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合随机波束成形与迫零预编码的多波束选择 被引量:2
1
作者 于波 李静 +1 位作者 吕秀丽 张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35期8711-8715,共5页
随机波束成形(RBF)在系统用户足够多时,具有与最优预编码方案相同的容量尺度。当系统用户少时,性能却下降严重。针对该问题,提出了联合RBF和迫零波束成形(ZFBF)的广播信道预编码方案。该方案利用RBF实现用户的初步调度,然后要求初选用... 随机波束成形(RBF)在系统用户足够多时,具有与最优预编码方案相同的容量尺度。当系统用户少时,性能却下降严重。针对该问题,提出了联合RBF和迫零波束成形(ZFBF)的广播信道预编码方案。该方案利用RBF实现用户的初步调度,然后要求初选用户附加反馈量化的信道方向信息(CDI)和信道质量信息(CQI),在基站根据CDI和CQI反馈完成最终波束选择和ZFBF预编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预编码方案,与现有的增强型RBF相比,在基本不增加上行链路反馈量的前提下,可明显提高系统和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波束成形 迫零波束 多用户 广播信道 多输入多输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波束成形MIMO系统的信道反馈算法
2
作者 梁学俊 朱光喜 +1 位作者 苏钢 王德胜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5-87,95,共4页
MIMO系统是未来移动通信发展的趋势。随机波束成形利用包含信道质量的反馈信息,可以开发多用户分集增益,进一步提高MIMO系统的容量。然而繁重的反馈信息会占据大量的无线资源,降低系统的实际效率。主要研究降低随机波束成形MIMO系统反... MIMO系统是未来移动通信发展的趋势。随机波束成形利用包含信道质量的反馈信息,可以开发多用户分集增益,进一步提高MIMO系统的容量。然而繁重的反馈信息会占据大量的无线资源,降低系统的实际效率。主要研究降低随机波束成形MIMO系统反馈开销的方法,提出了两种部分信道反馈算法:门限反馈和最优反馈。理论推导表明了系统平均容量与反馈率之间的权衡关系,仿真结果证明了只要恰当地选取反馈参数,这两种反馈算法可以在几乎不牺牲系统容量的前提下,极大节省反馈开销。其中,门限反馈在系统容量方面表现要好于最优反馈,而最优反馈在实现简便性方面要强于门限反馈,因此实际设计时要折中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波束成形 MIMO 信道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MO系统中随机波束成形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婧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4-66,共3页
文章研究了MIMO(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的随机波束成形(RBF)算法,仿真结果表明:随着用户数的增加,随机波束成形技术可以用最小的反馈获得相干波束成形情况下的吞吐量,并可获得MIMO系统慢衰落信道中下行链路的多用户分集增益和复用增益。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随机波束成形 注水原则 比例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信干比门限反馈的MIMO下行系统自适应传输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林宏志 王德胜 岳锴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4-37,共4页
以降低系统反馈为目标,提出一种在多天线下行系统基于信干比门限反馈的自适应传输策略。基于正交随机波束成形,提出仅当用户最大信干比超过门限时才将最大信干比和对应的波束序号反馈给基站,并给出了系统平均总速率与该信干比门限的关... 以降低系统反馈为目标,提出一种在多天线下行系统基于信干比门限反馈的自适应传输策略。基于正交随机波束成形,提出仅当用户最大信干比超过门限时才将最大信干比和对应的波束序号反馈给基站,并给出了系统平均总速率与该信干比门限的关系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通过选取有效的信干比门限,可在几乎不降低总速率的情况下,系统反馈极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自适应传输 正交随机波束成形 信干比门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用户MIMO空分多址下行链路预编码算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于波 杨秀燕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841-2844,共4页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MIMO)空分多址下行链路,每个接收天线看成独立的用户来分配波束,联合正交随机波束成形(ORBF)和迫零波束成形(ZFBF)实现了每用户配置多天线的预编码方法。为了降低计算复杂度,提出了联合线性结合技术的RBF-ZFBF的下行...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MIMO)空分多址下行链路,每个接收天线看成独立的用户来分配波束,联合正交随机波束成形(ORBF)和迫零波束成形(ZFBF)实现了每用户配置多天线的预编码方法。为了降低计算复杂度,提出了联合线性结合技术的RBF-ZFBF的下行链路预编码方案。该方案利用ORBF确定初选用户,每个用户利用线性结合技术获得有效SINR,所选用户将使用线性结合方法获得的信道质量信息(CQI)和信道方向信息(CDI)反馈到基站,完成用户选择、波束选择和最终预编码。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与每用户单天线方案相比,提高了系统吞吐量,证实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随机波束成形 迫零波束 空分多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