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沙海域2种灯光作业渔船的捕捞特性及其技术效率分析 被引量:29
1
作者 颜云榕 冯波 卢伙胜 《南方水产》 CAS 2009年第6期59-64,共6页
根据2008年渔港抽样调查数据,应用随机生产边界法和方差分析对中、西沙海域作业的灯光围网船和灯光罩网船的捕捞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灯光围网渔获物以颌圆鲹(Decapterus lajang)、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扁舵鲣(Auxis thaz... 根据2008年渔港抽样调查数据,应用随机生产边界法和方差分析对中、西沙海域作业的灯光围网船和灯光罩网船的捕捞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灯光围网渔获物以颌圆鲹(Decapterus lajang)、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扁舵鲣(Auxis thazard)、羽鳃鲐(Rastrelliger kanagurta)、鲔(Euthynnus alleteratus)和大目金枪鱼(Thunnus obesus)为主,灯光罩网主要渔获种类为柔鱼(Ommastrephes spp.)、蓝圆鲹和颌圆鲹。灯光围网船每网次产量1.00~12.52t,平均4.72t,单位功率网次产量3.38~37.84kg.kW-1,平均16.96kg.kW-1。灯光罩网船单船网次产量49.40~451.49kg,平均179.87kg,单位功率网次产量0.22~2.05kg.kW-1,平均0.77kg.kW-1。灯光围网船技术效率34.7%~91.7%,平均69.4%。灯光罩网船技术效率50.4%~92.1%,平均78.2%。方差分析表明,影响灯光围网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投网次数和作业渔区数;影响灯光罩网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投网次数和网衣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光罩网 灯光围网 随机生产边界法 捕捞能力 西沙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