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母婴传播状况的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康汉珍 操静 +3 位作者 汪晓湘 封秀 贾红 龙霞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6期1-3,共3页
目的了解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在孕妇人群中的发生率及母婴传播状况,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1 000例血清学检测HBsAg阴性的孕妇进行HBV-DNA检测,阳性者为隐匿性HBV感染,对隐匿性HBV感染孕妇分娩的新生儿进行HBV血清学检... 目的了解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在孕妇人群中的发生率及母婴传播状况,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1 000例血清学检测HBsAg阴性的孕妇进行HBV-DNA检测,阳性者为隐匿性HBV感染,对隐匿性HBV感染孕妇分娩的新生儿进行HBV血清学检测及HBV-DNA检测。统计孕妇人群隐匿性HBV感染的发生率,以及通过母婴传播引起新生儿隐匿性HBV感染的发生率。结果1 000例HBsAg阴性孕妇中,检测出隐匿性HBV感染病例57例(5.7%),其分娩的新生儿检测出隐匿性HBV感染8例(14.0%)。阳性组新生儿母亲HBV-DNA含量显著高于阴性组(P<0.01)。结论孕妇人群中存在一定数量的隐匿性HBV感染,并能通过母婴垂直传播引起胎儿宫内感染;新生儿隐匿性HBV感染的发生率与母亲血清中HBV-DNA含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新生儿 乙型肝炎病毒 隐匿性感染 母婴传播 血清学检测 HBsAg HBV—DNA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匿性HBV感染者血清中HBVS基因变异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玲荣 马媛 +1 位作者 郝彦琴 朱新宇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10期781-783,共3页
目的分析隐匿性HBV感染者的HBV DNA基因序列,查找基因变异位点,探讨隐匿性HBV感染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选择不明原因肝病患者76例,分离患者血清,采用巢式PCR检测患者血清HBV DNA,阳性者随机抽取8例扩增nt56-nt767 HBV S区DNA片段并采... 目的分析隐匿性HBV感染者的HBV DNA基因序列,查找基因变异位点,探讨隐匿性HBV感染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选择不明原因肝病患者76例,分离患者血清,采用巢式PCR检测患者血清HBV DNA,阳性者随机抽取8例扩增nt56-nt767 HBV S区DNA片段并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S区基因的变异情况。结果本组76例不明原因肝病患者中16例血清HBV DNA阳性,随机选择8例测序比对发现,a决定簇内nt587出现G→A的突变,推导氨基酸由甘氨酸变异为精氨酸,即较为常见的G145R突变。a决定簇外nt355、nt484碱基均由A→C,推导氨基酸无变化,nt512碱基由C→A,推导氨基酸由脯氨酸变异为苏氨酸。结论 HBV S区的变异影响了体内HBV清除,导致病毒的低水平复制,其中G145R突变是隐匿性HBV感染发生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隐匿性感染 基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明原因肝病患者中隐匿性HBV感染情况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谢迎春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2-73,共2页
目的观察不明原因肝病患者中隐匿性HBV感染情况。方法病因不明的肝病患者79例,应用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结果 79例病因不明肝病患者中,HBV DNA阳性15例(18.98%);其中,抗HBc阳性者中,HBV DNA阳性12例(37.5%);与不明原因肝炎相比,隐匿性... 目的观察不明原因肝病患者中隐匿性HBV感染情况。方法病因不明的肝病患者79例,应用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结果 79例病因不明肝病患者中,HBV DNA阳性15例(18.98%);其中,抗HBc阳性者中,HBV DNA阳性12例(37.5%);与不明原因肝炎相比,隐匿性HBV感染者年龄大、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比例高,血透明质酸、ALT升高,白蛋白降低,P均<0.05。结论不明原因肝炎患者中存在一定的隐匿性HBV感染,与肝硬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病 隐匿性感染 肝炎标志物 乙型肝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小兰 赵润玲 +1 位作者 吴依芸 李红梅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16期165-165,168,共2页
目的:对隐匿性乙肝流行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乙肝病毒(HBV)隐匿性感染的血清学及HBV-DNA特点。方法:采用时间分辨荧光法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血清乙肝血清标志物和HBV-DNA600例。结果:血清血清表面抗原(HBsAg)阴性而HBV-DNA阳... 目的:对隐匿性乙肝流行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乙肝病毒(HBV)隐匿性感染的血清学及HBV-DNA特点。方法:采用时间分辨荧光法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血清乙肝血清标志物和HBV-DNA600例。结果:血清血清表面抗原(HBsAg)阴性而HBV-DNA阳性90例,隐匿性HBV检出率为15%。其中HBsAg(-)的患者中,抗-HBe(+)抗-HBc(+)患者的隐匿性感染率显著高于抗-HBe(-)抗-HBc(+)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ti-HBe(+)隐匿性感染者的HBV-DNA水平显著高于Anti-HBe(-)隐匿性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日常门诊血清的隐匿性HBV检出率较高,尤其是抗-HBe(+)抗-HBc(+)患者的隐匿性HBV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人群,在诊断时需要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感染 HBV 高敏HBV-DNA 时间分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妇人群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认知状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康汉珍 操静 +2 位作者 汪晓湘 张礼婕 张巍颖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18期43-44,共2页
目的 了解孕妇对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相关知识的认识程度,为制订针对性健康教育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500例孕妇就隐匿性HBV感染相关知识、对隐匿性HBV筛查及干预的态度、孕妇获得相关知识途径三方面进行调查。... 目的 了解孕妇对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相关知识的认识程度,为制订针对性健康教育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500例孕妇就隐匿性HBV感染相关知识、对隐匿性HBV筛查及干预的态度、孕妇获得相关知识途径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 孕妇对隐匿性HBV感染相关知识知晓率9.4%~59.0%,获得这些知识的途径为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媒体;31.8%~45.2%的孕妇不愿意婴儿及自己接受HBV-DNV检测和相关干预。结论 孕妇人群隐匿性HBV感染的相关知识认知水平低,应采取多途径、多形式、大范围的针对性健康宣教,以提高孕妇认知水平,切实控制HBV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隐匿性HBV感染 数据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sAb阳性隐匿性HBV感染者血清、肝组织HBV全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苏倩 张振华 +1 位作者 魏少峰 李旭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14期8-11,共4页
目的了解HBsAb阳性隐匿性HBV感染者血清和肝组织中的HBV基因序列,并比较其差异性。方法以1例长期随访HBsAb阳性隐匿性HBV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用多种试剂盒检测其血清HBsAg、HBsAb,提取外周血血清和肝组织HBV DNA进行全基因组分段扩增,... 目的了解HBsAb阳性隐匿性HBV感染者血清和肝组织中的HBV基因序列,并比较其差异性。方法以1例长期随访HBsAb阳性隐匿性HBV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用多种试剂盒检测其血清HBsAg、HBsAb,提取外周血血清和肝组织HBV DNA进行全基因组分段扩增,行序列测定及同源性比较。结果多种试剂盒检测均提示该例患者HBsAg阴性、HBsAb阳性;血清HBV DNA为103~105拷贝/mL;血清和肝组织来源的HBV DNA全基因测序完全相同,均为3 215个碱基、B基因型,与参照序列核苷酸同源性为98.82%,各编码区均没有缺失或移码突变,不同编码区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8.37%~100%,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8.18%~100%,在S区存在几种变异如PreS1的Q80H、S的C64Y、E164G、L175S,但前S区、"a"决定簇、1 762/1 764、1 896位点均未见变异。结论HBsAb阳性隐匿性HBV感染者血清和肝组织来源的HBV基因序列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基因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匿性HBV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荷蕾 曾爱中 《中国医学工程》 2013年第4期193-194,196,共3页
目的隐匿性HBV感染是指血清HBsAg阴性,血清和(或)肝组织中HBV DNA阳性。其发生率因地区HBV感染率、检测方法及研究人群等不同而异,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隐匿性HBV感染的流行率在HBV感染的高风险人群及肝病患者中较高。
关键词 隐匿性HBV感染 流行病学 乙肝病毒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高寒 闫国胜 张宏涛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2年第5期369-372,共4页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威胁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疾病之一。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OBI)是一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阴性的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具...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威胁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疾病之一。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OBI)是一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阴性的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具有通过血液透析传播乙型肝炎病毒的潜在风险。考虑到OBI在血液透析行业特殊的意义,本文就OBI在血液透析患者中流行病学及感染防控进行综述,以期对透析患者的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流行率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发生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张莉 邱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17期23-26,30,共5页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指用高灵敏度的核酸检测可在HBsAg阴性感染者肝组织中检测到HBV DNA。本文介绍了OBI形成的基因分子机制:s、p、x和c基因的开放阅读框突变、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突变;基因调控序列突变影响转录过程及转录...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指用高灵敏度的核酸检测可在HBsAg阴性感染者肝组织中检测到HBV DNA。本文介绍了OBI形成的基因分子机制:s、p、x和c基因的开放阅读框突变、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突变;基因调控序列突变影响转录过程及转录后调控;表观遗传调控。目前OBI个体HBV复制、基因表达过程中的表观遗传调控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前景广阔。此外,本文对欧洲、南非、东南亚以及中国献血者OBI形成的基因分子生物学机制进行了梳理和汇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乙肝表面抗原 乙肝表面抗体 基因分子机制 表观遗传调控 献血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病毒高载量孕妇抗病毒治疗效果及母婴阻断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宇 陈航华 +1 位作者 刘翠娴 黄翠兰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17期111-114,118,共5页
目的调查了解佛山地区乙肝病毒高载量孕妇的抗病毒治疗及母婴阻断效果,为本地区乙肝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妇产科183名乙肝病毒高载量孕妇和其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规范产检和抗病毒治疗的... 目的调查了解佛山地区乙肝病毒高载量孕妇的抗病毒治疗及母婴阻断效果,为本地区乙肝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妇产科183名乙肝病毒高载量孕妇和其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规范产检和抗病毒治疗的乙肝病毒高载量孕妇141例作为治疗组,未规范产检和治疗来院分娩的乙肝病毒高载量孕妇42例作为未治疗组,另选同期乙肝病毒低载量孕妇83例作为对照组,三组孕妇所产新生儿共266例均接受规范的联合免疫阻断,分析孕妇抗病毒疗效及乙肝母婴阻断效果。结果治疗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HBV-DNA载量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孕期孕妇不良反应均为轻度,且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后出血、产褥期感染、早产、剖宫产、Apgar<10分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乙肝母婴阻断率均高于未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66例新生儿仅检出1例隐匿性感染。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母体乙肝病毒感染模式与阻断效果呈正相关(r=0.682,P<0.05),母体乙肝病毒载量与阻断率呈负相关(r=-0.591,P<0.05)。结论对乙肝病毒高载量孕妇进行规范的产前检查和抗病毒治疗,安全有效,值得推广;本地区隐匿性感染流行较低;社区应加强流动人群乙肝阳性孕妇的产前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高载量 孕妇 新生儿 抗病毒治疗 隐匿性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preS1蛋白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何美林 许红梅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49-52,共4页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正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全球超过3.4亿人感染HBV,我国作为HBV感染的流行地区,超过10%的人是HBV慢性携带者[1],其中25%-40%的患者会进展成为肝硬化或肝癌,约1/3最终死于HBV感染相关疾病。HBV表面可形成多种外膜...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正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全球超过3.4亿人感染HBV,我国作为HBV感染的流行地区,超过10%的人是HBV慢性携带者[1],其中25%-40%的患者会进展成为肝硬化或肝癌,约1/3最终死于HBV感染相关疾病。HBV表面可形成多种外膜蛋白,preS 1蛋白是其组成成分之一,位于HBV颗粒表面,其上有结合肝细胞膜的主要位点,具有极强的免疫原性,在HBV颗粒的组装和成熟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隐匿性感染 携带者 抗原表位 结合位点 HBV PRES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三甲中医院门诊患者HBV血清标志物表达模式分析
12
作者 李胜国 许东亚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8期1384-1387,共4页
目的研究中医门诊患者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状况及其血清标志物,观察分析有隐匿性HBV感染(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OBI)的血清标志物阳性表达模式规律,为HBV临床检测策略的合理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 目的研究中医门诊患者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状况及其血清标志物,观察分析有隐匿性HBV感染(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OBI)的血清标志物阳性表达模式规律,为HBV临床检测策略的合理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平顶山市中医医院进行乙型肝炎临床检查的7 010例门诊患者,检测标本中HBV的5种血清学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阳性表达情况。结果发现11种HBV血清标志物阳性模式:其阳性模式及组合较多的分别为HBsAb(58.37%)、HBsAg+HBeAb+HBcAb(3.92%)、HBsAb+HBeAb+HBcAb(2.07%)及HBsAg+HBeAg+HBcAb(1.54%)。其中HBsAg阳性模式有5种,HBsAg总阳性率为7.40%,单独HBs Ab阳性率为58.37%。有隐匿性HBV感染风险的HBsAg阴性且HBcAb阳性的占2.87%。HBsAg阳性患者主要分布在21~60岁年龄组,与其他年龄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阳性患者男女占比比较(3.72%比3.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中医院门诊人群HBV的感染主要分布在21~60岁。应重视HBV隐匿性感染患者,采用具有更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方法进行检测,可为临床提供更有力的证据,对阻断HBV的传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血清标志物 隐匿性HBV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