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新世纪以来的校长职业形象呈现:期刊报道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杨晓梦
谢珊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北京教育学院
-
出处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9-42,共4页
-
基金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4年度“落实教育强国部署”专项课题“面向2035年北京中考中招制度改革深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通过内容分析法对《中小学管理》253位封面校长的相关文章进行梳理分析,从中探讨校长职业形象的内涵和变化趋势。研究发现,校长职业形象可以具体细化为外表形象、人格形象、领导形象、实践形象和隐喻形象五个维度。进一步深入分析发现,进入新世纪以来,校长的整体职业形象在保持创新和坚守的内核基础上更加趋于多元和立体,有力支撑了学校治理话语体系的建设。
-
关键词
校长职业形象
封面校长
教育家型校长
领导形象
实践形象
隐喻形象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风景与空间:俄罗斯诗意电影中的形象重塑
- 2
-
-
作者
李啸洋
-
机构
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
-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63-67,共5页
-
文摘
一、情节外的"隐喻形象"爱森斯坦在总结1930年至1934年之间的电影时认为,这一时期突出的成就,是电影在形式上确立了诗的特性。"电影暂时摆脱纯粹的戏剧和剧作结构,完全掌握史诗和抒情诗的方法。"①苏联电影对于形式的探索过程之中,一条重要的路径便是利用物的形象在视觉关联中发挥联想,让物的形象跳脱出叙事和情节框架,重新赋予电影意义。欧洲的先锋派电影不以情节为中心,转而以"物形象"作为形象来推动电影的情境。
-
关键词
先锋派电影
爱森斯坦
苏联电影
诗意电影
剧作结构
形象重塑
隐喻形象
俄罗斯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