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效抗凝血灭鼠剂致隐匿性中毒12例临床分析(英文) 被引量:8
1
作者 曹晓霞 李丽 郑悦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49-853,共5页
目的:探索长效抗凝血灭鼠剂致隐匿性中毒的特点及其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008年7月至2011年4月在外院误诊后转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抗凝血灭鼠剂隐匿性中毒12例患者临床表现、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首诊医院... 目的:探索长效抗凝血灭鼠剂致隐匿性中毒的特点及其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008年7月至2011年4月在外院误诊后转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抗凝血灭鼠剂隐匿性中毒12例患者临床表现、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首诊医院误诊情况及我院诊治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凝血灭鼠剂中毒临床表现隐匿,可表现为皮肤瘀斑、血尿、阴道流血、消化道出血等;实验室检查显示PT和APTT明显延长;每日补充维生素K1治疗,止血效果明显。治疗前后PT和APT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长效抗凝血灭鼠剂中毒患者为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减少导致的凝血功能异常,由于病史隐匿,中毒症状推后出现,并累及多个器官,容易导致误诊并危及生命。因此,详细的病史收集,全面体查,可提高诊断准确性。一旦确诊为抗凝血灭鼠剂中毒,维生素K1应尽早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中毒 抗凝血灭鼠剂 维生素K缺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