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随机森林方法的滑坡灾害危险性区划 被引量:46
1
作者 李亭 田原 +1 位作者 邬伦 刘亮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5-30,F0002,共7页
滑坡灾害危险性区划在滑坡灾害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深圳市为研究区,将随机森林方法应用于滑坡灾害危险性区划和因子评价工作。研究中采用随机森林方法进行建模,结合ROC曲线和AUC值对模型性能进行评价;通过预报效率曲线对全... 滑坡灾害危险性区划在滑坡灾害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深圳市为研究区,将随机森林方法应用于滑坡灾害危险性区划和因子评价工作。研究中采用随机森林方法进行建模,结合ROC曲线和AUC值对模型性能进行评价;通过预报效率曲线对全区的滑坡危险性区划总体效果进行评价;根据错误率变化和节点不纯度变化,对不同因子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结合作用曲线,探讨不同因子对滑坡的影响规律。实例研究说明随机森林方法适用于滑坡危险性区划工作,具有良好的建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森林方法 滑坡灾害危险性区划 集成学习方法 模型评价 因子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大数据下随机森林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刘迎春 陈梅玲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55-1061,共7页
流式计算形态下的大数据分析一直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且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较少。随机森林方法是目前应用较多的分类算法,但在流式计算应用场景中,数据所呈现出来的实时性、易失性、无序性等特征会使得算法准确度逐渐降低。针对这... 流式计算形态下的大数据分析一直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且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较少。随机森林方法是目前应用较多的分类算法,但在流式计算应用场景中,数据所呈现出来的实时性、易失性、无序性等特征会使得算法准确度逐渐降低。针对这个问题,分析了随机森林的算法特点,提出了根据决策树的准确度进行随机森林剪枝的思路。同时为了适应数据的变化,结合准确度间隔的概念提出生成、验证并补充新决策树的方法,最终形成可以不断随数据更新的随机森林,满足流式大数据环境对算法的要求。使用实际数据对改进后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证明新方法在真实流式大数据场景中有着更高的分类准确度,最后分析讨论了随机森林方法如何进一步研究改进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树 随机森林方法 大数据 流式计算 社交网站 搜索引擎 分类器 剪枝 客户评分 分布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型集群分析-随机森林方法在烟叶分类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谭观萍 宾俊 +4 位作者 范伟 张发明 李海平 王承伟 周冀衡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69-74,共6页
为了解决烟叶外观质量检验和烟叶品质等级评估中主观因素影响过大的问题,首次采用模型集群分析-随机森林方法(MPA-RF)结合近红外光谱建立的烟叶采收成熟度和烤后烟叶等级划分判别模型对烟叶进行了品质分类。结果表明:MPA-RF模型对采收... 为了解决烟叶外观质量检验和烟叶品质等级评估中主观因素影响过大的问题,首次采用模型集群分析-随机森林方法(MPA-RF)结合近红外光谱建立的烟叶采收成熟度和烤后烟叶等级划分判别模型对烟叶进行了品质分类。结果表明:MPA-RF模型对采收成熟度烟叶样本(数据集A)和不同等级烟叶样本(数据集B)的训练集分类精度分别为96.67%、99.02%,预测模型分类精度分别为100%、96.15%;MPA-RF模型对烟叶的分类准确率明显高于常用的PCA、SVM和RF分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烟叶分类 模型集群分析-随机森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方法的碳足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唐建荣 陈实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3年第10期70-74,共5页
研究碳足迹持续增长动因对碳足迹的抑制及其碳减排政策的制定具有深远意义。基于随机森林方法并利用1997—2011年的相关数据构建了碳足迹影响因素分析模型。模型对碳足迹影响因素进行了有效识别和系统归集,并为碳足迹的控制提供了理论... 研究碳足迹持续增长动因对碳足迹的抑制及其碳减排政策的制定具有深远意义。基于随机森林方法并利用1997—2011年的相关数据构建了碳足迹影响因素分析模型。模型对碳足迹影响因素进行了有效识别和系统归集,并为碳足迹的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发展规模、人口规模、住宅建筑、技术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等因素是形成碳足迹的稳定力量;能源结构、经济速度和碳汇效应的影响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碳足迹 随机森林方法 偏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多重假设检验的随机森林长期降水预测方法及应用
5
作者 李梦杰 刘琨 +4 位作者 牟海磊 殷兆凯 刘志武 吴迪 梁犁丽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20-926,共7页
为解决随机森林方法经验性选取预测因子时存在的错误发现率问题,引入多重假设检验领域控制错误发现率的方法对预测因子的筛选进行质量控制,将因子筛选由经验依赖转化为数据依赖,从而提出一种基于多重假设检验的随机森林方法长期降水预... 为解决随机森林方法经验性选取预测因子时存在的错误发现率问题,引入多重假设检验领域控制错误发现率的方法对预测因子的筛选进行质量控制,将因子筛选由经验依赖转化为数据依赖,从而提出一种基于多重假设检验的随机森林方法长期降水预测方法。以巴西巴拉那河上游流域为研究区,利用逐月气候系统指数,应用提出的方法对研究区2018-2020年54个雨量站点的逐月降水量进行模拟预测、检验和交叉验证。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随机森林方法相比,该方法预报精度更高,对不同站点1-12月的预测平均合格率达到64%,其中6月预测合格率达到84%,表明该方法可以作为流域长期降水预测的有效工具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森林方法 长期降水预测 预测因子筛选 质量控制 多重假设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的网络入侵检测方法 被引量:26
6
作者 芶继军 李均华 +2 位作者 陈晨 陈一鸣 吕奕达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2-88,共7页
为了提高网络安全水平,及时对网络攻击进行主动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的网络入侵检测模型。该模型能够对大流量攻击进行分布式检测,且检测算法在引入了两个随机性后,即可降低网络流量内不同属性特征字段的噪声,并消除关联性,以便... 为了提高网络安全水平,及时对网络攻击进行主动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的网络入侵检测模型。该模型能够对大流量攻击进行分布式检测,且检测算法在引入了两个随机性后,即可降低网络流量内不同属性特征字段的噪声,并消除关联性,以便更为便捷、迅速地对攻击进行主动检测。将经典的Adaboost组合多分类器方法与提出的算法在检测率、正确率、精确率三个方面进行对比,体现了该算法的优越性,为大数据时代下网络安全提供了更好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 机器学习 随机森林方法 攻击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玉米地上生物量动态监测方法
7
作者 刘梦华 周广胜 周怀林 《应用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8-476,共9页
玉米地上生物量是监测长势的关键指标,早期精准监测对农业生产管理意义重大。研究于河北固城农业气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展田间试验,基于2020-2024年玉米分期播种数据,2020-2021年数据构建模型,2022-2024年数据进行应用。使用多... 玉米地上生物量是监测长势的关键指标,早期精准监测对农业生产管理意义重大。研究于河北固城农业气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展田间试验,基于2020-2024年玉米分期播种数据,2020-2021年数据构建模型,2022-2024年数据进行应用。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和随机森林方法,结合植被指数与气象因子,研究三叶期、七叶期、拔节期、抽雄期和三叶-抽雄期的地上生物量动态监测方法。结果表明:720~1300 nm波段与地上生物量相关性最强(相关系数为0.50~0.86,达到0.05显著性水平)。基于植被指数与气象因子的模型拟合效果优于单一植被指数模型,其中随机森林方法在单一发育期的表现显著更优。随机森林方法构建的三叶期、七叶期、拔节期和抽雄期地上生物量模型,决定系数分别为0.59、0.85、0.85和0.81,且各发育期模型应用决定系数均超过0.40。综上,引入气象因子可提升随机森林方法对地上生物量的模拟精度,为监测作物长势提供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地上生物量 遥感监测 气象监测 随机森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合西藏地区的归一化植被指数预测模型构建及验证
8
作者 孟慧美 吴凌霄 +1 位作者 宣越健 米玛旺堆 《气候与环境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9-211,共13页
基于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方法、随机森林(RF)方法、Prophet方法构建适合西藏地区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预测模型,利用羊八井地区2000~2021年MODIS遥感NDVI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地... 基于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方法、随机森林(RF)方法、Prophet方法构建适合西藏地区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预测模型,利用羊八井地区2000~2021年MODIS遥感NDVI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地区植被覆盖率总体呈现不明显减少趋势;3个预测模型中,RF预测精度最高,其归一化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决定系数,分别达到了6.92%、4.04%、0.9;小波变换方法能有效提高模型预测精度;组合模型可以提高预测精度,其中误差倒数权重组合模型优于平均权重和方差倒数加权组合模型。因此可以利用RF等机器学习方法结合小波变换、组合模型在西藏地区进行NDVI预测,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农牧业生产决策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预测模型 随机森林(RF)方法 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方法 Prophet方法 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太平洋台风活动对中国西北地区东部夏季降水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王顼 张立凤 +2 位作者 王羱 刘洋 谢勇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07-520,共14页
基于1979~2020年(42年)降水及台风资料,利用常用的统计方法和随机森林方法,研究了西太平洋台风对我国西北地区东部(33°N~45°N,93°E~110°E,ENWC)降水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台风频数和降水量都出现峰值的7、8、9月,出... 基于1979~2020年(42年)降水及台风资料,利用常用的统计方法和随机森林方法,研究了西太平洋台风对我国西北地区东部(33°N~45°N,93°E~110°E,ENWC)降水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台风频数和降水量都出现峰值的7、8、9月,出现在西北太平洋的台风对台风期间的ENWC平均日降水(TP)有影响。7月份台风的位置和强度对降水影响显著,8月份台风的位置、强度和频数对降水都有影响,9月份影响较小。台风的影响具有地域选择性,不同的月份这种选择性不同,对不同等级降水的影响也不同。其影响主要表现在EOF分解的第二模态以及强降水和极强降水等级上,这说明了台风不是影响TP的主要因素,这种影响是间接的和非线性的,台风的出现是通过影响东亚地区中高纬度的槽脊系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及低纬度低涡的强度和位置来形成有利于降水的条件,从而影响降水的分布和强度。相对于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基于随机森林方法建立的降水模型能更好地拟合出降水分布和强度,这说明台风对TP的影响主要是非线性的,且降水强度越强,非线性作用越明显。同时,随机森林模型也显示出台风的位置是影响ENWC降水的最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北地区东部 降水 西太平洋台风 随机森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煤环境分区的煤体结构测井判别及应用--以沁水盆地南部马必东地区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建国 韩晟 +1 位作者 张聪 陈彦君 《煤田地质与勘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4-122,共9页
煤体结构的测井曲线判别是一种高效经济的地球物理判别方法,但是受沉积环境和煤储层物性等因素影响,测井曲线具有多解性,造成煤体结构测井响应不明显,由此得到的判别方法也会有区域局限性。因此,在进行测井判别之前,需要对除煤体结构以... 煤体结构的测井曲线判别是一种高效经济的地球物理判别方法,但是受沉积环境和煤储层物性等因素影响,测井曲线具有多解性,造成煤体结构测井响应不明显,由此得到的判别方法也会有区域局限性。因此,在进行测井判别之前,需要对除煤体结构以外的影响测井曲线的因素加以控制。以沁水盆地马必东区块3号煤为例,首先利用煤心灰分与伽马测井曲线的正相关性进行煤心归位,以确保测井深度与取心深度的一致性;再利用煤心的镜质组与惰质组含量之比(镜惰比)对工区的聚煤环境进行分区,并优选聚煤环境相近分区的测井曲线。结果表明,电阻率系列曲线可以较清晰地反映该地区的煤体结构,受探测深度的影响,声波曲线无法准确地反映该地区煤体结构的变化规律。利用取心井训练的多测井曲线随机森林模型对未取心井煤体结构进行预测和判定,实测压裂曲线检验表明,预测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率高。应用表明,基于聚煤环境分区的煤体结构测井判别方法可以反映煤体结构分布规律,指导压裂工作,降低煤层气开发成本,且有助于指导跨区块的煤体结构测井响应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体结构 测井响应 聚煤环境 煤心归位 随机森林方法 显微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时代的城市经济增长路径与效益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孙娜 张梅青 陶克涛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4-63,共20页
本文基于综合的分析框架,探讨高铁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内在机制,并在不同规模城市之间进行比较;使用列车数作为城市高铁建设与运营水平的指标具体考察两种连接方式的不同影响,结合随机森林方法和样本划分进行了机制验证。结果显示,... 本文基于综合的分析框架,探讨高铁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内在机制,并在不同规模城市之间进行比较;使用列车数作为城市高铁建设与运营水平的指标具体考察两种连接方式的不同影响,结合随机森林方法和样本划分进行了机制验证。结果显示,高铁的城市经济效益主要是一种间接影响,作用路径的不同解释了高铁对不同规模城市影响程度的差异性;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高铁在提高服务业生产效率和促进产业升级方面作用显著,而对于规模较小的城市,高铁的影响主要在于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从连接方式看,外向型交通网络的发展能够从多个方面提升大城市的经济绩效,而与邻近城市联系的加强对于中、小城市的发展显示出了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 城市经济 城市规模 服务业 产业结构 随机森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岩石微量元素与主量元素关系初探:以洋岛玄武岩中锆元素为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洪瑾 甘成势 刘洁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85-1299,共15页
本文尝试利用机器学习的随机森林算法分析岩石主量元素与微量元素之间的关系。大洋玄武岩几乎不受混染作用影响,各元素成分之间的关系相对稳定,其中微量元素Zr是一种稳定的高场强元素。本文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对洋岛玄武岩中Zr元素和主... 本文尝试利用机器学习的随机森林算法分析岩石主量元素与微量元素之间的关系。大洋玄武岩几乎不受混染作用影响,各元素成分之间的关系相对稳定,其中微量元素Zr是一种稳定的高场强元素。本文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对洋岛玄武岩中Zr元素和主量元素的关系进行探索。利用算法中变量重要性度量判断各个主量元素与Zr元素之间关系的强弱,结合Pearson相关性分析,选择出5种主量元素(TiO2、CaO、MgO、Na2O和P2O5,)作为预测变量。由这5种元素确定了共1000棵,每棵决策树含3个特征的随机森林模型,该模型对Zr元素的预测效果优于普通多变量回归方法。随后还探索了Zr元素与这5种主量元素的经验公式,得到的经验公式对Zr元素的预测结果也较好。本文更重要的意义是为拥有海量数据的地球化学领域引入一种用于数据挖掘的机器学习方法,并提出一套具有启发性的数据分析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随机森林方法 洋岛玄武岩 微量元素 主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嘉陵江流域极端连续性降水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研究
13
作者 王跃峰 胡月 +2 位作者 尹思危 杨琴 刘春红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5-44,共10页
针对嘉陵江流域极端连续性降水气候驱动因素复杂且主控因素尚不明确的问题,利用1960-2019年逐日降水资料,采用Sen’s斜率、Mann-Kendall检验和随机森林等方法,分析流域连续干旱日数(CDD)和连续湿润日数(CWD)的时空变化特征,探究其气候... 针对嘉陵江流域极端连续性降水气候驱动因素复杂且主控因素尚不明确的问题,利用1960-2019年逐日降水资料,采用Sen’s斜率、Mann-Kendall检验和随机森林等方法,分析流域连续干旱日数(CDD)和连续湿润日数(CWD)的时空变化特征,探究其气候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流域CDD和CWD多年趋势分别为-3.8~4.8 d/10a和-0.42~0 d/10a,分别有2个(3.3%)和10个(15.9%)气象站点的趋势达0.05显著性。局地气候驱动因子方面,CWD与年降水量存在较强正相关,共34个(54%)站相关系数达到0.05显著性;气候环流驱动因子方面,单、多因子分析均表明Nino3.4和SOI(southern oscillation index)是流域极端连续性降水的主控气候因子,CDD和CWD各有28个(44.4%)和15个(23.8%)气象站点的相关系数达0.05显著性,而SASMI(south Asian summer monsoon index)和PDO(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分别为流域CDD和CWD的次要气候驱动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连续性降水 时空变化 气候驱动因素 随机森林方法 嘉陵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