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0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评价的具体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王艳秋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2-14,共3页
量化评价方法和质性评价方法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评价方法中最具体的评价方法。在课程评价过程中,二者都无法单独使用来解释所有的课程现象,它们是互为补充、互相支持的。
关键词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评价 量化评价方法 质性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评价的模式建构:发展性网状结构模式 被引量:6
2
作者 王艳秋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3-26,共4页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评价在本质上是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评价过程。发展性网状结构模式是适用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特点的评价模式。所谓发展性网状结构模式,是以发展性原则为基本理念,以网状结...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评价在本质上是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评价过程。发展性网状结构模式是适用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特点的评价模式。所谓发展性网状结构模式,是以发展性原则为基本理念,以网状结构为基本架构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评价模式。网状结构的基本架构为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全面性、评价方法非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文化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的现状、困境及其应对策略
3
作者 辛悦 《中国军转民》 2025年第10期208-210,共3页
红色文化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情怀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前红色文化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的过程中,仍存在红色文化评价权重失调、红色实践评价方式... 红色文化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情怀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前红色文化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的过程中,仍存在红色文化评价权重失调、红色实践评价方式单一、红色内容考核标准模糊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调适红色文化在评价中的权重比例、创新红色实践活动的过程性评价、重构红色文化的考核要点等应对策略,以期推动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家国情怀培育功能
4
作者 郭乐乐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18-124,共7页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必须高度重视他们的家国情怀培育。当前,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存在“重显轻隐”的倾向,即过度依赖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视了...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必须高度重视他们的家国情怀培育。当前,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存在“重显轻隐”的倾向,即过度依赖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视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事实上,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具有形式灵活、充分彰显学生的主体性、成效更佳等独特的优势。可以通过建构良好师生关系,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突出实践育人,挖掘家国情怀教育资源;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重视网络平台教育等举措,来发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家国情怀培育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家国情怀 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鲁豫边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及其启示
5
作者 马福运 赵江涛 《教育史研究》 2025年第1期91-102,共12页
冀鲁豫边区高度重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紧紧围绕革命整体形势发展和边区建设实际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时事政策教育和革命实践教育为主要内容,通过适时调整教育方针、结合边区实际编写教材、完善教育教学... 冀鲁豫边区高度重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紧紧围绕革命整体形势发展和边区建设实际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时事政策教育和革命实践教育为主要内容,通过适时调整教育方针、结合边区实际编写教材、完善教育教学方法、多途径优化教师队伍、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等方式方法,着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借鉴冀鲁豫边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的做法和经验,全面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应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的全面领导,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着力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思想和业务素质,同时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鲁豫边区 学校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与优化方案
6
作者 何俊花 《南腔北调》 2025年第2期90-92,共3页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校学风建设的重要环节,对全校师生有重要影响。然而,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更倾向于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致使思政课程被“边缘化”。...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校学风建设的重要环节,对全校师生有重要影响。然而,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更倾向于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致使思政课程被“边缘化”。这导致任课教师和学生对思政课程均持应付态度,思政课程未能有效发挥其思想引领功能,反而增加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和学生的学习压力。基于此,思政课程体系建设应当遵循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培养高质量人才、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等基本原则,从统一课程标准、创新教学方式、联系学生生活、加强学科融合、重视教师培训等方面下功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课程体系构建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法兼治”理念融入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
7
作者 郎清 《成才之路》 2025年第5期33-36,共4页
将“德法兼治”理念融入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完善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也有助于高校培养崇德守法的新时代好青年。文章对“德法兼治”理念融入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进行探究,提出要将“德法兼治”理念融入高校... 将“德法兼治”理念融入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完善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也有助于高校培养崇德守法的新时代好青年。文章对“德法兼治”理念融入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进行探究,提出要将“德法兼治”理念融入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就要从物质文化环境、教师团队、学校制度、精神文化环境、社会实践活动这五个方面入手。一要打造以崇德守法为主题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二要培养知法守法、崇德明理的教师团队;三要制定与“德法兼治”理念相适配的学校制度;四要营造遵纪守法、明礼诚信的校园精神文化环境;五要开展以“德法兼治”理念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法兼治”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立德树人 物质文化环境 教师团队 学校制度 精神文化环境 社会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在专业教育中的融入与渗透——评《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精选(化学化工类)》
8
作者 邓嘉宁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I0003-I0003,共1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不断改革,教育领域越来越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和品德教育的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专业教育往往只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思想道德...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不断改革,教育领域越来越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和品德教育的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专业教育往往只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化学专业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科,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化学专业教育能够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方法。然而,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道德素质 课程思政 思想政治教育 知识和技能 科学思维方法 化学知识 社会责任感 实验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研究--评《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创新研究》
9
作者 雍楚婷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I0006-I0007,共2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然而,在实际教育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思想意识薄弱、教育成果难以量化等。因此,研究如何提升高校思想政...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然而,在实际教育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思想意识薄弱、教育成果难以量化等。因此,研究如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成为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当前社会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与时俱进。由于社会发展和人们观念的不断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紧密结合当代学生的特点,注重关注热点问题,以促进学生的思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和灌输,但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较弱。因此,研究如何结合实际案例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路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引入新的教育方法。传统的教育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内容单一,缺乏互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道德修养 路径研究 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教学 知识转化 教学创新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路径刍探
10
作者 李震 《成才之路》 2025年第5期41-44,共4页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肩负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社会责任感的综合型人才的重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密不可分,两者进行有机融合具备先天基础和良好条件。高校应针对当前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脱节,未能充...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肩负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社会责任感的综合型人才的重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密不可分,两者进行有机融合具备先天基础和良好条件。高校应针对当前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脱节,未能充分发挥两者协同作用的问题,从理念协同、课程协同、师资协同、实践协同、评价协同等方面入手,探索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的策略和方法,以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协同发展 立德树人 理念协同 课程协同 师资协同 实践协同 评价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铁路精神融入铁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路径
11
作者 刘娜 张海 +1 位作者 朱应莉 杨旭 《中国储运》 2025年第3期32-33,共2页
铁路院校将青藏铁路精神融入“课程思政”建设,对于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和推进铁路强国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青藏铁路精神的内涵特征,并梳理了“课程思政”建设与青藏铁路精神教育的契合性,然后分析了其融入铁路... 铁路院校将青藏铁路精神融入“课程思政”建设,对于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和推进铁路强国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青藏铁路精神的内涵特征,并梳理了“课程思政”建设与青藏铁路精神教育的契合性,然后分析了其融入铁路院校大学生“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及必要性,剖析了当前铁路类院校青藏铁路精神教育中出现的不足。最后在此基础上明确了铁路院校青藏铁路精神教育的原则,提出了创新教育形式、优化教育环境、完善教育保障等教育路径。青藏铁路精神是在青藏高原这样极端恶劣的地理环境下,建设和运营青藏铁路的中国铁路人所展现出的一系列精神品质和价值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精神品质 铁路院校 教育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青藏铁路 地理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评价的实验评估方法初探 被引量:3
12
作者 骆郁廷 黄建军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11,共3页
实验评估方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评价方法的重要内容。实验评估方法一般主要采用的基本步骤:一是设置实验情境;二是注重对比实验;三是观察比较效果。正确地运用实验评估方法不仅可以判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认识高校思想政... 实验评估方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评价方法的重要内容。实验评估方法一般主要采用的基本步骤:一是设置实验情境;二是注重对比实验;三是观察比较效果。正确地运用实验评估方法不仅可以判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水平,找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今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努力方向;而且还可以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评价的效果和复杂的社会现象作剖析,从中把握实验评估方法的实际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课程评价 实验评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的构建 被引量:10
13
作者 叶琳琳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73-76,共4页
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从本质上说是对学生的一种价值影响,以其独特的方式作用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基于此并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求和特点,高职院校应以实践育德、生活育德、岗位育德和自我育德为基本取向,从物资-空间、组织-制度... 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从本质上说是对学生的一种价值影响,以其独特的方式作用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基于此并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求和特点,高职院校应以实践育德、生活育德、岗位育德和自我育德为基本取向,从物资-空间、组织-制度、职业-情境和文化-心理四个层面构建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同时建立针对课程内容、教育方法、实施过程、学生评价的监控管理体系,保障隐性思想政治课程有效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隐性课程 监控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研究现状与前景展望 被引量:2
14
作者 彭斌 毛依凡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9-32,共4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是检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制度化建设的助推器。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研究成果,主要聚焦于对评价原则、评价机制、评价体系和评价方式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是检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制度化建设的助推器。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研究成果,主要聚焦于对评价原则、评价机制、评价体系和评价方式等方面的创新研究。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研究要着重从构建统一的评价原则、建立健全评价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与时俱进创新评价方法等四个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建立多元多层、科学有效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完善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实施机制,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评价 现状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隐性教育的特点与实施途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胜男 李君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I0023-I0023,共1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劳动就业岗位对高校毕业生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高校更加重视人才培养机制,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然而在实际开展过程中,思政课程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不高,认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劳动就业岗位对高校毕业生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高校更加重视人才培养机制,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然而在实际开展过程中,思政课程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不高,认为通过考试即可,使得思政课程难以实现思政教育目标。在此情况下,思政教师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程教学中的隐性资源,利用隐性教学润物无声的优势,深入学生思想深处,实现思政教育目标。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论》一书,内容全面、结构清晰,系统介绍思政课程教学全过程,对于研究思政课程教学中隐性教育的特点与实施途径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教育 思政教育 实施途径 思政课程 思想道德素质培养 思政教师 隐性教学 社会发展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评价的实践评估方法初探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建军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5-26,共2页
实践评估方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评价方法中最重要、最根本的方法,同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评价方法的重要内容。经常采用的实践评估方法主要有追踪调查法、系统观察法、自然评估法、自我总结法。正确地运用实践评估方法不仅... 实践评估方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评价方法中最重要、最根本的方法,同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评价方法的重要内容。经常采用的实践评估方法主要有追踪调查法、系统观察法、自然评估法、自我总结法。正确地运用实践评估方法不仅有利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评价的科学研究,而且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评价的学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课程评价 实践评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成人高等教育中思想政治课程体系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捷 钮继奎 《辽宁丝绸》 2024年第2期101-102,124,共3页
探讨了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特性、目标和任务,分析了思想政治课程在成人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为改进和提升高校成人高等教育质量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 高校成人高等教育 思想政治课程体系 现状 问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民族类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标准化实施策略研究
18
作者 李梦悦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16期235-237,共3页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非民族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主体,通过对其加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探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策略,有助于更好地实现预期教育目标。本文在概述少数民族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现阶段少数民...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非民族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主体,通过对其加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探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策略,有助于更好地实现预期教育目标。本文在概述少数民族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现阶段少数民族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实际问题,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少数民族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标准化实施策略,希望可以为非民族类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大学生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相关理论探索
19
作者 王智莉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评价研究》作为系统研究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质量评价的著作,从多角度全面梳理思政教育工作评价的内容、路径、规律、方法,形成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以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评价提供借鉴和帮助。本书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评价研究》作为系统研究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质量评价的著作,从多角度全面梳理思政教育工作评价的内容、路径、规律、方法,形成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以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评价提供借鉴和帮助。本书首先回顾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质量评价的缘起及发展历程,探讨为何要进行质量评价,以及理论研究及实践应用层面已经形成的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与反思。接着明确提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质量评价的基本原则,从源头上清晰评价的方向,把握评价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 总结与反思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质量评价 理论探索 应用层面 评价的内容 研究及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在食品专业课程中的育人实效
20
作者 田庆 陈旭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57-257,共1页
由王冬亮等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思政案例集》一书,根据学科特点,立足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人才培养需求,结合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科研素养,充分挖掘了该领域比较常用的实践操作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有力推动了思... 由王冬亮等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思政案例集》一书,根据学科特点,立足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人才培养需求,结合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科研素养,充分挖掘了该领域比较常用的实践操作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有力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同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 科研素养 思想政治教育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育人实效 实践操作 思想品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