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显隐式积分方法及其应用
1
作者 张艳红 胡晓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4年第1期17-22,共6页
在实际工程结构动力反应分析中,往往由于结构型式十分复杂,常用的两种直接积分方法,即显式积分方法和隐式积分方法,在使用中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何将这两种积分方法合理有效地结合起来,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研究课题。针对实际工程问... 在实际工程结构动力反应分析中,往往由于结构型式十分复杂,常用的两种直接积分方法,即显式积分方法和隐式积分方法,在使用中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何将这两种积分方法合理有效地结合起来,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研究课题。针对实际工程问题中整体结构计算时间步长的选择往往受局部区域的材料特性、尺寸大小等因素影响的这一现象,提出了一种对结构局部区域进行隐式积分、对其余区域进行显式积分的显隐式积分方法,这种积分格式相对于显式积分格式而言,能显著提高整体结构的计算速度。最后采用两个数值计算实例对这一方法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分 隐式积分 隐式积分 局部区域 工程结构 地震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正剑桥模型的隐式积分算法在ABAQUS中的数值实施 被引量:38
2
作者 范庆来 栾茂田 杨庆 《岩土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69-273,共5页
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所提供的用户材料子程序UMAT接口,针对修正的剑桥本构模型开发了隐式积分算法,并且与自动选择时间步长的增量有限元方程迭代解法相结合,对正常固结土与超固结土的三轴排水与不排水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所提供的用户材料子程序UMAT接口,针对修正的剑桥本构模型开发了隐式积分算法,并且与自动选择时间步长的增量有限元方程迭代解法相结合,对正常固结土与超固结土的三轴排水与不排水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所发展的隐式本构积分算法与时间步长自动选择方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较高的计算精度,能够得到比较合理的数值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剑桥模型 隐式积分算法 用户材料子程序 土工三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土水-力本构模型及其隐式积分算法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艳 韦昌富 +1 位作者 房倩 陈盼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65-370,406,共7页
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建立了水力-力学耦合的非饱和土本构模型,在硬化方程中考虑饱和度的影响,同时在土水特征曲线中考虑了塑性体变的影响,从而使模型可以反映非饱和土中的毛细现象与土中弹塑性变形现象的耦合行为。采用隐式积分方法,建立... 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建立了水力-力学耦合的非饱和土本构模型,在硬化方程中考虑饱和度的影响,同时在土水特征曲线中考虑了塑性体变的影响,从而使模型可以反映非饱和土中的毛细现象与土中弹塑性变形现象的耦合行为。采用隐式积分方法,建立了非饱和土耦合模型的数值模型,并推导了得到了水力-力学耦合的非饱和土的一致切线模量。利用该算法编制了本构模型计算的子程序,使其能向外输出切线刚度矩阵,用于有限元计算。为了验证该算法和程序的正确性,用所编制程序对不同路径下的土体行为进行了预测。通过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对比,表明程序预测结果与试验数据相吻合,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土体的水力-力学耦合行为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本构模型 隐式积分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土弹塑性有限元分析的隐式积分弹性刚度法
4
作者 刘夕才 《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 CSCD 1996年第4期500-505,共6页
本文提出了用于岩土弹塑性有限元分析的隐式积分弹性刚度算法。该算法既具有隐式积分法精度好、效率高、无条件稳定等优点,也具有弹性刚度法中刚度矩阵正定、对称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它避免了传统切线刚度法在处理岩土非相关联塑性流动... 本文提出了用于岩土弹塑性有限元分析的隐式积分弹性刚度算法。该算法既具有隐式积分法精度好、效率高、无条件稳定等优点,也具有弹性刚度法中刚度矩阵正定、对称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它避免了传统切线刚度法在处理岩土非相关联塑性流动和屈服面“角点”所遇到的非对称性和奇异性计算问题。通过算例分析了该算法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刚度法 岩土 弹塑性 有限元 隐式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力学耦合的超固结非饱和土本构模型的隐式积分算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吴刚 杨庆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652-1658,共7页
超固结非饱和土经常出现于工程实践中,表现出复杂的力学性质。从已有的非饱和土水力–力学耦合的本构模型出发,将超固结的影响加入到了模型中,使模型可以考虑超固结对非饱和土力学性质的影响。超固结非饱和土本构方程的求解是一个复杂... 超固结非饱和土经常出现于工程实践中,表现出复杂的力学性质。从已有的非饱和土水力–力学耦合的本构模型出发,将超固结的影响加入到了模型中,使模型可以考虑超固结对非饱和土力学性质的影响。超固结非饱和土本构方程的求解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问题,给出了该超固结非饱和土水力–力学耦合模型的隐式积分算法和本构模型的一致切线模量,并对该算法进行验证,证明了该算法的正确性,最后采用该算法对某非饱和土质边坡在地下水位上升的情况下进行有限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超固结 本构模型 隐式积分算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塑性有限元分析隐式积分方案公式的统一形式
6
作者 王晓东 张弥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1986年第2期63-74,共12页
本文推导了粘塑性有限元分析中隐式积分格式的统一表达式,它包括特雷斯卡(Tresca)、米赛斯(Von-Mises)、莫尔-库仑(Mohr-Coulomb)、德鲁克-普拉格(Drueker-Prager)和监凯维奇(Zienkiewicz)五种屈服准则。并给出一个算例以说明这种公式... 本文推导了粘塑性有限元分析中隐式积分格式的统一表达式,它包括特雷斯卡(Tresca)、米赛斯(Von-Mises)、莫尔-库仑(Mohr-Coulomb)、德鲁克-普拉格(Drueker-Prager)和监凯维奇(Zienkiewicz)五种屈服准则。并给出一个算例以说明这种公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式积分 统一表达 粘塑性 岩石物理性质 有限元分析 数值分析 屈服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轨道非线性耦合系统显隐式求解算法的收敛性分析
7
作者 秦佳良 刘林芽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119,共7页
针对车辆-轨道非线性耦合系统的动力学方程联立求解过程,将车辆和轨道分别考虑为2个子系统,通过2个子系统之间的位移协调和轮轨非线性接触力耦合,再结合显隐式积分格式,提出车辆-轨道非线性耦合系统的分离迭代和分离同步两种求解方法,... 针对车辆-轨道非线性耦合系统的动力学方程联立求解过程,将车辆和轨道分别考虑为2个子系统,通过2个子系统之间的位移协调和轮轨非线性接触力耦合,再结合显隐式积分格式,提出车辆-轨道非线性耦合系统的分离迭代和分离同步两种求解方法,通过算例验证了两种方法的正确性,并对两种求解方法的收敛性进行了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显隐式分离迭代法和显隐式分离同步法的最大有效时间步长分别是0.5、0.1 ms;在时间步长较大时,采用Aitken加速法可以起到增强显隐式分离迭代法的计算稳定性的作用,但Aitken加速法的作用会随着时间步长的减小而变小;相同时间步长下显隐式分离同步法的计算效率要比显隐式分离迭代法高,但可以通过选用较大的时间步长来提高显隐式分离迭代法的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轨道非线性耦合系统 隐式积分 分离迭代法 分离同步法 Aitken加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点型非共轴模型的半隐式应力积分算法及应用
8
作者 陈洲泉 陈湘生 +2 位作者 庞小朝 苏栋 林星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21-529,共9页
针对基于屈服面角点非共轴理论建立的弹塑性本构模型,提出了对应的半隐式应力积分算法。在考虑非共轴项的应力更新方程中,塑性流动方向采用显示表示。构建非共轴塑性流动的Gram-Schmidt正交化过程则是基于已知应力条件定义。根据张量之... 针对基于屈服面角点非共轴理论建立的弹塑性本构模型,提出了对应的半隐式应力积分算法。在考虑非共轴项的应力更新方程中,塑性流动方向采用显示表示。构建非共轴塑性流动的Gram-Schmidt正交化过程则是基于已知应力条件定义。根据张量之间的正交性,进一步简化模型的应力更新方程,再推导该方程的牛顿迭代格式。然后将该算法编写进ABAQUS的材料用户子程序Vumat,将该非共轴模型应用于有限元分析。在Explict分析模块中,分析了不同非共轴模型参数模拟单剪试验和活动门问题的效果,并与共轴模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该半隐式算法收敛性好,强健有效,适用于工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式积分算法 非共轴 弹塑性理论 活动门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ewmark隐式时间积分方案的裂纹动态扩展的数值计算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郭德平 李铮 +2 位作者 彭森林 曾志凯 吴岱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89-697,共9页
扩展有限单元法(XFEM)是基于单位分解的思想,在常规有限元的位移模式中加入能够反映裂纹面不连续性的跳跃函数和裂纹尖端的渐近位移场函数,避免了常规有限单元法计算断裂问题时需要对裂纹尖端重新划分网格的不便以及繁重的计算量,并且... 扩展有限单元法(XFEM)是基于单位分解的思想,在常规有限元的位移模式中加入能够反映裂纹面不连续性的跳跃函数和裂纹尖端的渐近位移场函数,避免了常规有限单元法计算断裂问题时需要对裂纹尖端重新划分网格的不便以及繁重的计算量,并且裂纹的扩展独立于网格.标准有限元在处理时间积分时,在裂纹不断扩展的过程中整体刚度矩阵的自由度也会不断地增大,从而导致迭代计算无法进行.本文基于扩展有限单元法模拟动态裂纹扩展的方法,提出了新的Newmark隐式时间积分方案.此方法将所有节点都富集Heaviside函数和裂纹尖端的渐近位移场函数,即每个节点都有12个自由度,从而使得总体刚度矩阵式保持一致,避免迭代计算无法进行.同时,提出了一种稀疏矩阵技术来解决矩阵所占内存大和计算时间长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有限元 动态裂纹 Newmark时间积分 稀疏矩阵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子结构试验隐式方法的比较
10
作者 徐文田 《低温建筑技术》 2009年第8期63-65,共3页
针对位移相关型试件,采用Shing迭代和等效力控制方法的实时子结构试验进行数值模拟,对比研究两种方法的精度。结果表明,当试验子结构为线弹性试件时,两种方法都有很好的精度;当试验子结构为非线性弹性试件时,等效力控制方法的精度要好于... 针对位移相关型试件,采用Shing迭代和等效力控制方法的实时子结构试验进行数值模拟,对比研究两种方法的精度。结果表明,当试验子结构为线弹性试件时,两种方法都有很好的精度;当试验子结构为非线性弹性试件时,等效力控制方法的精度要好于Shing迭代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式积分算法 实时子结构试验 牛顿迭代法 等效力控制方法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数值阻尼耗散可控的结构动力方程积分方法
11
作者 刘伟 童小龙 金蓉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22-935,共14页
数值耗散是数值积分方法的重要特性,直接影响数值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对于含有虚假高频振动的动力系统,数值耗散能够改善数值仿真结果,但是对于具有真实高频振动的动力系统,数值耗散则会导致计算结果失真.该研究针对结构动力系统的求解,... 数值耗散是数值积分方法的重要特性,直接影响数值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对于含有虚假高频振动的动力系统,数值耗散能够改善数值仿真结果,但是对于具有真实高频振动的动力系统,数值耗散则会导致计算结果失真.该研究针对结构动力系统的求解,提出了一种数值耗散可控的两子步隐式数值积分方法.基于理论推导,详细介绍了新积分方法的谱半径、稳定性、振幅衰减和周期延长等数值特性.新隐式积分方法通过算法参数α能够对高频虚假振动数值耗散完全可控,相应的耗散比例为1-α,其中-1≤α≤1.通过单自由度动力系统、高频虚假振动系统和多自由度非线性弹簧质量系统三个典型算例,分别证明了新隐式积分方法在计算精确性、高频数值耗散和非线性求解能力方面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动力方程 隐式积分方法 数值阻尼 放大矩阵 谱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R回归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隐式梯形算法的改进 被引量:1
12
作者 丁卫 王建全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2期187-190,共4页
针对用传统隐式梯形积分法分析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时存在计算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回归支持向量机技术的改进方法.改进后的方法不仅保持了原有的功角预测精度,而且明显减少了总的迭代次数,有效地提高了计算速度.这种优化结果有利... 针对用传统隐式梯形积分法分析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时存在计算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回归支持向量机技术的改进方法.改进后的方法不仅保持了原有的功角预测精度,而且明显减少了总的迭代次数,有效地提高了计算速度.这种优化结果有利于现代大电网的实时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稳定 功角预测 回归支持向量机 梯形积分 实时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塑性模型不同积分算法的数值实现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仁超 曹婷婷 刘严如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10-1516,共7页
亚塑性模型是以Jaumann应力率张量及变形率张量描述的一种率型本构关系,本构关系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计算中具有关键作用,解决用应变增量求解应力响应的问题需要一个时间积分过程。针对亚塑性本构模型发展了自适应隐式和显式两种不同的... 亚塑性模型是以Jaumann应力率张量及变形率张量描述的一种率型本构关系,本构关系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计算中具有关键作用,解决用应变增量求解应力响应的问题需要一个时间积分过程。针对亚塑性本构模型发展了自适应隐式和显式两种不同的积分算法,给出了误差控制的方法,同时推导了自适应隐式积分算法所需的一致切向模量,并采用了两个不同的单元,利用ABAQUS平台比较了两种积分算法的数值模拟结果。为了实现从ABAQUS/Standard到ABAQUS/Explicit的过渡,开发了UMAT-VUMAT接口,从而可以使已有的UMAT子程序用于大变形动力问题分析。算例分析证明了研究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塑性 隐式积分算法 显示积分算法 ABAQUS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塑性统一本构方程数值积分方法研究
14
作者 杨显杰 孙训方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27-32,共6页
本文提出了对粘塑性统一本构方程的隐式欧拉积分进行牛顿—拉夫森迭代的数值积分方法。推导出该数值积分的统一迭代格式;给出自动选取步长以及迭代收敛的准则;并对Miller的统一本构方程进行了数值求解。该法不但非常有效地克服了由于常... 本文提出了对粘塑性统一本构方程的隐式欧拉积分进行牛顿—拉夫森迭代的数值积分方法。推导出该数值积分的统一迭代格式;给出自动选取步长以及迭代收敛的准则;并对Miller的统一本构方程进行了数值求解。该法不但非常有效地克服了由于常微分方程组的刚性带来的数值困难,而且还易于控制数值误差。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是十分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式积分 粘塑性 统一本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rucker-Prager准则的岩石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48
15
作者 袁小平 刘红岩 王志乔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03-1108,共6页
大多数岩石材料软化本构模型在硬化函数中引入塑性内变量来表示材料的硬化/软化性质,但并不能反映岩石微裂隙损伤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单轴拉伸和压缩所表现的初始屈服强度f0与屈服极限fu的差异。基于D-P准则同时考虑塑性软化及损伤软... 大多数岩石材料软化本构模型在硬化函数中引入塑性内变量来表示材料的硬化/软化性质,但并不能反映岩石微裂隙损伤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单轴拉伸和压缩所表现的初始屈服强度f0与屈服极限fu的差异。基于D-P准则同时考虑塑性软化及损伤软化,建立岩石类材料的弹塑性本构关系及其数值算法。塑性屈服函数采用Borja等的应力张量的硬化/软化函数,反映塑性内变量及应力状态对硬化函数的影响;由于岩石损伤软化是微裂隙扩展所导致的体积膨胀引起的,因此,提出用体积应变表征岩石损伤变量的演化,并用回映隐式积分算法编制了岩石的弹塑性损伤本构程序。对单轴压缩及拉伸荷载作用下的岩石材料试验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岩石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可以较好地符合岩石材料的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构模型 D-P准则 塑性软化 损伤软化 隐式积分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缩载荷下微裂纹扩展的微观力学岩石弹塑性损伤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袁小平 李波涛 +2 位作者 刘红岩 王志乔 孙鸣雷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200-3208,共9页
建立基于微裂纹扩展的岩石弹塑性损伤微观力学模型。压缩载荷下微裂纹尖端翼裂纹稳定扩展表征岩石的微观损伤,基于应变能密度准则用Newton迭代法求复合型断裂的翼裂纹扩展长度,并采用微裂隙统计的二参数Weibull函数模型反映绝对体积应... 建立基于微裂纹扩展的岩石弹塑性损伤微观力学模型。压缩载荷下微裂纹尖端翼裂纹稳定扩展表征岩石的微观损伤,基于应变能密度准则用Newton迭代法求复合型断裂的翼裂纹扩展长度,并采用微裂隙统计的二参数Weibull函数模型反映绝对体积应变对微裂纹分布数目影响,进而用翼裂纹扩展所表征的应力释放体积和微裂纹数目来表示含有微裂隙的岩石损伤演化变量;宏观塑性屈服函数采用Voyiadjis等效塑性应变的硬化函数,反映塑性内变量对硬化函数的影响;建立岩石的弹塑性损伤本构关系及其数值算法,并用回映隐式积分算法编制弹塑性损伤模型的程序。分析弹塑性损伤模型的基本特性和围压对岩石损伤的影响,并从围压和短微裂隙长度等因素分析弹塑性损伤模型的岩石的损伤和宏观塑性特性。以2个单轴压缩岩石试验为例验证该模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弹塑性损伤模型与数值和试验结果比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裂隙 应变能密度 NEWTON迭代法 塑性 损伤演化 隐式积分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缩载荷作用下岩石的细观损伤和塑性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袁小平 刘红岩 王志乔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9-155,共7页
建立岩石微裂纹扩展的细观力学模型,研究了岩石的细观损伤和塑性性质。压缩载荷下微裂纹尖端翼裂纹稳定扩展表征岩石的细观损伤,采用应变能密度准则求解复合型断裂的翼裂纹扩展长度,微裂隙统计的二参数Weibull函数模型反映绝对体积应变... 建立岩石微裂纹扩展的细观力学模型,研究了岩石的细观损伤和塑性性质。压缩载荷下微裂纹尖端翼裂纹稳定扩展表征岩石的细观损伤,采用应变能密度准则求解复合型断裂的翼裂纹扩展长度,微裂隙统计的二参数Weibull函数模型反映绝对体积应变对微裂纹分布数目影响,进而用翼裂纹扩展所表征的应力释放体积和微裂纹数目来表示含有微裂隙的岩石损伤演化变量;宏观塑性屈服函数采用Voyiadjis等的等效塑性应变的硬化函数,反映了塑性内变量对硬化函数的影响;建立岩石模型的本构关系及其数值算法,并用回映隐式积分算法编制了模型的本构程序。分析弹塑性损伤模型的围压对岩石损伤的影响,并从围压和短微裂隙长度等因素分析模型的岩石的损伤和宏观塑性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裂隙 应变能密度 塑性 损伤演化 隐式积分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轴压缩非贯通节理岩石尖端塑性区及弹塑性断裂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袁小平 刘红岩 王志乔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79-1688,共10页
基于Drucker-Prager(下简称D-P)准则,建立压缩载荷作用下的非贯通节理岩石的弹塑性断裂模型。针对节理岩石小范围屈服翼裂纹尖端塑性区,推导了D-P屈服准则的纯Ⅰ、纯Ⅱ及Ⅰ、Ⅱ复合型3种翼裂纹无量纲塑性区径长函数,并与Mises准则的塑... 基于Drucker-Prager(下简称D-P)准则,建立压缩载荷作用下的非贯通节理岩石的弹塑性断裂模型。针对节理岩石小范围屈服翼裂纹尖端塑性区,推导了D-P屈服准则的纯Ⅰ、纯Ⅱ及Ⅰ、Ⅱ复合型3种翼裂纹无量纲塑性区径长函数,并与Mises准则的塑性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D-P准则的Ⅰ型和复合型塑性区较Mises屈服准则的塑性区大,且其II型及Ⅰ、Ⅱ复合型塑性区在翼裂纹上下表面不连续。进一步,引入断裂软化因子以表征节理岩石裂隙断裂扩展后的断裂软化规律,考虑非贯通节理岩石复合型断裂软化,是由于节理尖端翼裂纹应变能密度超过最小应变能密度导致其成核扩展引起的,提出用应变能密度的指数函数形式表征断裂软化变量的演化;塑性屈服函数采用Borja等的应力张量3个不变量的硬化/软化函数,反映塑性内变量及应力状态对硬化函数的影响;建立节理岩石的弹塑性断裂本构关系及其数值算法,并用回映隐式积分算法编制了弹塑性断裂模型的程序。以单轴压缩下非贯通节理岩石为例,分析岩石断裂韧度、节理摩擦系数和节理倾角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弹塑性断裂模型与数值和试验结果比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理岩石 应变能密度 塑性软化 断裂软化因子 隐式积分算法 D-P准则 尖端塑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三维饱和土-基础-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方法 被引量:14
19
作者 陈少林 赵宇昕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62-1371,共10页
地震波入射时土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是地震工程领域的重要问题.由于问题的复杂性,以往的研究大多考虑地基土为干土情形.而实际工程中,土体中经常充满孔隙水,土层往往是含水层或部分含水层.孔隙水对土层的地震反应影响较大,进而影响... 地震波入射时土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是地震工程领域的重要问题.由于问题的复杂性,以往的研究大多考虑地基土为干土情形.而实际工程中,土体中经常充满孔隙水,土层往往是含水层或部分含水层.孔隙水对土层的地震反应影响较大,进而影响支撑于其上的基础和上部结构的响应.因此,有必要考虑饱和土-基础-结构动力相互作用问题.基于此,土体采用Biot模型,利用集中质量显式有限元方法并结合多次透射人工边界进行模拟;结构经有限元离散后,采用Newmark隐式时步积分方法进行分析,可通过ANSYS等有限元软件实现;基础假定为刚性,采用显式时步积分进行求解;土体和结构(及基础)可分别采用不同的时间步距;通过FORTRAN程序实现了三维饱和土-基础-结构系统在地震作用下的整体分析.从饱和多孔介质动力微分方程出发可知,干土是饱和土的特殊情形,通过将流体体积模量及孔隙率置为零,可将饱和土退化到干土,从而将干土统一到饱和土的计算框架中,通过土-结构相互作用算例对此进行了验证,进一步实现了干土与饱和土混合情形时的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使得问题的模拟更贴近实际工程(如考虑地下水位情形).通过算例对比了饱和土地基、干土地基、干土覆盖饱和土地基(考虑地下水位)情形时,土-结构相互作用对基础和结构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地下水位对基础和结构响应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饱和多孔介质 显-隐式积分方法 人工边界条件 地震响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求解抛物化Navier-Stokes方程的空间推进算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兵 徐旭 蔡国飙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2-170,共9页
讨论了抛物化NS方程(parabolized Navier-Stokes equations,PNS)的数学性质,对比分析多种处理流向压力梯度的方法的优缺点.以此为基础,成功地将LU-SGS隐式时间积分方法推广到PNS方程的流向空间积分上,发展了基于PNS方程的有限体积单次... 讨论了抛物化NS方程(parabolized Navier-Stokes equations,PNS)的数学性质,对比分析多种处理流向压力梯度的方法的优缺点.以此为基础,成功地将LU-SGS隐式时间积分方法推广到PNS方程的流向空间积分上,发展了基于PNS方程的有限体积单次扫描空间推进算法(single-sweep parabolized Navier-Stokes algorithm,SSPNS).在该算法中,横向无黏数值通量和黏性通量分别采用混合型迎风格式和中心格式求解.用SSPNS算法计算了4个典型流场,包括超声速平板流、15°楔板压缩高超声速流、带攻角的高超声速锥形流和侧压式高超声速进气道流动.SSPNS计算结果与NASA UPS程序数值结果、文献提供的实验数据及理论分析结果符合得很好.对比研究表明,SSPNS法与传统时间迭代法相比,二者计算精度相当,而SSPNS计算速度快1~2个量级,存储量至少低1个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抛物化NS方程 空间推进算法 LU—SGS隐式积分方法 混合型迎风格 超声速/高超声速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