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7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智能转向系统故障诊断
1
作者 马世典 戴永根 +2 位作者 江浩斌 唐斌 李傲雪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4-522,共9页
针对现有汽车转向系统故障诊断研究方法泛化性差和故障数据集存在缺陷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算法的智能转向系统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基于Simscape进行智能转向系统物理模型的搭建,与CarSim进行联合仿真,设置多种... 针对现有汽车转向系统故障诊断研究方法泛化性差和故障数据集存在缺陷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算法的智能转向系统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基于Simscape进行智能转向系统物理模型的搭建,与CarSim进行联合仿真,设置多种转向系统关键故障,并采集多种行驶工况下的故障样本来建立数据集.然后建立基于RF的故障诊断模型,对输入数据进行分类,实现智能转向系统的故障诊断,并与典型算法进行对比研究.最后搭建转向系统台架,采集不平衡样本来建立数据集,研究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表明:使用RF算法对仿真故障数据集进行故障诊断,故障诊断准确率约为87.43%;试验验证中该方法故障诊断准确率高达99.93%,且具有较快的诊断速度和较好的泛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转向系统 故障诊断 随机森林算法 Simscape物理模型 CarSim联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船舶波浪载荷预测与仿真
2
作者 於建伟 周岚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73-176,共4页
船舶波浪载荷预测对船舶结构安全与设计优化至关重要,准确获取波浪载荷面临诸多挑战。本文构建多维度影响因素特征数据集,融合实船航行、水池试验与数值仿真多源数据,经清洗预处理后,明确波高、波浪周期等关键参数构建多维特征向量,并... 船舶波浪载荷预测对船舶结构安全与设计优化至关重要,准确获取波浪载荷面临诸多挑战。本文构建多维度影响因素特征数据集,融合实船航行、水池试验与数值仿真多源数据,经清洗预处理后,明确波高、波浪周期等关键参数构建多维特征向量,并合理划分数据集;对随机森林模型进行优化与水动力约束融合,采用网格搜索、交叉验证结合遗传算法优化算法参数,并评估参数优化效果。针对3类典型船型开展数值仿真与模型验证,研究表明,优化后的随机森林算法预测精度高、计算高效,能为船舶波浪载荷预测提供可靠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森林算法 波浪载荷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遗传蚁群优化随机森林算法的激光熔覆Ni60裂纹预测与工艺参数优化
3
作者 李涛 邓林辉 +2 位作者 莫彬 石非凡 刘伟嵬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22-1328,1337,共8页
为了探究激光熔覆Ni60过程中熔覆层裂纹与加工工艺参数之间的复杂非线性映射关系,采用熵值法结合TOPSIS综合评价法对熔覆层裂纹进行综合表征评价,并使用混合遗传蚁群算法(HGA-ACO)优化随机森林算法(RFA)超参数,搭建工艺参数与裂纹评价... 为了探究激光熔覆Ni60过程中熔覆层裂纹与加工工艺参数之间的复杂非线性映射关系,采用熵值法结合TOPSIS综合评价法对熔覆层裂纹进行综合表征评价,并使用混合遗传蚁群算法(HGA-ACO)优化随机森林算法(RFA)超参数,搭建工艺参数与裂纹评价指标间预测模型,最后使用遗传算法进行工艺参数反向寻优。研究结果表明:与ACO-RFA模型相比,HGA-ACO-RFA在预测精度与评价指标方面有显著改善,反向寻优获得的最优工艺参数可制备出几乎无裂纹的熔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裂纹 评价方法 混合遗传蚁群算法 随机森林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智能算法优化改进随机森林算法的井漏预测
4
作者 白凯 戴升升 +1 位作者 张照硕 金思怡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59-168,共10页
井漏预测一直是钻井中堵漏防治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课题,传统方法依赖专家经验,技术可复制性差,在特征参数选择上缺乏与井漏的相关性分析,导致预测精度低,且模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此,提出一种基于M5模型树的改进随机森林(IRF)算法,并采... 井漏预测一直是钻井中堵漏防治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课题,传统方法依赖专家经验,技术可复制性差,在特征参数选择上缺乏与井漏的相关性分析,导致预测精度低,且模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此,提出一种基于M5模型树的改进随机森林(IRF)算法,并采用基于Sobol序列的初始化策略,引入自适应螺旋变化策略更新发现者位置,同时利用Lévy飞行策略来更新跟随者位置的改进麻雀搜索算法(ISSA)对IRF参数进行优化,进而建立一种ISSA-IRF井漏预测模型。该模型整合了来自地质、钻井泥浆和钻井作业相关的18个参数,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递归特征消除和梯度提升树确定了11个关键参数。实验结果表明,与原模型相比,ISSA-IRF模型在井漏预测上的准确率提升了7.7%,且模型的性能显著优于经典的井漏预测模型(如LSTM、BP和SVM等)。改进后的模型可用于现场堵漏控制,为防漏堵漏作业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漏预测 随机森林算法 M5模型树 Sobol序列 自适应螺旋变化 Lévy飞行策略 麻雀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内蒙古西部绿色低碳农宅灰色模糊综合评价
5
作者 金国辉 史雅婕 +1 位作者 史智婕 张凯歌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340-3348,共9页
为推进内蒙古西部农村地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结合走访调查、文献收集的数据,通过DeST和Trnsys软件联合模拟农宅能耗,进行单因素分析,利用正交试验法获得多组方案,采用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围护结构、采暖系统等方... 为推进内蒙古西部农村地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结合走访调查、文献收集的数据,通过DeST和Trnsys软件联合模拟农宅能耗,进行单因素分析,利用正交试验法获得多组方案,采用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围护结构、采暖系统等方面进行综合优化研究,选出最适合内蒙古西部的绿色低碳农宅方案。结果表明:内蒙古西部绿色低碳农宅最优方案具体为:建筑朝向坐北朝南、层高3.4 m、地面为20 mm聚苯乙烯挤塑保温板(XPS)瓷砖地面、屋面为120 mm膨胀型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板(EPS)倒置式混凝土砌块屋面、外墙为160 mm聚苯乙烯挤塑保温板(XPS)外墙外保温混凝土砌块墙、外窗为6C+12Ar+6C的6 mm双层普通玻璃惰性气体塑钢窗、南向窗墙比0.5、北向窗墙比0.5、阳光间进深1.2 m、阳光间材质为6C+12Ar+6C的6 mm双层惰性气体普通玻璃+塑钢窗框+保温窗帘、风能发电效率45%。最优方案的采暖能耗为2661.15 kW·h,室内最冷日平均温度为11.62℃,碳排放减少量为10.02 t/a,太阳能得热量为67702.75 kW,净现值>0,经济性良好,在内蒙古西部农村地区具有一定的推广性,为内蒙古西部农宅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低碳农宅 DeST和Trnsys 随机森林算法 灰色模糊综合评价 绿色低碳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行星滚柱丝杠副摩擦力矩预测 被引量:1
6
作者 徐洋 祖莉 +3 位作者 李伟龙 刘晓玲 何建樑 刘俊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05-1511,共7页
摩擦力矩增大会加剧行星滚柱丝杠副磨损,严重影响其使用及寿命。探讨了利用机器学习算法预测行星滚柱丝杠副摩擦力矩的可行性,分析了行星滚柱丝杠副摩擦力矩与磨损状态的关系。采用基于随机森林、支持向量回归和BP神经网络的机器学习算... 摩擦力矩增大会加剧行星滚柱丝杠副磨损,严重影响其使用及寿命。探讨了利用机器学习算法预测行星滚柱丝杠副摩擦力矩的可行性,分析了行星滚柱丝杠副摩擦力矩与磨损状态的关系。采用基于随机森林、支持向量回归和BP神经网络的机器学习算法预测了不同转数行星滚柱丝杠副的摩擦力矩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基于随机森林算法对行星滚柱丝杠副摩擦力矩的预测准确率达到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滚柱丝杠 摩擦力矩 机器学习 随机森林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GB图像和随机森林算法的棉种识别
7
作者 王亚茹 韩迎春 +6 位作者 雷亚平 杨北方 熊世武 焦亚辉 马云珍 李亚兵 支晓宇 《棉花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4-105,共12页
【目的】棉种的精准识别对育种、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控至关重要。而传统的人工识别方法主观性强且效率低。基于红绿蓝(red,green,and blue,RGB)图像与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算法构建了棉花快速分类模型,实现棉种的自动识别。【方... 【目的】棉种的精准识别对育种、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控至关重要。而传统的人工识别方法主观性强且效率低。基于红绿蓝(red,green,and blue,RGB)图像与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算法构建了棉花快速分类模型,实现棉种的自动识别。【方法】田间种植草棉、亚洲棉、海岛棉和陆地棉,在蕾期和花铃期采集叶片的RGB图像,并提取颜色和形态特征参数。基于提取的特征数据,分别构建了3种RF模型:基于蕾期叶片特征的模型、基于花铃期叶片特征的模型以及综合蕾期和花铃期叶片特征的模型。随后,对各个模型的分类性能进行评估,并通过特征重要性分析确定影响棉种识别的关键特征。还对比了RF、支持向量机和K最近邻3种算法的分类效果。【结果】结合蕾期和花铃期叶片特征的分类模型准确性最高,总体精度达到了97.71%,Kappa系数为0.95,优于基于单一生育期特征的模型。特征重要性分析表明,叶片面积和圆度在棉种识别中具有重要作用。此外,RF的分类性能优于支持向量机和K最近邻法,表现出更高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结论】本研究提出的基于蕾期和花铃期叶片的RGB图像和RF算法的棉种识别方法,无需复杂的图像预处理,能自动高效识别海岛棉、陆地棉、亚洲棉和草棉,可以为作物精细管理和农业领域的机器学习算法应用提供新思路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GB图像 随机森林算法 分类 棉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格搜索-随机森林算法的农业碳足迹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以福建省为例
8
作者 陈明圣 洪小燕 +2 位作者 彭清霞 林文雄 苏凯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6871-6885,共15页
农业碳排放是继工业之后的第二大碳源,降低其强度对实现碳中和至关重要。基于省级温室气体清单核算了2001—2021年福建省农业碳足迹水平,并利用改良的随机森林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1—2005年福建省农业碳足迹变化平稳,略... 农业碳排放是继工业之后的第二大碳源,降低其强度对实现碳中和至关重要。基于省级温室气体清单核算了2001—2021年福建省农业碳足迹水平,并利用改良的随机森林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1—2005年福建省农业碳足迹变化平稳,略微下降;2006—2018年为农业碳足迹水平急剧下降时期;2019—2021年农业碳足迹水平呈现倒“V”增长态势。2)三明市、漳州市、南平市、龙岩市为高碳足迹水平城市,福州市、宁德市、莆田市、泉州市为碳足迹平稳城市,厦门市为低碳足迹水平城市;高碳足迹城市主要碳源不尽相同,碳足迹平稳城市碳源主要为稻田甲烷排放,低碳足迹城市农业碳足迹水平则源自各类碳源的微弱叠加。3)城市化发展水平、经济结构优化、产业结构特征、技术水平、人口规模总量、经济发展规模、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农村供电规模和财政助农水平是制约农业碳足迹水平的重要因素。据此,提出如下优化措施:1)着眼于农业碳足迹强度变化趋势,推进农业农村节能减排。2)利用区域“空间溢出”效应,协同推进农业碳减排工作。3)发挥经济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的协同作用。4)重视环境子系统和支撑子系统的保障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碳足迹 碳中和 随机森林算法 网格搜索法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巩义市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
9
作者 包峻帆 陈婕 +8 位作者 杨文涛 杨泽强 侯文青 陈恪 袁野 杨明权 景斐媛 刘哲 张媛媛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17,共8页
以黄河中下游典型地质环境脆弱区河南巩义市为例,综合运用遥感地表形变监测技术、随机森林方法、GIS技术等,选取涵盖地貌环境、地质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4个方面的共20个评价指标,建立了研究区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 以黄河中下游典型地质环境脆弱区河南巩义市为例,综合运用遥感地表形变监测技术、随机森林方法、GIS技术等,选取涵盖地貌环境、地质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4个方面的共20个评价指标,建立了研究区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和变异系数(AHP-CV)组合赋权法和随机森林算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结合GIS空间分析功能,对巩义市地质环境承载力进行了评价,并基于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地质灾害风险等级对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AHP-CV组合赋权法和随机森林算法计算的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基本吻合,随机森林算法提高了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可靠性,预测结果科学性、准确性更强,能够更好适用于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基于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地质灾害风险等级的优化评价结果,能够有效提高评价结果的精确性;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工程地质岩组、黄土湿陷性和矿区破坏程度是影响研究区地质环境承载力提升的主要障碍因子。巩义市东部和南部受采矿活动影响,地质灾害频发,地质环境承载力等级为差,建议及时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和地质灾害防控治理;东北部及西北部受地质灾害和黄土湿陷性制约,地质环境承载力等级为较差,建议采取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承载力 随机森林算法 组合赋权法 黄河中下游 巩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SHO算法优化随机森林模型 被引量:2
10
作者 付海涛 张智勇 +1 位作者 王增辉 金晨磊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61-866,共6页
针对海马优化算法初始解质量低且不丰富的问题,提出一种引入Logistic混沌映射改进海马优化算法优化的随机森林模型.首先,在提升海马优化算法后将其与随机森林算法相结合,以提升经典随机森林算法的鉴别准确率;其次,为验证新模型的性能,用... 针对海马优化算法初始解质量低且不丰富的问题,提出一种引入Logistic混沌映射改进海马优化算法优化的随机森林模型.首先,在提升海马优化算法后将其与随机森林算法相结合,以提升经典随机森林算法的鉴别准确率;其次,为验证新模型的性能,用5种模型针对4个评价指标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准确率达96.15%,精度达100%,召回率达92.31%,F_(1)-Score达96.00%,提升了随机森林方法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算法 海马优化算法 随机森林 分类算法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随机森林的云粒子相态识别算法
11
作者 付涛 杨智鹏 +3 位作者 陶法 胡树贞 卢郁香 付长青 《应用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52,共10页
为准确识别云粒子相态,利用同址建设的毫米波云雷达和微波辐射计,基于贝叶斯-随机森林算法,分别建立降雨和非降雨天气模型,将云雷达反射率因子、速度谱宽、径向速度、退偏振比、微波辐射计垂直温度廓线和各要素高度作为粒子相态特征对... 为准确识别云粒子相态,利用同址建设的毫米波云雷达和微波辐射计,基于贝叶斯-随机森林算法,分别建立降雨和非降雨天气模型,将云雷达反射率因子、速度谱宽、径向速度、退偏振比、微波辐射计垂直温度廓线和各要素高度作为粒子相态特征对模型进行训练,建立冰晶、雪花、液态云滴、雨滴模型。基于2023年7月1日—2024年3月31日宜昌、太原、红原、衢州4站天气过程数据进行模型训练和测试。模型测试结果显示:对冰晶、雪花、液态云滴、雨滴的识别准确率分别为95%、97%、89%、96%;冰晶、雪花、雨滴的精确率、召回率、F1分数均达到0.96以上。个例分析显示模型的识别结果符合云微物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粒子相态识别 云微物理过程 毫米波云雷达 随机森林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型钢混凝土梁柱纤维单元参数优化
12
作者 陈熹俊 韩小雷 +2 位作者 张垒 吴智辉 季静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7-139,共13页
为提高型钢混凝土(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SRC)梁柱构件的弹塑性分析精度,提出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SRC梁柱纤维单元参数预测模型(PMFEP-SRC),对SRC梁柱纤维单元的滞回曲线拟合效果进行优化。基于收集的153根SRC梁柱试件试验数据,以... 为提高型钢混凝土(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SRC)梁柱构件的弹塑性分析精度,提出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SRC梁柱纤维单元参数预测模型(PMFEP-SRC),对SRC梁柱纤维单元的滞回曲线拟合效果进行优化。基于收集的153根SRC梁柱试件试验数据,以极限承载力比值R F和耗能能力比值R_(E)为目标参数,承载力调整系数C_(F)和刚度调整系数C_(S)为调整参数,爬山算法作为寻优手段,实现纤维单元最优调整参数的求解。通过随机森林算法,以SRC梁柱试件的试验控制参数作为特征参数,纤维单元最优调整参数(求解的承载力调整系数C_(F)与刚度调整系数C_(S))作为标签,训练并建立PMFEP-SRC。设计并完成一批不同剪跨比的SRC柱低周往复加载试验,通过试验数据进一步验证了PMFEP-SRC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结果表明:PMFEP-SRC能够较好地拟合不同破坏形态SRC梁柱试件的滞回曲线,对SRC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和耗能面积的拟合精度远高于未经参数优化的纤维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梁柱 纤维单元 低周往复加载试验 弹塑性分析 随机森林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鱼鹰优化算法改进随机森林模型对区域水-能源-粮食关联系统安全评价
13
作者 刘东 汝文超 +2 位作者 张亮亮 李佳民 赵丹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4-74,共11页
为分析区域水-能源-粮食关联(WEFN)系统安全水平,通过探索WEFN系统安全测度新方法,构建基于鱼鹰算法改进随机森林(OO-RF)模型的WEFN系统安全测度模型。以建三江分公司及其下辖的15个农场为例,分析建三江分公司的WEFN系统安全时间变化规... 为分析区域水-能源-粮食关联(WEFN)系统安全水平,通过探索WEFN系统安全测度新方法,构建基于鱼鹰算法改进随机森林(OO-RF)模型的WEFN系统安全测度模型。以建三江分公司及其下辖的15个农场为例,分析建三江分公司的WEFN系统安全时间变化规律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建三江分公司的WEFN系统安全在时间上呈波动增长态势,在空间上WEFN系统安全呈由西南向东北发展趋势。确定万元GDP能耗等指标为关键驱动因子,2007—2011年、2012—2016年、2017—2021年间主要驱动力,分别为:机械总动力、人均耕地面积、万元GDP能源消耗、化肥施用量、地均灌溉用水量;机械总动力、万元GDP能源消耗、万元农业增加值用水量、人均耕地面积;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机械柴油消耗量。对比模型,OO-RF模型在精度上具有突出优势,证明该模型适用于WEFN系统安全测度。研究成果丰富了智能优化与机器学习在WEFN系统研究中的耦合应用,为WEFN系统安全运行机制探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鹰优化算法 随机森林模型 水-能源-粮食关联系统 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MOTE和随机森林算法的致密砂岩成岩相测井解释方法
14
作者 甄艳 康锦涛 +2 位作者 赵晓明 葛家旺 代茂林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74,共13页
成岩相测井解释是致密砂岩优质储层预测的关键,相较于常规的数理统计学方法,机器学习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成岩相测井解释精度,但受样品数量不足的影响,其解释结果仍存在一定的多解性。为有效解决成岩相测井解释中样本数据不平衡问题,在经典... 成岩相测井解释是致密砂岩优质储层预测的关键,相较于常规的数理统计学方法,机器学习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成岩相测井解释精度,但受样品数量不足的影响,其解释结果仍存在一定的多解性。为有效解决成岩相测井解释中样本数据不平衡问题,在经典SMOTE算法的基础上,顾及新增样本的空间约束,提出了一种RESMOTE算法,对不平衡数据中的少类样本进行新增,并利用随机森林模型进行成岩相的识别与解释。结果表明,RESMOTE算法优于经典SMOTE算法、Borderline-SMOTE算法和ADASYN算法,随机森林模型的精度从原来的77.27%提升至91.06%。采用RESMOTE算法可保证新增数据的准确性,有效解决了常规测井岩相识别分类方法中的过拟合和准确性不高的问题,对致密砂岩优质储层预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成岩相 RESMOTE算法 随机森林 测井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复杂曲面数控铣削加工规划推荐系统
15
作者 丁西北 王洪申 《现代制造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7-33,63,共8页
为了有效降低复杂曲面数控铣削加工规划的难度,实现其自动生成,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复杂曲面数控铣削加工规划推荐模型。首先,提取已有数控加工实例的曲面特征和数控操作的工艺信息,结合数控加工理论,构建数控工艺知识库;然后... 为了有效降低复杂曲面数控铣削加工规划的难度,实现其自动生成,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复杂曲面数控铣削加工规划推荐模型。首先,提取已有数控加工实例的曲面特征和数控操作的工艺信息,结合数控加工理论,构建数控工艺知识库;然后,设计了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复杂曲面数控铣削加工规划推荐模型,将所提取到的待加工零件的曲面特征以及加工要求作为输入,输出得分最高的数控加工规划参数,进而产生合适的数控铣削加工规划推荐方案;最后运用相应的CAD/CAM软件验证了该推荐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曲面 数控加工规划 工艺重用 随机森林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格算法和粒子群算法的随机森林参数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古辛 胡桂开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34,共8页
随机森林是一种高效且被广泛应用的集成机器学习算法,主要应用于回归、分类、特征选择等方面.为提高预测的准确度和稳定性,算法中的重要参数需要进一步优化.论文主要对该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网格算法和粒子群算法的参数优化方... 随机森林是一种高效且被广泛应用的集成机器学习算法,主要应用于回归、分类、特征选择等方面.为提高预测的准确度和稳定性,算法中的重要参数需要进一步优化.论文主要对该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网格算法和粒子群算法的参数优化方法.首先,利用网格算法对参数进行优化,得到参数的合理区间范围;其次,在该区间范围内利用粒子群算法对决策树数量和选择特征数量两个参数进一步优化;最后,利用经典案例将论文的方法与现有方法进行模拟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更好地减少袋外误差,提高预测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森林 参数优化 袋外误差 网格搜索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沾益区石漠化遥感评价
17
作者 饶昕 李舒婷 +4 位作者 索默 傅俊涛 岳丽兴 陈斌 张祖海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2期155-161,共7页
以曲靖市沾益区为研究区,以Landsat 8为遥感影像,以236个石漠化特征点为地面样地,基于随机森林算法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进行特征优选,建立植被综合盖度和基岩裸露度估测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建立石漠化评价方法,以验证后的模型估测和评价... 以曲靖市沾益区为研究区,以Landsat 8为遥感影像,以236个石漠化特征点为地面样地,基于随机森林算法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进行特征优选,建立植被综合盖度和基岩裸露度估测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建立石漠化评价方法,以验证后的模型估测和评价研究区石漠化等级及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植被综合盖度模型优选特征为NIR、Albedo、NDWI、NDVI、QSAVI,建模精度为R^(2)=0.789,RMSE=4.349;基岩裸露度模型优选特征为EVI、Cirrus、BSI、NDRI、RVI,建模精度为R^(2)=0.754,RMSE=3.462。研究区遥感估测的各石漠化等级规模和分布结果总体上与小班调查结果一致,表明此方法具有一定准确性,未来可通过优化参数、使用多源遥感等方式提高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等级 随机森林算法 遥感估测 特征优选 Landsat 8 沾益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轿车碰撞损伤预测研究
18
作者 刘鑫 刘丛浩 +3 位作者 李刚 安绪南 佟仕昱 孙翼龙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39-145,共7页
为了在不可避免的碰撞场景中尽可能地降低车辆损伤的程度,提高道路交通安全,基于碰撞仿真数据集和随机森林算法,提出一种车辆碰撞损伤预测模型。首先建立汽车碰撞仿真有限元模型,通过改变碰撞物、碰撞角度、碰撞偏置、碰撞速度等,得到16... 为了在不可避免的碰撞场景中尽可能地降低车辆损伤的程度,提高道路交通安全,基于碰撞仿真数据集和随机森林算法,提出一种车辆碰撞损伤预测模型。首先建立汽车碰撞仿真有限元模型,通过改变碰撞物、碰撞角度、碰撞偏置、碰撞速度等,得到160组工况下的汽车损伤数据集;然后使用该数据集建立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汽车碰撞损伤预测模型,并对汽车碰撞进行损伤预测。多次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碰撞损伤预测模型的平均绝对值百分比误差为20.09%,均方根误差为33.94。与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相比,随机森林碰撞损伤预测模型拟合效果更好,预测值与真实值的离散程度较低,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出发生碰撞后车辆关键点位的具体损伤数值,能够为智能驾驶汽车轨迹规划系统和自适应约束提供更为详细、准确的数据参考,从而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碰撞损伤预测 随机森林算法 碰撞仿真数据集 碰撞工况设定 轨迹规划 自适应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激光雷达数据与机器学习算法的森林蓄积量估测模型构建精度评价——基于KNN、XGBoost与RF模型反演算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潘自辉 肖正利 +5 位作者 黄光体 赵文纯 张流洋 刘晓阳 肖箫 林浩然 《湖北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34-44,50,共12页
基于激光雷达系统获取数据,旨在探索建立一个适用于湖北省的混合树种蓄积量估测模型。研究区涵盖9个市州及15个县市区386个样地(小班),涉及3种森林类型(阔叶林、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划分为5个植被区,分别为大别山桐柏山丘陵低山、鄂西... 基于激光雷达系统获取数据,旨在探索建立一个适用于湖北省的混合树种蓄积量估测模型。研究区涵盖9个市州及15个县市区386个样地(小班),涉及3种森林类型(阔叶林、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划分为5个植被区,分别为大别山桐柏山丘陵低山、鄂西北山地丘陵、鄂东南低山丘陵、江汉平原湖泊和鄂西南山地;从点云数据中提取森林参数特征变量,结合实地调查数据,分别采用机器算法KNN、XGBoost和RF模型对森林蓄积量进行估测,采用决定系数评价模型估测精度,对估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RF模型的估测值与实际值较为接近,精度高于KNN和XGBoost模型;(2)不同地貌区域的森林类型估测精度存在差异,表现为针叶林估测精度高于阔叶林;估测精度与林分郁闭度、林龄、起源等因子存在相关性,林分郁闭度较高时,估测精度较高;中龄、近熟林及过熟林估测精度较高,人工林的精度高于天然林;(3)蓄积量估测值精度与实测值的区间相关,实测值趋于一定低值与高值区间时,估测精度降低。通过激光雷达数据的反演结果与地面调查数据验证,反映了模型的准确度,促进林业调查与激光雷达融合运用,需进一步比较多种模型,并探索森林分布、林木结构特征、林分因子等之间影响估测精度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森林蓄积量 模型反演 K-近邻算法 极端梯度提升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配电网频繁停电预警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宏伟 《农村电气化》 2025年第3期1-6,47,共7页
传统的频繁停电管控模式主要是人工多系统查询、手动计算等方式进行统计分析,工作量大,数据分析不全面,严重制约对配电网管理的科学性、先进性和精益化水平。文章将基础数据和频繁停电及停电线变户数据结构化、规范化,形成大数据生态归... 传统的频繁停电管控模式主要是人工多系统查询、手动计算等方式进行统计分析,工作量大,数据分析不全面,严重制约对配电网管理的科学性、先进性和精益化水平。文章将基础数据和频繁停电及停电线变户数据结构化、规范化,形成大数据生态归集和管理,挖掘“数字价值”,使用支持向量机和逻辑回归同时进行预测,减小分类出错的概率,使用随机森林算法加以改进。从客户实际用电体验的角度,研究了新客户电力供应敏感程度的分类模型和计算方法,并采用多种机器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基于客户敏感程度以及停电事件相关特征数据来对客户投诉的概率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供电台区 大数据 随机森林算法 频繁停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