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由“灯”开启的隐喻世界——解读《花牤子的春天》
1
作者 李一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2-98,共7页
关键词 隐喻世界 解读 《小说选刊》 虚构作品 结构方式 文本分析 语言行为 迟子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酒中绽放的魑魅——吸血鬼影片的隐喻世界解读 被引量:3
2
作者 邱安 《电影评介》 2009年第18期17-18,共2页
吸血鬼影片自问世以来就紧紧地抓住了观众的视线,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现在,在这个路途上,掀起了一阵阵的狂潮。它自身包含着的隐喻世界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迁、不断丰富起来。
关键词 吸血鬼影片 隐喻世界 欲望 暴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电影《千与千寻》中的隐喻世界 被引量:3
3
作者 封书勤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3-54,共2页
电影《千与千寻》是宫崎骏的一部里程碑式的电影,上映后,收获了第75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的桂冠。宫崎骏将故事中的人物的神奇遭遇与现实世界的许多事物形成对比,包括用人的心灵、精神来反映"终极善良"的伟大之处,让"小... 电影《千与千寻》是宫崎骏的一部里程碑式的电影,上映后,收获了第75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的桂冠。宫崎骏将故事中的人物的神奇遭遇与现实世界的许多事物形成对比,包括用人的心灵、精神来反映"终极善良"的伟大之处,让"小千"这一角色变得更加生动活泼。透过电影看世界,我们必须从这部伟大的动画电影中找寻到"隐喻世界"的现实反照面,从电影中的小千、白龙、汤婆婆、无脸男、河神等人的身上发现人类的精神思想,这样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理解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与千寻》 隐喻世界 宫崎骏 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真实世界隐喻的虚拟现实用户界面范式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太然 杨勤 陈亦珂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256-263,共8页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隐喻,研究虚拟现实用户界面范式,并指导应用实践。方法通过整理虚拟现实和用户界面的相关文献资料,以基于真实世界的交互(RBI框架)作为指导,引出真实世界隐喻4个方面的要素,对比WIMP范式各个基础元件所承载的作用,研究...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隐喻,研究虚拟现实用户界面范式,并指导应用实践。方法通过整理虚拟现实和用户界面的相关文献资料,以基于真实世界的交互(RBI框架)作为指导,引出真实世界隐喻4个方面的要素,对比WIMP范式各个基础元件所承载的作用,研究虚拟现实用户界面范式。结论提出了虚拟现实用户界面SOMM范式,分析了SOMM范式每一个要素,描述了用户在虚拟现实中的三维交互过程,并应用于工业机器人VR岗位实训系统用户界面当中,验证了SOMM范式的可行性。SOMM范式能让用户在虚拟现实环境中执行自然人机交互,减少了用户认知转换负荷,为其他研究者和设计师提供了指导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真实世界隐喻 自然人机交互 用户界面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何以与文明有关:从鲍曼的旅游者隐喻说开去 被引量:8
5
作者 夏赞才 刘婷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共3页
齐格蒙特·鲍曼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后称之为"流动的现代性"[1])(1),所以能为我们当今喧嚣的文明旅游提供一个元审视的起点,原因有二:其一,在鲍曼眼中,现代性就是文明的同义词。这一点从其后现代三步曲之一的《后现代性及其... 齐格蒙特·鲍曼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后称之为"流动的现代性"[1])(1),所以能为我们当今喧嚣的文明旅游提供一个元审视的起点,原因有二:其一,在鲍曼眼中,现代性就是文明的同义词。这一点从其后现代三步曲之一的《后现代性及其缺憾》可以印证,不仅书名对仗弗洛伊德的《文明及其缺憾》,并且在该书引言中开明宗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 后现代性 齐格蒙特 后现代社会 后现代生活 世界隐喻 人类困境 TOURIST 公共空间 当代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手机图形用户界面中图标设计可视性 被引量:14
6
作者 滕兆烜 金颂文 甄永亮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6-70,共5页
以手机和计算机之间使用方式的显著不同为启示,从用户认知心理和手机图形用户界面设计实践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如何从图标的大小(像素数量)、图标的形状、3种图标(图像性图标、指示性图标、象征性图标)的不同认知特性、隐喻现实世界的图... 以手机和计算机之间使用方式的显著不同为启示,从用户认知心理和手机图形用户界面设计实践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如何从图标的大小(像素数量)、图标的形状、3种图标(图像性图标、指示性图标、象征性图标)的不同认知特性、隐喻现实世界的图标设计手法、图标的美感和用户对图标的理解之间的关系这5个方面增强手机图标设计的可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图标 认知心理 可视性 隐喻现实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