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随机矩阵建模的低空飞行器跟踪方法
1
作者 李坤坤 程婕 +2 位作者 张智香 胡爽 吴力华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4,共8页
近年来,服务于环境监测、应急救援等任务的低空飞行器使用频次日益上升,在创造良好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空域监管压力。针对空管高分辨雷达跟踪识别具有扩展形态的低空飞行器,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随机矩阵建模的飞行器跟踪及其外形参... 近年来,服务于环境监测、应急救援等任务的低空飞行器使用频次日益上升,在创造良好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空域监管压力。针对空管高分辨雷达跟踪识别具有扩展形态的低空飞行器,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随机矩阵建模的飞行器跟踪及其外形参数估计方法。首先,根据高分辨雷达探测该类飞行器时雷达单帧多量测及飞行器主体外形近似为椭圆体的特点,引入可描述椭圆(体)的对称正定随机矩阵建模其扩展外形;其次,基于高斯逆威沙特分布滤波估计飞行器的运动状态、扩展外形矩阵;最后,对扩展外形矩阵估计结果进行特征值分解,使用特征值平方根及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分别估计飞行器的半轴尺寸及主轴方向,从而实现飞行器扩展外形参数的在线估计。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滤波方法具有良好的低空飞行器跟踪性能,可为识别具有扩展形态的低空飞行器提供信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空飞行器 运动状态 扩展外形 随机矩阵 特征值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矩阵理论的电网薄弱环节辨识策略
2
作者 阳杰 孙伟卿 马美玲 《电子科技》 2024年第7期1-8,共8页
随着电网规模不断扩大,新型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愈加复杂,准确辨识电网存在的薄弱环节对提高系统的监测能力和保障系统的可靠运行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文中基于随机矩阵理论提出了一种电网薄弱环节辨识策略。该策略利用电网运行中的实测... 随着电网规模不断扩大,新型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愈加复杂,准确辨识电网存在的薄弱环节对提高系统的监测能力和保障系统的可靠运行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文中基于随机矩阵理论提出了一种电网薄弱环节辨识策略。该策略利用电网运行中的实测数据构造随机矩阵,基于随机矩阵理论构建薄弱环节的判断指标,并设计了薄弱节点和薄弱支路的判断方法。该方法从数据相关性的角度进行分析,不需要考虑实际电网复杂的网络结构和运行机理,因此没有复杂的建模过程。为了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通过IEEE 39节点系统搭建了算例仿真,并与传统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在辨识薄弱节点和支路上具有较好效果,且准确性相较于传统方法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电网 新型电力系统 实测数据 薄弱环节辨识 薄弱节点 薄弱支路 数据驱动 随机矩阵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随机矩阵的多扩展目标滤波器 被引量:18
3
作者 韩玉兰 朱洪艳 韩崇昭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8-104,共7页
针对杂波环境下多扩展目标的运动状态和形状信息的联合估计跟踪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矩阵的扩展目标跟踪算法。该算法采用具有噪声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DBSCAN)划分与预测划分相结合的联合划分算法对量测集进行划分,然后采用联合概... 针对杂波环境下多扩展目标的运动状态和形状信息的联合估计跟踪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矩阵的扩展目标跟踪算法。该算法采用具有噪声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DBSCAN)划分与预测划分相结合的联合划分算法对量测集进行划分,然后采用联合概率数据关联(JPDA)的软关联思想建立量测簇与扩展目标之间的对应关系,最后采用随机矩阵法对扩展目标进行估计获得运动状态和形状信息,特点是:将量测集划分为互不相交的几个簇,以使每个簇中的量测源于同一目标或杂波;建立量测簇与扩展目标之间的关联关系及状态更新。联合划分算法与DBSCAN划分的比较仿真实验表明,在有距离相近目标时采用联合划分算法比采用DBSCAN划分的滤波器的跟踪效果好得多。所提多扩展目标滤波器与ET-GMPDH滤波器的仿真实验表明,所提算法有较高的跟踪精度、较大的检测概率及较小的虚警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波器 扩展目标 随机矩阵 跟踪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矩阵理论的协作频谱感知 被引量:18
4
作者 王磊 郑宝玉 李雷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925-1929,共5页
认知无线电频谱共享技术在新一代无线通信网络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频谱感知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在多认知用户环境中,基于大维随机矩阵理论的协作频谱感知算法。充分利用随机矩阵的渐近谱分布特性及小样本下最大特... 认知无线电频谱共享技术在新一代无线通信网络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频谱感知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在多认知用户环境中,基于大维随机矩阵理论的协作频谱感知算法。充分利用随机矩阵的渐近谱分布特性及小样本下最大特征值收敛特性来提高感知性能。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均表明,新算法性能明显优于同类算法和典型的能量检测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 频谱感知 随机矩阵理论 特征值 协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疏随机矩阵有限等距性质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波 刘郁林 王开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9-174,共6页
稀疏随机矩阵由于具有存储容量小、编码和重构复杂度低、易于更新等优良特性而适用于分布式应用。为确保稀疏随机矩阵可作为压缩感知观测矩阵,该文证明了稀疏随机矩阵的有限等距性质(RIP)。首先,证明了测量矩阵满足有限等距性质等价于... 稀疏随机矩阵由于具有存储容量小、编码和重构复杂度低、易于更新等优良特性而适用于分布式应用。为确保稀疏随机矩阵可作为压缩感知观测矩阵,该文证明了稀疏随机矩阵的有限等距性质(RIP)。首先,证明了测量矩阵满足有限等距性质等价于其子矩阵的格拉姆矩阵特征值分布于1附近;在此基础上,证明了当测量值个数满足特定条件时,稀疏随机矩阵以接近于1的概率满足有限等距性质。仿真实验表明,稀疏随机矩阵在保证稀疏信号精确重建的同时,大大节约了测量和重建所需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稀疏随机矩阵 有限等距性质 测量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和随机矩阵理论的变电站状态评估 被引量:9
6
作者 曹昆 李国昌 +2 位作者 王艳松 胡彩娥 马龙飞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9-157,共9页
近年来,智能变电站不断兴起,对大量的数据处理要求也不断提高。为此,该文建立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和随机矩阵理论的新的变电站智能监测方法,通过提取变电站的关键状态和各参数之间的统计相关性,检测其运行状态。该方法主要通过时序高维... 近年来,智能变电站不断兴起,对大量的数据处理要求也不断提高。为此,该文建立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和随机矩阵理论的新的变电站智能监测方法,通过提取变电站的关键状态和各参数之间的统计相关性,检测其运行状态。该方法主要通过时序高维随机矩阵进行推导,利用单环定律的半径作为统计分析表征测量数据,通过对这些统计分析的比较,完成关键状态的评估和异常检测。文章通过基于变电站自身变压器数据以及基于与变电站相连的输电线路各项参数进行建模分析,由此说明利用高维矩阵进行异常检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与传统的阈值比较方法相比,所提方法采用高维矩阵的方法结合了状态变量时空间的关系,挖掘了数据的潜在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精度,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可参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分析 输电设备 关键状态 高维随机矩阵 单环定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类和随机矩阵理论的用电行为刻画方法 被引量:8
7
作者 吴丽珍 张永年 +1 位作者 陈伟 郝晓弘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0-75,共6页
针对配网大数据应用背景下难以建立用户用电行为刻画模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聚类和随机矩阵理论的电力用户用电行为刻画方法.首先利用K-means聚类法对海量用户用电特征数据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用电模式对用户进行群体划分.然后基于随机... 针对配网大数据应用背景下难以建立用户用电行为刻画模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聚类和随机矩阵理论的电力用户用电行为刻画方法.首先利用K-means聚类法对海量用户用电特征数据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用电模式对用户进行群体划分.然后基于随机矩阵理论建立用户用电行为分析模型,利用各用户群体的经济数据、气候数据及电力价格数据等辨识与用户群体用电量相关联的因素,实现对电力用户用电行为的刻画.最后通过甘肃省武威市电网实际用电数据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为电力精准营销和制定电力需求侧响应策略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K-MEANS聚类 随机矩阵理论 用户用电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关跳频转移函数的双随机矩阵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天昀 许漫坤 葛临东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182-2186,共5页
该文分别从状态空间的分解和平稳分布等角度对双随机矩阵以及双随机马氏(Markov)链的性质进行了研究,并将这些性质应用到相关跳频转移函数的分析和建模。文中证明了转移函数的双随机矩阵数学模型就状态转移过程的均匀性来说是完备的。... 该文分别从状态空间的分解和平稳分布等角度对双随机矩阵以及双随机马氏(Markov)链的性质进行了研究,并将这些性质应用到相关跳频转移函数的分析和建模。文中证明了转移函数的双随机矩阵数学模型就状态转移过程的均匀性来说是完备的。基于对该模型的分析,提出了一种转移函数构造方法——周期分组法,通过将频率转移过程构造成一个周期性双随机马氏链,可以获得纠错性能和频率间隔性能俱佳的转移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跳频 随机矩阵 转移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矩阵理论的DET合作频谱感知算法 被引量:17
9
作者 曹开田 杨震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9-134,共6页
针对认知无线电系统中的频谱感知问题,该文采用随机矩阵理论(Random Matrix Theory,RMT)对多认知用户(Secondary User,SU)接收信号采样协方差矩阵的最大特征值的分布特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双特征值判决门限(Double Ei... 针对认知无线电系统中的频谱感知问题,该文采用随机矩阵理论(Random Matrix Theory,RMT)对多认知用户(Secondary User,SU)接收信号采样协方差矩阵的最大特征值的分布特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双特征值判决门限(Double Eigenvalue Threshold,DET)的合作频谱感知算法。由该算法感知性能的理论分析可知:DET合作感知算法无需主用户(Primary User,PU)发射机信号的先验知识,也不需要预先知道信道背景噪声功率。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频谱感知方法相比,该方法只需较少的认知用户就能获得较高的感知性能,并且对噪声的不确定性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频谱感知 随机矩阵理论 采样协方差矩阵 最大特征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矩阵理论与无线通信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磊 郑宝玉 崔景伍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3期90-96,共7页
首先介绍了与无线通信密切相关的随机矩阵理论数学背景;接着阐述了该理论与无线通信系统的紧密联系,回答了为什么要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随机矩阵理论的问题;最后以运用随机矩阵理论分析大维数系统接收机性能为例,展示了随机矩阵理论处... 首先介绍了与无线通信密切相关的随机矩阵理论数学背景;接着阐述了该理论与无线通信系统的紧密联系,回答了为什么要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随机矩阵理论的问题;最后以运用随机矩阵理论分析大维数系统接收机性能为例,展示了随机矩阵理论处理无线通信领域问题的巨大威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 随机矩阵理论 渐近谱理论 自由概率理论 副本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矩阵理论和最小描述长度的机载前视阵雷达杂波自由度估计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海 刘新龙 +1 位作者 蒋婷 吴仁彪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224-3229,共6页
有限训练样本时,总体协方差矩阵特征谱的严重扩展使得机载前视阵雷达杂波自由度估计困难。该文提出一种前视阵杂波自由度估计方法,该方法利用随机矩阵理论(Random Matrix Theory,RMT)中特征值统计分布特性建立参数化的概率模型,结合最... 有限训练样本时,总体协方差矩阵特征谱的严重扩展使得机载前视阵雷达杂波自由度估计困难。该文提出一种前视阵杂波自由度估计方法,该方法利用随机矩阵理论(Random Matrix Theory,RMT)中特征值统计分布特性建立参数化的概率模型,结合最小描述长度(Minimum Description Length,MDL)准则关于信源检测的思想估计杂波自由度。该方法能够在有限训练样下实现杂波自由度的有效估计,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视阵雷达 杂波自由度 随机矩阵理论 最小描述长度 协方差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矩阵特征值比的频谱感知改进算法 被引量:11
12
作者 徐家品 杨智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2-288,共7页
针对认知无线电中现有频谱感知方法的不足,利用大维随机矩阵理论分析了随机矩阵的渐近谱特性,研究了接收信号样本协方差矩阵平均特征值的分布特性,提出两种基于随机矩阵特征值比的频谱感知改进算法.改进算法不需要知道主用户信号的先验... 针对认知无线电中现有频谱感知方法的不足,利用大维随机矩阵理论分析了随机矩阵的渐近谱特性,研究了接收信号样本协方差矩阵平均特征值的分布特性,提出两种基于随机矩阵特征值比的频谱感知改进算法.改进算法不需要知道主用户信号的先验信息,也不需要知道背景噪声的功率,得到的判决阈值也具有十分简单的闭式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在低样本点、低协作用户数、低信噪比和低虚警概率的条件下,改进算法也可以获得很好的感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谱感知 随机矩阵理论 样本协方差矩阵 平均特征值 特征值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随机矩阵理论的水声阵列SMI-MVDR空间谱估计技术 被引量:5
13
作者 郭拓 王英民 张立琛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5-48,54,共5页
对角加载MVDR技术是一种经典的空间谱估计技术,在水声阵列信号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该技术之所以具有较好的性能是由于其通过对角加载使样本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分散度减小。提出了基于随机矩阵理论的MVDR空间谱估计技术,具体思路是利... 对角加载MVDR技术是一种经典的空间谱估计技术,在水声阵列信号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该技术之所以具有较好的性能是由于其通过对角加载使样本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分散度减小。提出了基于随机矩阵理论的MVDR空间谱估计技术,具体思路是利用随机矩阵特征值的极限性质实现样本协方差矩阵噪声的抑制,以达到类似对角加载能够实现的特征值分散度减小的效果。仿真表明所提出的方法与对角加载方法达到了同样的目的,且当快拍数一定,而信噪比由小变大时,该方法可以达到与对角加载MVDR技术相当的性能;当信噪比设为定值,快拍数由小变大时,其与对角加载技术具有相同的DOA估计成功概率变化趋势,且在小样本情况下,此方法优势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随机矩阵理论 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 样本协方差矩阵 波达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特定流匹配的随机矩阵映射Hash算法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唐红 吴勇军 赵国锋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22,共6页
针对常规的Hash算法用于流匹配时冲突率高且不可控制的缺点,提出了一种随机矩阵映射Hash算法。该算法通过预先优选一个随机数矩阵,然后将大集合的元素分块映射成随机矩阵中的元素,从而把一个大集合映射到一个小集合。测试结果表明,该算... 针对常规的Hash算法用于流匹配时冲突率高且不可控制的缺点,提出了一种随机矩阵映射Hash算法。该算法通过预先优选一个随机数矩阵,然后将大集合的元素分块映射成随机矩阵中的元素,从而把一个大集合映射到一个小集合。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运算速度快、空间利用率高、冲突率低,用于流匹配时匹配速度可以达到2Mpacket/s,支持规则数达5万条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匹配 随机矩阵映射 HASH算法 流量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矩阵的新型频谱盲感知方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宁 史浩山 +1 位作者 刘利平 杨博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2-267,共6页
针对传统频谱感知算法需要预先估计噪声方差且当存在噪声不确定度时,检测性能降低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随机矩阵的改进型频谱盲感知算法(M-CMME)。该算法通过分析协方差矩阵最大特征值极限分布特性,分析并利用采样协方差矩阵特征值与信... 针对传统频谱感知算法需要预先估计噪声方差且当存在噪声不确定度时,检测性能降低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随机矩阵的改进型频谱盲感知算法(M-CMME)。该算法通过分析协方差矩阵最大特征值极限分布特性,分析并利用采样协方差矩阵特征值与信号平均能量的关系,推导设定虚警概率条件下判决门限的闭式表达式。该算法不需要预先知道授权用户信号的先验知识,且能够有效克服噪声不确定度的影响。仿真结果显示,当噪声方差估计存在偏差的情况下,该算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且在较少采样点、低信噪比、较少阵元数情况下能够获得比CMME更优的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谱感知 特征值 噪声不确定度 随机矩阵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矩阵理论的非重构宽带压缩频谱感知方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曹开田 高西奇 王东林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828-2834,共7页
该文采用随机矩阵理论(RMT)直接对压缩采样得到的观测数据进行分析,设计出了一种基于广义似然比检验(GLRT)的非重构宽带压缩频谱感知新算法。该算法无需任何先验知识就能对宽带频谱中的每个子带进行盲检测。此外,为了减轻次用户(SU)在... 该文采用随机矩阵理论(RMT)直接对压缩采样得到的观测数据进行分析,设计出了一种基于广义似然比检验(GLRT)的非重构宽带压缩频谱感知新算法。该算法无需任何先验知识就能对宽带频谱中的每个子带进行盲检测。此外,为了减轻次用户(SU)在数据获取和频谱感知过程中的通信开销,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传感器节点(SN)辅助感知的合作频谱感知架构。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均表明,与传统基于信号重构的GLRT感知算法以及Roy最大根检测(RLRT)算法相比,该算法不仅具有计算复杂度低、开销小、感知性能稳定等诸多优点;而且只需较少的SN就能获得较好的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宽带频谱感知 随机矩阵理论 压缩感知 非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矩阵特征值差的频谱感知改进算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鹏 刘芸江 +2 位作者 高维廷 陈娟 李曼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7-21,共5页
针对经典特征值类频谱感知算法在低采样、低信噪比下检测效果不佳的问题,基于最大最小特征值之差算法(DMM),利用最小特征值极限分布以及特征值均值的能量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矩阵特征值差的频谱感知改进算法(DAM),该算法以特征值均... 针对经典特征值类频谱感知算法在低采样、低信噪比下检测效果不佳的问题,基于最大最小特征值之差算法(DMM),利用最小特征值极限分布以及特征值均值的能量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矩阵特征值差的频谱感知改进算法(DAM),该算法以特征值均值与最小特征值为检测量,分析比较了算法在两种计算门限下的检测性能(DAM1与DAM2),理论与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不增加运算复杂度的同时,在低采样、低信噪比的情况下,较DMM算法以及现有最大特征值与能量差改进算法(ME-S-ED)提升了检测概率,其中DAM1更适用于低信噪比,DAM2更适用于低采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频谱感知 随机矩阵理论 特征值极限分布 最大最小特征值之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维空间随机矩阵变换的音频置乱算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环 覃征 +1 位作者 张选平 邵利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17,33,共6页
针对一维线性序列置乱方法加密参数少、特殊矩阵变换易受攻击等问题,提出一种n维空间随机矩阵变换的音频置乱算法.引入m进制转换的思想,将音频序列采样点值进行变维操作,再通过随机变换阵进行矩阵变换完成置乱.算法的音频置乱恢复无需... 针对一维线性序列置乱方法加密参数少、特殊矩阵变换易受攻击等问题,提出一种n维空间随机矩阵变换的音频置乱算法.引入m进制转换的思想,将音频序列采样点值进行变维操作,再通过随机变换阵进行矩阵变换完成置乱.算法的音频置乱恢复无需计算最小可恢复周期,仅通过随机变换阵在Zm上的逆阵进行一性次恢复即可.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在任意n维空间均具有很好的置乱效果,置乱和恢复代价较低,鲁棒性较强,能抵抗添加高斯白噪声、滤波、任意剪切、缩放音频值等攻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频置乱 随机矩阵变换 M进制 N维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矩阵理论决定多元GARCH模型最佳维度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惠晓峰 李冰娜 《运筹与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1-148,共8页
基于随机矩阵理论(RMT)的降维技术能够通过去除噪声和只保留有用"信息",而对相关矩阵估计中用来描述相关的主成分或因子的最佳使用数量做出确定。本文认为利用RMT对相关矩阵估计的降维操作来实现RMT对多元GARCH模型的有效降... 基于随机矩阵理论(RMT)的降维技术能够通过去除噪声和只保留有用"信息",而对相关矩阵估计中用来描述相关的主成分或因子的最佳使用数量做出确定。本文认为利用RMT对相关矩阵估计的降维操作来实现RMT对多元GARCH模型的有效降维是可能的。为说明基于RMT的降维技术用于多元GARCH模型的有效性,本文建立了两类将基于RMT的相关矩阵估计和波动率结合在一起的多元GARCH模型:滑动相关多元GARCH模型(SC-GARCH模型)和改进的O-GARCH模型(IO-GARCH模型)。理论分析表明,这两类模型具有降维的相关结构,易于估计,并且利用RMT能确定出它们的理论最佳维度。实证研究中,本文建立了上海证券市场100只股票收益率的两类多元GARCH模型,并在马克维茨证券组合理论的框架下,考察了它们的协方差矩阵预测效果。结果表明这两类模型的预测效果很好。通过两类模型各个维度预测效果的比较可以看出,RMT能够为多元GARCH的降维提供有效的依据并且较准确地确定多元GARCH模型的最佳维度。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基于RMT的降维技术是解决多元GARCH模型"维数灾祸"问题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GARCH模型 最佳维度 随机矩阵理论 高维波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矩阵非渐近谱理论的协作频谱感知算法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许炜阳 李有均 +1 位作者 徐宏乾 谢汇强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3-129,共7页
将随机矩阵的非渐近谱理论应用到协作频谱感知中,对接收信号样本协方差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和最小特征值进行分析,该文提出一种精确的最大最小特征值差(Exact Maximum Minimum Eigenvalue Difference,EMMED)的协作感知算法。对于任意给定... 将随机矩阵的非渐近谱理论应用到协作频谱感知中,对接收信号样本协方差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和最小特征值进行分析,该文提出一种精确的最大最小特征值差(Exact Maximum Minimum Eigenvalue Difference,EMMED)的协作感知算法。对于任意给定的协作用户个数K和采样点数N,首先推导了最大最小特征值之差的精确概率密度函数(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PDF)和累积分布函数(Cumulative Distribution Function,CDF),然后利用该分布函数设计了所提算法的判决阈值。理论分析表明,EMMED算法的判决阈值较已有的渐进最大最小特征值差(Asymptotic Maximum Minimum Eigenvalue Difference,AMMED)检测更为精确,算法无需主用户信号特征并且能够对抗噪声不确定度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存在噪声不确定度的感知环境下,EMMED算法较已有的精确最大特征值(Exact Maximum Eigenvalue,EME)和EMMER等频谱感知算法具有更好的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谱感知 随机矩阵 非渐近谱理论 最大最小特征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