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政府或有隐性债务风险预警系统构建与应用研究--基于BP神经网络分析法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丽珍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25,共12页
政府债务风险是影响宏观经济稳定和公众预期的重要因素,其防控的关键在于事前预警,提早防范。依据形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应用AHP、熵值法与BP神经网络法,构建包含显性债务风险、或有隐性债务风险和财政经济运行风险在内... 政府债务风险是影响宏观经济稳定和公众预期的重要因素,其防控的关键在于事前预警,提早防范。依据形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应用AHP、熵值法与BP神经网络法,构建包含显性债务风险、或有隐性债务风险和财政经济运行风险在内的3类一级指标和11项二级指标的地方政府或有隐性债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结果表明,2017年我国半数省市政府债务风险处于中警状态,需加强对风险集聚的中西部地区融资平台债务、PPP债务融资、地方国有企业债务、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等政府或有隐性债务来源的风险分类防控。设计规范化风险防控流程及分类应对策略--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减轻、风险接受与损失控制等,为财政提早应对风险、安排偿债优先秩序、优化财政收支结构等提供信号导向和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或有隐性债务 BP神经网络 非线性仿真预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拆弹的精准和耐心化解地方隐性债务风险 被引量:35
2
作者 刘尚希 《地方财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6,共3页
地方隐性债务主要是或有债务,当前面临的问题是地方政府的或有债务没有可操作的权威定义,导致底数不清,更谈不上或有债务代偿概率的测算分析,无法全面准确揭示其风险。按照"开前门、堵后门"的思路对地方政府性债务实行整改之... 地方隐性债务主要是或有债务,当前面临的问题是地方政府的或有债务没有可操作的权威定义,导致底数不清,更谈不上或有债务代偿概率的测算分析,无法全面准确揭示其风险。按照"开前门、堵后门"的思路对地方政府性债务实行整改之后,仍产生大量或有债务,这表明"风险大锅饭"体制依旧。要防控隐性债务风险,短期看,要控制增量,平衡好债务增长与偿还能力增强之间的变化,保持两者之间的动态匹配。而从中长期看,关键是用好债务资金,使债务与承债能力之间形成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隐性债务风险或有债务风险大锅饭资产负债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审计对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的效应研究 被引量:36
3
作者 蔡利 段康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1-42,共12页
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是加强经济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本文基于2010-2018年我国30个省市审计机关和地方政府债务数据,从遏制举借环节增量风险和提高债务资金使用绩效的视角,实证检验政府审计功能发挥对政府债务... 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是加强经济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本文基于2010-2018年我国30个省市审计机关和地方政府债务数据,从遏制举借环节增量风险和提高债务资金使用绩效的视角,实证检验政府审计功能发挥对政府债务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政府审计能有效降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举借环节的增量风险,并提高隐性债务使用环节的支出绩效。从隐性债务的分类来看,政府审计对隐性直接债务和隐性或有债务的增量风险均有显著影响;但仅对隐性直接债务使用绩效有显著影响。在媒体关注度和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以及城市群所在地区,政府审计对政府隐性债务增量风险和使用绩效的影响更加显著。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强化审计监督,加强政府债务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审计 隐性直接债务 隐性或有债务 债务密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业财融合的PPP政府方会计解析——对第10号政府会计准则的解读 被引量:2
4
作者 刘用铨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54-160,共7页
PPP会计特别是PPP政府方会计对于PPP模式健康可持续发展影响深远,受到广泛关注。PPP政府方会计的逻辑起点是PPP项目有形资产是否在政府方会计确认,其复杂性源于有形资产法律权属与会计控制经常不一致。在此基础上,PPP政府方会计的核心... PPP会计特别是PPP政府方会计对于PPP模式健康可持续发展影响深远,受到广泛关注。PPP政府方会计的逻辑起点是PPP项目有形资产是否在政府方会计确认,其复杂性源于有形资产法律权属与会计控制经常不一致。在此基础上,PPP政府方会计的核心问题是政府方会计在确认PPP项目有形资产的同时应当等金额确认净资产抑或负债。按照业财融合理念,PPP会计处理应当以PPP模式的经济实质及本质特征为基础。基于PPP模式"非货币性资产置换"的经济实质,论证我国PPP政府方"有形资产—净资产"会计模式的合理性;基于PPP模式"政府购买服务"的本质特征,论证国际PPP政府方"有形资产—负债"会计模式的不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P 业财融合 非货币性资产置换 政府购买服务 隐性或有债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