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随机经济模型预测控制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 被引量:14
1
作者 刘玉奇 臧传治 +3 位作者 王悦 刘鼎 曾鹏 胡博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4-21,共8页
北方供暖地区存在大量热电联产机组,其“以热定电”的运行特性限制了机组调峰能力。同时,随着我国能源替代的提出以及风电的快速发展,建立包含风电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是降低电热耦合以及系统运行成本的重要手段。因此,建立电热综合能源... 北方供暖地区存在大量热电联产机组,其“以热定电”的运行特性限制了机组调峰能力。同时,随着我国能源替代的提出以及风电的快速发展,建立包含风电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是降低电热耦合以及系统运行成本的重要手段。因此,建立电热综合能源系统模型,在满足用户电热负荷需求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风电不确定性以及系统动态过程中的经济性,提出一种基于情景树结构的随机经济模型预测控制策略。为了降低风电功率随机性干扰和风电功率变化难以描述的问题,提出采用一种改进的非线性变换方法建立风电功率非高斯分布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情景树结构的风电功率变化显式表达结构,在保证鲁棒性的同时降低了优化过程中风电随机性的干扰。最后,通过累计节约成本的复合单步增长率指标验证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热综合能源系统 随机经济模型预测控制 情景树结构 风电 非高斯分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掺氢微能源网低碳经济调度
2
作者 王沛 张汉清 +2 位作者 杨楠 邰能灵 赵亮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23,共8页
为了实现微能源网(MEG)的低碳经济运行,抑制风光出力给系统带来的不确定性,重点考虑氢能制、储、用各环节与MEG的耦合关系,建立考虑绿电-电解-掺氢转换过程的MEG优化调度模型,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模型预测控制调度策略。通过夏、冬典型... 为了实现微能源网(MEG)的低碳经济运行,抑制风光出力给系统带来的不确定性,重点考虑氢能制、储、用各环节与MEG的耦合关系,建立考虑绿电-电解-掺氢转换过程的MEG优化调度模型,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模型预测控制调度策略。通过夏、冬典型日的仿真验证所提策略的有效性,基于多个典型场景验证氢能交互和阶梯碳价的引入可有效引导MEG低碳经济运行。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燃机掺氢比和碳基价的增大均会提高系统运行成本,有效降低系统碳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能源网 掺氢燃机 模型预测控制 阶梯碳交易 低碳经济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储氢集成系统的随机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3
作者 王翰林 赵建立 +1 位作者 张沛超 孙烨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6-93,126,共9页
光储氢集成系统是提升光伏消纳率、降低电解制氢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电解槽复杂的非线性模型以及光伏出力的高随机性给系统运行优化带来了困难。提出电解槽的高精度凸拟合模型,该模型能计及电解槽功率和温度对效率的影响,且便于优化... 光储氢集成系统是提升光伏消纳率、降低电解制氢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电解槽复杂的非线性模型以及光伏出力的高随机性给系统运行优化带来了困难。提出电解槽的高精度凸拟合模型,该模型能计及电解槽功率和温度对效率的影响,且便于优化问题的建模与求解。将模型预测控制(MPC)与随机优化相结合,提出光储氢集成系统的二阶段随机MPC方法。建立双层求解框架,其中上层用于处理电解槽的非线性模型,下层基于交替方向乘子法实现大规模场景的解耦计算。光储氢集成系统的仿真算例结果表明,配置电池、储氢罐等储能单元显著提升了制氢的经济性和光伏消纳率;相较于常规MPC,考虑光伏和氢负荷分布信息的二阶段随机MPC进一步提升了系统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槽 光储氢集成系统 最优调度 凸拟合模型 模型预测控制 随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扰动下多耦合非线性系统分布式经济模型预测控制
4
作者 王定超 何德峰 谢永芳 《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92-704,共13页
针对持续扰动下的分布式状态耦合非线性系统,提出一种新的多耦合分布式经济模型预测控制(Economic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EMPC)策略.由于耦合非线性系统的经济性能函数的非凸性和非正定性,首先引入关于经济最优平衡点的正定辅助函... 针对持续扰动下的分布式状态耦合非线性系统,提出一种新的多耦合分布式经济模型预测控制(Economic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EMPC)策略.由于耦合非线性系统的经济性能函数的非凸性和非正定性,首先引入关于经济最优平衡点的正定辅助函数和相应的辅助优化问题.接着,利用辅助函数的最优值函数构造原始分布式EMPC的一类隐式收缩约束.然后,建立状态耦合分布式EMPC的递推可行性和闭环系统关于最优经济平衡点的输入到状态稳定性(Input-to-state stability,ISS).最后,以耦合的四个连续搅拌釜反应器(Continuous stirred tank reactors,CSTRs)为例,验证本文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分布式控制 非线性系统 经济优化 耦合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光氢耦合系统的经济随机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黄宇 周新鹏 +2 位作者 郭浩德 王嘉俊 张启亮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4-153,共10页
针对风光氢耦合系统源荷两侧不确定性对系统运行造成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经济随机模型预测控制的优化方法。根据风光氢耦合系统中设备的特性,建立计及设备启停的状态空间模型;利用场景生成技术对风光出力及电负荷预测数据进行处理,以生... 针对风光氢耦合系统源荷两侧不确定性对系统运行造成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经济随机模型预测控制的优化方法。根据风光氢耦合系统中设备的特性,建立计及设备启停的状态空间模型;利用场景生成技术对风光出力及电负荷预测数据进行处理,以生成描述系统不确定性的场景集;基于生成的场景集,在设计的经济随机模型预测控制框架下,构造系统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问题,进而对系统进行经济优化控制。由于经济随机模型预测控制方法需提供准确描述系统不确定性的场景集,为此提出一种基于非参数预测的场景生成机制。通过案例仿真分析,相较于常规随机模型预测控制方法,所提控制方法降低5.89%的运行成本;相较于常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降低13.25%的运行成本,验证了所提方法能有效解决风光氢耦合系统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光伏 氢能 非参数预测 不确定性 随机模型预测控制 场景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发电控制系统的实时非线性经济模型预测控制
6
作者 王文文 刘向杰 孔小兵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9-690,共12页
为应对风电系统经济效益控制和实时性要求的新挑战,针对风力发电控制系统,提出了一种非线性经济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在最大化发电功率的同时减少了塔架和齿轮箱等关键结构的疲劳负荷,设计了一个滚动时域估计器为优化提供有意义的初始化... 为应对风电系统经济效益控制和实时性要求的新挑战,针对风力发电控制系统,提出了一种非线性经济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在最大化发电功率的同时减少了塔架和齿轮箱等关键结构的疲劳负荷,设计了一个滚动时域估计器为优化提供有意义的初始化。优化问题求解方面,利用相邻采样时刻间非线性规划程序的相似性,实现了算法的实时迭代求解。以5 MW风电机组作为研究对象,在ACADOS框架下实时迭代求解最优控制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提高系统运行经济效益并且能够实现实时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控制系统 非线性经济模型预测控制 滚动时域估计 疲劳负荷 实时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模型预测控制的多区域互联风储电网分布式协同调度
7
作者 庞家猛 李克成 +1 位作者 张颖 王靛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90-1097,共8页
多区域风储电网协同调度可以提升风电消纳能力、提高区域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但由于风电和负荷功率具有随机性、波动性,难以准确预测,导致区域电网的优化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同步交替方向乘子法的随机模型预测控... 多区域风储电网协同调度可以提升风电消纳能力、提高区域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但由于风电和负荷功率具有随机性、波动性,难以准确预测,导致区域电网的优化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同步交替方向乘子法的随机模型预测控制模型,实现多区域互联风储电网分布式协同调度。该模型首先基于随机模型预测控制建立系统优化模型,基于Fisher Z变换的拉丁超立方采样方法,建立风电和负荷的样本矩阵;其次,采用同步交替方向乘子法对构建的随机模型预测控制模型进行优化计算,实现每个区域电网最优运行;最后,基于一致性理论的协同算法,获取区域电网的交换功率,进行下一次迭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比集中式优化模型成本降低2.93%,且能够在18次迭代以内完成分布式计算,具有良好的收敛性,能够有效降低分布式电源和负荷不确定性对区域电网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区域风储电网 同步交替方向乘子法 随机模型预测控制 一致性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区域电网频率控制方法
8
作者 林济铿 石涛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4-137,共14页
新能源出力波动性及快速变化给新型电力系统的频率控制带来了新挑战。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及随机优化技术的区域电网频率控制新方法。首先,构建基于预测信息的区域电网频率控制框架,将相邻区域频率波动引起的联络线功... 新能源出力波动性及快速变化给新型电力系统的频率控制带来了新挑战。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及随机优化技术的区域电网频率控制新方法。首先,构建基于预测信息的区域电网频率控制框架,将相邻区域频率波动引起的联络线功率扰动视为本区域扰动变量,从而实现本区域频率控制过程与相邻区域的有效解耦。其次,采用系统参数估计方法实现系统惯性常数的在线估计,并结合自适应在线核密度估计技术,建立机组惯性时间常数、负荷、新能源出力及相邻区域频率偏差的预测概率模型,实现各类不确定性因素的精确建模。再次,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模型预测控制并计及多种不确定性因素的频率控制随机优化模型及快速求解算法。最后,采用修改的IEEE-39节点系统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算例结果表明,相较于确定性方法和仅考虑功率扰动不确定性的方法,所提方法的控制性能标准均值分别提高了14.98个百分点和11.38个百分点,区域控制偏差绝对值均值分别降低了5.30 MW和2.22 MW,证明了该新方法的有效性和先进性。所提模型及算法可为新型系统下的区域电网频率控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控制 模型预测控制 惯性时间常数 随机优化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自适应随机模型预测控制的风光氢耦合系统功率调控策略 被引量:3
9
作者 黄宇 周新鹏 +2 位作者 郭浩德 王东风 谢家乐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09-1117,共9页
针对风光氢耦合系统源荷两侧不确定性对其系统功率平衡造成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场景分析法的参数自适应随机模型预测控制功率调控策略。根据风光氢耦合系统的能源供给架构建立了描述其动态特性的线性离散状态空间模型;通过场景分析法... 针对风光氢耦合系统源荷两侧不确定性对其系统功率平衡造成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场景分析法的参数自适应随机模型预测控制功率调控策略。根据风光氢耦合系统的能源供给架构建立了描述其动态特性的线性离散状态空间模型;通过场景分析法对系统不确定性进行描述,作为参数自适应随机模型预测控制的输入;在设计的参数自适应随机模型预测控制优化框架下,计及延长系统设备生命周期的目标进行优化。针对随机模型预测控制在优化过程中预测时域和控制时域固定不变的缺陷,提出参数自适应方法以获取更好的优化效果。结果表明:在优化系统功率平衡方面,所提控制策略相较于随机模型预测控制提高了6.25百分点;在减少可控设备大功率运行方面,所提策略相较于常规模型预测控制降低了60%,验证了所提策略能够有效解决风光氢耦合系统源荷两侧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氢耦合系统 随机模型预测控制 场景分析 不确定性 参数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的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多目标扭矩协调控制
10
作者 阚小博 赵又群 +3 位作者 李丹阳 林棻 何鲲鹏 尤庆伸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23-1131,共9页
针对目前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存在横摆稳定性控制目标单一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MPC)的多目标扭矩协调控制策略。上层控制器为基于七自由度车辆模型的非线性MPC速度及横摆力矩控制器,下层控制器为兼顾稳定性和经济性... 针对目前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存在横摆稳定性控制目标单一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MPC)的多目标扭矩协调控制策略。上层控制器为基于七自由度车辆模型的非线性MPC速度及横摆力矩控制器,下层控制器为兼顾稳定性和经济性的多目标扭矩协调控制器,在目标函数中考虑了路面附着利用率和轮毂电机功率损耗,可实现扭矩动态协调分配。最后,选用低附着系数的双移线工况和驾驶循环工况,在CarSim/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上将所提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能够使车辆质心侧偏角、横摆角速度较好地追踪理想值,车辆稳定性较传统方法得到了提高,同时能够降低电机能量损耗,改善车辆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 横摆稳定性 扭矩协调 经济 模型预测控制(MP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最优稳定的约束非线性系统优先级多目标模型预测控制
11
作者 田宇 何德峰 穆建彬 《控制理论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1-739,共9页
针对具有控制约束的非线性系统,提出一种准最优稳定的优先级多目标模型预测控制策略.采用多目标字典序方法,根据决策者偏好排序多目标函数,将冲突多目标控制问题转化为具有优先级顺序的单目标序列优化控制问题.再引入准稳态最优性准则,... 针对具有控制约束的非线性系统,提出一种准最优稳定的优先级多目标模型预测控制策略.采用多目标字典序方法,根据决策者偏好排序多目标函数,将冲突多目标控制问题转化为具有优先级顺序的单目标序列优化控制问题.再引入准稳态最优性准则,得到各个优化控制问题目标函数的终端性质,进而建立优先级多目标滚动时域优化控制问题的递推可行性和闭环性能的近似最优性.数值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策略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非线性系统 多目标控制 稳定性 经济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光储充的配网虚拟电厂二次调频随机模型预测控制策略 被引量:10
12
作者 戴睿鹏 窦晓波 +3 位作者 喻洁 时智勇 胡静 黄碧斌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228-3237,I0051-I0055,共15页
含光储充的主动配电网作为一种灵活的新型调节资源,可通过聚合其内部的多类分布式电源组成配网虚拟电厂(distribution-level virtual power plant,DVPP)进而整体参与系统二次调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实际配电网内部情况复杂,存在储... 含光储充的主动配电网作为一种灵活的新型调节资源,可通过聚合其内部的多类分布式电源组成配网虚拟电厂(distribution-level virtual power plant,DVPP)进而整体参与系统二次调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实际配电网内部情况复杂,存在储能配置有限导致可调容量不足、光伏短时出力难以预测导致控制不精确、功率分配不合理导致内部电压越限的问题,传统虚拟电厂调频策略难以适用。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模型预测控制(stochastic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SMPC)的DVPP二次调频策略,通过聚合模型设计、光伏不确定功率的场景树模型搭建、SMPC策略设计的方式实现了分布式电源出力扰动情况下DVPP快速、准确响应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指令的目标,并有效降低了功率调节对系统内部电压的影响,为DVPP参与系统二次调频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网虚拟电厂 二次调频 随机模型预测控制 动态功率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源荷储低碳经济调度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晓雄 蔺红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3-160,共8页
为提高电力系统风电消纳的经济性以及实现低碳排放的目标,基于模型预测控制方法,构建了多时间尺度下含碳捕集电厂的源荷储低碳经济调度模型。源侧分析碳捕集电厂的运行机理及能量时移特性;荷侧根据需求响应时间尺度的差异性,调用不同响... 为提高电力系统风电消纳的经济性以及实现低碳排放的目标,基于模型预测控制方法,构建了多时间尺度下含碳捕集电厂的源荷储低碳经济调度模型。源侧分析碳捕集电厂的运行机理及能量时移特性;荷侧根据需求响应时间尺度的差异性,调用不同响应速度的价格型、动态激励型需求响应资源分别参与日前-日内调度;储能快速调整充放电功率提高运行经济性,日前调度以运行成本和碳排放量最小为目标,通过协调调度源荷储资源优化系统各单元出力计划。日内调度在滚动优化平滑功率波动的基础上,以跟踪和修正日前调度计划为目标,实时应对风光和负荷的功率波动,通过算例验证所提方法可降低运行成本和碳排放量,实现对经济与低碳协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多时间尺度 碳捕集电厂 低碳经济调度 动态激励型需求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Logistic回归的角膜塑形镜近视控制效果及预测模型构建和评价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华 高少芳 +1 位作者 赵欣 米金园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37-642,共6页
目的探究角膜塑形镜(OK镜)的近视控制情况,基于随机森林、Logistic回归构建近视控制效果的预测模型,为进一步改善青少年视力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6月于石家庄市人民医院眼科就诊后配戴OK镜的289例患者为OK镜配戴组,同期选取28... 目的探究角膜塑形镜(OK镜)的近视控制情况,基于随机森林、Logistic回归构建近视控制效果的预测模型,为进一步改善青少年视力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6月于石家庄市人民医院眼科就诊后配戴OK镜的289例患者为OK镜配戴组,同期选取289例配戴框架眼镜患者为框架镜配戴组,观察配戴2年、4年后患者眼轴长度增加情况,并以配戴OK镜4年后患者眼轴长度变化量为依据分为近视控制良好组与控制不良组,基于随机森林、Logistic回归分析近视控制效果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DCA曲线)进行效能评价。结果配戴2年、4年后,OK镜配戴组患者屈光度增加值、眼轴长度增加值均低于框架镜配戴组(均为P<0.001)。两组患者间配戴前、配戴2年及4年后角膜内皮细胞参数及角膜中央最薄点厚度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随机森林模型显示,基础眼轴长度、每日配戴时间、正确用眼卫生行为、瞳孔直径、每日户外活动时间、放学后做作业时间、每日睡眠时间达标是重要性排序前7的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放学后做作业时间长是OK镜配戴患者近视控制不良的影响因素,基础眼轴长度、瞳孔直径、每日配戴时间、用眼卫生行为、每日户外活动时间、每日睡眠时间是近视控制效果的因素;ROC曲线、校准曲线及DCA曲线提示,基于随机森林、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备较好的准确性、一致性及临床效用。结论OK镜具有良好的近视控制效果,对角膜内皮细胞及角膜厚度影响甚微,安全性较高,且放学后做作业时间、基础眼轴长度、瞳孔直径、每日配戴时间、用眼卫生行为、每日户外活动时间、每日睡眠时间是近视控制效果的影响因素,而加强预测模型构建有助于对近视控制不良高危人群的识别,指导临床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塑形镜 随机森林 预测模型 近视 控制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均值-方差-偏度的配电网有功-无功随机模型预测控制
15
作者 刘政 陈佳佳 赵艳雷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0-37,共8页
针对高比例具有不确定性的可再生能源接入对配电网安全经济运行带来的挑战,提出一种基于均值-方差-偏度的有功-无功随机模型预测控制协调优化策略。首先,在综合考虑有功和无功成本的基础上,基于Fish⁃er-z变换的拉丁超立方采样生成可再... 针对高比例具有不确定性的可再生能源接入对配电网安全经济运行带来的挑战,提出一种基于均值-方差-偏度的有功-无功随机模型预测控制协调优化策略。首先,在综合考虑有功和无功成本的基础上,基于Fish⁃er-z变换的拉丁超立方采样生成可再生能源出力场景集,进而构建表征不确定性下收益的期望-偏度模型和表征不确定性风险的方差模型。然后,建立权衡收益和风险的三阶近似矩效用函数,提出基于均值-方差-偏度的有功-无功随机模型预测控制协调优化框架。最后,基于线性化潮流方法对所提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在改进的IEEE-37节点系统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策略能够有效应对可再生能源不确定性对配电网经济运行与电压质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模型预测控制 均值-方差-偏度模型 有功-无功协调优化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快速随机模型预测控制的网联混合车队生态驾驶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钱立军 陈健 +2 位作者 赵丰 陈欣宇 宣亮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87-1599,1607,共14页
为解决网联汽车由于驾驶员误差存在导致的速度轨迹偏移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实时的考虑驾驶员误差的网联混合车队生态驾驶策略。首先通过实车试验采集不同驾驶员的驾驶员误差数据,建立基于马尔可夫链的驾驶员误差模型,用于预测未来一段时... 为解决网联汽车由于驾驶员误差存在导致的速度轨迹偏移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实时的考虑驾驶员误差的网联混合车队生态驾驶策略。首先通过实车试验采集不同驾驶员的驾驶员误差数据,建立基于马尔可夫链的驾驶员误差模型,用于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驾驶员误差。然后以最小化整个车队的燃油消耗为优化目标,将车队速度轨迹优化问题描述为一个最优控制问题,采用快速随机模型预测控制(fast stochastic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FSMPC)算法求解车队中网联汽车的最优速度轨迹。仿真和智能网联微缩车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基于快速模型预测控制(fast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FMPC)的生态驾驶策略,本文所提出的生态驾驶策略能够有效减小车辆的速度轨迹偏移,并降低整个车队的燃油消耗,且满足实时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联汽车 驾驶员误差 快速随机模型预测控制 混合车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模型预测控制的卫星编队保持方法
17
作者 朱琳 龚薇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48,共7页
针对卫星编队队形保持中存在的随机扰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随机模型预测控制(SMPC)的编队构型保持控制算法。在保证精度的情况下,对非线性相对运动力学方程进行线性化离散处理。考虑到模型预测控制不易处理无界随机扰动的机会约束问题,... 针对卫星编队队形保持中存在的随机扰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随机模型预测控制(SMPC)的编队构型保持控制算法。在保证精度的情况下,对非线性相对运动力学方程进行线性化离散处理。考虑到模型预测控制不易处理无界随机扰动的机会约束问题,提出有效解决随机变量信息模糊的分布鲁棒机会约束模型,并通过条件风险价值(CVaR)重构机会约束为可处理约束,得到基于随机模型预测控制的队形保持控制算法。通过计算仿真与传统的模型预测控制算法进行对比,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模型预测控制 编队保持 随机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无迹卡尔曼滤波和经济模型预测控制的全钒液流电池SOC/SOP联合估计方法
18
作者 张宇 姚尧 +4 位作者 刘睿 金雷 薛斐 周鹏 熊斌宇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089-4101,共13页
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和峰值功率(state of peak power,SOP)的精确估计对保障电池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解决传统估计算法误差高、鲁棒性差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无迹卡尔曼滤波(adaptive unscented Kalman f... 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和峰值功率(state of peak power,SOP)的精确估计对保障电池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解决传统估计算法误差高、鲁棒性差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无迹卡尔曼滤波(adaptive unscented Kalman filtering,AUKF)和经济模型预测控制(economic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EMPC)的全钒液流电池(all-vanadium redox batteries,VRB)SOC/SOP联合估计方法。首先,为了提高传统模型的建模精度,本文综合考虑了VRB的电化学场和流体力学场的耦合特性,建立了一个能够全面刻画VRB运行过程的综合等效电路模型,并采用人工蜂群算法(artificial bee colony algorithm,ABC)对模型参数进行离线辨识。随后,考虑到传统的UKF算法无法适应系统噪声,收敛性差,且忽略电池参数变化等缺点,本文提出了基于AUKF的在线参数辨识和SOC估计算法,通过自适应调整UKF算法的参数来提高模型的精度。结合SOC的估计结果,采用EMPC算法估计VRB的SOP,并综合考虑了电压、电流、SOC和电解液流速等约束条件。最后,设计了多种实验工况验证了本文提出的SOC/SOP联合估计算法的精度。文章研究内容能够为液流电池不同运行状态下峰值功率预测和储能电站的精准调度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液流电池 荷电状态 峰值功率 在线参数辨识 自适应无迹卡尔曼滤波 经济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PC的随机风场下航空器纵向自主间隔控制
19
作者 汤新民 陆晓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860-2871,共12页
针对航迹随机扰动下的纵向自主间隔保持问题,高空风这一随机因素往往导致两机纵向间隔鲁棒性较差的情况,基于此,提出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的航空器纵向自主间隔控制方法。建立两机所受风场差值与纵向间隔的非线性运动学微分方程,推导... 针对航迹随机扰动下的纵向自主间隔保持问题,高空风这一随机因素往往导致两机纵向间隔鲁棒性较差的情况,基于此,提出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的航空器纵向自主间隔控制方法。建立两机所受风场差值与纵向间隔的非线性运动学微分方程,推导线性时变预测模型,选取两机的纵向间隔和航路偏差距离为优化目标,高空风为随机扰动量,前机的真空速和偏航角作为观测量,并在空中安全和航空器性能约束中加入终端等式约束保持系统的稳定性。为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在规定的120s仿真时间内,设置3组不同期望纵向间隔分别为12,13,14km,通过设计的MPC控制器,在滚动时域周期内通过控制后机真空速和偏航角,两机纵向间隔曲线较为平滑且始终不低于最小安全间隔10 km,分别在第74,90,118 s稳定在期望的目标纵向间隔,在第58,74,95 s开始回归航路,最终回到航路中心线;设置了2组风场对照组,一组为预报风强度增大2倍,另一组为紊流风的扰动强度增大8倍,均能分别在第61,72s平滑且稳定地建立期望的纵向间隔12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交通管理 飞行跟驰模型 自主间隔控制 模型预测控制 随机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系统的鲁棒与随机模型预测控制算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谢澜涛 谢磊 苏宏业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69-992,共24页
近几十年来,不确定系统模型预测控制的理论和应用得到了飞速发展.本文简要地回顾了不确定系统中鲁棒模型预测控制和随机模型预测控制的发展历史,总结了它们的相关应用,并较为细致地分析了线性不确定系统模型预测控制的各种主要算法.通... 近几十年来,不确定系统模型预测控制的理论和应用得到了飞速发展.本文简要地回顾了不确定系统中鲁棒模型预测控制和随机模型预测控制的发展历史,总结了它们的相关应用,并较为细致地分析了线性不确定系统模型预测控制的各种主要算法.通过总结各种算法的通用模型、运作方式、问题规模,以及它们保证递归可行性、稳定性的方法,分析了部分算法可行域间的关系,揭示了各种算法的主要特点、适用场合和未来可发展方向,并通过仿真实例直观地分析了各种算法的性能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系统 鲁棒模型预测控制 随机模型预测控制 稳定性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