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7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8
1
作者 王艳秋 徐勇林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3期99-103,共5页
在现代课程论的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应当是由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共同构成的。构建一个完善的、科学的、具有实践意义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给予高度重视的重大课题。文章从现代课程论的"大课程观&... 在现代课程论的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应当是由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共同构成的。构建一个完善的、科学的、具有实践意义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给予高度重视的重大课题。文章从现代课程论的"大课程观"的视野出发,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内涵及特征进行了诠释,分析了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最后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主要构成要素活动、环境、制度的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评价的模式建构:发展性网状结构模式 被引量:6
2
作者 王艳秋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3-26,共4页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评价在本质上是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评价过程。发展性网状结构模式是适用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特点的评价模式。所谓发展性网状结构模式,是以发展性原则为基本理念,以网状结...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评价在本质上是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评价过程。发展性网状结构模式是适用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特点的评价模式。所谓发展性网状结构模式,是以发展性原则为基本理念,以网状结构为基本架构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评价模式。网状结构的基本架构为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全面性、评价方法非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评价的具体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王艳秋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2-14,共3页
量化评价方法和质性评价方法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评价方法中最具体的评价方法。在课程评价过程中,二者都无法单独使用来解释所有的课程现象,它们是互为补充、互相支持的。
关键词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评价 量化评价方法 质性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化学课程教学的路径探索——评《化学课程与教学论》
4
作者 王颖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I0011-I0011,共1页
化学课程作为培养现代化工人才的重要渠道,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关注学生化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吸收,还应从思想道德层面引领学生,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理性客观的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等,主动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使命,为推动化... 化学课程作为培养现代化工人才的重要渠道,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关注学生化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吸收,还应从思想道德层面引领学生,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理性客观的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等,主动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使命,为推动化工行业发展进步、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因此,学校应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教育宗旨,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化学课程中的融入,更好发挥化学课程铸魂育人、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作用,培养出更多品德高尚、素质优良的化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品质 化学课程 思想政治教育 引领学生 品德高尚 化工行业发展 路径探索 责任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与化学化工类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评《化学化工类课程思政精选案例》
5
作者 王子璇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I0008-I0008,共1页
当前,中国化工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化学化工类专业肩负着为化工行业输送高素质化工人才的重任,既要认识到化工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的重要性,也应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熏陶培养,切实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社会发展有机结合... 当前,中国化工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化学化工类专业肩负着为化工行业输送高素质化工人才的重任,既要认识到化工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的重要性,也应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熏陶培养,切实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社会发展有机结合,更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基于此,本文深入探讨思政教育与化学化工类课程的融合发展,以期推动化工人才培养质量的切实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化学化工类课程 深度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研究--评《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创新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雍楚婷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I0006-I0007,共2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然而,在实际教育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思想意识薄弱、教育成果难以量化等。因此,研究如何提升高校思想政...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然而,在实际教育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思想意识薄弱、教育成果难以量化等。因此,研究如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成为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当前社会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与时俱进。由于社会发展和人们观念的不断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紧密结合当代学生的特点,注重关注热点问题,以促进学生的思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和灌输,但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较弱。因此,研究如何结合实际案例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路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引入新的教育方法。传统的教育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内容单一,缺乏互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道德修养 路径研究 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教学 知识转化 教学创新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融合研究——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7
作者 王锐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5-205,共1页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而宝贵的思政教育资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好地助力思政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化和完善,也能够有效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艺术性、实效性,能够带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的创...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而宝贵的思政教育资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好地助力思政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化和完善,也能够有效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艺术性、实效性,能够带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的创新优化,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与道德素质,实现以“文”育人,以“德”化人的目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书,能够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及学习者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工作者 化人 道德素质 思政课程教学 人文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路径探索
8
作者 宋弢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122,共1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农业院校作为培养新时代农业领域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应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着力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开创思政育人新局面。由袁中立主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农业院校作为培养新时代农业领域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应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着力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开创思政育人新局面。由袁中立主编、2023年11月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农林高校专业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探索实践——北京农学院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一书,基于“大思政课堂”背景,结合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际案例,总结了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有效建设路径,为新时代农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路径提供有益参考。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育 课程思政 中国农业出版社 思政课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农业院校 北京农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在专业教育中的融入与渗透——评《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精选(化学化工类)》
9
作者 邓嘉宁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I0003-I0003,共1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不断改革,教育领域越来越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和品德教育的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专业教育往往只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思想道德...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不断改革,教育领域越来越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和品德教育的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专业教育往往只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化学专业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科,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化学专业教育能够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方法。然而,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道德素质 课程思政 思想政治教育 知识和技能 科学思维方法 化学知识 社会责任感 实验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化工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探索——评《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10
作者 李健芸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I0011-I0011,共1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各类高校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基础和服务性学科,化学专业肩负着传授基础知识、培育创新精神、塑造社会责任感的重任。我国高校化工类专业普遍设置有《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程。这门课程目标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各类高校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基础和服务性学科,化学专业肩负着传授基础知识、培育创新精神、塑造社会责任感的重任。我国高校化工类专业普遍设置有《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程。这门课程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化学教学与实验操作能力。因此,如何在该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元素,使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实现良性互动,是该专业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难题。《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书由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副教授黄红梅独立撰写,化学工业出版社于2023年7月出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工业出版社 四川师范大学 课程思政 思政教育 我国高等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教学案例 化工类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探赜
11
作者 付嘉伟 李荆广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4-89,共6页
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根本问题。课程知识作为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基于知识的多维属性回应现实问题有利于从源头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可行性。... 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根本问题。课程知识作为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基于知识的多维属性回应现实问题有利于从源头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可行性。课程知识的社会性是确保所有课程知识具备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基础,课程知识的思想性能够回应如何在大中小学段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知识的文化性对于如何有效培育学生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课程知识价值强度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必须以明确课程知识本身具有的思政价值为首要前提,以学科教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还要注重发挥教师的思政治教育引领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 课程思政 课程知识 价值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活动课程化建设的内涵、价值及路径 被引量:13
12
作者 肖鹏 陈晓蕾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2-37,共6页
人工智能在教育数字化实践中的广泛应用直接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塑。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活动课程化转型,既是高校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现代化转型升级,也是全面建设现代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诉求。构建... 人工智能在教育数字化实践中的广泛应用直接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塑。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活动课程化转型,既是高校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现代化转型升级,也是全面建设现代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诉求。构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活动课程化建设体系应紧扣高校大思政的格局,形成三位一体的推进模式;创新数智融合课程体系,打造全要素互动共同体;加强现代思政队伍建设,建立健全评价反馈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人工智能 主题活动 课程 人机交互 数智融合 精准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教育中的道德与思想政治教育——评《核心素养导向的化学教学实践与探索(2018—2020)》
13
作者 臧兰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I0005-I0005,共1页
化学教育作为中学及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承担着培养学生化学知识的重任,还扮演着道德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角色。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理念的发展,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价值观念愈发受到关注,如何在化学教学中融合德育与思政教... 化学教育作为中学及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承担着培养学生化学知识的重任,还扮演着道德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角色。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理念的发展,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价值观念愈发受到关注,如何在化学教学中融合德育与思政教育,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亟待探讨的问题。在基础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从微观层面认识物质,理解其组成、结构、性质及转化规律,是揭示元素到生命奥秘的核心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育 教育工作者 思想政治教育 高等教育 化学课程 化学教学 化学知识 核心力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基于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课程共同体模式 被引量:45
14
作者 张永奇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18,共5页
认为构建显性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的课程共同体创新模式的逻辑前提主要体现在研究生“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二者在培养时代新人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在弘扬主流价值上具有共通性,在锻造科学思维方式上具有互利性。提出加强党委集中统一领... 认为构建显性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的课程共同体创新模式的逻辑前提主要体现在研究生“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二者在培养时代新人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在弘扬主流价值上具有共通性,在锻造科学思维方式上具有互利性。提出加强党委集中统一领导、强化高校党委三重责任,构建立体化育人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推动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形成一支素质优良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是促进研究生“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构建显性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的课程共同体创新模式的基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思想政治理论课 显性和隐性教育 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的构建 被引量:10
15
作者 叶琳琳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73-76,共4页
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从本质上说是对学生的一种价值影响,以其独特的方式作用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基于此并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求和特点,高职院校应以实践育德、生活育德、岗位育德和自我育德为基本取向,从物资-空间、组织-制度... 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从本质上说是对学生的一种价值影响,以其独特的方式作用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基于此并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求和特点,高职院校应以实践育德、生活育德、岗位育德和自我育德为基本取向,从物资-空间、组织-制度、职业-情境和文化-心理四个层面构建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同时建立针对课程内容、教育方法、实施过程、学生评价的监控管理体系,保障隐性思想政治课程有效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隐性课程 监控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课程思政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模式探究——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教程》 被引量:4
16
作者 义崇宽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F0003-F0003,共1页
“社会实践育人”是高校育人的重要一环,是建设“大思政课”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教程》(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在充分考虑大学生个性、多元化思政学习诉求的基础上,从多个角度系统地分析了... “社会实践育人”是高校育人的重要一环,是建设“大思政课”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教程》(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在充分考虑大学生个性、多元化思政学习诉求的基础上,从多个角度系统地分析了基于课程思政的社会实践育人模式实施的困境,并且从思政教育与学生社会实践的多维视角开辟出了一条突围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学生社会实践 实践育人模式 思政教育 立德树人 思想政治教育 思政课 突围之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化学课程中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评《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17
作者 柴成鱼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I0006-I0006,共1页
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在当今社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质和道德观念的公民,对于国家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化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课程,... 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在当今社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质和道德观念的公民,对于国家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化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课程,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可以借助其中的实验教学案例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化学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的背后的价值和影响,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塑造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思政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化学课程 人生观和价值观 道德观念 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在食品专业课程中的育人实效
18
作者 田庆 陈旭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57-257,共1页
由王冬亮等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思政案例集》一书,根据学科特点,立足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人才培养需求,结合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科研素养,充分挖掘了该领域比较常用的实践操作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有力推动了思... 由王冬亮等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思政案例集》一书,根据学科特点,立足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人才培养需求,结合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科研素养,充分挖掘了该领域比较常用的实践操作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有力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同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 科研素养 思想政治教育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育人实效 实践操作 思想品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化工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评《化学课程思政元素》
19
作者 彭乐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I0001-I0001,共1页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时代课题包括培养何种人才、如何进行人才培养以及为谁培养等问题。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实现课程思政,成为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关键任务。这也就意味着化工类专业既需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又需着...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时代课题包括培养何种人才、如何进行人才培养以及为谁培养等问题。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实现课程思政,成为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关键任务。这也就意味着化工类专业既需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又需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深入探讨化工原理课程的思政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由姜涛、葛春华主编的《化学课程思政元素》(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9月版)一书,从人文、人物、技术、工程等不同角度,介绍了化学化工领域内的专业知识,内容丰富、系统全面、细致深入,且非常注重化工类大学生家国情怀、思想道德、创新思维等方面的培养,可作为高校化学、化工、材料专业学生的优秀读本。总体而言,该书具有如下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程思政 思想政治教育 化工类大学生 家国情怀 人才培养 专业知识 思想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化育人功能开展工程化学专业课程思政探索——评《基于文化视角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
作者 何雨灿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I0008-I0008,共1页
全球一体化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挑战与机遇。在工程化学等科技密集型领域,高校需在专业知识教学中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意识塑造与价值引领。工程化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学生工程化学学习与思想意识学习的桥梁,可充分... 全球一体化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挑战与机遇。在工程化学等科技密集型领域,高校需在专业知识教学中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意识塑造与价值引领。工程化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学生工程化学学习与思想意识学习的桥梁,可充分满足学生专业学习与思想成长需求。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东方文明瑰宝,蕴含着深厚育人元素与精神价值,基于中国文化育人功能开展工程化学专业课程思政探索,可丰富工程化学专业课程思政育人元素,增强学生学习体验,从构建高效课堂。《基于文化视角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是一本从文化视角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书籍。该书在阐述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基础上一步分析了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即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载体、文化具有思想政治能、文化形成与发展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可成为工程化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用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构建高效课堂 指导用书 思想政治教育 学习体验 东方文明 价值引领 文化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