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事与“愿”违:默认选择对用户隐私披露意愿的反默认效应
1
作者 朱国玮 罗映宇 +1 位作者 陆金凤 高文丽 《管理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4-118,共15页
过去的研究普遍认为默认选择能够引导消费者做出符合企业预期的选择。本文通过5项实验发现:有默认选择的授权选项呈现方式(相比于无默认选择)反而会导致更低的隐私披露意愿,即存在反默认效应。研究基于说服知识理论提出解释机制:用户会... 过去的研究普遍认为默认选择能够引导消费者做出符合企业预期的选择。本文通过5项实验发现:有默认选择的授权选项呈现方式(相比于无默认选择)反而会导致更低的隐私披露意愿,即存在反默认效应。研究基于说服知识理论提出解释机制:用户会通过自身说服知识推测平台的默认行为具有商业性目的,由此产生被操纵感,进而对平台的默认选择行为产生心理抗拒。进一步地,研究发现认知负荷调节了授权选项呈现方式对隐私披露意愿的影响。具体而言,当用户处于低认知负荷时,隐私授权的反默认效应依旧存在;当用户处于高认知负荷时,这一效应被削弱。研究揭示了隐私授权中的反默认效应及其内在机理,丰富了隐私披露和反默认效应相关的文献;同时为平台合理、有效地获取用户隐私信息提供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私披露 默认选项 感知被操纵 心理抗拒 认知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智交互用户隐私披露意愿影响因素的元分析
2
作者 姚山季 冯鸣旭 +1 位作者 严锐 刘佳静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8-206,F0003,共10页
[研究目的]人工智能时代,用户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已成为实践界与学界共同的关注点。然而,现有关于人智交互用户隐私披露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结论尚未达成一致,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明晰人智交互用户隐私披露意愿的关键影响因素,从而... [研究目的]人工智能时代,用户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已成为实践界与学界共同的关注点。然而,现有关于人智交互用户隐私披露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结论尚未达成一致,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明晰人智交互用户隐私披露意愿的关键影响因素,从而为用户隐私保护提供对策支持。[研究方法]通过系统性检索与筛选,纳入55篇实证研究,获取145个效应值共13个影响因素,进行元分析。[研究结果/结论]结果表明,个性化等10个影响因素对人智交互用户隐私披露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感知风险等3个影响因素对人智交互用户隐私披露意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此外,AI特征和文化差异具有一定调节作用,是研究间异质性的部分来源。最后,从政府、平台及用户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智交互 隐私披露意愿 元分析 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宇宙情境下用户隐私披露行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乐承毅 章朕灏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0-206,F0003,共8页
[研究目的]针对元宇宙情境,分析并厘清主动型和默许型两种隐私披露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差异,对元宇宙平台合理收集用户数据,优化个性化服务,保障用户隐私安全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基于隐私计算理论和多维发展理论,构建影响因素模型,以希... [研究目的]针对元宇宙情境,分析并厘清主动型和默许型两种隐私披露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差异,对元宇宙平台合理收集用户数据,优化个性化服务,保障用户隐私安全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基于隐私计算理论和多维发展理论,构建影响因素模型,以希壤平台为例,收集问卷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结论]结果发现,用户主动型和默许型隐私披露行为均受到感知收益因素的正向影响和感知风险因素的负向影响,其中收益因素中感知内容呈现正向影响最大,风险因素中隐私具身风险负向影响最小;主动型和默许型披露行为的影响因素差异体现在元宇宙独特的沉浸情境和隐私具身风险上;人工智能个性化特征主要在感知风险因素对两种行为的影响关系中起负向调节作用。研究剖析了元宇宙独特情境下用户的两种隐私披露行为,丰富了隐私计算理论在该情境下的运用,也为元宇宙平台的隐私保护实践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用户隐私 隐私披露行为 隐私计算理论 多维发展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越所有权边界:心理所有权对隐私披露的双刃剑效应
4
作者 罗映宇 朱国玮 +2 位作者 杨智 吴月燕 姜含笑 《管理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24,共15页
用户数据是企业刻画用户画像,开展个性化营销的重要决策基础。本文关注心理所有权背景下的用户隐私披露行为。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研究提出心理所有权对隐私披露的“双刃剑效应”:在不同的隐私披露情境(利益交换或隐私控制)下,心理所有权... 用户数据是企业刻画用户画像,开展个性化营销的重要决策基础。本文关注心理所有权背景下的用户隐私披露行为。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研究提出心理所有权对隐私披露的“双刃剑效应”:在不同的隐私披露情境(利益交换或隐私控制)下,心理所有权对隐私披露的影响效果不同,其发生作用的机制也有所差异。具体而言,在利益交换情境下,强化隐私心理所有权减少了隐私披露行为。这种效应可以由隐私计算来解释,即在利益交换情境下,强化隐私心理所有权提升了隐私价值感知,个体预期隐私披露的损失增加,导致其减少隐私披露。在隐私控制情境下,强化隐私心理所有权增加了隐私披露行为。这种效应可以由隐私控制感知来解释,即在隐私控制情境下,强化隐私心理所有权提升了隐私控制感知,个体的控制需求得到满足,导致其增加隐私披露行为。本文是较早连接心理所有权与隐私披露两个重要研究领域的研究。研究结果为企业采取合适的策略以增加用户的隐私授权与信息分享提供重要的管理启示,也有利于帮助消费者了解自己在不同情境下的隐私披露过程,从而做出有利于自身的隐私披露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所有权 隐私披露 隐私计算 控制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化自我隐私顾虑的前因组态对隐私披露意愿的影响——权力-责任均衡视角 被引量:3
5
作者 张茜 谢卫红 +1 位作者 王永健 蔡静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9-147,共9页
[研究目的]用户的隐私披露对以数据为驱动的量化自我企业而言十分重要,探究量化自我情境下隐私顾虑对隐私披露意愿的影响将为相关企业获取用户数据提供理论指导。[研究方法]基于权力与责任均衡理论,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以使用... [研究目的]用户的隐私披露对以数据为驱动的量化自我企业而言十分重要,探究量化自我情境下隐私顾虑对隐私披露意愿的影响将为相关企业获取用户数据提供理论指导。[研究方法]基于权力与责任均衡理论,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以使用可穿戴设备的用户为研究对象,从量化自我主体视角分析导致隐私顾虑的前因组态,以及不同的隐私顾虑组态类型对隐私披露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结论]研究发现:量化自我隐私顾虑的3种组态类型,分别是内生型隐私顾虑、外生型隐私顾虑和混合型隐私顾虑,且会对隐私披露意愿产生差异性影响。短期使用中产生的内生型隐私顾虑和长期使用中产生的混合型隐私顾虑会导致量化自我隐私披露意愿的降低;而在短期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外生型隐私顾虑并不会降低隐私披露意愿,反而因为用户感知到政府的法律有效性,促进了在量化自我过程中的隐私披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化自我 用户数据 隐私顾虑 隐私披露 组态分析 权力-责任均衡理论 fsQ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建构视角下个体隐私披露意愿的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彭国超 程晓 《现代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95,共13页
[目的/意义]通过探究用户个人特质与隐私披露意愿间的关系及其内在作用机制,以期帮助企业了解不同个体的风险偏好和心理需求,为平台的高效运营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方法/过程]本文基于自我建构理论,探究了不同个体间隐私披露意愿的差异... [目的/意义]通过探究用户个人特质与隐私披露意愿间的关系及其内在作用机制,以期帮助企业了解不同个体的风险偏好和心理需求,为平台的高效运营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方法/过程]本文基于自我建构理论,探究了不同个体间隐私披露意愿的差异,通过两个实验研究探讨了自我建构对个体隐私披露意愿的影响、权限敏感度对不同自我建构类型个体隐私披露意愿的调节作用及其内在的作用机制。研究一探究了自我建构对隐私披露意愿的影响以及权限敏感度的调节作用,研究二探究了调节定向在这一过程中的中介作用以及有调节的中介效应。[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在高权限敏感度下,依存型自我建构个体更易激发其防御定向倾向,独立型自我建构个体则易激发促进定向倾向,相较于依存型自我建构个体,独立型自我建构个体具有更高的隐私披露意愿;而在低权限敏感度下,不同自我建构类型的个体均表现出较高的促进定向倾向,不同自我建构类型个体间的隐私披露意愿无显著差异。调节定向在自我建构与隐私披露意愿的关系间发挥中介作用,权限敏感度显著调节自我建构与调节定向以及隐私披露意愿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建构 隐私披露意愿 权限敏感度 促进定向 防御定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私计算与公平理论视角下用户隐私披露行为机制研究 被引量:46
7
作者 李海丹 洪紫怡 朱侯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4-124,共11页
本文研究了社会化媒体环境下在线用户隐私披露行为的影响机制。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框架,从隐私计算和公平理论视角出发,构建了用户隐私披露行为影响因素模型。以在校大学生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建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感知... 本文研究了社会化媒体环境下在线用户隐私披露行为的影响机制。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框架,从隐私计算和公平理论视角出发,构建了用户隐私披露行为影响因素模型。以在校大学生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建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感知风险、感知收益和程序公平均是隐私披露意愿的强影响因子,进而影响披露行为;信息敏感、主观规范、信任显著影响感知风险;信息控制显著影响程序公平;分配公平显著影响感知收益。最后根据研究结果进行讨论,为促进用户个人信息披露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私披露 程序公平 分配公平 隐私计算 信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图书馆视域下的用户隐私披露意愿 被引量:19
8
作者 谢珍 杨九龙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9-78,共10页
为更好地了解用户隐私披露意愿,实现智慧图书馆用户数据利用与隐私保护之间的平衡,文章从用户视角出发,运用隐私计算理论、隐私关注理论、沟通隐私理论和行为计划理论,构建了智慧图书馆条件下用户隐私披露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通过问卷... 为更好地了解用户隐私披露意愿,实现智慧图书馆用户数据利用与隐私保护之间的平衡,文章从用户视角出发,运用隐私计算理论、隐私关注理论、沟通隐私理论和行为计划理论,构建了智慧图书馆条件下用户隐私披露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模型假设进行验证。研究表明,感知收益、信任程度、数据控制和依赖程度对隐私披露意愿有显著影响,隐私关注和感知风险对用户隐私披露意愿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图书馆 隐私披露 隐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力和拉力因素组态效应对互联网用户隐私披露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1
9
作者 王烨娣 周雪 蒋玉石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26-433,共8页
互联网用户隐私披露行为对个性化营销的发展存在重要影响。以16个推送个性化营销的网络购物平台为案例样本,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就感知精准度、社会影响、感知威胁、信息控制及平台可信度对隐私披露行为的联合效应进行分析,得... 互联网用户隐私披露行为对个性化营销的发展存在重要影响。以16个推送个性化营销的网络购物平台为案例样本,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就感知精准度、社会影响、感知威胁、信息控制及平台可信度对隐私披露行为的联合效应进行分析,得到两个隐私披露前因组态和两个隐私不披露前因组态。研究表明:所有构型均不存在必要条件,因此隐私披露行为前因具有复杂性;隐私披露行为和隐私不披露行为各有两种前因构型且不完全相同,因此隐私披露行为前因具有等效性和非对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私披露行为 推拉理论 感知精准度 感知威胁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用户隐私披露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吴茜 姚乐野 《现代情报》 CSSCI 2022年第6期121-131,共11页
[目的/意义]探究互联网环境中用户隐私披露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互联网行业发展及监管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意见。[方法/过程]基于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调节定向理论,从中心路线、外围路线构建互联网用户隐私披露行为模型,同时探究调节定... [目的/意义]探究互联网环境中用户隐私披露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互联网行业发展及监管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意见。[方法/过程]基于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调节定向理论,从中心路线、外围路线构建互联网用户隐私披露行为模型,同时探究调节定向变量的调节效应。采用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使用Ologit回归模型对理论假设进行分析验证。[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中心路线中:隐私收益的信息收益、在线社交收益以及隐私风险中的隐私泄露对隐私披露行为产生负向影响;外围路线中:隐私控制、隐私关注均对隐私披露行为产生负向影响。调节定向变量不仅影响隐私披露行为,也对中心路线及外围路线变量产生显著的调节效应,甚至改变原有的影响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 隐私披露 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 调节定向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化搜索中用户隐私披露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9
11
作者 孙霄凌 程阳 朱庆华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2-179,201,共9页
[目的/意义]社会化搜索是一种新型的网络信息搜索模式,与其他社交网络应用一样,用户在使用社会化搜索服务的过程中也同样存在个人隐私问题。而学术界对社会化搜索用户隐私披露行为的研究尚显不足。[方法/过程]通过对以往关于社会化搜索... [目的/意义]社会化搜索是一种新型的网络信息搜索模式,与其他社交网络应用一样,用户在使用社会化搜索服务的过程中也同样存在个人隐私问题。而学术界对社会化搜索用户隐私披露行为的研究尚显不足。[方法/过程]通过对以往关于社会化搜索和隐私披露行为的文献进行整理,找出适合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将隐私计算理论、效用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相结合,构建社会化搜索用户隐私披露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模型,并提出了研究假设。使用问卷调查及结构方程分析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信息控制能力、信息收益和社交收益对隐私披露的积极影响,而信任度和感知风险因素的影响则未被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化搜索 隐私披露社交收益信息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化自我的隐私披露行为:内涵特征、理论框架与研究展望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茜 谢卫红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2-120,共9页
[研究目的]由于量化自我的发展处于早期阶段,对该领域隐私披露行为的研究较为匮乏,理论研究体系尚未形成。通过构建量化自我隐私披露行为的理论框架,以期扩展量化自我隐私披露行为的相关研究,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研究方法]采用文献综... [研究目的]由于量化自我的发展处于早期阶段,对该领域隐私披露行为的研究较为匮乏,理论研究体系尚未形成。通过构建量化自我隐私披露行为的理论框架,以期扩展量化自我隐私披露行为的相关研究,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研究方法]采用文献综述法,从定义与特征、理论基础、影响因素与作用结果3个方面剖析量化自我隐私披露行为的研究现状,并提出未来研究展望。[研究结论]研究发现:与传统互联网相比,量化自我的隐私披露行为在披露方式、披露的数据数量、披露的数据类型和用户扮演的角色均不相同;并且量化自我的隐私披露行为是多维的、动态的、与个人信息边界有关的决策,受用户因素、信息因素、情境因素、设备或系统因素的影响,最终会因为不同的认知努力水平而产生不同的决策路径,从而形成不同的隐私披露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化自我 信息披露 隐私披露行为 隐私顾虑 隐私悖论 文献综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商智能推荐用户信息隐私披露意愿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占南 闫香玉 《现代情报》 CSSCI 2023年第10期35-53,共19页
[目的/意义]电商智能推荐服务帮助电商平台挖掘用户潜在需求,为用户进行商品和服务选择提供便利,但同时也引发了用户对于隐私和数据安全的担忧。本文通过探究智能化信息技术时代用户信息隐私披露意愿的影响机理,为缓解用户信息隐私担忧... [目的/意义]电商智能推荐服务帮助电商平台挖掘用户潜在需求,为用户进行商品和服务选择提供便利,但同时也引发了用户对于隐私和数据安全的担忧。本文通过探究智能化信息技术时代用户信息隐私披露意愿的影响机理,为缓解用户信息隐私担忧,促进电子商务平台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过程]本文基于APCO模型、隐私计算理论和人格五因素模型,结合信息隐私披露的相关文献,构建了电商智能推荐用户信息隐私披露意愿的理论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收集596份有效问卷,利用Smart PLS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假设检验。[结果/结论]研究结果发现:①隐私素养和隐私社会规范均显著正向影响用户隐私关注;②隐私关注显著正向影响感知风险,显著负向影响信息隐私披露意愿;③感知利益显著正向影响信息隐私披露意愿;④智能推荐商品相关性、外向性人格特质和宜人性人格特质显著负向调节用户隐私关注和信息隐私披露意愿的关系。信息隐私安全和算法公平是信息时代重要的管理实践问题,本文关注智能推荐和关联分析给用户信息隐私保护带来的问题和挑战,从理论上拓展了信息隐私披露领域的研究视角,从实践上为电子商务平台保护用户信息隐私安全和持续优化信息推荐服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商智能推荐 信息隐私披露 APCO 隐私计算 人格特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轻群体微信使用的隐私披露行为影响机制研究:隐私犬儒主义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锦辉 颜晓鹏 +1 位作者 张俊杰 周妍红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23年第1期87-101,共15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隐私问题的暴露更为普遍,这带来了一系列隐私侵权危机。在隐私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的同时,隐私悖论逐渐成为常态。研究了探讨微信用户的隐私行为(隐私关注、意思披露意愿和隐私披露行为),引入隐私犬儒主义和感知隐...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隐私问题的暴露更为普遍,这带来了一系列隐私侵权危机。在隐私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的同时,隐私悖论逐渐成为常态。研究了探讨微信用户的隐私行为(隐私关注、意思披露意愿和隐私披露行为),引入隐私犬儒主义和感知隐私风险变量探讨在微信使用中的隐私行为。通过对305名大学生微信用户展开问卷调查,可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验证微信用户隐私披露的行为模型。研究发现,用户存在隐私关注,但隐私披露行为也并未减少;隐私犬儒主义在隐私关注和隐私披露意愿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果;用户的感知隐私风险会增加其对隐私问题的关注,但不会直接减少其隐私披露意愿和行为。研究结论有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情境下的隐私犬儒主义和隐私悖论问题,并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不断明确政策法规提供方向和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私悖论 隐私犬儒主义 感知隐私风险 隐私披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节定向对App用户隐私披露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造诣 许苇婧 +1 位作者 徐亮 李宏汀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60-1171,共12页
合理且充分利用用户数据是互联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数据采集不可避免会涉及用户隐私,需要获得用户授权,这就是用户隐私披露。目前对于隐私披露的相关研究缺乏基于客观和群体层面的视角,而且在隐私授权的决策机制上也不清晰。本项目以... 合理且充分利用用户数据是互联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数据采集不可避免会涉及用户隐私,需要获得用户授权,这就是用户隐私披露。目前对于隐私披露的相关研究缺乏基于客观和群体层面的视角,而且在隐私授权的决策机制上也不清晰。本项目以调节定向理论为基础,在个体和群体两个层次上,将结合行为实验、眼动测量和数据挖掘方法系统探究调节定向和调节匹配对隐私披露不同阶段的影响机制。研究成果将有助于理解隐私授权过程中调节定向的作用机制,也将在隐私授权的助推设计中发挥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定向 调节匹配 隐私披露 信息框架 App用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分享社区中的社交互动对用户隐私信息披露的影响
16
作者 王君 刘红德 +1 位作者 王亚妮 吴昊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84-1302,共19页
研究围绕用户隐私披露意愿和披露水平,探索了知识分享社区中的社交互动行为对用户隐私信息披露的影响机制。基于刺激-有机体-反应(Stimulus-Organism-Response,S-O-R)理论研究用户社交互动中的外界刺激如何影响隐私信息披露者的内在状态... 研究围绕用户隐私披露意愿和披露水平,探索了知识分享社区中的社交互动行为对用户隐私信息披露的影响机制。基于刺激-有机体-反应(Stimulus-Organism-Response,S-O-R)理论研究用户社交互动中的外界刺激如何影响隐私信息披露者的内在状态,进而影响其隐私信息披露意愿。采用问卷调查收集数据,验证提出模型及假设,并借助知识分享社区中的用户行为数据探究用户间的社交互动对其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交互动对用户的自我效能、用户间信任和社会认同均产生显著促进作用,进而影响用户的隐私信息披露意愿。社交互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用户的信息披露水平,且账户信息认证起到一定的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能够为促进知识分享社区中用户信息的合理披露行为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互动 用户隐私信息披露 知识分享社区 账户信息认证 S-O-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享时代用户在线披露个人信息的隐私计算模式研究 被引量:22
17
作者 朱侯 刘嘉颖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6-82,共7页
提供个人隐私信息是用户获取在线服务的重要前提,然而共享时代由于隐私边界扩大及交互关系的改变,用户披露个人隐私的动机和机制与传统线上环境有所不同。为探究共享时代用户披露个人信息的隐私计算模式,文章结合共享模式特点,在隐私计... 提供个人隐私信息是用户获取在线服务的重要前提,然而共享时代由于隐私边界扩大及交互关系的改变,用户披露个人隐私的动机和机制与传统线上环境有所不同。为探究共享时代用户披露个人信息的隐私计算模式,文章结合共享模式特点,在隐私计算理论基础上将感知收益分为利己收益与利他收益,将信任明确界定为平台信任等,提出共享时代隐私披露意愿的构念模型,并进行实证调查与分析。数据分析表明:利己收益、利他收益、隐私关注、用户对共享经济平台信任均影响隐私披露意愿;更重要的是,用户的感知收益不再局限于个人利益,也会涉及利他性的收益,并且感知利他收益对用户隐私的披露行为有显著正影响;对平台的信任显著正向影响隐私披露意愿,对其他网友的信任在共享经济环境中明显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经济 隐私披露 隐私计算 利他收益 信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媒体环境下的用户隐私关注研究现状 被引量:23
18
作者 王雪芬 赵宇翔 朱庆华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22-1334,共13页
用户隐私问题是一个跨学科、多领域的交叉研究命题。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交媒体的普及,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用户隐私关注逐渐成为信息管理学科所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本文以国外期刊上发表的社交媒体环... 用户隐私问题是一个跨学科、多领域的交叉研究命题。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交媒体的普及,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用户隐私关注逐渐成为信息管理学科所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本文以国外期刊上发表的社交媒体环境下用户隐私关注文献为研究对象,从社交媒体中的隐私内涵、测量量表、前置因素及结果要素四个方面对隐私关注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研究发现:社交媒体中的隐私问题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传统的隐私关注测量量表并不完全适用于社交媒体环境;目前学界主要从机制、个体、社会和信息层面探索影响隐私关注的主要因素,且重点研究隐私关注对隐私披露行为、隐私保护行为的影响及其中的隐私悖论现象。本研究认为以往的研究在社交媒体的特征提炼以及实证样本的选择上还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未来的研究应该更多聚焦在社交媒体情境化特征中所涌现出的相关隐私关注问题。信息管理领域的学者应当把握这一契机,深入探索开放的、异构的、动态的、分布式的网络信息资源环境中的用户隐私关注的相关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隐私关注 网络信息资源 隐私披露 隐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言行不一?态度元认知视角下在线用户“隐私悖论”研究:ERPs证据 被引量:4
19
作者 孙锐 朱秋华 +3 位作者 王伟 唐文龙 周颖芮 韦志颖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35-246,I0044,I0045,共14页
“隐私悖论”现象及其解释正成为正确认知在线用户真实隐私态度的障碍,厘清隐私态度和行为的真实关系有利于在线平台准确解读用户隐私需求,确保大数据企业的长远稳健发展。本文基于态度元认知理论,采用ERPs技术,研究引入权限敏感度、形... “隐私悖论”现象及其解释正成为正确认知在线用户真实隐私态度的障碍,厘清隐私态度和行为的真实关系有利于在线平台准确解读用户隐私需求,确保大数据企业的长远稳健发展。本文基于态度元认知理论,采用ERPs技术,研究引入权限敏感度、形象一致性和授权透明分别作为态度确定性、重要性的实验刺激变量,探讨用户真实隐私态度与即时披露行为的关系及内在认知机制。结果发现:权限敏感度通过中心路径负向影响用户隐私披露行为。形象一致性、授权透明度则通过边缘路径正向影响用户隐私披露行为。认知风格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场依存个体比场独立个体更愿意披露隐私;与场独立个体相比,场依存个体在权限敏感度中的认知资源较多,诱发的P2成分更大;且场依存个体在形象不一致比形象一致时认知冲突更大,导致较大的N4成分;相比中心线索,边缘线索会产生更多注意力资源,进而对N1成分的影响显著。本研究厘清了隐私态度与隐私行为的真实关系,为“隐私悖论”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可使企业深刻洞察在线用户真实隐私态度与反应,对于更好地保护用户隐私及改善其在线体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私悖论 态度元认知 认知风格 隐私披露行为 事件相关电位(ER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媒体用户隐私关注的心理机制研究 被引量:25
20
作者 朱侯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5-82,共8页
本文主要以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的论文为研究对象,对用户的隐私心理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建立了隐私关注的集成模型。研究表明:在线用户隐私心理中,隐私关注是一个非常核心的概念;根据已验证的隐私心理相关构念与隐私关注的关系,... 本文主要以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的论文为研究对象,对用户的隐私心理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建立了隐私关注的集成模型。研究表明:在线用户隐私心理中,隐私关注是一个非常核心的概念;根据已验证的隐私心理相关构念与隐私关注的关系,这些构念可以分为前因变量(隐私经历、隐私意识、个性差异、人口统计学特征、文化)、结果变量(规章、行为反应)和调节变量(隐私计算、信任)三类;已有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也相应的分成前因变量研究、结果变量研究和调节变量研究三个类别。已有的研究在验证各隐私心理构念与隐私关注之间的关系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用户隐私关注的动态变化机理、群体隐私关注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私关注 隐私计算 隐私意识 隐私经历 隐私披露 用户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