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东营凹陷原油、储层吸附烃全扫描荧光特征与应用
被引量:18
- 1
-
-
作者
李素梅
庞雄奇
刘可禹
金之钧
-
机构
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石油大学)
CSIRO Petroleum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出处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39-445,共7页
-
基金
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规划项目(编号G1999043310)资助成果
-
文摘
应用全扫描荧光分析(TSF、QGF-E)技术对东营凹陷沙河街组40个原油、15个储层包裹烃、39个储层砂吸附烃的三维荧光特征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分析表明,原油与包裹烃的TSF指纹特征总体相似,均为单峰型,指示油气成因具有内在的联系。观察到不同原油TSF强度峰宽与最高值有异,低成熟度样品往往具有较高的TSF强度及较宽的峰。进一步分析表明,原油TSF最高强度、TSF定量参数R1[270nm(Em360nm/Em320nm)]、R2[260nm(Em360nm/Em320nm)]与生物标志物成熟度参数C29甾烷ααα20S/(S+R)、Ts/(Tm+Ts)等有较好的线性正相关性,反映TSF荧光指纹特征及其定量参数可作为一种温标用于热成熟度分析。应用TSF技术确认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原油成熟度具有自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的变化规律,其反映了油源与油气充注方面的重要信息。对东营凹陷牛庄洼陷两口井的储层砂的QGF-E分析表明,颗粒样品所在层段的烃类含量普遍较高,反映致密薄层砂、微裂缝等可能为该洼陷岩性油气藏重要的隐蔽型油气运移通道。TSF、QGF-E技术在油气族群、储层含油气性、油气运移路径与油层识别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关键词
TSF
QGF-E
荧光指纹
成熟度
隐蔽油气运移通道
-
Keywords
TSF
QGF-E
spectral fingerprint
maturity
subtle oil-migration pathway
-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