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061铝合金紧固孔冷挤压强化后随机振动疲劳寿命研究
1
作者 李敏 王磊 +2 位作者 官权 曾行 高慧莹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1-166,共6页
利用ANSYS WorkBench与ANSYS nCode DesignLife联合分析,建立了6061铝合金紧固孔疲劳寿命仿真模型。研究冷挤压强化工艺参数(衬套、挤压量、表面粗糙度和孔边倒角)对紧固孔在随机振动载荷下的疲劳寿命强化效果。结果表明:带衬套冷挤压... 利用ANSYS WorkBench与ANSYS nCode DesignLife联合分析,建立了6061铝合金紧固孔疲劳寿命仿真模型。研究冷挤压强化工艺参数(衬套、挤压量、表面粗糙度和孔边倒角)对紧固孔在随机振动载荷下的疲劳寿命强化效果。结果表明:带衬套冷挤压强化技术的疲劳强化效果优于无衬套冷挤压强化技术,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挤压量的增大、孔边倒角的增加、表面粗糙度的降低,紧固孔的疲劳寿命升高,最高可提高7.62倍。为后续的随机振动疲劳试验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挤压强化 有限元分析 随机振动疲劳分析 6061铝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前保险杠随机振动疲劳分析与优化设计 被引量:3
2
作者 贾慧芳 黄晖 邱祖峰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3-68,共6页
为了识别某汽车前保险杠随机振动性能的风险,首先搭建前保险杠离散化模型,基于约束模态仿真得到其前三阶固有频率分别为32.6,41.1,53.3 Hz,均高于外界激振频率,满足动态特性要求,并且对其进行模态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其前三阶模态仿真误... 为了识别某汽车前保险杠随机振动性能的风险,首先搭建前保险杠离散化模型,基于约束模态仿真得到其前三阶固有频率分别为32.6,41.1,53.3 Hz,均高于外界激振频率,满足动态特性要求,并且对其进行模态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其前三阶模态仿真误差分别为1.2%,2.2%,3.2%,均在实际工程允许范围之内,有效验证了有限元建模及分析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然后基于单位激励的频率响应获取其在X,Y,Z向应力传递函数,得到其最大振动应力值分别为10.6,8.293,15.73 MPa。再根据功率谱密度函数求解其随机振动疲劳,得到其最大疲劳损伤为0.5757,其薄弱点位于前保险杠下端的安装孔处,符合设计标准。最后基于集成平台并采用多岛遗传算法对其厚度进行优化迭代,得到了最佳的参数,其质量成功减轻了9.38%,优化之后前保险杠的第一阶频率为30.3 Hz,其疲劳损伤为0.8952,达到了疲劳性能与质量的最优匹配,并通过了整车路试验证。该研究技术为同类结构的性能开发与优化设计提供了有益参考,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和指导实际制造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保险杠 模态 激励 频率响应 随机振动疲劳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空调管路系统随机振动疲劳分析优化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龚苏生 王艳军 +1 位作者 陈明 徐政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18,共5页
为解决某汽车空调管路由于共振导致的断裂故障,采集空调管路系统的随机振动激励,将其转换为功率谱密度曲线作为激励进行随机振动试验,得到管路的疲劳寿命,然后进行单位载荷的频率响应分析得到频率应力的传递函数,并进行随机振动疲劳分析... 为解决某汽车空调管路由于共振导致的断裂故障,采集空调管路系统的随机振动激励,将其转换为功率谱密度曲线作为激励进行随机振动试验,得到管路的疲劳寿命,然后进行单位载荷的频率响应分析得到频率应力的传递函数,并进行随机振动疲劳分析,通过试验标定管路系统中的橡胶复合材料,分析其对寿命影响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管路疲劳寿命低于试验要求,其危险点与断裂位置一致。通过在管路共振方向增加支撑支架进行优化设计,优化后管路疲劳寿命满足要求,整车耐久试验结果表明,管路的应力大幅降低,且未发生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管路 断裂 共振 随机振动疲劳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吊挂随机振动疲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罗杨阳 倪樵 +1 位作者 陈铎民 张翼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21-825,共5页
根据结构随机振动疲劳寿命的频域分析方法,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某型导弹吊挂的随机振动疲劳寿命,同时研究了吊挂的结构参数对振动疲劳的影响。首先计算了结构的不规则系数;然后定量分析了不同结构参数对疲劳寿命的影响;最后为了研究平... 根据结构随机振动疲劳寿命的频域分析方法,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某型导弹吊挂的随机振动疲劳寿命,同时研究了吊挂的结构参数对振动疲劳的影响。首先计算了结构的不规则系数;然后定量分析了不同结构参数对疲劳寿命的影响;最后为了研究平均应力对随机振动疲劳寿命的影响,采用Goodman准则推导了结构的平均应力修正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应力响应标准差是影响吊挂振动疲劳寿命的主要因素;材料参数和模态阻尼对吊挂的疲劳寿命有着较大的影响;平均应力对疲劳寿命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吊挂 随机振动疲劳 疲劳寿命影响因素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轨道货运罐式集装箱结构随机振动疲劳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魏鸿亮 杨健 +1 位作者 方吉 朱辰胜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5-110,共6页
罐式集装箱结构主要采用钢结构焊接而成,而焊缝是整个结构中疲劳相对薄弱的位置,如何在设计阶段评估该罐式集装箱焊接结构的疲劳可靠性是个难题。文中首先建立带焊缝细节的罐式集装箱结构有限元模型,基于IEC 61373-2010标准中的模拟长... 罐式集装箱结构主要采用钢结构焊接而成,而焊缝是整个结构中疲劳相对薄弱的位置,如何在设计阶段评估该罐式集装箱焊接结构的疲劳可靠性是个难题。文中首先建立带焊缝细节的罐式集装箱结构有限元模型,基于IEC 61373-2010标准中的模拟长寿命随机振动载荷谱,引入网格不敏感频域结构应力法,分析随机载荷下罐式集装箱结构关键焊缝抗疲劳性能,结果显示该集装箱结构的关键焊缝结构满足纵向、横向、垂向3个方向各5 h随机载荷谱作用下总损伤小于1的要求。频域结构应力法,可以考虑结构的随机振动能量频域分布对焊缝疲劳寿命的影响,同时方便找出与焊缝疲劳寿命密切相关的关键模态,能够为轨道车辆焊接结构的设计与优化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罐式集装箱 焊接结构 频域结构应力法 随机振动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振动疲劳试验的小裂纹扩展分析方法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允涛 宋少伟 王珺 《火箭推进》 CAS 2021年第2期68-75,共8页
针对某型液体火箭发动机管路接头的随机振动疲劳试验,基于断裂力学的小裂纹理论进行了裂纹扩展寿命分析。分别从小裂纹应力强度因子计算、疲劳应变/应力谱、裂纹扩展速率曲线以及裂纹扩展计算程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使用FRANC3D(试用版... 针对某型液体火箭发动机管路接头的随机振动疲劳试验,基于断裂力学的小裂纹理论进行了裂纹扩展寿命分析。分别从小裂纹应力强度因子计算、疲劳应变/应力谱、裂纹扩展速率曲线以及裂纹扩展计算程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使用FRANC3D(试用版)进行三维裂纹的有限元计算,得到了管路结构表面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变化规律;对应变实测数据进行了雨流计数,获得了用于裂纹扩展计算的应力循环谱块,研究了疲劳试验的应变循环峰值、幅值等时域分布特征;采用Newman闭合理论对长裂纹的NASGRO裂纹扩展速率曲线进行修正,给出了试验件材料的相关参数;最后,使用一种疲劳应力谱块平均施加方法进行了裂纹扩展寿命的快速计算。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计算方法有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振动疲劳 小裂纹 疲劳应力谱 裂纹扩展速率曲线 裂纹扩展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焊结构在随机振动环境下的疲劳寿命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黄军 王瑞杰 毛志亮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38-1842,共5页
在叙述振动疲劳寿命频域法中的Dirlik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模态试验修正有限元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点焊结构进行随机振动疲劳寿命预测。分析了不同PSD谱型对随机振动疲劳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振动量级下,处于第1阶固有频率段的PSD... 在叙述振动疲劳寿命频域法中的Dirlik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模态试验修正有限元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点焊结构进行随机振动疲劳寿命预测。分析了不同PSD谱型对随机振动疲劳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振动量级下,处于第1阶固有频率段的PSD幅值增加,随机振动疲劳寿命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在白噪声加速度功率谱作用下,功率谱密度幅值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带宽的增加,随机振动寿命呈现减小趋势,第1阶模态频率与第2阶模态频率间的非共振区频率段对随机振动疲劳寿命的影响是不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rlik方法 点焊 有限元法 随机振动疲劳寿命 PSD谱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压发动机管路断裂故障分析及结构改进 被引量:6
8
作者 石波 戴进 樊根民 《火箭推进》 CAS 2021年第1期43-48,共6页
针对发动机管路系统断裂故障,开展故障机理分析。通过软件仿真和试验相结合的结构模态分析,找出模态振型与疲劳破坏的联系,对管路结构断裂故障原因进行初步定位和定性分析。利用ANSYS nCode DesignLife软件对结构开展随机振动疲劳寿命计... 针对发动机管路系统断裂故障,开展故障机理分析。通过软件仿真和试验相结合的结构模态分析,找出模态振型与疲劳破坏的联系,对管路结构断裂故障原因进行初步定位和定性分析。利用ANSYS nCode DesignLife软件对结构开展随机振动疲劳寿命计算,总结了随机振动疲劳计算流程和设计方法。仿真预示的管路结构断裂位置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提出多个结构改进方案,利用振动疲劳仿真计算对不同改进结构进行定量的疲劳寿命预测,优选出最佳方案。优化方案提高了管路结构的抗振性能,降低了RMS应力值和损伤,在主要破坏工况(x向振动)疲劳损伤寿命提高到3.2×107 s,其余振动方向疲劳损伤寿命分别提高到202%(y向)和190%(z向)。通过试验考核验证改进措施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压发动机 管路断裂 模态振型 随机振动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