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隐含的作者——《小说修辞学》方法论探析
1
作者 姚钰倩 《文学艺术周刊》 2023年第8期24-26,共3页
《小说修辞学》这本书出版于1961年,在那个时代,传统的、以考据“作者意图”为主的“作者中心”的文学批评方式受到广泛的批判和反对,“以文本为中心”的文学批评兴起,与此同时现实主义依旧是小说创作的主流,现代主义反传统与反理性的... 《小说修辞学》这本书出版于1961年,在那个时代,传统的、以考据“作者意图”为主的“作者中心”的文学批评方式受到广泛的批判和反对,“以文本为中心”的文学批评兴起,与此同时现实主义依旧是小说创作的主流,现代主义反传统与反理性的潮流也在悄然兴起。在这个背景之下,新亚里士多德学派的学者们虽然也强调以文本为中心的客观性,但他们以哲学的、传统的方法论为依据,严肃地探讨了小说的叙事技巧与伦理道德的关系,反驳了当时主流偏激的文学思潮,用传统的涓涓细流中和时代的洪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思潮 《小说修辞学》 隐含的作者 作者意图 文学批评 反理性 叙事技巧 伦理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叙事者存在的“有、无”论
2
作者 刘晓燕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18,共3页
关于电影叙事者在影片中是否"存在"的讨论是电影叙事学研究的核心部分。长期以来电影叙事学家们使用了文学叙事学中"隐含的作者"这一术语来研究电影叙事者,但是他们没有进一步揭示这一概念纯粹形式方面的意义,因而产生了很多争论。... 关于电影叙事者在影片中是否"存在"的讨论是电影叙事学研究的核心部分。长期以来电影叙事学家们使用了文学叙事学中"隐含的作者"这一术语来研究电影叙事者,但是他们没有进一步揭示这一概念纯粹形式方面的意义,因而产生了很多争论。继电影的经典叙事之后,现代电影艺术的发展,产生了不同于文学叙事的方式和技巧,集中表现在电影中"真实性"的生产以及由此产生的新的审美模态。这些都迫切需要研究者对电影叙事者进行重新认识和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叙事者 隐含的作者 真实性 假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