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共同照护模式下门诊规律随访和院外APP活跃度对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标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陈琳凤 王晨霞 贺金鹏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2期2762-2768,共7页
背景2型糖尿病(T2DM)的全球患病率持续升高,已成为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在应对策略方面,糖尿病共同照护模式展现出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目前相关研究集中在糖尿病共同照护模式的短期干预效果,长期效果的评估亟待完善,关于随访频率和AP... 背景2型糖尿病(T2DM)的全球患病率持续升高,已成为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在应对策略方面,糖尿病共同照护模式展现出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目前相关研究集中在糖尿病共同照护模式的短期干预效果,长期效果的评估亟待完善,关于随访频率和APP活跃度对患者代谢指标的影响尚缺乏纵向研究支持。目的了解糖尿病共同照护模式下门诊规律随访和院外APP活跃度对患者代谢指标的影响,并分析规律随访的影响因素,为逐步引导T2DM患者规律随访提供参考。方法以2021—2023年甘肃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共同照护门诊管理的448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记录将其分为规律随访组(随访频次≥1次/3个月)和非规律随访组。查阅患者近3年健康档案,收集患者的代谢指标[BMI、腰围、臀围、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水平]、并发症筛查情况、院外APP活跃度。比较是否规律随访患者及不同APP活跃度患者的代谢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规律随访的影响因素。结果规律随访组患者90例(20.1%),非规律随访组患者358例(79.9%)。规律随访组患者的APP活跃度优于非规律随访组(P<0.05)。规律随访组患者的HbA_(1c)水平在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及交互效应上均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规律随访组患者随访3年的HbA_(1c)达标率高于非规律随访组(P<0.05),主动筛查频次高于非规律随访组(P<0.05)。不同配对血糖监测次数、饮食打卡次数、线上沟通时长、登录APP时长强度患者随访3年的HbA_(1c)水平显示出显著的时间效应和组间效应(P<0.05),但APP活跃度与时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2000元、采用药物治疗、入组时HbA_(1c)水平较高的T2DM患者具有更高的规律随访倾向(P<0.05)。结论在共同照护模式下,门诊规律随访是控制T2DM患者血糖的有效方式,应鼓励患者定期进行门诊随访;同时,患者参与APP的活跃度与血糖控制密不可分,应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线上活动,尤其是对于医疗资源可及性较差的患者,不失为一种经济、有效的控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共同照护模式 门诊随访 APP活跃度 代谢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患者健康管理系统在门诊随访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红 谢晋良 +3 位作者 姚慧 刘玲 谭建文 耿春密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39-744,共6页
目的:设计和开发肾移植患者健康管理系统,应用于肾移植术后随访工作。方法:在微机安装Windows XP操作系统中使用Access 2010数据库软件,创建肾移植患者健康管理系统,通过数据输入、数据查询、数据打印、问卷调查、数据导出和随访管理6... 目的:设计和开发肾移植患者健康管理系统,应用于肾移植术后随访工作。方法:在微机安装Windows XP操作系统中使用Access 2010数据库软件,创建肾移植患者健康管理系统,通过数据输入、数据查询、数据打印、问卷调查、数据导出和随访管理6大功能模块,对肾移植患者进行数据库管理和术后随访。结果: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输入数据简单、快捷;查询、统计、打印均比较方便。结论:肾移植患者健康管理系统减轻了随访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了门诊随访工作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健康管理系统 ACCESS 2010数据库 门诊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诊哮喘患者35例随访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孙丽 张绍敏 +1 位作者 郭丽君 孙丽娟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2年第4期24-25,共2页
目的 为哮喘患者提供系统化服务,提高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对35名自愿参加为期4年随访管理的门诊哮喘患者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护理干预,并在随诊中对于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1)知识掌握程度:由首诊、满1年、2年、3年和4年时调... 目的 为哮喘患者提供系统化服务,提高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对35名自愿参加为期4年随访管理的门诊哮喘患者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护理干预,并在随诊中对于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1)知识掌握程度:由首诊、满1年、2年、3年和4年时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及格率分别为87%,89%,95%,92%和95%,可自行用药预防的患者满1年时仅为8.6%,满4年时为57.1%;(2)遵医行为:4年中患者自诉完全遵医嘱服药为21名(60%),其余患者均有原因如:药物丢失、忘记或药量不足未及时补充等,但无完全不服药者,4年间按时随访率平均为90%;(3)自我管理能力:有78%患者可依据峰流速值变化和哮喘日记记录、判断病值变化,57.1%患者掌握根据峰流速值变化正确用药,预防哮喘发作;(4)哮喘症状评分、发作次数:4年间呈下降趋势,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EVI)及最大呼吸气流量呈上升趋势。结论 建立哮喘患者随访制度,在随访中进行适当的护理干预,不仅可规范治疗方案,还可强化遵医行为,达到控制哮喘发作,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在实施中,还可不断地规范护理干预的方式和内容。与患者建立诚信的伙伴关系是保证患者按时随访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门诊随访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后门诊应用情况的范围综述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汝冰 刘晓萌 焦静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12-116,共5页
目的对国内外ICU后门诊的应用情况进行范围综述。方法以JBI范围综述指南为框架,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INAHL、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的相关研究。检索时... 目的对国内外ICU后门诊的应用情况进行范围综述。方法以JBI范围综述指南为框架,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INAHL、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1月28日,对纳入文献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最终纳入12篇文献,其中中文4篇、英文8篇,发表时间为2003-2023年,分析总结了ICU后门诊的接诊对象、随访时间点、干预措施及应用效果。ICU后门诊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和与心理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结论ICU后门诊在延续护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缺乏统一的指南和诊疗流程,未来需探讨ICU后门诊的开展模式,为构建符合我国医疗体系的ICU后门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后门诊 随访门诊 延续护理 ICU后综合征 ICU日记 ICU康复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卒中风险及日常生活能力的门诊随访调查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安宇 陈阳美 王兴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6-128,共3页
目的:通过调查及概述本院门诊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医疗现状,评价神经科门诊缺血性卒中患者二级预防中期随访结果,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ESRS)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及其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定(mRS)的相关性。方法:以2010.7至2010.9内新发脑梗死门... 目的:通过调查及概述本院门诊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医疗现状,评价神经科门诊缺血性卒中患者二级预防中期随访结果,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ESRS)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及其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定(mRS)的相关性。方法:以2010.7至2010.9内新发脑梗死门诊随访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患者基本情况、危险因素、合并用药情况,并进行Essen及mRS评分。1年后随访患者,评价心脑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率及其与Essen评分的关系。结果:入组102例患者,平均年龄67.4±岁,分别伴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追踪其一年后使用抗血小板药、降压药、降脂药及降糖药的比例。Essen评分与mRS评分呈正向相关关系;ESRS≥3分的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ESRS<3分的患者。结论:目前缺血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仍存在药物应用不足、慢性基础疾病控制率低、长期依从性较差等情况。Essen评分可以有效地评估患者发生终点事件的风险以及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前瞻性研究 门诊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家庭监护系统的远程随访平台在起搏器植入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邬海燕 李想 +2 位作者 王盼盼 白井双 都静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97-101,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家庭监护系统的远程随访平台在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植入具有家庭监护功能的双腔起搏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2年4月至2023年6月... 目的探讨基于家庭监护系统的远程随访平台在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植入具有家庭监护功能的双腔起搏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2年4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4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门诊随访,观察组采用基于家庭监护系统的远程随访平台进行随访管理。干预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自我护理能力、门诊随访次数、随访干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各40例完成全程研究。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门诊随访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肩关节功能总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肩关节活动功能、肩关节疼痛3个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自护能力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干预总有效率为93.5%。结论基于家庭监护系统的远程随访平台,在患者居家期间为其提供专业支持,可改善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自护能力,降低门诊随访次数,提高随访干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器植入 家庭监护 远程随访 随访平台 肩关节功能 自我护理能力 门诊随访 家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DR26基因变异致Skraban-Deardorff综合征1例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7
作者 韩子瑶 方志旭 蒋莉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69,共3页
1病例资料 男,因“发热30 min,惊厥1次”于1岁9月龄首次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我院),惊厥表现为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持续30s,自行缓解,伴发热(体温39.5℃)。至3岁3月龄期间,共出现热性惊厥发作3次。4岁10月龄门诊随访时,患儿... 1病例资料 男,因“发热30 min,惊厥1次”于1岁9月龄首次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我院),惊厥表现为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持续30s,自行缓解,伴发热(体温39.5℃)。至3岁3月龄期间,共出现热性惊厥发作3次。4岁10月龄门诊随访时,患儿出现可打断的刻板行为表情,表现为愉悦表情、爱做鬼脸、大笑、摇头晃脑等,诊断为癫。患儿重要临床信息时间轴见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次就诊 热性惊厥 门诊随访 病例报告 临床信息 基因变异 病例资料 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随访不容忽视 被引量:3
8
作者 胡坚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05-205,共1页
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位于所有恶性肿瘤之首,复发和转移是肺癌手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术后的随访监测显得尤为重要,可以早期发现和治疗复发转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生存。目前多数临床... 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位于所有恶性肿瘤之首,复发和转移是肺癌手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术后的随访监测显得尤为重要,可以早期发现和治疗复发转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生存。目前多数临床中心仍是按传统的随访模式进行随访,术后2年内每3个月门诊随访,2年-5年为每半年门诊随访,5年后每年门诊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随访 复发转移 门诊随访 恶性肿瘤 手术后死亡 生活质量 随访模式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做好随访工作提高医疗质量
9
作者 李德 《中国医院管理》 1982年第2期15-17,共3页
随访工作是医院医疗和科研活动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份。通过随访,可以验证诊断是否正确,减少误诊和漏诊,观察对患者进行各种治疗的近期和远期疗效,研究发病原因,追踪病情的发展变化,积累原始资料,总结临床经验,探索疾病发生和发展的... 随访工作是医院医疗和科研活动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份。通过随访,可以验证诊断是否正确,减少误诊和漏诊,观察对患者进行各种治疗的近期和远期疗效,研究发病原因,追踪病情的发展变化,积累原始资料,总结临床经验,探索疾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从而达到提高医疗质量和发展医学科学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质量 远期疗效 亚临床肝癌 超声诊断室 公社卫生院 门诊随访 瓣膜替换 甲胎蛋白 心血管病研究 腹水浓缩回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健康教育档案在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兰 俞智燕 陈萍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S1期65-67,共3页
目的:调查糖尿病健康教育档案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门诊随访率、遵医行为及血糖管理方面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住院部的糖尿病患者,建立糖尿病健康教育档案,接受针对性教育,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以及1年进行护理门诊随访,督促... 目的:调查糖尿病健康教育档案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门诊随访率、遵医行为及血糖管理方面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住院部的糖尿病患者,建立糖尿病健康教育档案,接受针对性教育,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以及1年进行护理门诊随访,督促其自我管理行为。结果:护理门诊随访率为建档后1个月为76.4%,3个月86.6%,6个月为82.7%,1年为85.8%;建档后1月、3月、6月、1年的遵医行为良好率、糖化血红蛋白值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建立糖尿病健康教育档案,可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护理门诊随访率、增强患者的遵医行为,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健康教育 门诊随访 糖尿病患者 护理门诊 遵医行为 教育档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不能分类患者1例
11
作者 温真真 孙启鑫 +3 位作者 朱志刚 王顺清 李庆山 应逸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2770-2770,共1页
患者男.83岁.因“贫血、血小板减少3月余”为主诉入院。3月前(2014年2月)患者突发鼻腔黏膜出血于我省某三甲医院就诊.门诊血常规偶然发现血色素、血小板减少。予止血对症处理后门诊随访。2014年5月为明确原因改入我院,追问病史发... 患者男.83岁.因“贫血、血小板减少3月余”为主诉入院。3月前(2014年2月)患者突发鼻腔黏膜出血于我省某三甲医院就诊.门诊血常规偶然发现血色素、血小板减少。予止血对症处理后门诊随访。2014年5月为明确原因改入我院,追问病史发现青年时代起即有反复鼻出血病史,曾行鼻腔黏膜烧灼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增殖性疾病 患者 B细胞 血小板减少 分类 慢性 门诊随访 鼻腔黏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型青光眼一家系
12
作者 王涛 杨晓红 丁玉玲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22-823,共2页
关键词 青少年型青光眼 家系 遗传方式 常染色体显性 常染色体隐性 多基因遗传 门诊随访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毒症腹膜透析的横向三级管理
13
作者 姜立本 张汝勇 《中国医院管理》 1986年第4期24-25,共2页
据统计,尿毒症发病率约为0.5~1/万,而腹膜透析疗法是晚期尿毒症的有效疗法,简便易行,在西欧和北美已占透析病人的12%~24%。我院在改革中实行医院腹膜透析,院外联合透析病房和家庭腹膜透析三级透析制度,发挥了各级医院、
关键词 腹膜透析 三级管理 急性肾功能衰竭 医疗器械设备 二氧化碳结合力 夹杂症 腹膜感染 毫当量 门诊随访 医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儿行介入治疗的护理
14
作者 董耀红 韩秋梅 +2 位作者 刘锐 龚娟 尧小玲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12期29-30,共2页
对39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儿采用患侧髂动脉药物灌注,术前、术后配合患肢持续皮牵引治疗。结果患儿行皮牵引均未出现水泡、破溃等反应。经过1~3年门诊随访,髋关节疼痛消失,X线平片显示患侧股骨头不同程度的修复。提出术前心理护理、皮... 对39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儿采用患侧髂动脉药物灌注,术前、术后配合患肢持续皮牵引治疗。结果患儿行皮牵引均未出现水泡、破溃等反应。经过1~3年门诊随访,髋关节疼痛消失,X线平片显示患侧股骨头不同程度的修复。提出术前心理护理、皮牵引的护理,术后患肢血液循环及穿刺局部观察是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介入治疗 患儿 动脉药物灌注 术前心理护理 髋关节疼痛 牵引治疗 术后配合 门诊随访 不同程度 X线平片 局部观察 血液循环 皮牵引 患侧 患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重复畸形1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焕 徐小群 耿其明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240-240,共1页
南京市儿童医院近期收治胃重复畸形患儿1例,现报告如下。患儿女,2月龄,产前(孕24周)B超检查发现腹腔肿块,出生后一直门诊随访,患儿无特殊不适,肿块有增大趋势。体查:生长发育正常, 块,
关键词 胃重复畸形 畸形患儿 腹腔肿块 儿童医院 B超检查 孕24周 门诊随访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教育合并手工劳动在精神分裂症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振铎 曹雁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54-654,共1页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患者 心理教育 CCMD-2-R诊断标准 劳动 手工 康复 对象选择 巩固治疗 门诊随访 基本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被引量:22
17
作者 蒋群花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8年第S2期84-85,共2页
关键词 术后深静脉血栓 髋关节置换 静脉回流 功能锻炼指导 深静脉栓塞 伤口引流管 门诊随访 浅静脉 体位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高血压病人自我保健意识 被引量:3
18
作者 贺永兰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9年第S1期154-155,共2页
关键词 自我保健 头低脚高位 规律服药 自我护理知识 戒烟酒 个体情况 药物降压 依从性 定期门诊随访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球要刊巡览
19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3年第1期I0002-I0002,共1页
改善急性心力衰竭结局的干预试验:COACH研究为明确风险评估联合快速门诊随访能否显著改善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预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Lee教授等进行了一项分布式整群随机临床试验,将10家医院随机分配开始交叉试验的时间,从对照组(常规... 改善急性心力衰竭结局的干预试验:COACH研究为明确风险评估联合快速门诊随访能否显著改善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预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Lee教授等进行了一项分布式整群随机临床试验,将10家医院随机分配开始交叉试验的时间,从对照组(常规治疗)单向交叉到试验干预组。根据死亡风险对AHF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并指导干预,低危患者提前(≤3 d)出院并接受快速门诊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力衰竭 随机临床试验 门诊随访 死亡风险 危险分层 干预组 交叉试验 低危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