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纵向数据缺失的随机效应模式混合模型及SAS实现 被引量:2
1
作者 周敏林 章海涛 +2 位作者 陆梦洁 钟伟华 刘玉秀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6年第9期1012-1017,共6页
目的:临床纵向研究经常发生数据缺失,但处理起来较为棘手。本研究欲阐明一种随机效应模式混合模型用于纵向数据缺失的分析方法。方法:介绍随机效应模式混合模型的原理,给出构建缺失模式变量的方法,借助一个临床试验实例介绍方法的应用和... 目的:临床纵向研究经常发生数据缺失,但处理起来较为棘手。本研究欲阐明一种随机效应模式混合模型用于纵向数据缺失的分析方法。方法:介绍随机效应模式混合模型的原理,给出构建缺失模式变量的方法,借助一个临床试验实例介绍方法的应用和SAS实现过程,并与随机效应模型方法进行比较。结果:随机效应模式混合模型引入缺失模式变量,考虑了缺失的发生特点,其拟合效果优于随机效应模型。结论:随机效应模式混合模型可灵活、有效处理具有缺失数据的纵向研究数据,为敏感性分析提供了新的方法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失数据 随机效应模式混合模型 纵向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非随机缺失机制的混合效应模式混合模型分析与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季家超 王刚 +1 位作者 张潇雅 刘桂芬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1-225,共5页
目的阐明混合效应模式混合模型原理,实现数据非随机缺失机制医学纵向资料的模型分析。方法采用限制极大似然法进行参数估计,拟合含非随机缺失数据高血压随访资料的混合效应模式混合模型,利用SAS9.2完成模型参数估计与检验等。结果在混... 目的阐明混合效应模式混合模型原理,实现数据非随机缺失机制医学纵向资料的模型分析。方法采用限制极大似然法进行参数估计,拟合含非随机缺失数据高血压随访资料的混合效应模式混合模型,利用SAS9.2完成模型参数估计与检验等。结果在混合效应模式混合模型(组间模型和组内模型)中得到四种缺失模式下的参数估计值及可信区间后,根据各缺失模式概率,求得参数总估计值。结论混合效应模式混合模型是分析数据非随机缺失机制资料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缺失 随机缺失 混合效应模式混合模型 限制极大似然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和广义线性模型拟合随机效应logistic回归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5
3
作者 杨志雄 袁岱菁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1-323,共3页
在临床药物试验中药物疗效的评价经常遇到二分类资料,即反应变量有两个水平如有效、无效;成功、失败等。二分类变量服从二项分布,可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分类资料进行分析,能给实际研究带来很多便利。与多元线... 在临床药物试验中药物疗效的评价经常遇到二分类资料,即反应变量有两个水平如有效、无效;成功、失败等。二分类变量服从二项分布,可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分类资料进行分析,能给实际研究带来很多便利。与多元线性回归相比,logistic回归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如对正态性和方差齐性不做要求,系数的可解释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GISTIC回归模型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随机效应 模型拟合 应用 广义 临床药物试验 分类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油松人工混交林单木地上生物量混合效应模型构建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永平 刘利萍 吴子昂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7-33,共7页
利用现地调查数据,构建油松人工混交林单木地上生物量估算模型。通过野外调查,共获取了1313株油松人工混交林单木生物量实测数据,基于最小二乘法、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和随机森林混合效应模型,分别构建油松人工混交林单木地上生物量模型。... 利用现地调查数据,构建油松人工混交林单木地上生物量估算模型。通过野外调查,共获取了1313株油松人工混交林单木生物量实测数据,基于最小二乘法、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和随机森林混合效应模型,分别构建油松人工混交林单木地上生物量模型。结果表明:1)线性混合效应模型(LME)和随机森林混合效应模型(MXRF)结果与普通最小二乘模型(OLS)相比,立地因子作为随机效应能够提升模型的解释能力;2)随机森林混合效应模型(MXRF)的决定系数(0.9907)大于线性混合效应模型(0.9347)和普通最小二乘模型(0.9332),且随机森林混合效应模型的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绝对误差绝对值(MAE)均小于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和普通最小二乘模型,说明MXRF模型拟合效果优于OLS模型;3)MXRF模型拟合克服了2种线性模型拟合中存在的异方差问题。本研究构建的模型较好地反映了油松人工混交林地上生物量与生长指标间的关系,形式简单、使用方便,可以为林分生长预测和可持续经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人工混交林 地上生物量 混合效应模型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估计的线性混合效应模型自相关和随机效应检验
5
作者 孙慧慧 林金官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23-534,共12页
对纵向数据的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用Fisher得分法得到了参数的M估计(稳健估计),给出了其渐近性质,研究了M估计下模型的自相关性和随机效应存在性检验问题,得到了检验的Score统计量,并通过葡萄糖数据的实例进行了分析论证.
关键词 纵向数据 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M估计 自相关性 随机效应 SCORE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CAD_L_(2)和SCAD混合惩罚的高维随机效应线性回归模型
6
作者 李旭琳 贺素香 王传美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97-1310,共14页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变量选择问题成为了当前统计界和各重要领域实际工作者研究的重点课题在许多实际问题中,由于数据间存在相关性或异方差,对高维模型进行变量选择时会产生较大的系统性偏差。该文考虑高维随机效应线性回归模型,改进...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变量选择问题成为了当前统计界和各重要领域实际工作者研究的重点课题在许多实际问题中,由于数据间存在相关性或异方差,对高维模型进行变量选择时会产生较大的系统性偏差。该文考虑高维随机效应线性回归模型,改进了现有的基于双惩罚思想的变量选择方法,提出了基于SCAD_L_(2)和SCAD的混合惩罚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已有方法不同时具备分组效应和渐近性质的不足:给出了基于混合惩罚的随机效应线性回归模型的两步迭代算法.分别在信噪比和随机效应影响不同的情况下对模型进行蒙特卡洛模拟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与其他惩罚方法相比,该混合惩罚方法具有分组效应和渐近性质,表现出更优良的变量选择能力和系数估计效果,适用于高维随机效应线性回归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AD_L_(2)和SCAD混合惩罚方法 高维随机效应线性回归模型 分组效应 渐近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线性混合随机效应模型评价临床疗效
7
作者 张菊芳 张小薇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4期330-331,共2页
讨论了线性混合随机效应模型在糖尿病临床试验重复观测数据中的应用,在病人初始入组时,采用不同治疗方案得到重复观测的血糖数据,根据数据的图示以及它们具有相关性的特点,采用线性混合随机效应模型拟合数据,通过参数和标准误差的估计... 讨论了线性混合随机效应模型在糖尿病临床试验重复观测数据中的应用,在病人初始入组时,采用不同治疗方案得到重复观测的血糖数据,根据数据的图示以及它们具有相关性的特点,采用线性混合随机效应模型拟合数据,通过参数和标准误差的估计构造检验统计量,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并给出一种能较客观地评价临床疗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数据 线性混合随机效应模型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f-1无残留效应定量数据混合效应模型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陈新林 陈平雁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47-350,共4页
目的通过对不同时间点间存在相关、无残留效应的N-of-1定量数据进行模拟研究,比较不同检验方法的统计性能。方法模拟参数设样本量为10(模型1),研究周期为3(模型2-4),不同时间点间相关系数为0.8(模型5-7),无残留效应,根据固定的效应差值... 目的通过对不同时间点间存在相关、无残留效应的N-of-1定量数据进行模拟研究,比较不同检验方法的统计性能。方法模拟参数设样本量为10(模型1),研究周期为3(模型2-4),不同时间点间相关系数为0.8(模型5-7),无残留效应,根据固定的效应差值产生多元正态分布数据,建立配对t检验、混合效应模型和差值的混合效应模型。使用效应差值估计值的Ⅰ类错误、检验功效、平均误差(ME),平均绝对误差(AE),均方误差(RMSE)评价各种模型。结果所有模型估计值的均数都非常接近效应差值,所有模型估计值的ME、AE、RMSE都较小。除了模型7,其他模型的Ⅰ类错误概率都约等于0.05。随着效应差值的增大,所有模型的检验功效都随之增大。当两组的效应差值较小时(<1.0),模型5的检验功效最大,模型2至模型4的功效较小。当两组的效应差值较大时(≥1.0),所有模型的功效都小于0.010。结论混合效应模型比配对t检验更适合存在相关关系的N-of-1数据。混合效应模型的效果优于差值的混合效应模型,效果最优的模型是CS结构的混合效应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 混合效应模型 定量数据 模拟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的变离差检验 被引量:3
9
作者 韦博成 林金官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28-535,共8页
应用混合效应方法研究了广义族非线性模型的变离差检验问题 .对离散和连续两类指数族分布 ,提出了若干有效的检验统计量 .所有统计量都可用简单、便于计算的矩阵公式来表示 。
关键词 混合效应 变离差检验 广义非线性模型 随机效应 方差分量 SCORE检验 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向数据混合效应模型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钱伟民 柴根象 《数学年刊(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5-456,共12页
本文研究了Tao等人在1999年提出的半参数混合效应模型,在不假设随机效应服从正态分布的条件下,用傅立叶变换的方法构造了随机效应的光滑非参数密度估计,给出了密度估计的公式,研究了其渐近性质,还构造了半参数混合效应模型中参数的估计... 本文研究了Tao等人在1999年提出的半参数混合效应模型,在不假设随机效应服从正态分布的条件下,用傅立叶变换的方法构造了随机效应的光滑非参数密度估计,给出了密度估计的公式,研究了其渐近性质,还构造了半参数混合效应模型中参数的估计方法并研究了其大样本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效应模型 随机效应 傅立叶变换 渐近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向分类随机效应模型中方差分量的非负估计 被引量:6
11
作者 范永辉 王松桂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03-310,共8页
两向分类随机效应模型是一种有着广泛应用的统计模型,对其中的方差分量,经常使用方差分析法来估计。本文中,在均方损失意义下,给出了一种简单易行地改进ANOVA估计的方法,并给出了方差分量的正估计,这个估计在均方损失下一致优于ANOVA估计。
关键词 两向分量随机效应模型 线性混合模型 非负估计 方差分析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效应模型中的方差成分检验 被引量:2
12
作者 曾平 赵杨 陈峰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6-169,176,共5页
在很多科学问题中需要在混合效应模型框架下对随机效应方差成分(暂记为τ^2)进行假设检验,也即检验H0:τ^2=0。除直接科学兴趣外,许多间接医学问题也能转化为对方差成分的检验。例如,为判断在惩罚样条回归中是参数模型还是非参数模... 在很多科学问题中需要在混合效应模型框架下对随机效应方差成分(暂记为τ^2)进行假设检验,也即检验H0:τ^2=0。除直接科学兴趣外,许多间接医学问题也能转化为对方差成分的检验。例如,为判断在惩罚样条回归中是参数模型还是非参数模型更合适,Claeskens首先建立混合效应模型,将模型选择问题转化为对随机效应方差成分是否等于零的假设检验问题,最后通过限制性似然比检验H0:τ^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效应模型 似然比检验 假设检验问题 样条回归 非参数模型 随机效应 模型选择 统计量 BOOTSTRAP 协方差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线性模型效应参数的Bayes局部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石磊 李兴绪 +1 位作者 周汝良 雷森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54-464,共11页
该文研究混合线性模型效应参数的 Bayes局部影响评价问题 .导出了混合线性模型在各种扰动下效应参数的 Bayes局部影响度量 ,并给出了平衡单向分类随机效应模型下的一些结果 .最后通过实例分析 。
关键词 混合线性模型 效应参数 Bayes局部影响 扰动模式 正则曲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效应模型及生存分析方法的落叶松云冷杉林单木生存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春明 张会儒 王卓晖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准确预测林木的生存和枯损是森林生长收获模型系统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构建基于混合效应模型和生存分析方法相结合的林木生存模型,能够提高林木枯损模型的精度。【方法】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20块落叶松云冷杉林样地数据为例,... 【目的】准确预测林木的生存和枯损是森林生长收获模型系统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构建基于混合效应模型和生存分析方法相结合的林木生存模型,能够提高林木枯损模型的精度。【方法】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20块落叶松云冷杉林样地数据为例,基于生存分析方法中常用的6个时间参数分布回归模型(指数分布、Weibull分布、对数正态分布、对数Logistic分布、Gompertz分布及Gamma分布),把林分因子和立地因子作为协变量加入到模型中去,构建林木生存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考虑样地的随机效应,并与传统模型的模拟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单木初始胸径的增加,其枯损的风险降低,生存率提高;随着单木大于对象木断面积值的增加,其枯损的风险增加,生存率降低;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林木枯损的概率增加,生存率降低;立地因子对林木的生存没有显著影响;6个参数分布回归模型中,Weibull分布的模拟精度最高。与固定效应模型相比,Weibull分布模型在考虑样地水平随机效应后,模型的模拟精度获得明显的提高,并且达到极显著程度。【结论】在森林经营中,要提高林木的生存率,需采取科学合理的经营方法和经营时间,避免使林分的密度过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效应模型 生存分析方法 随机效应 生存时间 落叶松云冷杉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的3个针叶树种削度方程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春明 付卓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8-124,共7页
以96块云冷杉林中的3个主要优势树种解析木数据为例,基于混合效应模型方法,选择2个常用的削度方程,构建红松、冷杉和云杉树木的削度方程,并与传统方法进行模拟效果比较,采用验证数据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这3个树种削度方程在考虑混... 以96块云冷杉林中的3个主要优势树种解析木数据为例,基于混合效应模型方法,选择2个常用的削度方程,构建红松、冷杉和云杉树木的削度方程,并与传统方法进行模拟效果比较,采用验证数据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这3个树种削度方程在考虑混合效应模型方法后,AIC、BIC和-2logL指标值均明显下降,说明混合模型的模拟效果都比传统模型的模拟精度高。利用确定系数、均方根误差及绝对平均残差3个指标进行评价,模拟与验证数据均支持此结论。考虑3个树种2个拐点的Max等的分段削度方程,都高于Kozak等的简单削度方程的模拟和验证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削度方程 混合效应模型 固定效应 随机效应 云冷杉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完全观测数据下混合效应模型的正交投影估计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培信 张帆 周小双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7-109,共13页
基于矩阵的QR分解技术,对一类含有不完全观测数据的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投影的估计方法。在一些正则条件下,证明了固定效应参数的估计渐近服从标准正态分布,得到了固定效应参数的置信区间。另外,所提出的固定效应参数的... 基于矩阵的QR分解技术,对一类含有不完全观测数据的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投影的估计方法。在一些正则条件下,证明了固定效应参数的估计渐近服从标准正态分布,得到了固定效应参数的置信区间。另外,所提出的固定效应参数的估计过程不受随机效应的任何影响,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稳健性。最后,通过一些数值模拟和一个实例分析研究了所提出估计方法的有限样本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正交估计 不完全观测 随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混合效应模型中方差分量的估计 被引量:3
17
作者 许王莉 《应用概率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1-308,共8页
本文首先研究了含三个方差分量的线性混合随机效应模型改进的ANOVA估计,此估计在均方损失下一致优于ANOVA估计,由于这些方差估计取负值的概率大于零,对得到的估计在某非负点采用截尾的方法得到非负估计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对文章中提出... 本文首先研究了含三个方差分量的线性混合随机效应模型改进的ANOVA估计,此估计在均方损失下一致优于ANOVA估计,由于这些方差估计取负值的概率大于零,对得到的估计在某非负点采用截尾的方法得到非负估计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对文章中提出的估计,研究了此估计在某非负点截尾之后得到的估计在均方损失意义下优于截尾之前的估计的充分条件,同时给出ANOVA估计在截尾之后优于它本身的充分条件,而且将得到的结论推广到更一般的线性混合随机效应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混合随机效应模型 非负估计 ANOVA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混合效应模型的统计分析
18
作者 钱伟民 王娟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378-1381,共4页
考虑一类混合效应模型yij=ai+xiβ+eij,j=1,2,…,mi,i=1,2,…,n,其中Eai=0,Eai2=σa2,Eeij=0,Eeij2=σe2.给出了参数β,σa2和σe2的估计,并证明了这些估计量的强相合性.还讨论了随机效应ai的方差为零的检验问题,给出了检验方案.
关键词 混合效应模型 随机效应 强相合性 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向数据混合效应模型的Bayes局部影响
19
作者 朱连华 门可佩 徐志勇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83-889,共7页
基于分层先验思想,研究了适应于纵向数据的混合效应模型的Bayes局部影响,并根据纵向数据既包含个体又包含个体不同状态的特点,提出了两种便于合理分析数据的扰动方案,导出模型在上述各种扰动下效应参数的Bayes局部影响度量,最后给出实例。
关键词 纵向数据 混合效应模型 扰动模式 Bayes局部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的杉木树高-胸径模型 被引量:12
20
作者 许崇华 崔珺 +2 位作者 黄兴召 余鑫 徐小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3-60,共8页
【目的】利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杉木树高与胸径的关系,为杉木树高测量提供支持。【方法】收集688组有效杉木研究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构建树高(H)和胸径(DBH)的线性基础模型,同时考虑林分密度效应和海拔效应,在R 3.2.2软件中拟合混合... 【目的】利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杉木树高与胸径的关系,为杉木树高测量提供支持。【方法】收集688组有效杉木研究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构建树高(H)和胸径(DBH)的线性基础模型,同时考虑林分密度效应和海拔效应,在R 3.2.2软件中拟合混合模型,比较基础模型和2种混合模型的赤池信息规则(AIC)、贝叶斯信息规则(BIC)和-2倍对数似然值(-2log lik),在此基础上,引入误差效应方差协方差矩阵及指数函数、幂函数和恒等式函数,筛选较好的混合模型;基于独立验证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选取R^2、|E|、RMSE3个评价指标对模型精度进行评价。【结果】固定模型的AIC=2 089.731,BIC=2 102.151,-2log lik=2 083.732,均大于混合模型,即混合效应模型拟合效果优于固定模型;考虑模型误差效应方差协方差矩阵,加入恒等式异方差函数能够显著提高模型的精度,且含有不同随机参数的混合模型精度不同,引入海拔随机效应的混合模型拟合精度(R^2=0.804 4,|E|=1.553 9,RMSE=2.143 0)高于含有林分密度效应的混合模型(R^2=0.797 0,|E|=1.576 6,RMSE=2.183 0)。【结论】考虑随机效应的混合模型既能反映杉木树高的总体变化趋势,还能体现不同组分间的差异,在估测精度和通用性上均优于固定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树高-胸径方程 线性混合模型 随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