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维AR模型的桥梁随机风场模拟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田 夏禾 郭薇薇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14-1121,共8页
基于自然风特性,通过考虑结构节点间风速时程的空间相关性,采用多维AR模型模拟主梁和桥墩节点随机脉动风速时程,利用FPE准则和AIC准则确定模型阶数,并对模拟过程中的自回归顺序、功率谱密度等问题进行研究。对兰新二线铁路白杨河大桥采... 基于自然风特性,通过考虑结构节点间风速时程的空间相关性,采用多维AR模型模拟主梁和桥墩节点随机脉动风速时程,利用FPE准则和AIC准则确定模型阶数,并对模拟过程中的自回归顺序、功率谱密度等问题进行研究。对兰新二线铁路白杨河大桥采用多维AR模型模拟各节点的脉动风速时程,结果表明:当AR模型阶数为4时,模拟功率谱与目标功率谱吻合较好;当自回归顺序颠倒时,模拟功率谱明显偏离目标功率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脉动 随机风场模拟 AR模型 定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力机随机风场模拟及风振响应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柯世堂 王同光 +1 位作者 曹九发 王珑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45-1252,共8页
为研究海上风力机的风振特性,进行风力发电塔-轮系统的随机风场模拟和风振动力响应计算。采用谐波叠加法模拟塔架和风轮的来流风速时程,进而基于改进的叶素-动量理论(MBEM)模拟考虑风轮和塔架相干效应、风轮旋转效应的风轮脉动风速时程... 为研究海上风力机的风振特性,进行风力发电塔-轮系统的随机风场模拟和风振动力响应计算。采用谐波叠加法模拟塔架和风轮的来流风速时程,进而基于改进的叶素-动量理论(MBEM)模拟考虑风轮和塔架相干效应、风轮旋转效应的风轮脉动风速时程。结合已提出的柔性结构风振精细化频域计算方法"一致耦合法",对海上风力发电系统结构进行风振动力响应和风振系数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海上风力发电塔-轮系统的风振动力响应以共振效应为主,但背景响应和耦合项不能忽略,风振呈现多模态耦合和多振型响应2个显著特征;系统风振系数的分布差异较大,其中风轮尖部最大(2.35),塔架中下部位最小(1.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力机 随机风场模拟 振响应 振系数 一致耦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桥塔风效应的桥梁风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黎 胡亮 +1 位作者 樊剑 方秦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18,共5页
将特征正交分解型谱表示法运用于模拟具有桥塔风效应的桥梁风场中。首先介绍桥塔风效应和桥梁风场的概率描述,然后结合模态截断技术,介绍特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型谱表示法,该方法是对常用的原型谱表示法的... 将特征正交分解型谱表示法运用于模拟具有桥塔风效应的桥梁风场中。首先介绍桥塔风效应和桥梁风场的概率描述,然后结合模态截断技术,介绍特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型谱表示法,该方法是对常用的原型谱表示法的继承和提高,且物理概念更加清晰。通过引入对风速谱矩阵的显式预分解,推导模拟具有桥塔风效应的桥梁风场的简化计算公式,将对付目标功率谱矩阵的特征值分解运算简化为对实矩阵的运算。该方法可用FFT加速,相对于原有的模拟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最后,以模拟龙潭河特大桥施工最大双悬臂阶段的脉动风速场为算例,解释了脉动风速过程特征正交分解模态的物理意义,说明该方法的可靠性。在算例中,观察到复杂相关结构下,特征正交分解发生振型交换的现象,并分析其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模拟 桥塔效应 谱表示法 特征正交分解(R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空间结构风速时程的数值模拟理论 被引量:27
4
作者 边建烽 魏德敏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7-90,共4页
 介绍了一种针对大跨空间结构抗风分析时域方法的具有空间相关性风场的计算机模拟方法(AR法),给出了各种算法的关键步骤;指出了针对不同的结构应该选择合适的方法,在大跨桥梁中往往采用谐波叠加法,而在大跨屋盖等结构中采用AR模型比较...  介绍了一种针对大跨空间结构抗风分析时域方法的具有空间相关性风场的计算机模拟方法(AR法),给出了各种算法的关键步骤;指出了针对不同的结构应该选择合适的方法,在大跨桥梁中往往采用谐波叠加法,而在大跨屋盖等结构中采用AR模型比较合适;通过算例,对AR法的有关参数进行了讨论,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空间结构 随机模拟 相干函数 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ametric analysis on buffeting performance of a long-span high-speed railway suspension bridge 被引量:5
5
作者 ZHAO Kai-yong WANG Hao +2 位作者 TAO Tian-you GAO Hui WU To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8期2574-2588,共15页
The buffeting performance of kilometer-level high-speed railway suspension bridges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smooth operation of high-speed trains.To investigate the buffeting performance of the structure significantl... The buffeting performance of kilometer-level high-speed railway suspension bridges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smooth operation of high-speed trains.To investigate the buffeting performance of the structu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suspension bridges,the first long-span high-speed railway suspension bridge,Wufengshan Yangtze River Bridge(WYRB),is taken as a numerical example 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s of structural parameters and wind field parameters on the buffeting responses.Based on the design information,the spatial finite element model(FEM)of WYRB is established before testing its accuracy.The fluctuating wind fields are simulated via both classical and stochastic wave based spectral representation method(SRM).Finite element method is further taken to analyze the parametric sensitivity on wind induced buffeting responses in time domai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ertical displacement is more sensitive to the changing dead load than the lateral and torsional ones.The larger stiffness of the main girder and the lower sag-to-span ratio are both helpful to reduce the buffeting responses.Wind spectrum and coherence function are key influencing factors to the responses so setting proper wind field parameters are essential in the wind-resistant design stage.The analytical results can provide references for wind resistance analysis and selection of structural and fluctuating wind field parameters for similar long-span high-speed railway suspension brid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speed railway suspension bridge buffeting performance numerical analysis parametric analysis wind field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