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渤海海域隐性走滑断层形成机理、识别方法与控藏作用
被引量:
14
1
作者
牛成民
薛永安
+3 位作者
黄江波
郭涛
王孝辕
李正宇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2,共12页
隐性走滑断层的发现和认识是渤海郯庐断裂带勘探实践重要的理论成果之一。利用新连片处理三维地震资料,系统研究了渤海海域隐性走滑断层形成机制、发育特征、识别方法及控藏作用。渤海海域隐性走滑断层发育于大规模剪切应力背景,伸展断...
隐性走滑断层的发现和认识是渤海郯庐断裂带勘探实践重要的理论成果之一。利用新连片处理三维地震资料,系统研究了渤海海域隐性走滑断层形成机制、发育特征、识别方法及控藏作用。渤海海域隐性走滑断层发育于大规模剪切应力背景,伸展断层末端牵引以及郯庐断裂带多期次走滑运动叠加是隐性走滑断层发育的主要成因。根据断层发育位置及控制的构造单元,可将渤海海域隐性走滑断层划分为盆缘调节型、盆内转换型和潜山直立型,其中盆缘调节型可进一步细分为侧翼型、末端型和桥连型。依据隐性走滑断层发育背景及形成机制,最大似然属性技术、剖面寻差技术、断层增强技术以及“三性”识别法的应用可以大大提升渤海海域隐性走滑断层的识别与解释效率。控藏研究与勘探实践表明,渤海海域隐性走滑断层控制了该地区隐性圈闭、油气运移、断层封堵等油气成藏的各个要素,大大扩展了勘探空间,指导了近2亿吨优质探明储量的发现,而且丰富并完善了渤海湾盆地断裂控藏的理论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海域
隐性走滑断层
郯庐断裂带
形成机理
类型划分
识别方法
控藏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隐性走滑断层的识别方法及其走滑量的计算——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为例
被引量:
4
2
作者
穆星
赵海华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7-166,共10页
走滑断层对我国东部陆相盆地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以往研究多关注大型走滑断层,忽视了小型或者隐性走滑断层。近年来在济阳坳陷陆续发现了一系列NNE向和NNW向的小型或隐性走滑断层,研究形成了此类断层的识别方法。利用走滑断层近等间...
走滑断层对我国东部陆相盆地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以往研究多关注大型走滑断层,忽视了小型或者隐性走滑断层。近年来在济阳坳陷陆续发现了一系列NNE向和NNW向的小型或隐性走滑断层,研究形成了此类断层的识别方法。利用走滑断层近等间距分布、多发生在构造性质转换处以及多条近平行断层收敛处的特点,首先识别出可能存在隐性断层的区域,再采用相干分析等方法进行走滑断层的精细解释,然后采用垂直断层两侧地震剖面处滑动扫描拼接方法、紧邻断层两侧平行地震剖面反射特征对比方法、平面地震属性切片、早期构造的切割、断层两侧伸展量差异估算等方法,定量地计算走滑量,进一步确定隐性走滑断层。将上述方法分别应用于济阳坳陷车镇凹陷车57地区、大王庄次洼PX722井区以及临南洼陷兴隆寺地区,识别出了相应的隐性走滑断层,而后依据不同地区的地质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得到误差较小的走滑量,最后结合油气勘探实践,确定了隐性走滑断层,并证实隐性走滑断层对油气聚集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上述隐性走滑断层的识别方法及其走滑量的计算方法对类似地区隐性走滑断层的识别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走滑断层
识别方法
走
滑
量计算
地震剖面
滑
动扫描与对比
地震属性切片
伸展量估算
济阳坳陷
油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最大似然法断层识别技术在秦皇岛28油田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
5
3
作者
于娅
边立恩
+2 位作者
王国强
王军
张京思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9年第8期67-72,共6页
渤海地区新近系断裂体系复杂,受多期次构造运动影响,使得渤海油田的构造非常的破碎。在秦皇岛28构造的勘探评价过程中,发现局部地区断裂在平面呈现羽状分布,且存在掉向相反断裂带,这种特征是走滑断裂的依据之一,但仅依靠地质理论来确定...
渤海地区新近系断裂体系复杂,受多期次构造运动影响,使得渤海油田的构造非常的破碎。在秦皇岛28构造的勘探评价过程中,发现局部地区断裂在平面呈现羽状分布,且存在掉向相反断裂带,这种特征是走滑断裂的依据之一,但仅依靠地质理论来确定是否存在走滑断裂是不客观的,需利用地震属性验证其客观存在性。在评价的过程中通过不同技术的组合应用及对比分析,发现常规的边缘检测、相干属性等技术很难对该区复杂断层进行有效识别。基于倾角中值滤波技术去除部分噪音的干扰,凸显断裂信息,应用最大似然属性技术识别出了较为清晰的'隐性走滑'断裂,结合平面特征,进一步落实构造,直接新增资源量约300万t。为扩大秦皇岛28油田的储量规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现今精细勘探阶段,推广应用微断裂识别技术,将会进一步提高复杂断块区断层系统解释的可靠性和精细程度,提高油田滚动勘探开发的钻探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角中值滤波
最大似然属性
隐性走滑断层
秦皇岛28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渤海海域隐性走滑断层形成机理、识别方法与控藏作用
被引量:
14
1
作者
牛成民
薛永安
黄江波
郭涛
王孝辕
李正宇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出处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2,共12页
基金
“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渤海海域勘探新领域及关键技术研究(编号:2016ZX05024-003)”部分研究成果
文摘
隐性走滑断层的发现和认识是渤海郯庐断裂带勘探实践重要的理论成果之一。利用新连片处理三维地震资料,系统研究了渤海海域隐性走滑断层形成机制、发育特征、识别方法及控藏作用。渤海海域隐性走滑断层发育于大规模剪切应力背景,伸展断层末端牵引以及郯庐断裂带多期次走滑运动叠加是隐性走滑断层发育的主要成因。根据断层发育位置及控制的构造单元,可将渤海海域隐性走滑断层划分为盆缘调节型、盆内转换型和潜山直立型,其中盆缘调节型可进一步细分为侧翼型、末端型和桥连型。依据隐性走滑断层发育背景及形成机制,最大似然属性技术、剖面寻差技术、断层增强技术以及“三性”识别法的应用可以大大提升渤海海域隐性走滑断层的识别与解释效率。控藏研究与勘探实践表明,渤海海域隐性走滑断层控制了该地区隐性圈闭、油气运移、断层封堵等油气成藏的各个要素,大大扩展了勘探空间,指导了近2亿吨优质探明储量的发现,而且丰富并完善了渤海湾盆地断裂控藏的理论和实践。
关键词
渤海海域
隐性走滑断层
郯庐断裂带
形成机理
类型划分
识别方法
控藏作用
Keywords
Bohai sea
recessive strike-slip fault
Tanlu fault zone
formation mechanism
type division
identification method
control effect
分类号
TE121.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隐性走滑断层的识别方法及其走滑量的计算——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为例
被引量:
4
2
作者
穆星
赵海华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7-166,共10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5049004)资助。
文摘
走滑断层对我国东部陆相盆地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以往研究多关注大型走滑断层,忽视了小型或者隐性走滑断层。近年来在济阳坳陷陆续发现了一系列NNE向和NNW向的小型或隐性走滑断层,研究形成了此类断层的识别方法。利用走滑断层近等间距分布、多发生在构造性质转换处以及多条近平行断层收敛处的特点,首先识别出可能存在隐性断层的区域,再采用相干分析等方法进行走滑断层的精细解释,然后采用垂直断层两侧地震剖面处滑动扫描拼接方法、紧邻断层两侧平行地震剖面反射特征对比方法、平面地震属性切片、早期构造的切割、断层两侧伸展量差异估算等方法,定量地计算走滑量,进一步确定隐性走滑断层。将上述方法分别应用于济阳坳陷车镇凹陷车57地区、大王庄次洼PX722井区以及临南洼陷兴隆寺地区,识别出了相应的隐性走滑断层,而后依据不同地区的地质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得到误差较小的走滑量,最后结合油气勘探实践,确定了隐性走滑断层,并证实隐性走滑断层对油气聚集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上述隐性走滑断层的识别方法及其走滑量的计算方法对类似地区隐性走滑断层的识别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隐性走滑断层
识别方法
走
滑
量计算
地震剖面
滑
动扫描与对比
地震属性切片
伸展量估算
济阳坳陷
油气控制
Keywords
concealed strike-slip faults
identification method
calculation of strike slip
sliding scanning
seismic attribute slice
estimation of extension
Jiyang depression
oil and gas control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最大似然法断层识别技术在秦皇岛28油田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
5
3
作者
于娅
边立恩
王国强
王军
张京思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出处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9年第8期67-72,共6页
基金
“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渤海海域勘探新领域及关键技术研究”(2016ZX05024-003)
文摘
渤海地区新近系断裂体系复杂,受多期次构造运动影响,使得渤海油田的构造非常的破碎。在秦皇岛28构造的勘探评价过程中,发现局部地区断裂在平面呈现羽状分布,且存在掉向相反断裂带,这种特征是走滑断裂的依据之一,但仅依靠地质理论来确定是否存在走滑断裂是不客观的,需利用地震属性验证其客观存在性。在评价的过程中通过不同技术的组合应用及对比分析,发现常规的边缘检测、相干属性等技术很难对该区复杂断层进行有效识别。基于倾角中值滤波技术去除部分噪音的干扰,凸显断裂信息,应用最大似然属性技术识别出了较为清晰的'隐性走滑'断裂,结合平面特征,进一步落实构造,直接新增资源量约300万t。为扩大秦皇岛28油田的储量规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现今精细勘探阶段,推广应用微断裂识别技术,将会进一步提高复杂断块区断层系统解释的可靠性和精细程度,提高油田滚动勘探开发的钻探成功率。
关键词
倾角中值滤波
最大似然属性
隐性走滑断层
秦皇岛28油田
Keywords
inclination median filtering
maximum likelihood attribute
recessive strike-slip fault
Qinhuangdao 28Oilfield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渤海海域隐性走滑断层形成机理、识别方法与控藏作用
牛成民
薛永安
黄江波
郭涛
王孝辕
李正宇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隐性走滑断层的识别方法及其走滑量的计算——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为例
穆星
赵海华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最大似然法断层识别技术在秦皇岛28油田勘探中的应用
于娅
边立恩
王国强
王军
张京思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