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身党员 社区参与 共生 党的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基层党建创新消除党员“隐身”盲区 被引量:1
2
作者 蔡志强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0期108-110,共3页
党员"隐身"不是新事物,其发生机理和表现形式较为复杂多样。党员"隐身"现象的存在,极有可能造成党组织的功能受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削弱。要破解党员"隐身"现象,就必须加强党性修养,接受人民群众监督,... 党员"隐身"不是新事物,其发生机理和表现形式较为复杂多样。党员"隐身"现象的存在,极有可能造成党组织的功能受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削弱。要破解党员"隐身"现象,就必须加强党性修养,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并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员基层党建“隐身 党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