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5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菜蛾对杀虫双和杀螟丹抗药性遗传的DNA随机扩增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程罗根 李凤良 +2 位作者 韩招久 李忠英 陈之浩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5-20,共6页
利用室内选育 119代的抗杀虫双和抗杀螟丹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品系和敏感品系 ,通过反复回交建立近等基因系。用Operon公司合成的 80个引物对抗杀虫双近等基因系和抗杀螟丹近等基因系小菜蛾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 ;在抗杀虫双近等... 利用室内选育 119代的抗杀虫双和抗杀螟丹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品系和敏感品系 ,通过反复回交建立近等基因系。用Operon公司合成的 80个引物对抗杀虫双近等基因系和抗杀螟丹近等基因系小菜蛾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 ;在抗杀虫双近等基因系中有 3个引物分别产生了 1条特异扩增带 ,2个引物分别产生了 2条特异扩增带 ,1个引物产生 3条特异扩增带 ;在抗杀螟丹近等基因系中 ,有 4个引物分别产生了 1条特异扩增带 ,1个引物产生了 2条特异扩增带。在培育近等基因系的多次回交过程中 ,与抗性有关的遗传因子被逐步置换到敏感品系的基因组中 ,因此可以认为这些特异带与小菜蛾对杀虫双和杀螟丹的敏感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杀虫双 杀螟丹 随机护增多态性dna 杀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种质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子鉴定 被引量:18
2
作者 郭美丽 姜伟 +4 位作者 张志珍 张戈 毛积芳 殷明 苏中武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116-1119,共4页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种内变异,为红花种质的分子鉴定提供依据。方法: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技术和统计学分析方法,对从我国新疆、甘肃、宁夏、河南、山东、山西...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种内变异,为红花种质的分子鉴定提供依据。方法: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技术和统计学分析方法,对从我国新疆、甘肃、宁夏、河南、山东、山西、河北、安徽、浙江等9省采集的红花22个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根据RAPD特征图谱,通过在DNA分子水平上的聚类分析,将红花22个品种分为7个类型。RAPD聚类分析表明了品种间的亲缘关系:北方,特别是新疆地区的品种亲缘关系较近,PCR结果极为相似,而南方品种间遗传差异性较大。结论:红花种内存在一定的遗传变异,本研究结果为红花品种鉴定及亲缘关系的探讨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种质 随机增多 dna 分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的分离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魏令波 唐谦 +2 位作者 郑先武 顾万春 李小兵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76-480,T001,共6页
马尾松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的分离研究魏令波,唐谦,郑先武,顾万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100091)李小兵(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植物生物技术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12)关键词马尾松,RAPD,Mend... 马尾松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的分离研究魏令波,唐谦,郑先武,顾万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100091)李小兵(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植物生物技术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12)关键词马尾松,RAPD,Mendelian分离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随机增多 dna 遗传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在中药红曲基原菌系统分类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宓鹤鸣 邢旺兴 +2 位作者 程荣珍 贺祥 吴玉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944-946,共3页
目的 :建立中药红曲基原菌的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 RAPD)分析方法。 方法 :以 CTAB法提取紫色红曲霉等 7种红曲霉和 1株土曲霉的基因组 DNA;溴化乙啶荧光强度和分光光度双重测定法确定 DNA浓度 ;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 PCR扩增产物 ,PHYL ... 目的 :建立中药红曲基原菌的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 RAPD)分析方法。 方法 :以 CTAB法提取紫色红曲霉等 7种红曲霉和 1株土曲霉的基因组 DNA;溴化乙啶荧光强度和分光光度双重测定法确定 DNA浓度 ;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 PCR扩增产物 ,PHYL IP 3.5 c进行聚类分析。 结果 :从 6 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 S2 82 等 10个引物的扩增产物谱带多 ,特征好 ;红曲霉属种间指纹图谱差异较大 ,呈现出明显的 DNA扩增产物多态性。 结论 :RAPD分析技术可作为真菌系统分类的客观而有效的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 红曲霉菌 随机增多dna 分类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白蚁基因组DNA随机扩增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邢连喜 苏晓红 +3 位作者 阴灵芳 胡萃 程家安 任东强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45-447,460,共4页
采用 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技术对尖唇异白蚁 (H eterotermesaculabialis)、黄肢散白蚁 (Reticulitermes flaviceps)、扩头散白蚁 (R.ampliceps)、细颚木鼻白蚁(Stylotermes angustignathus)和陇南树白蚁 (Glyptoterm... 采用 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技术对尖唇异白蚁 (H eterotermesaculabialis)、黄肢散白蚁 (Reticulitermes flaviceps)、扩头散白蚁 (R.ampliceps)、细颚木鼻白蚁(Stylotermes angustignathus)和陇南树白蚁 (Glyptotermes longnanensis)等 5种白蚁的基因组DNA多态性进行了初步分析。在所用的 2 0个随机引物中有 4个引物能扩增出稳定的带型 ,5种白蚁 6个群体共扩增出 43条带 ,均为多态性片段 ;同一种类不同群体和同一群体不同品级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多态性 ,但种间扩增片段差异显著大于种内差异。以 UPGMA方法将扩增片段分布和共享度数据矩阵进行聚类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蚁 基因组dna 随机增多 RAPD技术 分类 系统关系 遗传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硬蜱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乔中东 殷国荣 +2 位作者 赵瑞君 尹镭 李国锦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4-56,共3页
关键词 硬蜱 分类 增多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刀鲚遗传多样性的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 被引量:32
7
作者 马春艳 刘敏 +2 位作者 马凌波 张凤英 陈亚瞿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2004年第5期19-24,共6页
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长江口刀鲚 (Coiliaectenes) 30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 ,从 4 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 17个对每个刀鲚的DNA进行扩增 ,结果表明 ,17个引物共检测到 14 8条清晰且重复性好的条带 ,分子量在 2 0 0~ 2 0... 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长江口刀鲚 (Coiliaectenes) 30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 ,从 4 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 17个对每个刀鲚的DNA进行扩增 ,结果表明 ,17个引物共检测到 14 8条清晰且重复性好的条带 ,分子量在 2 0 0~ 2 0 0 0bp之间 ,其中多态位点为 86个 ,占5 8 11% ;群体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 0 190 5 ,Nei基因多样性指数为 0 2 2 80 ;个体间最大遗传距离为 0 2 12 ,最小遗传距离为 0 0 92。通过与其他鱼类的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结果比较可初步判断 ,刀鲚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鲚(Coilia ectenes) 遗传多样 随机增多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门氏菌属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PCR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4
8
作者 粟婉媛 侯家奎 +4 位作者 柳婷 郭爱玲 王洪江 谢跻 马美湖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320-323,共4页
目的:以5′-CCGAAGCTGC-3′为引物,利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技术(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对沙门氏菌属的几种菌株进行扩增,以确定RAPD的最终优化条件。方法:首先选用25μl体系PCR和50μl体系PCR做对比,以确定进行RAP... 目的:以5′-CCGAAGCTGC-3′为引物,利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技术(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对沙门氏菌属的几种菌株进行扩增,以确定RAPD的最终优化条件。方法:首先选用25μl体系PCR和50μl体系PCR做对比,以确定进行RAPD实验最佳的PCR体系。其次进行PCR反应体系条件的优化,对PCR复性温度、引物浓度、Mg2+浓度进行条件优化。最后对初步确定的优化结果进行不同琼脂糖胶浓度梯度的优化以确定RAPD的最终优化条件。结果:RAPD优化条件为PCR复性32℃,25mmol/LMg2+溶液体积2.0μl,10μmol/L引物体积0.2μl,琼脂糖胶浓度1.0%。结论:在优化条件下,以引物5′-CCGAAGCTGC-3′对沙门氏菌属的3种标准菌株,9株食品分离株进行扩增,得到的电泳条带最多,且最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地方菌株 随机增多dna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在细菌鉴定分型中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5
9
作者 赵蕊 王军 +1 位作者 李跃旗 石建时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724-725,共2页
为探讨各种试剂的浓度及不同DNA扩增仪对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lyamplifiedpolymorphicDNA ;RAPD)的影响因素。用不同浓度引物、4×dNTP等试剂及 3种不同型号DNA扩增仪对 11株致病弧菌进行RAPD扩增。结果 11株致病弧菌分成 4型 ... 为探讨各种试剂的浓度及不同DNA扩增仪对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lyamplifiedpolymorphicDNA ;RAPD)的影响因素。用不同浓度引物、4×dNTP等试剂及 3种不同型号DNA扩增仪对 11株致病弧菌进行RAPD扩增。结果 11株致病弧菌分成 4型 ,重复性好。不同引物、4×dNTP对RAPD构成一定影响 ,3种DNA扩增仪产生的DNA指纹图谱基本一致。提示用于RAPD的试剂可以标准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因素 随机增多dna技术 细菌分技术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啤酒酵母突变株发酵性能比较及随机扩增多态DNA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方维明 杨振泉 +1 位作者 沈力飞 黄为一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3-26,共4页
对9株啤酒酵母菌种及经过诱变获得的突变株进行了发酵试验,比较了不同菌株的发酵能力、产高级醇能力、双乙酰还原能力以及菌株稳定性。同时利用随机引物对不同啤酒酵母株的基因组DNA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比较不同突变株之... 对9株啤酒酵母菌种及经过诱变获得的突变株进行了发酵试验,比较了不同菌株的发酵能力、产高级醇能力、双乙酰还原能力以及菌株稳定性。同时利用随机引物对不同啤酒酵母株的基因组DNA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比较不同突变株之间基因组的分子差异。结果表明:不同酵母发酵14d后外观发酵度在72.3%~76.8%,其中酵母YZB具有较高的发酵能力,最终发酵产物的高级醇含量最低,双乙酰峰值最低为0.36mg/L,而酵母Y1110最终发酵产物的高级醇含量最低为67.4mg/L,但双乙酰峰值达0.41mg/L,后酵结束后这2株酵母的双乙酰均可降至0.1mg/L以下。菌株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在传代7次以后和第1代的主要性能没有明显变化。利用随机引物OPG-5对不同酵母的基因组进行RAPD分析,酵母Y1110、YZB和YZD可以通过特异的扩增谱带区别于其它菌株,该结果为啤酒酵母特异的分子标记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 酵母菌种 发酵 随机增多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的重复性和可靠性问题 被引量:9
11
作者 孙广宇 张荣 彭友良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4-46,共3页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子标记技术,由于其在基因定位、遗传标记、基因图谱构建、种群亲缘关系和系统进化等研究方面具独到之处及快速方便的特点而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作者结合工作中的体会就RAPD的重复性和可靠性问题进行讨论。
关键词 随机增多 dna分子标记技术 重复 可靠 基因定位 遗传标记 基因图谱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叶菊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优化及亲缘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胡能兵 何克勤 +3 位作者 张子学 林平 隋益虎 崔广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9-162,166,共5页
以甜叶菊为试材,对影响其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反应体系的7个因子进行优化,同时对来自国内外的12个品种进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20μL的优化体系包括:双蒸水13.6μL,10×Buffer(含15mmol/LMgCl2)溶液3μL,2.5mmol/L的dNTPS1.2... 以甜叶菊为试材,对影响其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反应体系的7个因子进行优化,同时对来自国内外的12个品种进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20μL的优化体系包括:双蒸水13.6μL,10×Buffer(含15mmol/LMgCl2)溶液3μL,2.5mmol/L的dNTPS1.2μL,10μmol/L的引物1μL,20ng的模板DNA1μL,1UTaq聚合酶;热循环程序为:94℃预变性4min,94℃变性30s,35℃退火30s,72℃延伸1min,40个循环,最后72℃延伸7min。聚类图结果表明,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变异范围为0.12~0.88,在遗传距离为0.37时,8个引物可将12个品种分为四大类,来自日本的2个品种与国内品种关系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叶菊 随机增多dna 优化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鱼岁]遗传多样性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太有 陈宏喜 +1 位作者 关建义 刘向奇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1-113,共3页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15个丁[鱼岁]养殖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选用20个随机引物对其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有16个引物可以扩增出稳定且清晰的条带,其中S103、S104和S105为多态引物.16个引物共扩增出65个DNA位点,片段大小在200-3 0...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15个丁[鱼岁]养殖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选用20个随机引物对其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有16个引物可以扩增出稳定且清晰的条带,其中S103、S104和S105为多态引物.16个引物共扩增出65个DNA位点,片段大小在200-3 000 bp之间,其中多态性位点6个,多态位点比例为9.23%.个体间遗传距离在0-0.067 4之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028 6.结果显示,丁[鱼岁]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鱼岁] 遗传多样 随机增多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肺军团菌血清I型菌株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邵祝军 任红宇 +6 位作者 段永翔 赵维勇 李马超 崔志刚 朱兵清 袁梦 王莲秀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49-751,共3页
目的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方法研究我国58株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Lp1)菌株的基因型特征。方法58株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菌株来自北京和深圳市的集中空调冷却塔水和温泉水,随机引物采用5’-CGGCGGCG-GCGG-3’序列,分析Lp1型军团菌RAPD... 目的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方法研究我国58株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Lp1)菌株的基因型特征。方法58株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菌株来自北京和深圳市的集中空调冷却塔水和温泉水,随机引物采用5’-CGGCGGCG-GCGG-3’序列,分析Lp1型军团菌RAPD基因型和温度、pH值的关系。结果58株Lp1型菌株共分为17个RAPD基因型。与集中空调冷却塔水Lp1型菌株相比,温泉水分离的菌株基因型具有较高的多态性。深圳市29株集中空调冷却塔水分离的Lp1菌株,共呈现出3个RAPD基因型,北京市24株来自温泉水的Lp1菌株分为12个RAPD型,5株来自集中空调冷却塔水的Lp1型菌株分为两个RAPD型。温泉水Lp1菌株的基因型差异和水温度和pH值无明显的关联。结论RAPD分型方法可用于我国Lp1菌株的基因分型,不同地区和来源的Lp1型军团菌菌株具有特征性的RAPD基因型,温泉水中分离的Lp1菌株较集中空调冷却塔水分离菌株基因型呈现较高的基因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肺军团茵血清1型 随机引物扩增多dna(RA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用于青海田鼠鼠疫菌株亲缘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崔百忠 金丽霞 +7 位作者 李敏 戴瑞霞 赵海红 祁芝珍 马英 席亚芳 冯建萍 金星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8-59,共2页
目的 对青海省称多县境内和四川省石渠县境内青海田鼠体内分离的 32株鼠疫耶尔森氏菌的基因进行分析 ,明确两地鼠疫耶尔森氏菌间的亲缘关系。方法 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结果 扩增产物在凝胶电泳上显示的条带 ,除 7株菌略... 目的 对青海省称多县境内和四川省石渠县境内青海田鼠体内分离的 32株鼠疫耶尔森氏菌的基因进行分析 ,明确两地鼠疫耶尔森氏菌间的亲缘关系。方法 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结果 扩增产物在凝胶电泳上显示的条带 ,除 7株菌略有不同外 ,其余 2 5株均相同。TreeView[Win32 ]统计软件分析的结果也显示两地鼠疫耶尔森氏菌之间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结论 青海省称多县和四川省石渠县青海田鼠体内分离到的鼠疫耶尔森氏菌在遗传学上属同一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增多dna 青海田鼠 鼠疫耶尔森氏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太湖和荷兰的中华绒螯蟹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马春艳 陈亚瞿 张凤英 《海洋渔业》 CSCD 2005年第4期276-280,共5页
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中华绒螯蟹两个群体(荷兰盐城湖和中国太湖)进行了检测,从4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4个对两群体进行扩增分析.结果为:14个引物共检测到100条清晰且重复性好的条带,分子量在200~2000bp之间,太湖和盐城湖两群... 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中华绒螯蟹两个群体(荷兰盐城湖和中国太湖)进行了检测,从4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4个对两群体进行扩增分析.结果为:14个引物共检测到100条清晰且重复性好的条带,分子量在200~2000bp之间,太湖和盐城湖两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Shannon多样性指数、Nei基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46%和44%、0.2195和0.1976、0.1446和0.1270,两群体的遗传距离为0.013.据此结果推断,中华绒螯蟹群体遗传多样性不高,种内群体间的遗传变异较低,其遗传资源亟待保护,同时验证了荷兰的中华绒螯蟹是从中国引进繁衍的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随机增多dna 遗传多样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堰 欧阳克清 +2 位作者 赵虎成 李新平 蔡绍皙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14-117,共4页
DNA分子标记是DNA水平上遗传变异的直接反映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 ,是新发展起来的一种DNA分子标记方法。文中详细阐述了RAPD技术的原理 ,进一步与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 ,RFLP)技术相... DNA分子标记是DNA水平上遗传变异的直接反映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 ,是新发展起来的一种DNA分子标记方法。文中详细阐述了RAPD技术的原理 ,进一步与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 ,RFLP)技术相比 ,得出它具有快速、简便和对材料要求不高等特点 ,最后讨论了RAPD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各个方面的广泛应用 ,包括物种基因组的分子图谱构建、系统进化发育以及基因定位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随机增多 dna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型法用于酵母菌基因分型 被引量:7
18
作者 项明洁 彭奕冰 +5 位作者 孙景勇 刘明 沈韻 施勇旻 戴屹东 倪语星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72-574,共3页
目的研究酵母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型法(RAPD)的最佳实验条件。方法在改变引物、Mg2+、模板浓度、Taq多聚酶用量等不同条件下,采用RAPD法对酵母菌进行基因分型。结果经优化后的RAPD方法能清晰地对酵母菌进行基因分型。结论RAPD是从分... 目的研究酵母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型法(RAPD)的最佳实验条件。方法在改变引物、Mg2+、模板浓度、Taq多聚酶用量等不同条件下,采用RAPD法对酵母菌进行基因分型。结果经优化后的RAPD方法能清晰地对酵母菌进行基因分型。结论RAPD是从分子水平对酵母菌感染进行病原学、流行病学研究的一种快速、可靠的分子生物学分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增多dna 基因分型 分型法 最佳实验条件 RAPD 流行病学研究 MG^2+ 酵母菌感染 分子生物学 分子水平 分型方法 多聚酶 Taq 病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农萨能奶山羊随机微卫星扩增多态DNA(RMAPD)与经济性状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9
作者 蓝贤勇 陈宏 +1 位作者 潘传英 张永德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23-529,共7页
利用随机微卫星扩增多态DNA(RMAPD)技术分析69只西农萨能奶山羊基因组DNA的多态性与产奶性状(第1~5胎产奶量和平均产奶量)、产羔数(第1~5胎产羔数和平均产羔数)和体尺指标(初生重、成年体重、胸围、管围、体高、体斜长)的相关... 利用随机微卫星扩增多态DNA(RMAPD)技术分析69只西农萨能奶山羊基因组DNA的多态性与产奶性状(第1~5胎产奶量和平均产奶量)、产羔数(第1~5胎产羔数和平均产羔数)和体尺指标(初生重、成年体重、胸围、管围、体高、体斜长)的相关性.RMAPD与3个经济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66个标记条带分别对产奶量、产羔数及初生重、体重、体高等体尺指标有显著或极显著的标记效应(P〈0.05, P〈0.01).其中,23个标记条带(14个正向效应标记和9个负向效应标记)与产奶量有关, HEL1r+F09的C、D、J、K和L带对第3~5胎及平均产奶量有显著的标记效应,尤其是J带对第5胎产奶量有极显著的正向标记效应; 23个标记条带(11个正向效应标记和12个负向效应标记)与产羔数有关,HEL1r+F09的J带、MFW20f+P4的H带、HEL1f+F09的E带和MFW20f+F09的A、D带对产羔数有极显著的标记效应;20个标记条带(9个正向效应标记和11个负向效应标记)与体尺指标有关,HEL1f+F09的G带、HEL1r+F09的E带对初生重有极显著的标记效应,HEL1r+OPW19的M带对胸围有极显著的标记效应 (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山羊 随机微卫星扩增多dna(RMAPD) 产奶量 产羔数 体尺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的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阳青 景怀奇 +2 位作者 徐建国 姜桂香 尚德秋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0-13,共4页
分别对从福建、浙江、沈阳等地分离到的18个血清型的115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方法进行了分析,将其分为22个型别。结果提示RAPD方法比血清分型方法的优点是对于追踪传染源有更高的价值。
关键词 小肠结肠炎 耶尔森氏菌 随机增多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