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体认语言学观照下隐喻映射的“多源性”研究——基于“愁”的概念隐喻分析 |
黄兴运
谢世坚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22 |
14
|
|
2
|
认知发展、隐喻映射与词义范畴的延伸——现代汉语词汇系统形成的认知机制 |
彭宣维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27
|
|
3
|
6~8岁汉语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空间概念“大”的隐喻映射研究 |
宋宜琪
杨婉晴
梁丹丹
|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4
|
具身道德隐喻映射机制的双向性及其问题——基于具身效应“可重复性危机”的思考 |
徐紫颖
苏佳佳
叶浩生
|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5
|
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隐喻域对比研究 |
刘桂玲
杨忠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8
|
|
6
|
冲出隐喻的囚笼──一个女权主义视角 |
郑守疆
张学智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1 |
8
|
|
7
|
称谓的空间隐喻理据 |
彭建武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8
|
隐喻能力发展视角下学习者名转动词产出实证研究 |
曲春红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9
|
英语动词进行体的认知语言学诠释 |
郑银芳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0
|
|
10
|
《曼斯菲尔德庄园》中的预设编织与认知模型构建 |
佘丹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8 |
5
|
|
11
|
时间的多维度空间表征:分离的起源与激活机制 |
何听雨
丁一
李昊堃
程晓荣
范炤
定险峰
|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